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教案15篇

《爬天都峰》教案1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爬天都峰》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爬天都峰》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1個字.聯絡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及對於表達文章思想感情的作用。

  2.有感情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3.瞭解天都峰的險峻,體會“我”和老爺爺是怎樣相互汲取力量戰勝困難的。

  3、學習××××××××××。

  教學重點

  讀中感悟“我”與老爺爺是如何相互激勵著爬上天都峰的,在讀中學會多讀多想的方法。

  教學難點

  讀懂文中爸爸說的話。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有關黃山的資料、圖片等。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

  預習提綱

  1.收集黃山(天都峰)的有關資料,初步瞭解天都峰。

  2.自由讀課文,找出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並記下不懂的地方。

  第一課時

  一、展示資料,匯入新課。

  1.學生交流有關黃山(或天都峰)的資料。

  透過收集到的資料,談談對黃山(或天都峰)的初步印象。用一個詞或一句話都可以。

  2.板書課題,匯入新課。

  二、初讀感知,自主識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組內合作,自主識字。

  (1)同桌互相認讀生字。

  (2)集體開火車認讀。

  (3)交流識字方法。

  3.瞭解學生感知課文內容情況,質疑問難。

  (1)讀了課文,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2)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三、精讀自悟,多讀多想。

  (一)自主學習第二自然段。(由學生印象最深的部分入手)

  1.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說說讀後的感受。

  2.根據自己的讀書感受,用簡筆畫畫出你心目中的天都峰。

  3.評價學生畫作,讓學生做到評價有理有據。

  重點抓住“在雲彩上面哩”等詞句進行評價、指導。

  4.根據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讀後評價、交流。

  5.圖文對照,進一步體會天都峰的高和陡。

  6.齊讀本段。

  (二)合作學習三——五自然段。

  1.出示課文三——五自然段。

  2.自由讀,邊讀邊想:兩個“也來爬天都峰”,讓你讀出了小姑娘和老爺爺怎樣的想法?

  3.組內練習分角色朗讀。

  4.師生合作檢查學生分角色朗讀情況。

  5.指導學生朗讀,在讀中感悟“我”和老爺爺是怎樣相互鼓勵,堅定爬上天都峰的決心的。

  (三)師生合作學習六、七自然段。

  1.出示六、七自然段,齊讀。

  2.抓重點詞語理解感受。

  “終於”,他們都爬到了山頂。從“終於”一詞中,你能想到他們在爬山中經歷了怎樣的艱辛嗎?指導讀“……一會兒……一會兒……”

  老爺爺在爬山過程中又會怎麼做?課文中沒寫,你能寫出來嗎?(學生簡單練筆,可以寫一兩句話,也可以多寫幾句)

  3.根據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這兩段話。

  四、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並抄寫下來。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認讀生字新詞。

  2.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二、學習課文八——十自然段。

  1.出示課文八——十自然段。自由讀。

  2.理解感悟。

  “汲取”是什麼意思?爸爸為什麼說我們一老一小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我”和老爺爺爬上天都峰後為什麼要互相道謝呢?

  3.分角色讀這三段話。

  三、分角色朗讀全文,深入感悟課文內容及表達的思想感情。

  1.小組內自主練習。

  2.小組展示讀,評價交流。

  四、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1.自由認讀,觀察字形。

  2.找出難寫或易寫錯的字:辮、勇

  3.教師範寫指導,學生練習書寫。

  4.展評學生書寫情況。

  五、佈置作業,拓展深化

  1.抄寫本課生字新詞。

  2.根據收集到的黃山資料,合作出一期板報。

  板書設計

  3 爬天都峰

  終於

  奮力

  我 汲取 老爺爺

  猶豫

《爬天都峰》教案2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學會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語句中的正確讀音;理解“猶豫、奮力、終於、居然、汲取”等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會用“終於”寫一段話。

  3、讓學生懂得只要有勇氣、奮發努力,舊能不怕困難;知道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種可貴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 、難點:

  1、透過對詞句的理解,弄清“我”爬天都峰的過程以及爬上天都峰後的思想變化。

  2、讀懂課文最後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課前準備:

  1、自制詞語卡片

  2、蒐集有關天都峰的資料。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揭題匯入

  1.初步瞭解天都峰及“鯽魚背”。

  欣賞天都峰的風光片或圖片,由學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資料並作介紹。說說“鯽魚背”名稱的來歷。

  2.導語激情,揭示課題。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險,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掛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許多遊客望而生畏,能夠登上山頂的人,真可稱得上是“勇士”了!我們認真地閱讀課文,勇攀高峰,一定覺得大有收穫。讓我們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感知文字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2.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小組內生字詞語卡片互相認讀、正音。

  3、交流收穫和問題

  三、細讀文字,解決問題

  整合問題:爸爸說:“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一老一小如何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主要交流討論三個問題

  第一:爸爸為什麼說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第二:想想他們是怎樣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第三:你從爸爸的話中體會出什麼?

  1、邊讀邊想,簡要回答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暑假裡,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我”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登上天都峰。)

  2、師引導:作者寫爬天都峰,為什麼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3、說說課文中是怎麼寫大郡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頭望”、“啊,峰頂這麼高。在雲彩上畫哩!我爬得上去嗎?”

  “我爬得上去嗎?”這一句是不是懷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

  (更進一步地表現了天都峰的高。)

  (2)陡:“筆陡”“石階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教師用一根線繩作為“石階邊上鐵鏈”,使學生體會什麼叫似乎從天上掛下來的。

  什麼叫“發顫”?真的害怕嗎? (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導讀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點。

  學生練讀,評讀。

  4、“我”和老爺爺的第二次對話。

  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峰?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峰?

  思考:他們所說的話中都有一個“也”字,這個“也”是什麼意思?他們是互相懷疑嗎?表現了他們什麼精神?

  出示句子:

  我奮力向峰頂爬去,一會兒攀著鐵鏈上,一會兒手腳並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樣……

  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於都爬上了天都峰頂。

  提問:“我”怎麼爬天都峰?畫出動作的詞語。

  交流:

  “攀著鐵鏈上”、“手腳並用向上爬”。

  用上“奮力’’突出了爬山過程的艱難,要充分鼓起勁來不怕困難、向上攀登。

  “終於’’是經過“奮力”的結果。使我們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須奮力向上、勇於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思考討論:“我”和老爺爺為什麼互相道謝? 老爺爺為什麼說是“你的勇氣鼓舞我”?“居然”在這裡說明什麼?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其實也可以說是意料之中,因為老爺爺有那種勇於攀登的精神,就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6、分角色朗讀

  四、總結提高,拓展延伸

  1、你從“爸爸”所說的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聯絡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收穫。

  2、結合5、12大地震中湧現的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學習這篇課文後,你有什麼感受?

  3、最後送給同學們兩句話: 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爬天都峰》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峰”等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過程與方法:利用課件學習生字,並鞏固。 3、懂得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教學重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扣題匯入

  1、記得二年級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黃山奇石》,瞭解了黃山的雄奇秀美,誰願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歡的課文來背給大家聽?

  2、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黃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誰願意來介紹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圖片資料?

  板書:天都峰

  3、這篇課文寫誰爬上了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們又是怎樣爬上去的呢?板書:爬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帶著問題聽教師範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3、自學生字,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4、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a. 小組內拿出生字、詞語卡片,互相認讀、正音。 b. 全班開火車賽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既響亮又準確。 c. 小組交流各自學習生字、巧記字形的方法。

  三、 通讀課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讀課文,聯絡上下文疏理字詞含義。 石級:石頭臺階。 仰望:抬頭望。 攀著:(抓著鐵鏈)向上爬。 心顫:心在顫抖,說明心裡很害怕。 鯽魚背:結合看圖理解,天都峰最險處。它是一道長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2、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後”的順序把文章分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話說說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疏通課文大意。

  四、 品讀感悟

  1、作者寫爬天都峰,為什麼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討論後使學生明白:因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準確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體畫面)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把文中的話變成自己腦中的“畫”。 學生練讀後指名交流、教師評議,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峰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3、深入讀議,體會“我”受鼓舞爬上峰頂

  (1)、在爬山之前,望著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裡是怎麼想的?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想想從哪些詞語、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懼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並指導讀好問句“我爬得上去嗎?”、感嘆句“真叫人發顫!”以及語氣詞“啊”“哩”等,讀中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2)、結果“我”爬上峰頂了嗎?自由讀課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說的話,指名朗讀。

  (3)、“我”看到了什麼從而下定決心爬上峰頂呢?自由讀課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a. 出示第4段重點句,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交流,從中感受到“我”受老爺爺爬山鼓勵而下定決心爬上峰頂的內心活動。 b. 體會“我”的心理,指導朗讀3、4自然段。

  4、“我”是怎麼爬的?自由讀6、7自然段,畫出描寫爬山動作的詞語。 a. 學生讀書圈劃。 b. 學生交流。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體會“奮力”是拼盡全身力氣的意思。 從“攀著鐵鏈”、“手腳並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艱難。 c. 引讀第7段,從“終於”二字上體會爬得辛苦、上山後的喜悅。 d. 體會爬山的艱難、上山後的喜悅,指導朗讀6、7兩段。

  5、啟發想象,明白“老爺爺”也是受鼓勵爬上峰頂的

  (1)、老爺爺為什麼也能爬上峰頂呢?帶著這些問題一邊讀,一邊想。 多媒體出示思考題: a. 老爺爺來到天都峰腳下,心裡怎麼想 b. 他看見了小妹妹,心裡又怎麼想呢、 c. 後來,他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

  (2)、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明白他倆始終相互鼓勵,老爺爺也是受到“我”的勇氣鼓勵爬上峰頂的。指導朗讀。

  五 總結課文,明白道理

  1、讀爸爸的話,討論:“汲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從“爸爸”所說的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評點: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不管多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爬天都峰》教案4

  模式特點

  本模式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既強調教師“導”的作用,教學中注重以讀為基點,把“讀、思、議”緊密結合起來,又有機地把作者的思路融為一體,以求達到教與學雙方的“期待視野”的確良融合,是真正把學生當成了學習活動的主人,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喚醒了學生的創造精神。

  實現條件

  1、學生物件:小學中高年級學生

  2、教材物件:適合用於各種型別的文章

  [操作程式]

  1、模式簡明圖示

  教師(主導)——學生(主體)

  (1)導趣——初讀感知

  ↓ ↓

  (2)導讀——細讀理解

  ↓ ↓

  (3)導思——精讀感悟

  ↓ ↓

  (4)導情——賞讀內化

  ↓ ↓

  (5)導練——遷移運用

  2、操作過程說明

  (1)導趣——初讀感知

  興趣是樂學的先導和基礎,它可以誘發學生自主參與課堂學習的行為動機。教師在教學伊始,可以根據課文的特點,以靈活多樣的方式入手,巧妙地匯入 新課,激發學生的思維和閱讀探究的興趣。

  “初步感知”是放手讓學生自由、充分地閱讀課文,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在這一階段,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加強指導,除了保證讓學生初讀的數量外,還要實施檢測,以提高初讀的效果。一般來說,學生要達到以下幾個要求:①讀準、記牢生字詞;②讀通課文,不可讀破句,也不可添字、漏字;③大致弄清課文的基本內容和結構層次。

  (2)導讀——細讀理解

  這一環節是教師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理解性讀的階段。它是在“初讀感知”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感知課文的閱讀過程,是精讀的前奏。其主要任務是把前一階段感知的資訊加以具體化、明確化。教學時,教師一定要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採取有效形式,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流利,儘量讀出感情來,讓他們在一遍又一遍的讀中加深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並誘導學生說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啟發學生質疑問難,從而把閱讀引向深入。

  (3)導思——精讀感悟

  這一環節是閱讀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文章的重點詞句和段落,把讀、思、議有機地結合起來,努力“發掘”文章的蘊含。因此,在教學過程 中,教師要善於設問,循序漸進地提出精讀的要求,啟發學生動腦、動口,反覆朗讀,仔細思考,讀思結合,培養學生在讀中思,思中讀的良好習慣,使學生透過自己的閱讀實踐,對課文有所感悟,有所收益。

  (4)導情——賞讀內化

  這一環節實際上是透過純熟地誦讀課文,教師運用豐富的朗讀形式(如分角色、個人或集體表演性讀、背誦、複述等)來激發學生誦讀的情趣,將學生帶入課文情境,誘導學生體驗課文的思想感情,以產生情感共鳴,達到內化、積累課文語言的目的。

  (5)導練——遷移運用

  這一環節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將學得的知識進行運用的實踐階段。教師設計的訓練要以加深理解課文語言為主,同時還要使學生能舉一反三,學以致用。練習包括字、詞、句、段、篇等方面的知識,或側重於記憶,或側重於消化,或側重於運用。教師要結合課文具體內容,從學生實際出發,設計形式多樣的富有啟發性的練習,以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教學策略]

  1、凸現“以讀為主”的閱讀教學觀。閱讀教學,顧名思義,就是教學生“閱”,教學生“讀”。離開了“讀”,就不是搞不好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經過不斷地“反芻”、“融合”、“互訓”、“加深”、“自悟”,最終實現由無知到有知,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從理解膚淺到理解深刻,實現由“感”到“悟”的飛躍。

  2、注重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教學中,教師要尊重、信任學生,耐心引導學生,要善於透過鼓勵性的語言和體態暗示與學生進行情感溝通,縮短與學生在心理上的距離,使雙方達到“情感融合”,相互產生一種愉快、熱情、真摯、可信的合作欲,促使學生帶著一種積極的情緒進行學習,從而最佳化教與學的情感氛圍。

  3、注重資訊的交流與反饋。該模式打破了傳統單向資訊交流的教學模式,師生之之間、學生彼此之間、師生和教材之間形成多項資訊聯絡,保證了資訊的轉化和暢通,優化了資訊結構,促進教師學生從教與學的活動中及時獲取資訊,調整、充實學生的認知結構,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附:模式教學設計例項

  爬天都峰

  〔學生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三年級學生提出了“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三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知識的積累,大多數學生已經能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但要想有感情地朗讀,尤其是人物對話學生要想讀不出不同的語氣和心情,離不開教師的指導,經過分析理解課文的內容,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動,才能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第五冊教材是中年級的開始。課文是根據大綱“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精神選編的。教材安排了“多讀多想,讀通課文”、“重視語言的積累”、“理解重點詞句”三個重點訓練內容。《爬天都峰》是課本第二組教學內容,重點訓練“多讀多想”。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講暑假裡,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選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從具體事例中懂得怎樣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二是運用多讀多想、邊讀邊想的方法,讀懂課文內容。透過人物對話反映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是本文表達上的一個特點。從對話中,可以看出“我”由開始的猶豫,不自信到受鼓舞,堅定決心再到戰勝困難,登上天都峰的心理變化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讓學生養成多讀多想、邊讀邊想的讀書習慣。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2、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聯絡上下文理解重點句的意思,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3、懂得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戰勝困難。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邊讀邊想,理解重點句的意思。

  教學媒體:多媒體、風光片、幻燈片。

  〔教學預測〕

  教學後,學生能夠理解課文內容,學會一邊讀一邊想的讀書方法,能夠懂得要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戰勝困難。教學中學生讀人物對話時,有可能把握不準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教學時結合人物對話,引導學生認真體會認為人物的心理活動,把握好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流程〕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一、情境激趣

  1、同學們,課前老師佈置了一個預習,讓你們用不同的途徑蒐集有關黃山的資料,你們拿出來給大家展示一下。

  2、放課件:天都峰的介紹及人們爬天都峰的導遊片。

  3、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講的就是天都峰上的故事。

  4、出示自讀要求:

  二、引導閱讀

  1、課文讀完了,誰能說說文章中哪些內容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什麼?

  2、再看看文章中的哪些地方你讀不懂?

  三、指導分析理解

  1、怎樣才能對同學們喜歡的天都峰這段有更深刻的認識呢?我教給大家一個新方法,就是一邊讀一邊想,把你的感受再用畫表現出來。

  2、同學們,你認為誰畫的好?為什麼?

  3、天都峰這麼高,這麼陡,你們能不能試著把它讀出來呢?

  4、指名讀,讀後引導學生評價。

  5、提問:這段裡有個“似乎”一詞,似乎是什麼意思?比較有沒有“似乎”有什麼不同?

  6、再讀課文。現在你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段,可以站起來讀,也可以做動作讀。

  四、指導感情朗讀

  1、請幾人一組先分好角色,進行分角色朗讀。注意一邊讀一邊想。

  2、請同學們看清楚有誰在對話?他們說話時心裡會想些什麼?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指名兩組分角色進行朗讀。

  4、引導學生想象。問:“我”和老爺爺爬天都峰時能有什麼不同?

  5、討論:

  (1)“汲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相互汲取力量的?

  (2)你從爸爸的話中讀懂了什麼道理?

  6、評點:在人與人相處中,要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不管多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五、制導聯絡實際

  1、誰說一說自己生活中,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戰勝困難的事例。

  2、今天我們每位同學蒐集了不少有關黃山的資料,課後我們合作出一期壁報怎麼樣?

  一、初讀感知

  1、學生紛紛展示蒐集來的各種資料進性彙報。有幾人到屏臺上展示。

  2、觀賞、體會。

  3、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

  二、細讀理解

  1、幾名學生彙報自己喜歡的內容並說明原因。

  2、質疑。

  三、精讀感悟

  1、開始一邊讀一邊想,然後畫天都峰。畫後幾人到屏臺上展示、交流自己畫這幅畫的意圖。

  2、相互評議。

  3、練習讀。

  4、兩個人被指明讀後,其他同學進行評價。

  5、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問題,然後進行彙報。

  6、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有感情地進行朗讀。

  四、賞讀內化。

  1、前後桌几人一組分角色,開始進行分角色朗讀練習。

  2、同學們相互討論問題,然後進行交流,探討每句話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表達怎樣的心情。

  3、兩組分角色朗讀,其餘組聽後評價。

  4、學生想象老爺爺爬天都峰時的樣子,與小朋友山的樣進行比較。

  5、學生分組討論,接著每組派代表彙報。

  五、遷移運用

  1、學生自由發言,說例項,談體會。

  2、好,同意。課後出壁報。

  六、總結

  同學們,老師相信你們會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面對困難,面對挫折時,會從他人身上汲取量鼓足勇氣,戰勝困難的。同學們,你們有勇氣和信心嗎?

《爬天都峰》教案5

  教學目的要求:

  1.教育學生懂得: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理解“猶豫、奮力、終於、居然、汲取”等詞語的意思,掌握“都、顫”兩多音字的正確讀音。會用“終於、紀念、鼓舞”造句。

  3.理解課文內容,能回答課後的問題,並會用“比”和“一會兒……一會兒……”說或寫一句話。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天都峰“高”和“陡”的特點。

  2.理解“我”與老爺爺的兩次對話,尤其是最後一次對話。

  3.準確掌握“居然”、“終於”、“汲取”等較抽象詞語的意思。

  教學思路:

  這篇課文依照登山的順序:“在天都峰腳下”——“向頂峰爬去”——“爬上天都峰頂”記敘了“我”同爸爸以及一位不相識的爺爺,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課後的思考,練習向我們提示了閱讀的重點,閱讀時應引導學生先認識天都峰的“高”和“陡”,然後透過對重點詞語的理解,讓學生認識到爬山過程的艱難,特別要抓住“我”和“爺爺”的兩次對話,前後聯絡起來理解,才能真正體會對話中所包含的豐富而深刻的內容。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板書課題。

  黃山是我國著名的旅遊風景區,每年夏天吸引著眾多的國內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天都峰是黃山的一個山峰,這裡山高路陡,風光無限好,只有勇於攀登的人,才能到達頂峰。今天讓我們隨同作者一同感受一下攀登的滋味。

  板書課題:爬天都峰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生字的音。2.理解帶生字的詞。

  重點理解:

  似乎:好像。

  猶豫:拿不定主意。

  奮力:充分鼓起勁來。

  攀登:抓住東西往上爬。

  終於:表示經過種種變化後出現的情況。

  汲取:吸取。

  居然:出乎意料。

  3.質疑問難。

  4.試讀課文,糾正字音。

  文中除“發”是多音字外,另外注意讀準“天都峰”中的“都”念(dū)不念(dōu);“發顫”的“顫”讀(chàn)不讀(zhàn);“似乎”的“似”讀(sì)不讀(shì)。5.分段讀課文,概括段意。

  第一自然段:暑假裡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

  第二自然段:天都峰既高又陡。

  第三至五自然段:講“我”與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遇並約定一起爬天都峰。

  第六至八自然段:講“我”與老爺爺、爸爸一起奮力向上爬,終於爬上了天都峰。

  第九、十自然段:講“我”與老爺爺爬上天都峰以後,相互道謝。

  第十一自然段:講爸爸總結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第二課時

  一、講讀課文中描寫天都峰山勢部分。

  1.默讀課文。

  思考:這段話有幾句?突出了天都峰的什麼特點?

  2.指名讀第一句,說說你從哪兒看出天都峰的高。要求抓住以下詞句理解:

  “抬頭望”:說明“我”還在山腳下,不抬頭看不到峰頂。

  “啊”、“哩”表達了“我”的讚歎,襯托了天都峰的高。

  “我”爬得上去嗎?”——這是個疑問句,對能不能爬上天都峰,連自己也產生了懷疑。透過這個懷疑進一步表現出了天都峰的高。

  3.指名讀第二句,理解天都峰的陡。

  重點理解“從天上掉下來”和“真叫人發顫”。

  4.小結。

  這一段作者對天都峰高和陡的描寫,目的在於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難,同時也暗示了我們爬天都峰非常不容易,沒有足夠的勇氣和力量是不行的。

  二、講讀課文3—5自然段。

  1.指名讀“我”和爺爺的對話。

  2.從“我”和爺爺的對話中,你知道了些什麼?

  透過對“也”字的理解,我們不難看出:這一老一小都對對方能爬上天都峰持懷疑態度;但是我們仔細一想,這個“也”字還含有“羨慕”和“敬佩”的意思。

  3.從文中的兩個“點點頭”中你又體會到什麼?(都從雙方身上汲取了戰勝困難的勇氣。)

  4.小結。這一老一小在相互精神鼓舞下,約定一起爬天都峰。

  三、講讀6—7自然段。

  1.默讀課文,畫出表明爬山艱難的詞語。

  (“奮力”、“一會兒……一會兒……”、“手腳並用”、“爬呀爬”、“終於”)

  透過這些詞語體會爬山過程的艱難,儘管山勢又高又陡,但他們不怕困難,想方設法克服困難,憑著努力向上攀登的精神,“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天都峰。

  2.指導朗讀。

  3.小結。三代人戰勝各種困難,終於爬上了天都峰。

  四、講讀8—9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老爺爺說的話裡包含幾個意思?

  (兩個意思:一是表示感謝,二是講感謝的原因。)

  3.理解“居然”“鼓舞”的意思。

  “居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文中是講“老爺爺”爬上天都峰出乎人的意料之中。但是也在意料之中。(聯絡第一次對話可以看出。)

  4.小妹妹說的話裡又講了哪些內容?

  (也是兩個意思:先講了“我”為什麼能爬上山,再講對老爺爺的感謝。)

  5.“我”和老爺爺爬上天都峰以後,為什麼要互相道謝?提示:兩個人的對話中為什麼都有“勇氣”一詞?兩人的話中都有“勇氣”一詞,從他們的第一次談話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如果沒有勇氣他們怎敢爬天都峰?如果沒有勇氣,他們又怎能爬上天都峰?這個勇氣來自對方的鼓舞,使他們增添了戰勝困難的勇氣,奮力向上勇攀高峰。

  6.感情朗讀(注意對話部分,要讀好語氣語調。)

  7.小結。“我”和老爺爺在峰頂互相道謝,感謝對方對自己的鼓勵,給了戰勝困難的勇氣。

  五、講讀最後一段。

  1.齊讀課文。

  2.“真有意思”是什麼意思?

  指的是“我”和老爺爺雖然互不相識卻能相互鼓舞,相互學習。

  3.理解“汲取”和“力量”。

  “汲取”就是吸取,“力量”這裡指勇氣。

  4.說說爸爸這番話的意思?你從中明白了什麼?(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舞,才能取得進步。)

  六、總結。

  1.簡要說說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2.讀了這篇文章後,你受到什麼啟發?(我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是隻要我們有克服困難的勇氣,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同時,我們在與同學的相處中,也要注意相互學習,相互鼓勵,這樣我們的進步會更大一些。)

  七、重點指導學生完成課後2、3、4題的練習。

  八、作業。

  1.感情朗讀課文。

  2.抄寫詞語。

  3.用“比”和“一會兒……一會兒……”各寫一句話。

  附:板書:

《爬天都峰》教案6

  教學目標:

  1.講讀全文,教育學生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奮發向上的勇氣和力量,培養他們從小不怕困難的品格。

  2.掌握聯絡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交流資料。

  同學們去過天都峰嗎?誰能介紹一下有關天都峰的資料?(去過天都峰的同學可說說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沒去過的同學可介紹一下自己從網上或其它地方所查詢到的資料。)

  如:天都峰:是黃“七十二峰”中的最險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階約有1.5公里長,坡度在70度之上,最險處近乎於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掛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許多遊客望而生畏。1934年才修鑿了石凳,增設了鐵索。解放後又修鑿了1000多級石階。

  天都峰最險處是鯽魚脊。它是一道長約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二、圍繞課題,質疑

  1.誰爬天都峰?

  2.怎樣爬天都峰?

  3.在爬天都峰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

  4.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麼?

  三、帶著問題學習課文。

  1.瞭解大意: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主要寫誰爬天都峰?帶著問題默讀課文。

  (本文主要寫了暑假裡,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我”與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主要寫"我"和老爺爺。)

  2.理清思路:小組討論,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爬天都峰之前的情景?(1-5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是寫爬天都峰之中的事?(6-7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爬天都峰之後的對話(8-10自然段)

  3.抓住山峰險勢,透過朗讀,理解“我”的心理。

  “我站在天都峰腳下抬頭望:啊,頂峰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告訴我們峰頂很高,是運用誇張的手法,寫出天都峰高聳入雲”“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寫出了石級壁陡實指天都峰之險。“掛”是直上直下的意思,作者用“我爬得上去嗎?”寫出了自己在險峻山勢面前擔心,怕爬不上去,用“發顫”寫出了當時害怕的心理。

  在朗讀時一是讀出山勢的險峻、陡峭;二是讀出來作者心理的緊張與擔心。

  4.抓住“奮力而攀”,透過朗讀體會登峰之艱難。

  ①“我奮力向峰頂爬去。”“奮力”讀時要加強語氣,讀出充分鼓起勁來,盡所有的力量爬。

  ②“一會兒攀著鐵鏈上;一會兒手腳並用向上爬……”兩個“一會兒”讀出作者爬山時不怕累,巧用爬山方法,歷盡艱辛克服各種困難。

  ③“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於都爬上了天都峰頂。”“爬呀爬”,爬山是何等的不容易。“終於”是奮力的結果,還能表現出“我們”經過巨大努力之後爬上了天都峰的快慰心情。

  把帶點詞的語氣讀出來,從而體會到:要攀登高峰,必須奮力向上,勇於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5.抓住“互相道謝”,透過討論,明白登山成功之理。

  同桌交流,談談自己對“我”及爺爺說的話的理解。

  ①"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這句話肯定了“我”爬山的勇氣對老爺爺行為的影響。“居然”是說老爺爺能爬上天都峰是出乎意料,根本沒有想到的。

  ②“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氣向上爬的!”這句話告訴我們“我”由望峰生畏到堅定信心直至爬山成功,勇氣來源於老爺爺的行為鼓舞。

  透過交流,由此得出他們都是在對方的鼓舞下,爬上頂峰的。

  6.有感情地朗讀,體會爸爸的話。

  (1)自己動手畫出爸爸說的話,認真讀一讀,“汲取”是什麼意思?(吸取)

  (2)爸爸說的話“真有意思”你怎麼理解?

  (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卻能相互鼓勵,相互學習。)

  (3)爸爸為什麼說這句話?(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才能取得進步。)

  四、總結全文

  在日常生活中,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要善於從別人身上獲取力量,增添勇氣,把事情辦好。

《爬天都峰》教案7

  教學目標

 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峰等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峰頂、似乎、忽然等12個詞語。

  2.瞭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3.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4.讀懂課文最後一段中爸爸的話,懂得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教學重點、難點

  1.透過對詞句的理解,弄清我爬天都峰的過程以及爬上天都峰後的思想變化。

  2.讀懂課文最後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蒐集有關黃山天都峰的VCD、圖片、文字介紹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揭題匯入

  1.初步瞭解天都峰及鯽魚背。

  看天都峰的風光片或圖片,由學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資料並作介紹。說說鯽魚背名稱的來歷。

  2.導語激情,揭示課題。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險,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掛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許多遊客望而生畏,能夠登上山頂的人,真可稱得上是勇士了!我們認真地閱讀課文,勇攀高峰,一定覺得大有收穫。讓我們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介紹、展示有關天都峰資料,讓學生從中感受天都峰的高與險,為後面理解課文作好鋪墊。】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2.自學生字,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3.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4.小組內拿出生字詞語卡片,互相認讀、正音。

  5.全班開火車賽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既響亮又準確。

  6.小組交流各自學習生字、巧記字形的方法。

  7.推選讀得好的同學當小老師,領讀生字詞。

  三、再讀課文,瞭解大意

  邊讀邊想,簡要回答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暑假裡,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我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登上天都峰。)

  四、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要求寫的11個字,並分別組詞。

  2.與熟字比較,識記字形

  峰──蜂:蜜蜂是昆蟲,所以蜂是蟲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頂,跟山有關,所以是山字旁。

  辮──辯、辨:三個字的左右兩邊都是辛,關鍵要看中間。和言語說話有關的是辯;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辮和髮絲有關,中間是條絲。

  2、 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五、作業超市

  1、 抄寫生字詞。

  2、 感情朗讀課文。

  3、 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在理解、討論的基礎上懂得: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不管多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教學流程

  一、複習引入

  1.生朗讀課文。

  2.師引導:作者寫爬天都峰,為什麼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討論後使學生明白:因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準確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3.(出示天都峰畫面)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把文中的話變成自己腦中的畫。

  學生練讀後指名交流、教師評議,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峰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議讀,領悟課文

  1.默讀課文,圈點思考。

  在爬山之前,望著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裡是怎麼想的?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想想從哪些詞語、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懼的心理。

  2.指名交流,指導朗讀。

  出示並指導讀好問句我爬得上去嗎?、感嘆句真叫人發顫!以及語氣詞啊哩等,讀中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3.自由讀文。

  結果我爬上峰頂了嗎?

  4.生根據課文內容質疑。

  師篩選出問題:作者看到了什麼從而下定決心爬上峰頂呢?他們是怎樣爬的?他們爬上去了嗎?他們為什麼能爬上去呢?

  5.讀讀議議,釋疑。

  (1)我和老爺爺的第一次對話。

  A、討論句意:他們所說的話中都帶有一個也字,經過討論,讓學生體會到:天都峰這麼高,又這麼陡,你年紀這麼小(這麼大)怎麼也來爬呀,表面上是雙方都有懷疑,其實是對雙方表示敬慕,說明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的精神。

  B、指導朗讀:討論句意後,教師可再讓學生討論這兩句對話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出來,並指名做朗讀練習。

  C、出示第4段重點句,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交流,從中感受到我受老爺爺鼓勵從而下定決心爬上峰頂的內心活動。

  (2)我們是怎樣爬天都峰的?

  A、讀句子找出重點詞語加以體會。自由讀6.7自然段,畫出描寫爬山動作的詞語。學生讀書圈劃。

  B、課文中用奮力一會兒一會兒手腳並用爬呀爬終於等詞語,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艱難,又表現了他們不怕困難的勇氣。

  C、引讀第7段,從終於二字上體會爬得辛苦以及上山後的喜悅,明白他倆始終相互鼓勵,老爺爺也是受到我的勇氣鼓勵爬上峰頂的。

  D、指導朗讀。

  (3)我和老爺爺的第二次對話。

  思考討論:我和老爺爺為什麼互相道謝?在討論中應讓學生注意到兩個人的話中都有勇氣一詞。讓學生認識到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再大的困難也可以克服。

  三、分角色朗讀

  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教師範讀這段對話。範讀時可輔以動作、姿勢,增強感染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練習過程中,可以同桌兩人為一組,模仿老師的動作邊表演邊朗讀,加深理解,體會思想感情。

  【在分析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動,分角色朗讀課文,更能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總結課文,聯絡生活實際談感受

  1.讀爸爸的話,討論:汲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從爸爸所說的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聯絡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收穫。

  【在朗讀中理解互相汲取力量的真正含義,並在談生活感受中加深理解。】

  五、提示綜合性學習

  最近你們把自己的課餘生活記下來了嗎?記了哪一些,和同學交流交流,要把這項活動堅持下去,還要注意及時地整理自己記錄的材料。

  六、作業超市

  1、 抄寫課文第2自然段。

  2、 繼續完成綜合性學習。

《爬天都峰》教案8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12個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相互鼓舞、堅定信心,戰勝困難。

  3、抄寫課文第二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我”爬天都峰的過程。

  【教學難點】

  讀懂課文最後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教學準備】

  1、蒐集有關黃山的文字、圖片資料。

  2、想辦法學會課後生字,會讀,會組詞會記。

  3、會讀課文,會思考課文後問題。

  【教學過程】

  步驟過程教學預設設計意圖一、介紹黃山 請說說你瞭解的黃山美景。 創設平臺讓學生彙報自己的課外所得。二、檢查識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認讀生字。

  2、考一考字形:

  魚+即 口+可 爪+巴 屍+古

  大+田 口+自

  3、猜一猜:

  大手抓住雙木樹杈(攀)

  一點一回頭,一日一日一頁樹(顫)

  4、比較組詞

  陡──徒 蓮──鏈 峰──鋒 辮──瓣

  釣──鉤 耍──要 裝──妝 冒──昌

  攏──擾

  6、注意區別多音字:似

  形式多樣對字詞進行檢測。三、檢查初讀 初讀課文後,你知道了什麼?

  1、課文大意:課文描寫了在暑假裡“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於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板書:爬天都峰

  2、課文敘述順序:

  爬天都峰前──爬天都峰──爬天都峰之後

  瞭解大意

  理清順序

  四、理解最後一句話 “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說說:“你們”指的是誰?一“老”一“小”各指誰?“汲取”什麼意思?從別人身上,從誰的身上?學著爸爸笑著說說這句話。

  引發思考:

  1、天都峰是怎麼樣的?他們一老一小為什麼要爬上去?

  2、他們一老一小怎麼樣從對方的身上汲取力量的?

  先領悟結果,再回頭再探原因。五、學習第一段至最後一段 1、探究為什麼爬?

  ⑴ 假日遊覽黃山。

  ⑵ 無限風光在險峰,為了能看到大自然更奇妙的美景,領略無限風光。

  2、探究天都峰的“高”“陡”。

  ⑴ 高:啊,峰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

  ⑵ 陡:筆陡的石級,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

  讀一讀想一想天都峰的“險”。

  3、探究“我”與老爺爺的心理。(分角色朗讀體會描寫的句子)

  4、 想像老爺爺怎麼樣攀登的,用“一會兒……一會兒……”“使勁”“竭盡全力”“像……似的……”說話。

  5、想像一老一小怎麼樣用語言互相鼓勵。 讀出險峻、峭拔,難以攀登,難以上青天的感覺。

  為什麼互相詢問?為什麼做出這樣的決定?

  理解“居然”,爬天都峰對老人和小朋友是難以掌握的事情,但是他們做到了。

  六、引導思考 對話朗讀。說說爬天都峰對在這一老一小是很難的事。他們為什麼能做到呢?討論後明白:一是他們個人努力奮鬥;二是能從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於向他人學習。(讀一讀他們相互道謝的話) 讓學生明白他們能做到的原因和互相道謝的原因。七、總結收穫 1、對話描寫精彩;從對話中可以看出“我”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再到戰勝困難,登上天都峰的心理變化過程。

  2、描寫天都峰險峻寫得好。寫出了天都峰的高,高得如上青天。陡得直上直下。“掛”字用得妙,形象地把天都峰的陡體現出來了。為下文爬天都峰準備,突出作者表達的思想:在困難面前,善於與人合作,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學習學好對話,讓學生明白描寫的作用。

  【板書設計】

  爬天都峰

  我 老爺爺

  爬?發顫! 下不了決心

  “您也來爬?” “你也來爬?”

  “我看您……才” “要不是你,我還”

  謝謝您 謝謝你

  汲取

  終於 居然

  力量

《爬天都峰》教案9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理解詞語以及文中的長句,理解課文的內容。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人物語氣和感情。

  3、德育目標:

  ⑴教育學生學會從別人的身上汲取力量。

  ⑵培養學生從小就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風格。

  【教學重難點】

  體會句子的含義,能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學過程】

  一、分析題眼,疏理線索

  1、圖片欣賞,介紹天都峰。

  2、抓住題眼“爬”,進行議論:

  ⑴爬山的“爬”是什麼意思?你認為用“爬山”好還是用“登山”好,為什麼?

  ⑵你爬過山嗎?請你說說是怎樣爬的。

  3、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後”把文章分為三部分,再指名讀課文有關的自然段。

  二、品釋詞語,明白道理

  理解句子

  “你們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1、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討論:

  ⑴天都峰有哪些特點?它的高和陡課文是怎麼寫的?找出課文中描寫天都峰“高”和“陡”的句子來讀一讀。

  ⑵指名朗讀這兩個自然段。並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天都峰的高和陡。

  2、抓住“不再猶豫”“奮力”“終於”這些關鍵詞語,要求學生默讀課文三到七自然段,體驗人物的動作。語言:

  ⑴爬山前我是怎樣的?

  ⑵“我”是怎樣“奮力”向峰頂爬去的?課文是怎麼寫的?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將如何向峰頂奮力爬去。再讀課文,透過上下文理解“奮力”這個詞。

  ⑶最後大家都爬上峰頂了,用了“終於”一詞,體現了“我”什麼樣的心情。

  3、自讀八至十自然段,討論:

  ⑴老爺爺為什麼要謝“我”?“我”為什麼又要謝老爺爺?“居然”是什麼意思?在這裡用上“居然”這個詞強調了什麼?如果用上別的詞語效果一樣嗎?舉例。分角色讀“老爺爺”和“我”的對話。

  ⑵齊讀爸爸說的話,討論:“吸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吸取”力量的?你從“爸爸”所說的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

  三、綜合練習,鞏固遷移

  1、把老爺爺和小妹妹見面時的情景,編成對話演一演。

  2、拓展:收集有關黃山的圖片,舉辦“黃山風采”圖片展。

《爬天都峰》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並正確讀寫本課生詞。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我”爬天都峰的過程。

  2、難點:讀懂課文最後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朗讀課文,抓關鍵句子,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

  三、教具準備

  蒐集黃山圖片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以舊引新,扣題匯入

  1、記得二年級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黃山奇石》,瞭解了黃山的雄奇秀美,誰願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歡的課文來背給大家聽?

  2、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黃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誰願意來介紹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圖片資料?板書:天都峰

  3、這篇課文寫誰爬上了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們又是怎樣爬上去的呢?板書:爬

  (二)講授新知

  1、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帶著問題聽課文範讀,瞭解課文大意。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3)自學生字,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4)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①小組內拿出生字、詞語卡片,互相認讀、正音。

  ② 全班開火車賽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既響亮又準確。

  ③小組交流各自學習生字、巧記字形的方法。

  2、通讀課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讀課文,聯絡上下文疏理字詞含義。

  石級:石頭臺階。

  仰望:抬頭望。

  攀著:(抓著鐵鏈)向上爬。

  心顫:心在顫抖,說明心裡很害怕。

  鯽魚背:結合看圖理解,天都峰最險處。它是一道長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2)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後”的順序把文章分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話說說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疏通課文大意。

  3、指導寫字,掌握筆順

  (1)教師範寫“辮”字,提示書寫時左中右三部分要寫得緊湊,學生描一遍、臨一遍。

  (2)指導學生觀察、書寫其餘生字。

  第二課時

  (一)緊扣課題,承前啟後

  1、作者寫爬天都峰,為什麼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討論後使學生明白:因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準確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2、這麼高的山,“我爬得上去嗎?”

  (1)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把文中的話變成自己腦中的“畫”。(引導學生說)

  (2)學生練讀後指名交流、教師評議,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峰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指導朗讀)

  (3)望著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裡是怎麼想的?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想想從哪些詞語、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懼的心理。(指導朗讀)

  3、喲,這麼高的山,要擺在你面前叫爬,你爬不?(引導生的換位思考)

  4、這麼高的山,看得“我”直髮抖,結果“我”爬上峰頂了嗎?

  (二)深入讀議,體會“我”受鼓舞爬上峰頂

  (1)出示“我”說的話,指名朗讀。

  (2)“我”看到了什麼從而下定決心爬上峰頂呢?自由讀課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①出示第4段重點句,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交流,從中感受到“我”受老爺爺爬山鼓勵而下定決心爬上峰頂的內心活動。

  ②體會“我”的心理,指導朗讀3、4自然段。

  ③“我”是怎麼爬的?自由讀6、7自然段,畫出描寫爬山動作的詞語。

  (三)學生讀書圈劃

  ①學生交流。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體會“奮力”是拼盡全身力氣的意思。

  ②從“攀著鐵鏈”、“手腳並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艱難。

  ③引讀第7段,從“終於”二字上體會爬得辛苦、上山後的喜悅。

  ④體會爬山的艱難、上山後的喜悅,指導朗讀6、7兩段。

  (四)啟發想象,明白“老爺爺”也是受鼓勵爬上峰頂的

  (1)老爺爺為什麼也能爬上峰頂呢?帶著這些問題一邊讀,一邊想。多媒體出示思考題:

  ①老爺爺來到天都峰腳下,心裡怎麼想。

  ②他看見了小妹妹,心裡又怎麼想呢?

  ③後來,他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

  (2)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明白他倆始終相互鼓勵,老爺爺也是受到“我”的勇氣鼓勵爬上峰頂的。指導朗讀。總結課文,明白道理。

  ①讀爸爸的話,討論:“汲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②你從“爸爸”所說的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評點: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不管多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五)課外延伸,交流課餘生活

  (1)這幾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課餘生活記錄下來了呢?請你把一週學做的事情記錄下來,別忘了寫上自己的收穫、感受。

  (2)指名交流,師生評議。

《爬天都峰》教案1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讀寫觀潮、據說、籠罩、薄霧、悶雷、水天相接、沸騰、猶如、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霎時、餘波、風號浪吼、恢復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3、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學習作者按照觀潮順序記敘景物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能認讀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積累文中出現的四個字的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3、4自然段。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觀察能力以及對語言的感悟能力。

  3、情感目標:

  透過感受錢塘江大潮來時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風光秀麗,你一定去過許多旅遊勝地、大山名川,今天,老師將帶大家一起去欣賞一下自古以來被譽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

  板書:

  觀潮

  (齊讀課題)

  二、預習入手,瞭解學情

  1、昨天回家都預習了嗎?讀課文了嗎?老師把檢查的權力交給大家:

  ⑴ 同桌互讀互查:

  同桌互相讀課文,每人讀一段,合作將這篇文章讀完,看是否讀正確、流利了;如果你的同桌讀得好,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揚他,如果你的同桌在朗讀時遇到了困難,也請你幫幫他,好嗎?

  (反饋情況:獲得表揚的同學請舉手。)

  ⑵ 檢查生字讀音情況:

  課文讀過了,生字詞語一定難不倒大家。

  課件依次出示詞語:

  據說 籠罩 薄霧 猶如 霎時 餘波 恢復 漲高

  悶雷滾動 人聲鼎沸 踮著腳 浩浩蕩蕩 山崩地裂 風號浪吼

  (開火車讀,齊讀。)

  ⑶ 透過預習,你知道課文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嗎?

《爬天都峰》教案12

  一、學習目標:

  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峰”等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4、懂得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二、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收集有關黃山天都峰的VCD、圖片、文字介紹等。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以舊引新,扣題匯入

  1、記得二年級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黃山奇石》,瞭解了黃山的雄奇秀美,誰願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歡的課文來背給大家聽?

  2、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黃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誰願意來介紹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圖片資料?板書:天都峰

  3、這篇課文寫誰爬上了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們又是怎樣爬上去的呢?板書:爬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帶著問題聽教師範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3、自學生字,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4、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a. 小組內拿出生字、詞語卡片,互相認讀、正音。

  b. 全班開火車賽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既響亮又準確。

  c. 小組交流各自學習生字、巧記字形的方法。

  (三)通讀課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讀課文,聯絡上下文疏理字詞含義。

  石級:石頭臺階。

  仰望:抬頭望。

  攀著:(抓著鐵鏈)向上爬。

  心顫:心在顫抖,說明心裡很害怕。

  鯽魚背:結合看圖理解,天都峰最險處。它是一道長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2、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後”的順序把文章分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話說說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疏通課文大意。

  (四)指導寫字,掌握筆順

  1、教師範寫“辮”字,提示書寫時左中右三部分要寫得緊湊,學生描一遍、臨一遍。

  2、指導學生觀察、書寫其餘生字。

  (五)佈置作業

  1、正確、較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本課生字、詞。

  3、把課文第2段描寫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

  第二課時

  (一)緊扣課題,承前啟後

  1、作者寫爬天都峰,為什麼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討論後使學生明白:因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準確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體畫面)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把文中的話變成自己腦中的“畫”。

  學生練讀後指名交流、教師評議,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峰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讀議,體會“我”受鼓舞爬上峰頂

  1、在爬山之前,望著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裡是怎麼想的?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想想從哪些詞語、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懼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並指導讀好問句“我爬得上去嗎?”、感嘆句“真叫人發顫!”以及語氣詞“啊”“哩”等,讀中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2、結果“我”爬上峰頂了嗎?自由讀課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說的話,指名朗讀。

  3、“我”看到了什麼從而下定決心爬上峰頂呢?自由讀課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a. 出示第4段重點句,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交流,從中感受到“我”受老爺爺爬山鼓勵而下定決心爬上峰頂的內心活動。

  b. 體會“我”的心理,指導朗讀3、4自然段。

  4、“我”是怎麼爬的?自由讀6、7自然段,畫出描寫爬山動作的詞語。

  a. 學生讀書圈劃。

  b. 學生交流。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體會“奮力”是拼盡全身力氣的意思。

  從“攀著鐵鏈”、“手腳並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艱難。

  c. 引讀第7段,從“終於”二字上體會爬得辛苦、上山後的喜悅。

  d. 體會爬山的艱難、上山後的喜悅,指導朗讀6、7兩段。

  (三)啟發想象,明白“老爺爺”也是受鼓勵爬上峰頂的

  1、老爺爺為什麼也能爬上峰頂呢?帶著這些問題一邊讀,一邊想。

  多媒體出示思考題:

  a. 老爺爺來到天都峰腳下,心裡怎麼想

  b. 他看見了小妹妹,心裡又怎麼想呢

  c. 後來,他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

  2、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明白他倆始終相互鼓勵,老爺爺也是受到“我”的勇氣鼓勵爬上峰頂的。指導朗讀。

  (四)總結課文,明白道理

  1、讀爸爸的話,討論:“汲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從“爸爸”所說的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評點: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不管多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五)課外延伸,交流課餘生活

  1、這幾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課餘生活記錄下來了呢?請你把一週學做的事情記錄下來,別忘了寫上自己的收穫、感受。

  2、指名交流,師生評議。

《爬天都峰》教案13

  學習目標

  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峰”等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峰頂、似乎、忽然”等12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4.懂得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收集有關黃山天都峰的VCD、圖片、文字介紹等。

  第一課時

  以舊引新,扣題匯入

  1.記得二年級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黃山奇石》,瞭解了黃山的雄奇秀美,誰願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歡的課文來背給大家聽?

  2.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黃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誰願意來介紹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圖片資料?板書:天都峰

  3.這篇課文寫誰爬上了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們又是怎樣爬上去的呢?板書:爬

  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帶著問題聽教師範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3.自學生字,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4.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a。小組內拿出生字、詞語卡片,互相認讀、正音。

  b。全班開火車賽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既響亮又準確。

  c。小組交流各自學習生字、巧記字形的方法。

  通讀課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讀課文,聯絡上下文疏理字詞含義。

  石級:石頭臺階。

  仰望:抬頭望。

  攀著:(抓著鐵鏈)向上爬。

  心顫:心在顫抖,說明心裡很害怕。

  鯽魚背:結合看圖理解,天都峰最險處。它是一道長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2.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後”的順序把文章分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話說說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疏通課文大意。

  指導寫字,掌握筆順

  1.教師範寫“辮”字,提示書寫時左中右三部分要寫得緊湊,學生描一遍、臨一遍。

  2.指導學生觀察、書寫其餘生字。

  佈置作業

  1.正確、較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本課的生字和詞語。

  3.把課文第2段描寫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

  第二課時

  緊扣課題,承前啟後

  1.作者寫爬天都峰,為什麼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討論後使學生明白:因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準確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體畫面)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把文中的話變成自己腦中的“畫”。

  學生練讀後指名交流、教師評議,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峰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深入讀議,體會“我”受鼓舞爬上峰頂

  1.在爬山之前,望著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裡是怎麼想的?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想想從哪些詞語、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懼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並指導讀好問句“我爬得上去嗎?”、感嘆句“真叫人發顫!”以及語氣詞“啊”“哩”等,讀中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2.結果“我”爬上峰頂了嗎?自由讀課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說的話,指名朗讀。

  3.“我”看到了什麼從而下定決心爬上峰頂呢?自由讀課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a。出示第4段重點句,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交流,從中感受到“我”受老爺爺爬山鼓勵而下定決心爬上峰頂的內心活動。

  b。體會“我”的心理,指導朗讀3、4自然段。

  4.“我”是怎麼爬的?自由讀6、7自然段,畫出描寫爬山動作的詞語。

  a。學生讀書圈劃。

  b。學生交流。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體會“奮力”是拼盡全身力氣的意思。

  從“攀著鐵鏈”、“手腳並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艱難。

  c。引讀第7段,從“終於”二字上體會爬得辛苦、上山後的喜悅。

  d。體會爬山的艱難、上山後的喜悅,指導朗讀6、7兩段。

  啟發想象,明白“老爺爺”也是受鼓勵爬上峰頂的

  1.老爺爺為什麼也能爬上峰頂呢?帶著這些問題一邊讀,一邊想。

  多媒體出示思考題:

  a。老爺爺來到天都峰腳下,心裡怎麼想

  b。他看見了小妹妹,心裡又怎麼想呢

  c。後來,他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

  2、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明白他倆始終相互鼓勵,老爺爺也是受到“我”的勇氣鼓勵爬上峰頂的。指導朗讀。

  總結課文,明白道理

  1.讀爸爸的話,討論:“汲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課外延伸,培養能力

  1.這幾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課餘生活記錄下來了呢?請你把一週學做的事情記錄下來,別忘了寫上自己的收穫、感受。

《爬天都峰》教案14

  學習目標

  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峰等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4、懂得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收集有關黃山天都峰的vcd、圖片、文字介紹等。

  第一課時

  創設情景,揭題匯入

  1、初步瞭解天都峰及鯽魚背

  看天都峰的風光片或圖片,由學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資料並作介紹。說說鯽魚背名稱的來歷。

  2、導語激情,揭示課題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險,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掛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許多遊客望而生畏,能夠登上山頂的人,真可稱得上是勇士了!我們認真地閱讀課文,勇攀高峰,一定覺得大有收穫。讓我們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初讀課文,認字學詞

  1、自由讀課文,認讀生字。要求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詞,藉助拼音或小組內同學之間互相幫助,把字音讀準確。教師可有重點地對學生識字的難點進行指導。

  2、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檢查識字。

  a.出現帶有拼音的詞語:筆陡、石級、發顫、仰起臉、奮力、攀著、鯽魚、紀念、小辮子、笑呵呵、鼓舞、居然、汲取力量

  b.讀準多音字:假日、似乎、白髮蒼蒼、照相、應該

  c.去掉拼音讀詞語。

  d.去掉詞語讀生字。

  3、小組為單位,輪流認讀生字

  4、推選讀得好的同學當小老師,領讀生字詞

  讀通課文,初步感悟

  1、指名小組開火車朗讀,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全班評價、教師指導,重點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分組朗讀,要求:反覆練習,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教師巡視,相機指導。達到要求後全班齊讀。

  3、仔細觀察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要求寫的11個字,並分別組詞。

  2、與熟字比較,識記字形

  峰蜂:蜜蜂是昆蟲,所以蜂是蟲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頂,跟山有關,所以是山字旁。

  辮辯、辨:三個字的左右兩邊都是辛,關鍵要看中間。和言語說話有關的是辯;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辮和髮絲有關,中間是條絲。

  3、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第二課時

  鞏固生字

  1、朗讀課文,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聽寫詞語,每個詞語讀兩遍。

  朗讀感悟

  1、讀讀想想。

  課件展示天都峰又高又陡的景觀,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邊讀邊想象在雲彩上面、筆陡、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等詞句所表達的意思。

  朗讀體會兩個語氣詞(啊、哩)的作用。

  2、讀讀說說。

  讓學生透過形體演示理解詞語。教師引導學生朗讀:我站在天都峰腳下抬頭望:啊,峰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讀後讓學生用動作表示出天都峰的高。

  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天都峰的高和陡。

  3、讀讀寫寫。

  讀了第二自然段,我好像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要把這一段抄下來。

  抄寫優美的段落。

  4、讀讀問問。

  引導學生圍繞天都峰的高和陡質疑,如:誰爬天都峰?他們是怎麼爬天都峰的?他們爬上去了嗎?他們為什麼能爬上去?

  這時教師可將學生提出的問題一一簡要地記錄在黑板上。接著教師可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

  5、讀讀議議。

  教師針對學生圍繞題目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答問解疑。

  a.我和老爺爺的第一次對話。他們所說的話中都帶有一個也字,經過討論,讓學生體會到:天都峰這麼高,又這麼陡,你年紀這麼小(這麼大)怎麼也來爬呀,表面上是雙方都有懷疑,其實是對雙方表示敬慕,說明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的精神。弄懂句意後,教師可再讓學生討論這兩句對話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出來,並指名做朗讀練習。

  b.我們是怎樣爬天都峰的?讀句子找出重點詞語加以體會。

  課文中用奮力一會兒一會兒手腳並用爬呀爬終於等詞語,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艱難,又表現了他們不怕困難的勇氣。

  c.我和老爺爺的第二次對話。思考討論:我和老爺爺為什麼互相道謝?在討論中應讓學生注意到兩個人的話中都有勇氣一詞。讓學生認識到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再大的困難也可以克服。

  角色朗讀

  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教師範讀這段對話。範讀時可輔以動作、姿勢,增強感染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練習過程中,可以同桌兩人為一組,模仿老師的動作邊表演邊朗讀,加深理解,體會思想感情。

  拓展活動

  1、教師引導:我們沿著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許多遊人。有的人望著險峻的天都峰退縮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猶豫不前,有的人看到曲折的道路不知該如何前進想一想,把你在爬天都峰中的感受介紹給大家。

  2、愉快的假日結束了,班級開展假日活動彙報活動。你可以向大家介紹一下天都峰的險峻,可以向大家講講自己的爬山過程,也可以向大家談談自己登上山頂後的感受

  交流課餘生活

  1、前幾天我們安排的記錄課餘生活的活動進展如何?請你把一週學做的事情記錄下來,別忘了寫上自己的收穫、感受。

  2、學生展示交流,師生評議。

《爬天都峰》教案1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認識6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課文中出現的生詞。

  【過程與方法】

  透過對課文的學習,初步瞭解記敘文的寫作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本文的學習,學會從他人身上汲取力量,養成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

  透過對重點句子的理解,學會從他人身上汲取力量。

  三、教學方法

  小組討論、朗讀法、師生合作法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大家知道我們四川有哪些山比較出名嗎?你去過哪些山呢?哪位同學能給我們描述一下你去過的山是什麼樣的?

  今天,我們將跟隨著小作者去黃山的天都峰看看,看看他在爬山的時候遇到了什麼人,發生了什麼趣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畫出不懂的字詞,小組交流討論,排除疑難字詞。

  2.全班開火車朗讀課文,注重對生字詞讀音的檢查。

  3.大聲齊讀課文,標出自然段,敘述文章大意。

  (三)再讀課文

  1.分小組朗讀每個自然段,說出每個自然段的大意。

  2.聯絡上下文,解釋字詞“石級、仰望、攀著、心顫、鯽魚背”的含義。

  (四)研讀課文

  輕聲自由讀課文,畫出文章中的重點語句,並分小組討論這些重點語句表達了什麼意思。

  1.為什麼作者要用“爬天都峰”而不用“登天都峰”或是其它的詞語?

  2.“峰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說明了什麼?

  3.“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於都爬上了天都峰頂”中的“終於”說明了什麼?

  4.爸爸的話有什麼含義?

  5.你從作者的這次爬山經歷中感受到了什麼?

  (五)小結作業

  同學們,天都峰如此險峻,然而作者和老爺爺最後都爬上了山頂,他們靠的是什麼呢?

  大家在假期肯定也去過很多地方,認識了許多不一樣的人吧!大家在課後將自己的經歷寫出來,我們下節課一起來分享。

  五、板書設計

  爬天都峰

  時間:假期

  地點:黃山的天都峰

  人物:我、爸爸、老爺爺

  事情發展:爬山前 爬山時 爬山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