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幼兒對物體平衡豎立現象的教案

激發幼兒對物體平衡豎立現象的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激發幼兒對物體平衡豎立現象的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教學目標

  a)引發幼兒對物體平衡豎立現象產生興趣。

  b)引導幼兒大膽主動地探索,培養多元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c)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探索的過程並大膽表述,提高語言表述能力。

  2、教學準備

  a)教學試驗材料:生活中的各種物品。如:盒、瓶、筆、紙、羽毛、書、管子、手套等。

  b)科學術語及詞彙:豎立

  c)可能的難點:相同的物體有多種的豎立方法。

  d)學生的課前準備:每人帶各種物品。

  e)實驗記錄:繪畫形式。

  f)時間安排:45分鐘左右。

  3、教學過程

  a)觀察預測:看一看,桌上有什麼?這些物品哪些能豎起來?

  b)動手探索:把能豎起來的物體豎起來,放到展示臺上。

  c)討論問題:用什麼辦法使不能豎立的物體豎起來?(自由討論後再集體彙報)

  d)個人試驗:自由選擇不同的輔助材料嘗試使物體豎起來。

  e)提出問題:使各種吸管也能豎起來,有多少種辦法?

  f)分組試驗:按小組共同討論後選擇各種輔助材料進行嘗試。

  g)試驗記錄:用繪畫記錄自己的試驗辦法。

  h)表述結果:幼兒互相交流試驗結果並鼓勵幼兒大膽向聽課教師介紹試驗接結果。

  4、活動評析

  豎立現象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這個案例把它作為教學內容進行巧妙的安排,引導幼兒透過一步步的思考,一次次的動手探索,激發起幼兒的自主學習興趣,在討論問題、記錄過程、表達交流中培養幼兒多元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往能力。

  建議:在記錄形式和交流方式上進行改進。如:記錄紙上畫的格子,限制了幼兒的記錄。因為,有的幼兒有四次以上的操作。另外,可以在第一次試驗後增加記錄的環節,並讓幼兒有自由交流的機會和時間。小組合作試驗後,可按小組進行記錄,並讓他們在實物投影儀上進行集體的交流和表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