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木》優秀教案(通用10篇)

《積木》優秀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積木》優秀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積木》優秀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能認識11個生字;能正確書寫“平”字。

  2、能在教師指導下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能讀好問句。

  3、透過學習課文內容,體會平平關心他人的美好心靈,初步建立一種心中有他人的社會公德意識。

  二、教學理念:

  本課是一首詩歌,講的是平平用積木搭了四間房子,他想把房子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沒有房子的人住,還要搭很多的房子給大家住。

  課文小中見大,從搭積木生髮開去,揭示了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心靈。內容和語言都貼近兒童生活實際,對學生有很好的啟發和教育作用。

  三、教學重點:

  生字教學和朗讀。教學重點是認字和朗讀課文,要讓學生自讀自悟,懂得課文包含的道理。

  四、教學難點:

  生字識記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認識“平、搭”

  1、小朋友喜歡搭積木嗎?你們會搭什麼?指名說。

  2、出示課件,有位小朋友正在搭積木,你們瞧!齊讀“搭積木”。

  3、誰有好方法幫助大家記住這個“搭”?指名讀。

  4、這位小朋友就叫平平,出示“平平”。大家叫叫他,跟他打聲招呼。

  5、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齊讀課題:平平搭積木。

  二、遊戲識字。

  1、請小朋友開啟書本找到108頁,自己讀讀課文請出今天我要認識的生字寶寶。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招待他,再跟他打打招呼。(巡視指導讀正確)

  2、生字寶寶在大家的熱情邀請下來到了我們面前,看!他們來了!出示生字。指名讀(正音)、開小火車讀。

  3、咦!拼音助手都回家了,你還能認出我們的生字寶寶嗎?誰認出來就能得到老師搭的房子。指名讀

  4、我們的生字寶寶也要回家了,快快拿出作業紙,一邊叫著他的名字,一邊把她送回家。

  5、反饋,學生一邊指著生字,一邊叫他的名字。如果對了就說寶寶回家了,如果錯了就說++寶寶沒回家。

  1、我們的生字寶寶都回家了,寶寶的媽媽請我向你們說聲謝謝。“謝謝小朋友!”引導小朋友有禮貌的回應。

  2、我們的寶寶在回家的途中還交了好多朋友,你們認識嗎?自己讀讀。指名讀。齊讀。

  三、學習課文第二、三段:

  1、小朋友把房子送給了生字寶寶,平平也搭了四間房子呢,你們瞧!(課件出示四間房子)

  2、快來問問平平為什麼要搭四間房子?出示:“平平,平平,這些房子都給誰住?”

  (1)自由讀,讀正確。

  (2)指名讀,重點指導讀正確。

  (3)指名讀。(指導學生當不同的角色來讀)你是奶奶,你來問一問。

  3、聽,平平是怎麼回答的,課件出示平平的聲音:一間給……

  (1)出示第三段,請小朋友們自己讀一讀,讀正確。

  (2)分句指導,把你讀得最好的那一句讀給大家聽。(爺爺很愛看書。奶奶可喜歡平平了。爸爸媽媽多恩愛啊!)板帖頭飾。

  4、連起來讀,老師來當奶奶,你們就是平平了。(同桌讀)

  四、學習第四、五段:

  1、指著板貼說啊,平平的房子分完了,一家人都有了房子,該休息一下了吧?。

  2、學生:還有一間呢?

  3、“還有一間啊”,教師畫一個大問號?誰來問一問呀?出示:“平平,平平,還有一間呢?”指導朗讀。(你很想知道;你非常想知道;對,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

  4、小朋友,你也有一間小房子,你想給誰住呢?(學生自由發揮)

  5、平平是給誰住呢?請小朋友們找開書本第108頁,把第十三課認認真真地讀一讀,你會找到答案的。

  6、把你找到答案告訴大家,相機出示:“還有一間啊,給沒有房子的人住。”點出“沒有房子”

  7、指導朗讀。誰會讀這句話?

  指名讀(“啊”要讀得輕而短。你真有愛心。你是個好孩子。你很關心別人。你能為別人著想,真了不起。)

  8、平平,搭呀搭呀,搭了很多很多的房子。出示:平平還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給大家住。指導朗讀。(啊,平平搭了那麼多房子。平平真熱心。)這下子哪些人有房子住了?(爺爺、媽媽、姐姐、奶奶……)

  五、書寫:

  1、你喜歡平平嗎?喜歡就親親熱熱地叫他一聲吧!。

  2、小朋友們這麼喜歡平平,我們就來寫一寫他的名字吧!

  3、範寫。

  4、學生書寫。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談話匯入:小朋友,你們喜歡當個小小的建築師,建設美麗的家園嗎?

  我們知道,造房子之前要先選材料。瞧!老師這裡的材料真不少,如果你能叫出名字,那它就是你的了!

  二、複習生字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

  學生自由讀課文,並思考:哪些話是奶奶說的?哪些是平平說的話?

  小組內分角色朗讀

  四、談話

  你知道平平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嗎?你喜歡他嗎?

  全班分角色朗讀

  五、寫字指導

  學生觀察,小組內討論

  教師範寫(引導學生注意“業”的筆順。)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說話練習,擴充套件延伸

  六、結合畫面,配樂朗讀

  很多很多的房子很高很高的山

  很清很清的河水很綠很綠的樹

  看畫面天空

  很紅很紅的很大很大的

  很很的路

  看畫面說句子,用上下面的短語

  很美很美的花很長很長的火車

  很綠很綠的小草很小很小的珍珠

  七、說話練習

  以“我長大了幹什麼”為題進行說話比賽。

  教學反思:

  本課語句淺顯易懂,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課文的含義,儘量避免抽象的說教,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把自己當成文中角色讀好課文。

  1.從插圖上看,平平正在和奶奶對話。啟發學生回憶長輩平時是怎麼和自己說話的,練習用親切、疑問的語氣來讀第二和第四節。讀平平的話時,先讓學生自讀,體會意思,要表達出喜悅、自豪的心情。最後一節中的“很多很多”和“大家”要突出,表達出平平的美好心願。透過討論“你喜歡平平嗎?為什麼?你想對平平說些什麼?”來感悟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品質。

  2.“呢”是助詞,一般用在疑問句末尾,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怎麼不去洗澡呢?”“你是寫字還是畫畫呢?”“啊”也是助詞,一般用在句末表示讚歎的語氣。本課“還有一間啊”,是將“啊”用在句中作停頓,讓人注意聽下面的話。透過讀帶有“呢、啊”的句子,體會助詞的用法。基礎較好的班級,可指導學生用“呢、啊”練習說話。

  教學本課要重視朗讀指導。從插圖上看,平平是在和奶奶對話。要啟發學生想象平時是怎麼和奶奶說話的,指導學生用親切、疑問的語氣來讀第二和第四節。要懷著喜悅、自豪的心情朗讀平平說的話。最後一節中的“很多很多”“大家”要重讀,表達出平平的美好心願。

  《積木》優秀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業、本、平、書”4個字。認識1個偏旁。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就要關心別人。

  教學重點:

  認字和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懂得課文包含的道理。

  教具準備:

  投影、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讓學生認真觀察“平、搭”的寫法。)

  2、齊讀課題。

  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平平用積木搭什麼?他為什麼搭積木?)

  二、初讀課文。

  1、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

  2、標出有幾小節。

  3、指名分小節朗讀。

  第二小節、第四小節要讀出問的語氣。

  三、理解內容。

  1、解決問題。

  (1)平平用積木搭什麼?

  (2)平平為什麼搭積木?

  2、你還有什麼問題?

  3、讀了課文,你想到了什麼呢?(不但要想著自己,還要想著別人。)

  4、感情朗讀課文。

  四、學習生字。

  1、投影出示生字。自由讀。(呢、啊讀輕聲)。指名讀。齊讀。

  2、小黑板出示生字,不帶拼音。

  自由讀,說說自己記住了哪個字。

  3、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1)給夥伴說說記住了哪個字。你們都感到最難的,一會兒提出來。

  (2)全班交流。(小組彙報)

  (3)去偏旁:平

  選字組詞造句。(指名說)

  指導學生用“呢

  啊”說話。

  “呢”:一般用在句尾。表示疑問的語氣。如:

  你怎麼不讀書呢?

  “啊”:一般用在句尾。表示讚歎的語氣。如:

  這的景色真美啊!

  練習。

  連一連。(部首和熟字組成新字。)

  小組競賽。

  五、齊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齊讀課文。

  二、複習生字。

  三、說話練習。

  以“我長大了幹什麼”為題,練習說話。

  四、投影出示:讀讀說說。

  1、讀例子。

  2、做練習。

  五、指導書寫。

  “業”:先寫中間兩豎,在寫兩邊的點、撇。

  “本、平、書”:三個字中的豎必須寫直,並且位於豎中線。

  《積木》優秀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課文從兒童生活實際出發,採用詩歌的體裁,講述平平用積木搭李四間房子,分別想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沒有房子的人住,還要搭很多的房子給大家住。

  透過對課文的朗讀,要讓學生自讀自悟,懂得課文包含的道理,愛到心中有他人這種美好品質的感染。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11個生字,能讀準音,認清形,認識雙人旁。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讀中積累詞語。

  3、瞭解課課文內容,懂得從小就要關心別人。

  4、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難點】

  認讀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揭題匯入

  1、激情引趣:(出示積木)小朋友瞧,這是什麼?你們搭過積木嗎?你都搭過哪些東西?(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

  2、過渡:真棒,小朋友都是搭積木的高手。有一個叫平平的小朋友,也是個搭積木的高手。

  3、揭題:(板書課題:平平搭積木)

  ⑴ 認讀平:我們先和平平打聲招呼吧。(指導學生讀準後鼻音,輕聲。指多名學生讀)

  ⑵ 認讀搭:我們說搭積木要用手,所以搭是什麼旁?指導讀準音。

  我們還可以說搭什麼?(積累詞語)

  ⑶ 讀題,讀準音。

  4、匯入:有一天,平平正在搭積木,奶奶看見了,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你們想知道嗎?豎起耳朵聽仔細了。

  二、自讀課文,感知課文

  1、師範讀課文,要求:聽仔細,然後說說你聽到了什麼?

  2、指名回答。

  認讀間:讀準前鼻音。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圈一圈,拼一拼。

  4、師:張老師在讀課文的時候遇到了困難,小朋友能幫幫我嗎?

  ⑴ 認讀生字這、些、都、住

  用多種形式讀,讀準翹舌音。

  ⑵ 出示句子:這些房子都給誰住?

  師:老師在這些字之間加了幾個字,你會不會讀?

  指名讀通句子。

  師:大家看,在句子的結尾有什麼?(問號)

  這句話是在問誰?(平平)

  誰能來問問平平?指導讀出問的語氣,句尾語氣上揚,強調平平讀輕聲。

  5、師:平平搭了四間房子,這些房子都給誰住?

  指名說。

  出示句子:一間給爺爺和他的書住。

  一間給奶奶和平平住。

  一間給爸爸和媽媽住。

  師:請小朋友先自己讀讀這三句話。指多生讀。

  《積木》優秀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認識11個生字,會寫“業、本、平、書”4個字。認識新偏旁“”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讀中積累詞句。

  瞭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就要關心別人。

  培養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透過遊戲過關鞏固生字,透過多種形式的讀書,讓學生感受理解課文。

  教學重點:

  認識11個生字,會寫“業、本、平、書”4個字。認識新偏旁“”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激情引趣,揭題匯入

  激情引趣,揭題匯入。(出示積木)你們瞧,這是什麼?你搭過積木嗎?你都搭過什麼?

  過渡:真棒!小朋友都是搭積木的能手。今天,老師要介紹一位新朋友平平跟大家認識,他可是搭積木的高手!

  揭題。(出示課題:平平搭積木)誰能把課題讀準?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藉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用自己熟悉的符號標出本課的生字詞。

  再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順。

  三讀課文,邊讀邊想:平平搭了幾間房子?都給誰住?

  讀準字音,再讀句段

  讀準字音

  學生找出難讀的音,會讀的學生教讀。

  學生讀詩句:“平平搭積木,搭了四間房子。”“平平還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給大家住。”

  反饋,交流: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讀準輕聲音節:呢、啊。

  學生讀詩句:“平平,平平,還有一間呢?”“還有一間啊,給沒有房子的人住。”

  說一說: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麼?

  讀其他的字。

  指導看圖

  平平,這些房子給誰住?

  “還有一間啊,給沒有房子的人住。”

  自由朗讀

  男女生比賽。

  自主識字

  遊戲:摘蘋果

  《積木》優秀教案 篇5

  [教學目的與要求]

  1.學習定義帶變數的過程,並能透過呼叫帶變數的過程來畫簡單圖形。

  2.培養同學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時佈置]

  1課時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定義帶變數過程的格式。

  (2)難點:過程中如何定義變數。

  [教材分析與教法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學習LOGO語言中用帶變數過程畫圖的應用,定義過程的方法同學已經掌握,但是對於過程中如何帶變數同學初次接觸。

  建議:

  (1)透過對比法,感知兩過程中的異同點。

  a.同學作題:三角形,正方形過程。

  b.比較三角形與正方形過程的異同點。

  c.討論:假如同一個過程來做兩個圖形,你會什麼做。

  (2)透過課件展示和教師介紹瞭解帶變數過程的定義方法。

  a.教師演示和講解定義帶變數過程的方法,初步瞭解方法。

  b.引導同學瞭解帶變數過程的原理。

  c.透過操作練習,掌握帶變數過程的定義和呼叫方法。

  (3)小組合作,鞏固新知

  a.小組討論、合作,完成畫任意大小圓形的方法。

  b.同學介紹方法,鞏固效果。

  [教學流程]

  一、激趣匯入

  同學們,你們看過《西遊記》嗎?知道孫悟空用的是什麼武器,它有什麼變化呢?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學習了Logo語言,認識了小海龜,你們知道它有什麼作用呢?(畫圖)其實小海龜畫圖也可以象金箍棒一樣,畫出變大變小的圖形,你們想知道嗎?展示課題:《會變的“積木”》

  二、新授

  1.用過程畫圖其實就象小朋友玩的積木一樣,堆起來的。我們在玩這個遊戲前,請同學們用過程的方法畫以下兩個積木。

  邊長為60的正四邊形和邊長為60的正三角形。

  (指名兩名同學在黑板上寫出來)

  2.請同學們觀察兩個圖形,有什麼異同點。

  指名生說。

  我們假如同一個過程來做兩個圖形,你會什麼做呢?

  小組討論,同學說。

  3、教師課件展示,介紹帶變數過程定義的方法和執行方法。

  (用一個字母:N來代替這個變化的數字。)

  同學看書嘗試、實驗

  教師小結

  同學齊讀課本P26綠色區域性。

  4、畫任意大小圓形的積木

  現在一個題,你們想大顯身手嗎?

  同學嘗試、實驗,教師巡視輔導。

  將同學做的正確的投影到大螢幕,讓其說說自身的想法。

  5.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用帶變數的過程畫積木,同學們就可以象擁有金箍棒一樣,畫出會變的積木,你們還可以自身設計一些會變的積木,讓畫圖變得更加容易。

  《積木》優秀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藉助熟悉的物體,使學生正確用數表示20以內這些物體的個數。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根據11至20個數的組成,掌握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進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善於思考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

  動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式。

  教學方法:

  實物演示法、操作法。

  課前準備:

  小棒,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觀察思考解決問題.

  (一)搭積木(出示圖片:說一說1)

  1、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搭積木的遊戲嗎?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兩摞積木在列算式時遇到了困難,你們能幫幫他們嗎?

  3、根據圖意誰能列出相應的算式?

  教師板書:10+5=1516-2=14

  4、為什麼這樣列算式?說一說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兩摞積木,左邊一摞是十塊,右邊一摞是三塊,明明又放上了兩塊一共是十五塊,所以就是10+5=

  155是十塊,右邊一摞是十八塊,拿走了兩塊是十四塊,所以就是16-2=14。

  (二)小結

  我們透過觀察畫面,動腦思考幫助明明和丁丁解決了他們搭積木情況,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積木的塊數.你們

  真聰明。

  二、活動二:動手操作學習新知識。

  (一)動手操作

  1、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表示一個十(畫圖、用學具盒裡的東西或其它物體都可以)。

  2、請你任意新增一個圖或其它物體的個數,組成一個算式,看誰組的多。

  3、小組內交流,說一說圖意和算式是怎樣組成的(出示圖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1=10

  11-10=1

  10+6=16

  16-6=10

  16-10=6

  10+7=17

  17-7=10

  17-10=7

  4、任意舉出一列說一說計算的方法

  一個十新增一個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個十和一個一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組成的,拿走了一根還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組成的,拿走了十根還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

  三、教師小結

  我們透過動手操作,列出這麼多的加減法算式,這充分體現了你們善於動腦思考的結果。

  《積木》優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數積木的過程中,學習有序地觀察和統計數量的方法。

  2、能清晰地表達觀察的內容,喜歡挑戰空間邏輯遊戲。

  3、培養幼兒的多項思維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4、能積極思考,提高理解與運算能力。

  【活動準備】

  正方體小積木;“積木房”圖片若干;記錄用紙和筆。

  【活動過程】

  一、話建築,贏積木。

  導語:在我們居住的城市裡有各種各樣的老房子和新建築,你喜歡怎樣的房子,為什麼呢?

  激趣:想不想造一幢喜歡的房子?

  過渡:今天我們就用積木來造房子!每組的桌上有幾塊積木呀?夠不夠造一幢房子?

  那就請你們就分成4組在數積木遊戲中贏取更多的積木。

  二、爭回答,數積木。

  (一)數數相同數量的積木房。

  導語:聽清題目喲!(出示相同數量積木建造的不同房子)

  出題:我用積木造了4幢房子,請你們用好方法數一數,每幢房子各由幾塊積木建成的?

  形式:將答案記錄在記錄紙上,呈現在每幢房子的下方,答對的為本組加上一塊積木。

  驗證:移去屋頂,拆層演示

  重點提問:房子有幾層?每層有幾塊?一共有幾塊?

  小結:數量相同的`積木能造出不同的房子,只是有的積木被其他積木擋住了,我們不容易發現,點數的時候我們可以一層一層的數清楚,不多數,也不漏數看不見的那些積木。

  (二)找找躲起來的積木塊。

  導語:有的小組領先了,有的小組暫時落後,不過沒關係,我又造了一幢房子,房子裡有些積木很頑皮,像玩捉迷藏一樣躲了起來。讓我們仔細觀察,把藏起來的積木找出來。

  出題:準備好了嗎?請問這幢房子有幾層?每一層有幾塊?共有幾塊積木建成?

  重點:移去屋頂,拆層演示,幫助幼兒學會數隱藏起來的積木塊。

  小結:房子一層層往上造,如果上層有幾塊積木,那這些積木下一定也有幾塊積木

  三、造房子,數“磚塊”。

  (一)造幢房子把分數。

  導語:經過兩輪的比賽,哪一隊的領先了呢?請每組朋友用你們現有的積木造一幢房子。然後我們一起來數數你們的房子由幾塊積木建成,共得到了幾分。

  重點:鼓勵各組建造出點數上有難度(有多層、有重疊)的房屋

  集體點數時一層一層數清楚。

  (二)學做小小建築師。

  導語:(出示建房圖紙)你們造房子、數積木的本領都那麼大。那你們能不能在根據圖紙上的建房要求,在5分鐘內造出與圖上一模一樣的房子,並一層一層的數清楚他是由幾塊積木建成的呢?

  要求:每隊派一個代表挑選喜歡的圖紙,用積木搭出與圖中相同的房子,要造的又快又好!

  重點觀察:每組搭的房子是否與圖紙上的一樣,各組搭建、點數的方法。

  驗證:他們搭的房子與圖紙上的一樣嗎?記錄的對不對呢?

  小結:雖然各隊拿到的圖紙看起來不一樣,其實是同一幢房子從不同的角度拍出的照片,所以搭出的房子是相同的。

  四、延伸。

  小小建築師們讓我們回去建造更多獨特的房子,考考你的好朋友們你是用幾塊積木建成的好不好!

  【教學反思】

  今天的活動較為順利的開展了,也達到了我預期的效果。還成為了我園計算專題組的“一課多研”研討的課例,反思一路走來獲得成功的的原因,我覺得有:

  a)關注細節的設計

  計算活動教具多,對環節間的小結語要求也高,在這一次組織活動前教案在我的腦海中一次次的“過電影”,把握了每一個環節的細節要點(孩子合作中可能的狀況、每一次小結重點提煉和梳理的內容、重難點落實的方式)。“細節決定成敗”,活動前我讓一個個環節都順溜了,我想這也是活動活動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b)注重互動的有效性

  我的教學物件是一群大班的孩子,所以在今天的活動中我不僅關注師生間的有效互動,也為孩子們創造了很多合作互動和思考的機會,無形中提高了生生互動的有效性。

  《積木》優秀教案 篇8

  [活動名稱]:

  拼搭進階積木造型

  [活動目標]:

  透過拼搭進階積木造型,培養幼兒手眼協調能力和幼兒專注力;讓幼兒根據示例拼搭實踐,創造更多的積木拼搭造型,培養其空間想象能力和創造力。 [活動模式]:室內活動。

  [活動教具]:

  四套“巧虎奇趣積木組”。

  [活動歌曲]:

  搭積木兒歌

  [教學過程]

  一、介紹積木組:

  H形積木5個,其中小貓、小狗頭像各一個,紅色、藍色、綠色各一個;梯形積木1個,扇形積木1個(象頭),圓柱形積木四個(一邊底面為猴、狗、熊、刺蝟,一邊地面為香蕉、蘋果、梨子、葡萄),推杆一個,繩子兩條。

  二、進階造型拼搭

  1.拼搭機器人:

  ①一個紅色H形積木作底座,上面放一個H形積木,再上面並列放兩個H形積木,最上面放一個小貓(小狗)頭像積木,頂上可放一個圓形積木。

  ②黃色、綠色H形積木並列作底座,上面放一個H形積木,再上面並列放兩個H形積木,一個H形小貓(小狗)頭像積木跨放上方;

  ③兩個H形積木並列作底座,上面放一個H形積木,再上面並列放兩個H形積木,一個H形小貓(小狗)頭像積木跨放上方,在小貓(小狗)積木頭上放一個小球(兩個圓形積木)。

  2.拼搭卡車:

  ①四個H形積木並列一排,一個扇形積木放左(右)積木上方;

  ②四個H形積木並列一排,一個扇形積木放左(右)積木上方,另每一個H形積木上放一個圓形水果積木(卡車裝水果)。

  3.壘高遊戲:H形積木相互跨放,逐漸壘高,頂上可放一圓形積木。

  4.推杆穿積木:

  ①將四個紅、黃、藍、綠H型積木首尾相連用推杆連繩穿起來;

  ②將圓形積木用推杆連繩穿起來,變成水果串;

  ③四個H形積木並列一排,一個扇形積木放H形積木左(右)方,用推杆連繩穿起來,變成火車載客四處跑。

  三、幼兒活動,分組拼搭

  四、教師巡視,分組指導

  五、教唱兒歌:

  奇趣積木組,好玩又有趣。能搭機器人,會變大貨車;壘高變化多,穿起作水果。

  六、小結:

  表揚造型搭的快、搭的好的小朋友和配合協作好的小組。提示小朋友積木造型顏色可根據小朋友喜愛任意搭配,無特殊要求;小朋友可拼搭過程中創新多種積木造型

  《積木》優秀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看圖理解圖意。

  2、教育幼兒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

  3、學習短句:“請你給我一塊積木,好嗎?”

  4、培養細緻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5、引導幼兒在圖片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圖片

  活動過程:

  一、匯入部分

  師:(出示圖片)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幅圖片,請小朋友看一看圖上有誰?(我們給他們取個名字:一個叫紅紅,一個叫鼕鼕)他們在幹什麼?

  二、看圖學短句

  師:這兩個小朋友在玩積木,看看紅紅搭的是什麼?她搭好了嗎?你知道她問鼕鼕什麼?(放錄音)

  師:紅紅是怎麼說的?你們會說嗎?(幼兒集體說幾遍)

  三、聽故事,理解圖意

  師:紅紅和鼕鼕真是有禮貌的好寶寶,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是怎樣記的。(教師講述故事一遍)

  四、總結

  師:紅紅沒有積木,她沒有去搶別人的,她是問別人借的。我們小朋友以後沒有玩具玩,也可以向別人借,借到東西還要說“謝謝”,會懂得謙讓人,做個人人喜歡的好孩子。

  活動反思:

  《搭積木》活動主要是讓幼兒知道與小朋友遊戲時也要使用禮貌用語,友好地玩遊戲。孩子們現在已經熟悉幼兒園內的生活了,玩玩具並不陌生,可是總有孩子出現爭搶玩具的現象,透過本次活動,孩子們學會觀察圖片,並能用簡單的詞彙講述圖片內容,知道與小朋友遊戲時也使用禮貌語言,友好地玩遊戲。重點提醒了幼兒使用“謝謝!”“別客氣!”“請你給我…好嗎?”等短語和別人交往。

  《積木》優秀教案 篇10

  活動目的:

  1.複習不同的形狀。

  2.積極動腦,大膽發言。

  3.提高肢體的表現能力。

  4.享受合作遊戲的樂趣。

  活動形式:

  全班/小組

  活動準備:

  布偶、積木、錄音機、音樂磁帶。

  形狀圖片卡: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

  活動過程

  1.出示活動1的4塊積木,問幼兒還記不記得他們來自積木王國。告訴幼兒積木王國裡的積木們今天都出去工作了,當美美(出示布偶)來到王國,沒有看見積木,她感到很失望。美美問幼兒能不能扮演積木。

  2.教師出示四種圖片卡,與幼兒依次討論如何用身體表現出這四種形狀的特點,並對幼兒的提議進行嘗試。

  3.老師播放音樂,幼兒隨著音樂自由漫步,當老師出示圓形、正方形、三角形或長方形的圖片卡時,幼兒可以用不同方法表達該形狀,例如用身體扮三角形,與同學手拉手成為圓形,合作躺在地上組成正方形等。

  4.幼兒每創作一種形狀,布偶美美都表示讚賞,並謝謝他們。

  總結分享

  請幼兒說說自己最滿意哪個形狀的創作。

  活動評價

  1.能用自己的身體或者與同伴合作表達不同的圖形。

  2.能投入集體遊戲。

  活動建議

  1、製作親子活動單,請幼兒將家中各種形狀的物品一一記錄下來,並進行統計。

  2、在益智區投放一定數量的火柴棒,供幼兒在分割槽活動時間自由擺弄,嘗試擺出各種形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