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語文《十五夜望月》教案

七年級上冊語文《十五夜望月》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年級上冊語文《十五夜望月》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學習目標

  1培養獨立鑑賞詩詞的能力,形成個性化的審美情趣。

  2培養豐富的聯想、想象能力。

  3積累詠月的詩詞。

  一、學生活動

  1課前準備:利用書籍、報刊、網路收集關於詠月的詩詞、佳句,謄寫在小卡片上。

  2小組評析其它詠月的詩詞佳句。組長記錄有價值的賞析,綜合成一篇賞析短文,全班交流。

  二、教學過程

  (一)匯入

  “誦明月之詞,歌窈窕之章”這是歷代文人墨客的雅事,今天我們將透過《十五夜望月》來學會如何賞析這些名句佳作。

  (二)賞析《十五夜望月》

  教師印發《十五夜望月》的賞析文章,讓學生加以體會,並進一步展開討論,哪些地方特別精彩?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見解或補充?

  《十五夜望月》賞析

  在唐代詠月的篇章中,這是較為著名的一首。

  詩人在萬籟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絲絲寒意,輕輕襲來,不覺浮想聯翩,那廣寒宮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溼了桂花樹吧?這樣,'冷露無聲溼桂花'的'意境,就顯得更悠遠,更耐人尋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懷人之情,卻是人各不同的。詩人悵然於家人離散因而由月宮的淒涼,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濃摯的。

  這首詩意境很美,詩人運用形象的語言,豐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環境氣氛,把讀者帶進一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加上一個唱嘆有神悠然不盡的結尾,將別離思聚的情意,表現得非常委婉動人。

  (三)誦明月之詩

  小組之間把準備好的有關“明月之詩”的小卡片,相互交換賞析,組長記錄學生的賞析或評價,大家動手把有價值、有個性的見解綜合成一篇賞析文章,全班交流。

  (四)思維訓練

  用媒體展示不同角度所看見的月,(諸如:海上明月、沙漠月升、小樓新月、水中望月等)學生對自己有所感悟的圖景發揮想象、進行聯想。

  (五)學生小結

  你認為這堂課好不好?說明原因。

  (這既是使學生總結所得的過程,也是教師瞭解學生所需的過程,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因此,學生即使否定了這堂課,教師也要辨證地接受學生的否定

  教學反思

  這是一首意境很美,卻很含蓄的詩。在備課前,我花了幾天的時間在網上查找了很多資料,我想了解這首詩的寫作背景,以及“杜郎中”其人。因為詩句飽含的情感,是與詩人當時的心情、處境、背景息息相關的,離開了這些,說要“體會情感”那都是無根之萍。可是,查找了數百個地址,沒有找到我要的東西。備課時,心裡滿是惶惑。但,課還是要上。

  今天課堂的流程還是比較清楚,但在體會詩句表達的情感時,我實不敢多說,我不知該怎麼說,我只能從補充詩題開始,告訴學生這是作者在十五夜想念他的朋友杜郎中,然後再讓他們從詩句中找到詞語去體會這種想念,體會月夜詩人的孤獨與清冷。至於為何想念,想念到何程度?一概不敢涉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