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數學優質課教案《分類垃圾箱》含反思

幼兒園中班數學優質課教案《分類垃圾箱》含反思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優質課教案《分類垃圾箱》含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瞭解分類垃圾箱的種類和功能。

  2.分辨可再利用的垃圾,培養珍惜資源的態度。

  3.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1.有關垃圾分類的宣傳短片。

  2.幼兒蒐集廢紙、塑膠瓶、飲料罐及廢舊電池,帶到幼兒園。

  3.點心時間吃剩的果皮等食品垃圾。

  4.《美麗村》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12-13頁。

  活動過程

  1.與幼兒一起觀看有關垃圾分類的宣傳短片,向幼兒提問:

  你知道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嗎?(廢紙、塑膠、金屬。)

  你和家人也把垃圾分類嗎?(自由回答。)

  老師可從以下網址下載香港環境保護署有關家庭垃圾分類的宣傳短片(第9個宣傳片)

  向幼兒說明:這是生活在香港的人們在進行垃圾分類,那麼,我們是怎樣對垃圾進行分類的呢?

  2.出示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12-13頁,與幼兒討論:

  圖上有四個大的垃圾箱,它們有什麼不同?

  你知道兩個“可回收物”垃圾箱裡邊分別應該放什麼樣的垃圾嗎?

  寫著“廚餘垃圾”的垃圾箱裡應該放什麼樣的垃圾?

  應該把什麼樣的垃圾放在寫著“其他垃圾”的`垃圾箱裡面?

  3.請幼兒把帶來的廢紙、塑膠瓶、飲料罐、廢舊電池和吃剩的食品垃圾分類放好,擺在桌子上,請幼兒說一說,這些垃圾分別應該放在哪個垃圾箱中。

  4.老師告訴幼兒:塑膠、金屬和廢紙,可以回收後再製造有用的東西,如廢紙可製成再生紙等把垃圾分類便於回收利用,這是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方法之一。各地都有專門的廢品回收站來收購這些有用的垃圾。

  5.請幼兒調查自己居住的地方及附近有沒有分類垃圾箱,自己和家人是否使用過,然後回幼兒園向大家介紹。

  活動評價

  能說出分類垃圾箱的用途。

  能說出哪些是可迴圈再生的垃圾。

  活動反思

  透過對中班幼兒上的這一節課,該班幼兒基本能掌握對物體進行分類,以及進行分類的方法,在顏色、大小上分類掌握較好,但是在形狀、以及用途上掌握較困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