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水粉畫——橘子紅了》

大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水粉畫——橘子紅了》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水粉畫——橘子紅了》,歡迎閱讀與收藏。

  活動目標:

  1.在觀察、比較和交流中,感受橘子成熟後掛在枝頭造型飽滿、色澤紅潤的美。

  2.能大膽運用勾、塗的方法,表現橘子在樹上的不同造型。

  活動準備:

  1.顏料、水粉筆、繪畫紙、毛巾、水桶等

  2.PPT、實物橘子、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細緻觀察成熟橘子的顏色和外形,感受其飽滿、紅潤的特徵。

  1.出示實物橘子,引導幼兒觀察。

  師:秋天到了,有許多的水果都成熟了,猜一猜,梁老師今天帶來了什麼水果?

  這是什麼?橘子成熟了嗎?它是什麼樣子的?

  小結:成熟的橘子是橙色的,呈橢圓(扁圓)形,橘子摘下來之後,你還會發現一個突起的部分叫梗。

  2.欣賞PPT——橘子林

  這裡的橘子樹是什麼樣子的?看一看,樹幹是怎樣的?(粗、矮) 枝條又是怎樣的?(細細的、長長的、彎彎的)

  仔細看一看,樹上的橘子都成熟了嗎?都是什麼顏色的?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不一樣?(顏色、大小、果實的密集與稀疏)

  這麼多的橘子都是長在哪裡的?枝條上除了許多紅紅的'橘子之外,還有什麼?葉子是什麼樣子的?(綠色、橢圓)

  小結:生活中的橘子樹一般有2-3米高,在細細彎彎的枝條上結滿了橙色的果實,有一個的,也有兩個、三個挨在一起的,它們悄悄地壓彎了枝頭。

  3.個別幼兒嘗試畫橘子

  小結:畫橘子時,應該先勾畫出橘子的輪廓,再給橘子塗上顏色。(幼兒空手練習)

  4.欣賞名畫——《門外的橘子樹》 作者:美國畫家 溫斯洛.荷默

  師:我們畫的都是一個一個的,那麼兩個、三個橘子挨在一起又是怎麼畫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美國的一個畫家他的作品——《門外的橘子樹》。

  (1)討論:這根樹枝上有幾個橘子挨在了一起,你覺得畫家是怎麼畫的?

  小結:如果幾個橘子挨在了一起,最前面的橘子畫完整,後面的橘子遮住的部分不畫。

  (2)個別幼兒嘗試作畫挨在一起的橘子。

  二、幼兒集體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師:現在你們都想不想自己來畫橘子樹?你想畫幾棵?樹上有多少成熟的橘子?和同伴說一說。

  要求:

  1.開始作畫時,我們要先畫什麼?再畫什麼?最後添畫上什麼?

  2.換色時,把筆在水桶裡涮一涮,在毛巾上蘸一下,再換顏色。

  3.音樂停止播放時,小朋友繪畫全部都要停下來。

  三、幼兒作品欣賞

  師:你喜歡哪一幅畫?為什麼?

  活動延伸:

  整理繪畫工具

  讓幼兒帶上自己的作品與其他班幼兒一起分享。

  活動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對橘子外部特徵瞭解更近了一步,活動沒有出示範例,不想給幼兒一個固定模式,結果令人欣喜,在用色方面,幼兒的作品很有色彩感覺。甚至在橘子身上由於反光呈現出的藍色,紫色,小黑點都進行表現。活動中幼兒興趣很濃厚,畫得非常認真投入。世界上沒有兩片同樣的樹葉,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個性也是教育所在,相信用這樣的觀念來教育孩子,孩子一定會成長得更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