牽牛花幼兒園教案(精選13篇)

牽牛花幼兒園教案(精選13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牽牛花幼兒園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牽牛花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能根據自己的理解描述畫面內容。

  2、引導孩子學習理解字詞:爬、吹、滴答等,瞭解牽牛花的外形特徵和習性。

  3、透過畫面歡樂情景,感知牽牛花的美麗,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牽牛花》畫面。

  活動過程:

  一、透過談話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1、春天裡你們都看到什麼花開了?(讓幼兒結合生活經驗有說說)有什麼花向小喇叭一樣?(迎春花)

  2、現在是什麼季節?你知道有什麼花是在夏天開的嗎?

  3、今天劉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種夏天開的花,請小朋友們一起來看看是什麼花?

  二、激發幼兒看圖興趣。

  1、(出示畫面“牽牛花”)問:在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麼?誰還看見了別的小朋友沒看到的?

  2、圖上畫的是什麼花?牽牛花是什麼樣子的呢?你從哪裡可以看出來?牽牛花的葉子是什麼樣子的?你你們知道牽牛花是先長葉還是先開花的呢?

  3、圖上的牽牛花是什麼顏色的?除了這種顏色的牽牛花,你們還看過什麼顏色的牽牛花?

  4、你看見牽牛花都在什麼地方?這個像繩子一樣的是什麼?(藤)你知道這個藤有什麼作用嗎?(告訴孩子它可以幫助葉子往上爬)

  5、你知道牽牛花是每天的什麼時候開的嗎?(引導幼兒理解學習:爬、清早、吹、等字詞)

  三、欣賞兒歌

  1、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首關於牽牛花的兒歌,兒歌的名字就叫《牽牛花,請小朋友聽一聽兒歌裡說了什麼。

  2、教師示範朗誦兒歌,提問:兒歌的名字叫什麼?兒歌裡說了一件什麼事情?牽牛花像什麼?它是什麼時候開放的?它會往哪裡爬?

  3、再次欣賞兒歌,問:兒歌裡還說了些什麼?還有誰聽到了和別人不一樣的?

  四、激發情感

  1、引導幼兒討論,你喜歡牽牛花嗎?為什麼?

  2、大自然還有許多像牽牛花一樣美麗的花,請小朋友去看一看,認一認。

  牽牛花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欣賞童話,感受竹籬笆和牽牛花情緒轉變的原因。學習詞語:“孤零零”“寂寞”。

  2、透過看圖和討論,感知、理解故事內容。

  3、理解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的道理。

  4、能簡單複述故事內容,並進行角色表演。

  5、透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活動準備】

  1、課件《竹籬笆和牽牛花》。

  2、圖片:竹籬笆、牽牛花。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

  1、提問:你們知道什麼是竹籬笆嗎?幼兒討論。

  2、教師手拿牽牛花的圖片提問引出活動。

  師:這是什麼?它今天有些不高興,怎麼辦呢?

  3、幼兒合理猜想,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4、師:我們一起來聽一個關於《竹籬笆和牽牛花》的故事。

  二、欣賞《竹籬笆和牽牛花》的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邊放課件邊講述一遍故事。

  2、師:牽牛花開始時為什麼哭?是誰幫助了它?竹籬笆是怎麼幫助它的?牽牛花的願望實現了嗎?

  三、利用課件再次欣賞故事,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利用課件再次欣賞故事。

  2、師:竹籬笆一開始高興嗎?為什麼?為什麼是孤零零,什麼是“寂寞”?

  3、師:後來竹籬笆為什麼會高興起來?

  四、組織幼兒在已有的基礎上討論,感受故事中表達的情感。

  1、師:為什麼竹籬笆後來感到幸福及了?它是怎麼說的?

  2、幼兒討論:一個人什麼時候會高興,什麼時候會難過?怎樣幫助別人才能使大家感到高興?

  3、找出故事中有關籬笆和牽牛花不高興和高興的詞語,引導幼兒有感情地講述故事。

  五、活動延伸:

  情景表演《竹籬笆和牽牛花》。分別請幼兒扮演竹籬笆、牽牛花、蝴蝶、蜜蜂、小朋友。幫助幼兒用故事裡的詞語表演。鞏固對故事的理解,從而體驗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的道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以談話對竹籬笆和牽牛花的認識來匯入的,幼兒比較感興趣,他們能大膽說出對竹籬笆和牽牛花的認識。用自己的大膽想象猜測牽牛花之所以傷心的原因,然後透過完整欣賞故事,本次活動,我把重點放在對故事的理解,感受竹籬笆和牽牛花情緒轉變的原因。讓幼兒觀察牽牛花的表情,讓幼兒大膽猜測牽牛花之所以傷心的原因。接著出示難過的竹籬笆小圖片,讓幼兒猜測他們之間出現了什麼事情,充分調動了積極性。教師透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開展討論,幫助幼兒提升:幫助自己就是幫助別人,分角色表演。這樣層層遞進,充分激發了幼兒閱讀的興趣,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特別是在表演的環節,幼兒始終處於積極、主動、愉快的狀態,參與性極強。

  但也存在著很多不足,例如幼兒回答問題時,有的很積極,有的不但不發言,還不會傾聽。還有少數的人不在隨著老師一起講。對於活動中的“找出故事中有關籬笆和牽牛花不高興和高興的詞語。”是本活動中的難點。雖然能講出“孤零零、寂寞”等詞,但故事中語句沒有說出,感覺有點難度就放棄了。今後在表演區域中有待鞏固。

  牽牛花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解折出牽牛花,促進幼兒動手動腦的發展。

  2.能平整地翻出牽牛花。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感受作品牽牛花的美感。

  活動準備:

  各色正方形彩紙、剪刀、牽牛花步驟圖。

  活動重點:

  會看圖解折出牽牛花並翻開花瓣。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激發幼兒興趣。

  1.小小什麼花呀,開滿竹籬笆呀,一朵連一朵呀,吹起小喇叭呀。猜猜我是誰呀?

  2.(出示牽牛花範例)牽牛花有幾片花瓣?牽牛花開在哪兒?藤蔓喜歡往哪兒爬?牽牛花會怎麼樣唱歌?

  二、觀察牽牛花步驟圖,引導幼兒探索、交流。

  1.觀察圖解,引導幼兒交流、探索折牽牛花的方法。

  2.一個一個步驟引導幼兒嘗試折牽牛花。

  3.教師重點解釋難折地方。

  三、幼兒嘗試看圖解折牽牛花。

  1.教師觀察,隨時適當指導和解釋示範。

  2.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能力弱的孩子。

  四、幼兒欣賞作品,分享成功的喜悅。

  幼兒欣賞自己折的牽牛花,複習歌曲《牽牛花》,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小牽牛花呀,開滿竹籬笆呀……”

  活動反思:

  首先,我以猜謎引出牽牛花,孩子們很熟悉牽牛花一猜就對。接著我簡單介紹牽牛花的特徵,這樣孩子們對牽牛花有了初步的瞭解。但把牽牛花有幾個花瓣漏了,還應多熟悉教案。其次,我改變了以往邊教邊折的方法,而是引導幼兒觀察牽牛花步驟圖,請個別幼兒一個一個步驟探索、交流折牽牛花。給了孩子強烈探索的機會,增添了孩子學習的慾望。

  接著,幼兒製作牽牛花。在操作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對於折、剪等基本方法掌握的比較好,特別是在翻出花朵時,開始時有幾個孩子還在擔心請我幫忙,經過我的鼓勵大多數幼兒都能正確的製作出來。而且也越來越精細。

  最後,展示作品,讓幼兒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因此多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就算一開始折得不算漂亮也沒關係,只要是自己的成果就行。

  小百科;種植牽牛花一般在春天播種,夏秋開花,其品種很多,花的顏色有藍、緋紅、桃紅、紫等,亦有混色的,花瓣邊緣的變化較多,是常見的觀賞植物。

  牽牛花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感受散文優美的意境,積極用語言及身體動作表達自己對散文的理解。

  2. 學習按散文中的句式進行仿編。

  3. 樂意參與散文欣賞,能與同伴合作表演。

  活動準備:

  1. 與散文內容匹配的課件。

  2. 錄製散文錄音。

  3. 表演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欣賞牽牛花畫面,講述對畫面的感受。

  教師:我們來欣賞一幅美麗的畫。

  1. 說說看到了什麼,是什麼樣子的,她們好象在幹什麼。

  2. 那是什麼樣的花呢?葉子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3. 這種像喇叭花一樣的是牽牛花,牽牛花好象在幹什麼?

  4. 牽牛花可高興了,又跳舞又吹喇叭,那麼,誰聽到了牽牛花的喇叭聲呢?

  二、欣賞散文。

  1. 聽散文錄音一遍。

  提問:說說誰聽到了喇叭聲。

  2. 再次欣賞散文散文提問:花和草聽到了喇叭聲在幹什麼呢?

  3. 分段欣賞柑橘幼兒講述的情況,有選擇的點選麥苗,豌豆花等畫面,欣賞散文,並適時知道幼兒用語言或者動作表達自己對散文的理解。

  4. 誰聽到了喇叭聲呢?聽到後它做了什麼?(麥苗)看得清麥苗嗎?看上去是什麼樣子的?

  白白的,看不清,白白的是霧,小朋友看見過霧麼?你見過的霧是什麼樣子的?(詞彙:白茫茫)

  5. 還有誰聽到了喇叭聲?(蘑菇)蘑菇是什麼樣子的呢?(圓圓的像~~~)

  6. 有紫色的薔薇花,它說我也聽到了喇叭聲。看看薔薇在幹什麼?

  薔薇是怎麼開的呀?請你用動作來表現薔薇張開一片一片的花瓣。

  7. 趴在哪裡呀?是怎麼趴的呢?請兩個小朋友來合作表演豌豆花趴在竹籬笆上。

  豌豆花趴在竹籬笆真快樂,小朋友想不想來表演呀?請趕快找一個小夥伴商量誰演豌豆花,誰演竹籬笆,合作的時候要互相配合,表現出快樂的神情。

  8. 還有誰聽到了牽牛花的喇叭聲,它又在幹什麼?(睡蓮)這些睡蓮的花瓣是什麼顏色的呀?許多顏色可以用什麼詞語來形容?(五彩繽紛,五顏六色)。我也有一個好聽的詞—— 五彩的花瓣。

  三、連續播放課件。完整欣賞散文。

  教師:這些畫面真美麗我們再來欣賞一遍吧。

  為什麼世界變得如此芬芳,如此美麗,因為有了牽牛花。

  結合課件邊欣賞散文,邊表演。

  四、聽錄音分角色表演。

  牽牛花幼兒園教案 篇5

  教學提示:

  在唱到“牽牛花”時,兩手手腕靠攏,放在胸前做花狀,頭左右搖擺。唱到“小喇叭”時,雙手做成吹喇叭的動作.唱到“噠噠嘀”時,雙手手指上下按動做動作。

  課堂遊戲:

  母雞生小雞

  活動目標:

  讓小朋友學會觀察。

  活動準備:

  母雞和小雞頭飾。

  活動過程:

  1.母雞生蛋、孵蛋。老師模仿母雞生蛋的動作。老師和小朋友隨音樂有節奏地模仿母雞走路。

  2.小雞破殼。老師:“小雞得花不少時間來啄殼,如果你是小雞,你會用什麼辦法讓自己快點出來呢?”首先請部分小朋友向大家介紹自己創編的動作,並請其他小朋友模仿。帶領小朋友隨音樂完整地做動作。

  3.小雞醒來了。老師和小朋友一起隨音樂有節奏地模仿小雞醒來的動作。(動動手、動動腳、轉一圈、看一看。)

  音樂小知識:音樂名言

  每當我試圖用文字或語言來說明一段音樂時,好像是說過了,但又好象說的都不令人滿意。——門德爾松

  牽牛花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同情別人的疾病痛苦,知道病中的人需要關心和幫助。

  2.瞭解給病人送溫暖的方式。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5.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活動準備:

  故事、及圖片。

  活動過程:

  1.看圖聽教師講故事《小鳥和牽牛花》。(故事見附錄)

  2.提問:

  (1)故事叫什麼名字?有誰?講了一件什麼事?

  (2)小鳥生病時心裡怎麼想?它對風仙花、小草說了什麼?小草和鳳仙花又是怎麼做的?

  (3)為什麼小鳥哭了?如果你生病時,沒人看你、陪你玩,你會不會難過?

  (4)誰給小鳥送來了溫暖?牽牛花是怎樣關心生病的小鳥的?它的關心有什麼用處?

  3.請幼兒聯想自己說一說生病時的心情和痛苦的經歷,渴望得到哪些關懷,是誰給予了關懷,自己的心裡怎樣想。

  4.啟發:小朋友生病是很痛苦的事,得到關心愛護和幫助會感覺很幸福、溫暖。如果,小朋友、老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生病時,我們該怎樣讓他們也感到溫暖呢?我們應該說些什麼話?做些什麼事?

  5.小結並肯定幼兒的想法,鼓勵幼兒付諸行動。

  活動反思:

  為了培養幼兒從小熱愛小動物的情感,培養幼兒的愛心,讓幼兒從小就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因此我設計了本次的主題活動,在活動中,讓孩子學會如何關心他人,事事要多為他人著想,以及讓孩子能體會到大自然的愛。

  牽牛花幼兒園教案 篇7

  目標

  透過觀察牽牛花的生長過程,讓幼兒發現牽牛花的變化,以及影響其變化的因素。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對種植活動的興趣。

  準備

  種植園地、塑膠杯、牽牛花種子、工具等。

  過程

  活動(一)育苗

  1、請幼兒觀察牽牛花的種子。討論種植牽牛花的方法。

  2、發給每個幼兒2~3粒種子,讓他們按自己的方法在塑膠杯中種植牽牛花。並將自己的名字標籤插在杯子裡。然後將杯子放到陽光下或背陰處(暫不要糾正幼兒的錯誤,透過實踐,檢驗自己行為對否)。

  3、教師要引導幼兒觀察種子發芽的過程。討論:為什麼有的種子發了芽,有的種子不發芽?

  活動(二)移植

  1、請幼兒挑選較壯的小苗,移植到園地裡。並在自己移植的小苗旁邊插上姓名標籤。

  2、教師在適當時幫助幼兒給小苗搭上架子。並讓幼兒討論:為什麼要這麼做?

  活動(三)管理

  1、幼兒自己給牽牛花澆水、施肥,並做好觀察記錄。

  2、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觀察牽牛花的變化。討論:牽牛花的身體是什麼樣子的?它能直立起來嗎?牽牛花的葉子是什麼樣子的?它的花像什麼?牽牛花都在什麼時候開花?早晨、中午和晚上牽牛花有什麼不同?牽牛花凋謝以後變成什麼了?花籽是什麼樣子的?

  活動(四)自然角

  1、將收穫的牽牛花種子儲存在玻璃瓶中,瓶上貼好畫有牽牛花的標籤,放到自然角。

  2、讓幼兒把觀察日記畫冊,放到自然角展覽。

  建議

  1、教師要創設條件,鼓勵幼兒主動觀察,積極探索。

  2、要結合當地的物候條件,擴充套件種植活動的內容。

  活動反思:

  這篇課文上了三個課時,加上寫字。明顯,超標了。不過值!課文還是採用的隨文識字教學,朗讀訓練也比較到位,現在孩子們越來越喜歡朗讀,也知道怎樣朗讀了,心裡很高興。可是學習的過程中總有新東西不斷的出現,這堂課就要處理一個“祈使句”的問題。首先,我請孩子們反覆讀“牽牛花,請你快快長大發芽,讓王奶奶也能看到鮮花吧!”這句話,在帶著他們到現實中去體會,孩子們說到了“有禮貌”、“著急的期待”等等,有了感情的鋪墊,在告訴他們這句話是祈使句,並且再板書一句祈使句,觀察特點,總結出祈使句的模式:xxx,請你xxxx吧!熟悉了句式以後,讓孩子仿寫、拓展,加深了他們對於祈使句的印象,掌握了“!”的使用方法。這個地方耗時較多,但是效果還不錯。

  另一個耗時的地方就是寫字的指導。指導模式:請小老師來教,自己選字,先說結構,再說筆順、筆畫,接著觀察壓線的筆畫,最後是試著到黑板上來寫。透過孩子自主參與來提高他們在寫字環節中的興趣,效果不錯,就是費時。不是特別難的字最好不用這種方法。

  牽牛花幼兒園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水墨顏料、毛筆畫出牽牛花,繼續學習側鋒的筆法。

  2、有良好的執筆、洗筆習慣,

  3、能較仔細的觀察畫面,對水墨畫產生興趣。

  二、活動準備:

  1、觀察過各種美麗的花

  2、每人一張

  宣紙,每張桌子曙紅,濃墨、淡墨各一份,每人兩隻筆,老師範畫一幅

  三、活動過程:

  1、引起作畫興趣

  師:這是什麼花?回憶以前學過的兒歌《牽牛花爬高樓》,引導幼兒觀察牽牛花的花朵的形狀、花葉、花藤。

  2、講解示範:

  (1)用妹妹筆蘸玫瑰紅畫出牽牛花的花朵,一朵、二朵、加一個花苞

  (2)用筆尖蘸濃墨畫出花托

  (3)姐姐筆用側鋒畫花葉,三筆構成一葉

  (4)濃墨畫出牽牛花細細的、纏饒在畫葉間的藤

  3、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注意幼兒執筆、洗筆的'姿勢與方法以及筆法

  4、展示幼兒的作品

  牽牛花幼兒園教案 篇9

  相關知識:

  牽牛一年生纏繞草本。花酷似喇叭狀,因此有些地方叫它做喇叭花。有藍、緋紅、桃紅、紫等,亦有混色的,花瓣邊緣的變化較多,是常見的觀賞植物。花期夏季最盛。種子有藥用價值。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自主觀察牽牛花,瞭解牽牛花的主要特徵及難以發現細小的特徵。

  2、在觀察的基礎上,自主地寫生牽牛花,並附註自己的想象。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創造力。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圖片牽牛花課件、筆、紙。

  活動流程:

  一、課件出示牽牛花,認識是牽牛花

  1、老師帶來了一朵美麗的花,誰知道叫什麼名字嗎?

  2、你知道牽牛花的哪些知識?

  二、引導幼兒觀察牽牛花

  1、牽牛花象什麼?你看到牽牛花的哪裡?像什麼?

  2、你看到牽牛花的花瓣是什麼顏色的?象什麼?

  3、牽牛花花托是怎樣的?象什麼?

  4、你還發現了我們沒有發現的地方?是怎樣的?

  三、教師示範作畫

  1、如果請你畫牽牛花,你想畫牽牛花的哪裡?

  2、教師按照幼兒的思路示範作畫:老師的牽牛花象什麼?可以變成什麼?(教師按照幼兒的思路變成一副畫)

  四、幼兒作畫

  1、現在請你們來作畫,你想畫牽牛花的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還可以給牽牛花設計一個漂亮的顏色,你畫好牽牛花後再象老師一樣,變成一副美麗的畫。

  2、教師巡迴指導。

  五、自評、互評。

  1、請幼兒介紹自己的畫。

  2、請幼兒相互欣賞同伴的畫,教師著重肯定富有創造力的孩子。

  教學反思:

  首先,我以猜謎引出牽牛花,孩子們很熟悉牽牛花一猜就對。接著我簡單介紹牽牛花的特徵,這樣孩子們對牽牛花有了初步的瞭解。但把牽牛花有幾個花瓣漏了,還應多熟悉教案。最後,展示作品,讓幼兒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因此多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就算一開始畫得不算漂亮也沒關係,只要是自己的成果就行。

  牽牛花幼兒園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不要驕傲,更不要看不起別人。

  2、學習字詞句:隨風舞動、婀娜多姿、安然無恙。

  3、在認真、專心閱讀的基礎上,能夠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較豐富的語言進行看圖講述。

  4、願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5、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並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活動準備】

  故事ppt一份、幼兒用書人手一份、關鍵字詞句卡片若干、柱子和牽牛花的造型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分享閱讀

  教師出示ppt後用多種形式引導幼兒認真、專心閱讀故事---《驕傲的牽牛花》。

  教師請幼兒單獨到集體前面講述故事《驕傲的牽牛花》。

  2、理解閱讀

  教師引導幼兒一幅一幅圖片的進行觀察並理解圖片內容,學習字詞句:隨風舞動、婀娜多姿、安然無恙。

  教師完整的講述故事,請幼兒認真傾聽。

  教師透過提問、出示故事情節發展提示圖等等形式來引導幼兒熟悉故事內容。

  教師請幼兒小聲跟著老師將故事完整的講述一遍。

  3、創意閱讀

  教師請幼兒大膽形象和創造用表演的形式來詮釋:隨風舞動、婀娜多姿、安然無恙。

  教師引導幼兒學習用不同的語氣模仿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教師引導幼兒分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4、小結與鼓勵

  教師引導幼兒結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一些事情來反思並懂得“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不要驕傲,更不要看不起別人”的道理。

  教師針對在幼兒活動中認真傾聽、專心閱讀的一些良好表現進行講評並給予表揚,鼓勵大家“要向他們學習”!

  牽牛花幼兒園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欣賞童話,瞭解故事內容。理解詞語:“孤零零”、“寂寞”。

  2、透過看課件和討論,感知、理解故事中竹籬笆和牽牛花的情緒變化。

  3、懂得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的道理,體會助人為樂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牽牛花與竹籬笆圖片

  2、PPT《竹籬笆和牽牛花》

  活動過程:

  一、圖片匯入。

  教師:這是什麼?你們見過嗎?這個籬笆是用什麼做成的?竹籬笆怎麼了?你覺得它為什麼難過呢?

  討論:你們有什麼好辦法讓他變得高興起來嗎?

  “咦?竹籬笆聽到了一陣哭聲,是誰呢?”(牽牛花圖片)“牽牛花怎麼哭啦?竹籬笆會和牽牛花說些什麼呢?”(幼兒討論)

  “竹籬笆和牽牛花到底說了些什麼,我們一起來聽故事《竹籬笆和牽牛花》。”

  二、欣賞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完整欣賞。

  提問:故事中有誰?講了一件什麼事情?牽牛花為什麼哭?是誰幫助了它?竹籬笆是怎麼幫助牽牛花的呢?我們一邊看圖片一邊聽老師講故事。

  2、分段欣賞。

  (1)播放前部分PPT。提問:“竹籬笆一開始心情怎麼樣?為什麼難過?”(引導學習孤零零、寂寞)“牽牛花又為什麼哭?它的願望是什麼?” “竹籬笆是怎麼問牽牛花的?牽牛花又是怎麼回答的?”(集體學習對話)“誰來幫助牽牛花呢?竹籬笆是怎樣幫助它的呢?一起再聽老師講故事。”

  (2)播放後部分PPT。提問:“牽牛花的願望實現了嗎?竹籬笆是怎麼幫助牽牛花的?現在牽牛花的心情怎麼樣?竹籬笆還難過嗎?它為什麼感到幸福極了?它是怎麼說的,我們一起來說一說。”(集體學說對話)

  教師小結:哦,原來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別人快樂了,自己也快樂了。就像竹籬笆一開始孤零零的,很寂寞,沒有朋友,後來它幫助了牽牛花,讓牽牛花得到了快樂,自己也感到幸福極了。

  3、再次完整欣賞故事,掌握對話。

  “小朋友,讓我們一邊看圖片,一邊學一學竹籬笆和牽牛花是怎麼的對話的。”

  三、聯絡生活實際,講一講自己助人為樂的故事。

  1、“竹籬笆幫助了牽牛花感到很幸福,懂得了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的道理,那你幫助過別人嗎?是怎樣幫助他的?幫助他,你有什麼樣的感受?(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2、“今天我們聽到的故事叫什麼?小朋友想不想拿著圖片自己表演呢?那我們下課後,一起去童話劇場表演故事吧。”

  牽牛花幼兒園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教師透過生動形象的詞彙,讓孩子在故事中體會角色的思想感情,培養幼兒傾聽能力,理解和豐富詞語、句型。

  2、透過提問,幫助幼兒形成有邏輯的口語表達。

  3、透過看圖說話,鼓勵幼兒用清晰、準確的語言進行表達,培養自主表達的的習慣。

  4、培養幼兒觀察能力。

  5、引導幼兒進行故事表演,使幼兒在故事中體會愛的情感,感受友誼的溫暖。同時使幼兒明白:我理解你的心情,知道你為什麼傷心,為什麼高興。

  教學準備:

  1、錄有小鳥歡快叫聲的隨身碟。

  2、手繪掛圖6幅,牽牛花圖片一張,小鳥圖片一張。

  3、舒緩、溫馨的音樂(隨身碟)。

  4、下列頭飾各一:小鳥 牽牛花 小鳥 鳳仙花。

  5、小草頭飾若干 小花頭飾若干。

  教學過程:

  1、匯入:

  小朋友們好!今天,我們這裡來了一個好朋友,他也要向大家打招呼。(放小鳥的叫聲,呈現小鳥圖片。)小鳥的叫聲為什麼這樣歡暢哪?哦,原來他最好的朋友也在這裡呀。(牽牛花的圖片)看牽牛花 什麼樣的?象小喇叭呀。牽牛花還有一個特點,他會爬樹。小鳥和牽牛花之間會有什麼有趣的故事呢?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看一看。

  2、引導幼兒逐幅觀察手繪,瞭解故事梗概。同時把故事中的問題滲透出來。

  3、教師在優美的音樂聲中講述故事。

  4、引導幼兒回答問題:

  小鳥住在哪裡?他每天為什麼這麼開心?有一天,發生了什麼事情?鳳仙花為什麼臉紅了?小草弟弟怎麼回答小鳥的請求的?小鳥為什麼傷心?你傷心的時候會怎麼做?請做一個傷心的表情--哦。牽牛花是怎麼到小鳥家的?看到了好朋友,小鳥的心情怎樣?如果你生病了,好朋友來看你,你會怎麼樣?做一個開心的表情吧。

  5、引導幼兒看圖講故事。

  6、請幼兒分角色表演故事,引導幼兒注意不同角色不同心情下的語言特點。在故事表演的結尾加入禮儀教育中的三字兒歌:"小夥伴,在一起。你幫我,我幫你。好朋友,齊歡喜。"

  延伸活動:

  和幼兒一起查詢資料,找一找向上爬的植物都有哪些,指導幼兒畫出自己喜歡的並進行描述。

  牽牛花幼兒園教案 篇13

  1、活動目標:

  根據本班幼兒情況和教材特點,我認為該活動應達到如下目標:

  (1) 藉助誦讀看圖相結合的方法,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認識牽牛花的生長特點。

  (2) 利用掛圖,學習理解新詞--籬笆。

  (3) 透過理解誦讀兒歌,是幼兒獲得快樂,促進幼兒活潑開朗性格的形成。

  2、重點難點:

  是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並能從中得到快樂,達到正確的背誦。

  3、準備:

  1)為了較好的突破難點重點,實現教學目標,也是根據本班幼兒好奇心強,注意力不易集中等特點,我準備了一幅教學掛圖:牽牛花爬上高樓,樹梢,牆頭和籬笆的掛圖。有一朵躺在地上,擬人化處理,可以移動,必要時再現出,以保證新鮮性,有助於凝聚幼兒的注意力。

  幼兒總是對新鮮有變化的事物感興趣,並且總是把周圍的一切看作與自己一樣的有生命,有感情。掛圖這樣處理比較容易激發幼兒的感情和興趣,易於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另外,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掛圖也可有效的幫助幼兒理解記憶兒歌。

  2)說教學設計

  (1)說教法。枯燥的說教對幼兒不起作用,因為幼兒是一個活動的個體,其注意力的集中是短暫的,需要不斷接受新事物,不斷接受新指令,藉以維持其注意力。因此我決定採用廣泛的談話法和直觀教學法,以適應幼兒形象思維的特點,透過面向全體的談話,調動每位幼兒的積極性,把握每位幼兒的思維。

  (2)說學法。教學活動是一個由教師和幼兒同時參與的過程,完整的教學活動不僅有教師的教,還要有幼兒學的配合。本班幼兒比較活躍,課堂氣氛把握不好,就會走向混亂,因此我決定採用集體問答於個別問答相結合的方法,促進幼兒學習。答案明確的請幼兒集體回答,分散型的問題請幼兒個別回答,做到動靜結合。這樣一方面擴大了幼兒參與面,另一方面也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練習鞏固的環節中,引導幼兒用你一句,我一句的遊戲法熟悉兒歌,進一步激起幼兒興趣,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完成。

  4、過程

  (1)開始部分:談話匯入,激發幼兒興趣,觀察掛圖,初步感知畫面內容。

  談話: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幅好看的畫,想看嗎?

  提出要求:安靜地,認真地看,把畫記到腦子裡。

  提問:畫上畫的是什麼?你還看到了什麼?

  你看到的牽牛花是在什麼地方的?牽牛花為什麼要爬到這些東西上呢?(隨機介紹籬笆)

  (2)、介紹牽牛花的生長特性

  蔓細長,軟,不能自己直立,必須纏繞著別的物體往上爬。

  可是有一朵牽牛花卻沒有往上爬,她在那呢?(出示活動牽牛花)她為什麼躺在地上呢?過渡到下一環節

  (3)中間部分,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a、示範朗誦,掌握兒歌主要內容

  提問:現在知道牽牛花為什麼要躺在地上了吧?先來告訴老師別的牽牛花爬到哪去了?(集體回答:幼兒看掛圖,聽老師提示回答,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只有這一朵,哪也沒爬上去,為什麼呢?(幼兒個別回答)

  小結:引導幼兒結合掛圖用兒歌語言找出原因。

  b、學習朗誦兒歌

  這朵牽牛花既有趣,又可愛,我們來學一下她的兒歌好嗎?

  (用跟學法結合掛圖朗誦兒歌)

  採用各種方法熟悉兒歌內容,如老師小聲說,幼兒大聲說;請一幼兒指著掛圖領大家說。

  c、聯絡鞏固兒歌

  連線背誦,老師一句,幼兒一句,激發幼兒興趣

  (4)延伸部分,連鎖調:小苗圃

  談話:這首兒歌讀起來感覺怎麼樣?為什麼會這樣呢?這種兒歌叫什麼?我們以前也學過一首這樣的兒歌是《小苗圃》。

  (5)結束部分,背誦《小苗圃》《牽牛花》,體驗其相同的地方,即連鎖調兒歌的特點。

  活動反思:

  首先,我以猜謎引出牽牛花,孩子們很熟悉牽牛花一猜就對。接著我簡單介紹牽牛花的特徵,這樣孩子們對牽牛花有了初步的瞭解。但把牽牛花有幾個花瓣漏了,還應多熟悉教案。其次,我改變了以往邊教邊折的方法,而是引導幼兒觀察牽牛花步驟圖,請個別幼兒一個一個步驟探索、交流折牽牛花。給了孩子強烈探索的機會,增添了孩子學習的慾望。

  接著,幼兒製作牽牛花。在操作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對於折、剪等基本方法掌握的比較好,特別是在翻出花朵時,開始時有幾個孩子還在擔心請我幫忙,經過我的鼓勵大多數幼兒都能正確的製作出來。而且也越來越精細。

  最後,展示作品,讓幼兒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因此多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就算一開始折得不算漂亮也沒關係,只要是自己的成果就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