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優秀教案《各種各樣的貝殼》

大班科學優秀教案《各種各樣的貝殼》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學優秀教案《各種各樣的貝殼》,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喜歡觀察貝殼,知道貝殼是多種多樣的。

  2.瞭解貝殼的使用價值。能用語言描述自己的觀察。

  3.學習拼貼貝殼,培養孩子的審美意識。

  活動準備:

  貝殼活貝殼圖片課件

  活動過程:

  一.認識貝殼

  1,出示貝殼:

  教師:孩子們,我今天請來一些神秘的小寶貝,我們掌聲歡迎一下。

  老師:你們想不想看一看,摸一摸,認識一下它們?

  出示貝殼請幼兒觀察:我請這些小寶貝到桌子上去,小朋友一會分組去桌子旁邊跟這些小寶貝認識一下。

  2,幼兒分組觀察:

  (1)教師:我們看看這些小寶貝長的什麼樣子?(扇形,兩片外殼,殼薄易碎)身上有生長線或各色放射線。

  摸一摸有什麼感覺?(表面光滑,或粗糙)

  (2)開啟貝殼內部:

  老師:內有肌肉,這些肌肉可以吃。

  (3)貝殼如何游泳呢?

  其外側有韌帶,依靠其彈性,可使二殼張開。殼張開撥動水流才能遊動。

  二,欣賞貝殼。

  1,老師:小朋友們認識了這些可愛的貝殼,老師這裡還有一些貝殼,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2,出示各種貝殼。

  (1)幼兒討論:

  教師:這些貝殼好看嗎?你以前看見過這些貝殼嗎?在哪裡看見過?

  教師:你剛才看到的貝殼長的一樣嗎?(扇形,卵圓形,螺旋型)

  它們是什麼樣子的?摸起來感覺怎麼樣?

  老師小結:

  (有的是兩片殼,有的是螺旋殼,還有一種鮑魚是單片殼,有的很光滑有的很粗糙,表面長有肋紋、小刺、或者突起)

  欣賞課件:

  引導語:老師“孩子們,你們知道貝類生活在哪裡嗎?”(水裡和陸地)蝸牛生活在陸地。

  老師:全世界的貝類有12萬種,它是自然界生物中僅次於昆蟲類的第二大族類。海洋,湖泊、小溪裡到處都有貝類的蹤跡,而且它們色彩繽紛,其斑紋更是百姿千態,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這些美麗的貝類吧。

  老師播放課件。

  (2)幼兒討論

  老師:說一說你剛才看到的`貝類。都有什麼?

  老師:你知道它們都吃什麼嗎?(扇貝類的貝殼都吃微型顆粒和浮游生物和細菌有機物,螺旋貝類大多都吃小蝦小蟹和棘皮動物)

  老師:剛才還說到了墨魚和章魚,雖然墨魚和章魚都有叫魚,可它們不是魚類,而是軟體動物,是沒有貝殼的海貝。

  老師:剛才錄影裡告訴我們貝類不僅好看還可以幹什麼?(貝類可以食用,營養價值非常高,是我們餐桌上的美食。有的貝殼磨成粉還可以用來做藥用和美容,還可以做成工藝品美化點綴我們的生活)

  三,欣賞貝殼工藝畫:

  老師:老師這裡有一張貝殼貼上畫,喜歡嗎?我們一起動手做一坐吧。

  四,拼擺貝殼畫

  活動延伸:

  ①繼續在活動室一角陳列各種各樣的貝殼,供幼兒自由觀察、討論。在活動室牆壁上張貼教學掛圖,引導幼兒進一步瞭解貝殼。

  ②請幼兒討論並嘗試多種玩貝殼的方法:如果請你來玩貝殼,你還可以怎麼玩?(引導幼兒採用配對、比大小、排序等方法來玩。)

  家園共育:建議家長與幼兒共同收集貝殼,製作貝殼標本,並帶至幼兒園繼續豐富貝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