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設計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設計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設計1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凝聚著強烈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感的文章,教材透過對龍的傳說、龍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以及龍的象徵意義的描述,讚頌了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對自由完美的嚮往和追求,意在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基礎和蒐集處理資訊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本課的學習中引導學生以讀為主、讀中感、讀中悟,讓學生在充分閱讀和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在積極思考和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快樂。

  三、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龍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學會本課生字詞。

  3、學習作者首尾呼應的表達方法。

  四、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龍的象徵意義,體會龍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學習作者首尾呼應的表達方法。

  五、教學準備:

  1、教師:錄音機錄音帶圖片課件

  2、學生:預習課文,查詢有關資料。

  六、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匯入課題

  1、播放歌曲《龍的傳人》,教師問

  ①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嗎?

  ②關於龍,你都知道些什麼?(教師組織學生用簡短的語言交流課前蒐集到的有關龍的資料。)

  ③誰知道歌詞中的“龍的傳人”指的是什麼人?

  2、過渡:中國人為什麼要自稱是龍的傳人呢?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組織學生欣賞歌曲,交流課前透過讀書、上網、看電視等多種方式收集到的有龍的的圖文資料,這樣豐富了課程資源,培養了學生蒐集處理資訊的能力,將課堂延伸至深課外,使其產生好奇心、求知慾,就能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藉助工具書理解不懂的詞語,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2、教師出示含有本課生字的詞語,檢查認讀。

  3、討論交流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既提出了閱讀教學首要的、也是必要的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又抓住了重點設問:課文主要寫了什麼?起到了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在此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充分享受個體認知的快樂,意在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獨立思考的品質。]

  (三)、細讀感悟,合作探究。

  1、學生以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把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多讀兩遍,想想讀懂了什麼?邊讀邊在書上批註感悟,並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讀完後自己出題目檢測閱讀效果。

  2、小組內彙報交流:先把自己感興趣的段落讀給同學聽,再說說從中讀懂了什麼?是從哪些詞句中讀懂的?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和同學一起討論。互相交流題目檢測閱讀效果。

  3、集體彙報交流,教師相機點撥指導。

  (1)課件出示在不同時期文物古蹟中龍的圖案,引導學生觀察體會其樣子的`不同,深入理解它並不真實存在,只是人們想像出來的傳說中的動物。

  (2)理解圖騰的意思,討論遠古時期的人們為什麼把龍當作崇拜的圖騰?

  (3)①理解“金龍獻瑞、龍鳳呈祥、龍飛鳳舞、龍騰虎躍”等成語的意思。

  ②指導學生感情朗讀,想象它們所表現的“祥和幸福、歡騰自由”的景象。

  ③拓展交流:你還知道哪些帶“龍”字的成語?

  (4)討論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有什麼特點?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體會作者首尾照應的表達方法。

  [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小組內討論交流,為學生展示自我搭建平臺,為每一個學生展示自我創設平等的機會。教師點撥時抓點帶面,點上著力,次要內容以讀代講,一帶而過。重點內容反覆品讀感悟,讓學生在研讀品味中生情,大手筆處理教材,以學定教。]

  (四)、感情朗讀,昇華認識。

  教師過渡:中國人自稱是龍的傳人,是因為我們嚮往和追求自由完美,你能透過朗讀把這種感情讀出來嗎?

  1、學生自由練讀。

  2、指名讀喜歡的部分,師生評議。

  3、播放歌曲,學生跟唱,引發情感共鳴。

  [在引導學生走進文字,受到情感薰陶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將作者字裡行間流露的深情透過朗讀表達出來,激發學生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使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培養。]

  (五)、拓展延伸

  1、蒐集有關龍的資料,創辦專題讀書筆記。

  [這個問題的設計,是在學生深讀積累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為學生創造性的學習提供一個空間,從而使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培養,體現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和新詞(其中5個會認的字,6個會寫的字,7個要掌握的詞語。)

  2、學習抓住重點句子,按課文的表達順序理解課文的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欣賞錢塘江大潮的壯麗奇特的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課文3、4自然段是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

  三、教學時間:3課時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吟誦古詩,匯入新課:

  1、同學們,古代詩人王在晉曾經在《望江臺》中寫道:海闊天空浪若雷,錢塘潮水自天來。唐代大詩人劉禹錫也曾經寫道: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隨著作者的腳步去錢塘江觀潮。

  (評析:古詩的引入,可以讓學生了解古人讚美錢塘江大潮的詩句,知道錢塘江大潮這一天下奇觀自古以來就被人們稱頌,同時,為學生營造出了一種濃郁的學習語文的氛圍,讓孩子們能夠在一點一滴中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薰陶。)

  2、課件出示:引導學生體會“觀潮”和“天下奇觀”兩個“觀”字各是什麼意思?

  (評析:讓學生體會到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意思是不一樣的,從而感受到中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同時,也夯實了學生的基礎知識。)

  (二)自主讀文,探究識字:

  1、自由小聲讀課文,畫出生字和新詞,採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學生字。

  2、同學之間互相交流自學生字的情況,爭取做到把字音讀準確。

  3、全班齊讀生字和新詞。

  4、全班共同交流生字中比較複雜的字形和容易讀錯的字音。教師重點強調“臥”字的第六筆是“豎折”。

  5、朗讀全文,力爭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評析:要充分發揮學生識字的主動性,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來識字,重視對學生自主識字的引導和交流,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

  (三)指名讀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全班糾正讀錯的字音。

  (四)默讀課文,在讀書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問題,請你用鉛筆做個標記。

  (評析:學貴有疑,在閱讀教學中一定要給學生創造質疑問難的機會,要給足時間,讓學生能夠在讀中生疑,並最終達到在讀中釋疑。)

  (五)變換身份,釋疑解惑

  1、同學們,你們在課前都蒐集了有關錢塘江大潮的資料,現在就請大家來做一名“小小地理勘探家”,結合你自己蒐集到的資料和老師下發的資料(見附文),看看剛才同學們提的問題你能解決哪一個,想想錢塘江大潮為什麼被稱作天下奇觀?

  2、學生結合資料,認真研讀,充分交流。

  (評析:變換身份學習,讓學生感受到了一種樂趣和新奇,同時也有效地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的學習是主動的,充滿了探究,利用資料來解決課文當中的問題,也會讓學生感覺到適當地蒐集一些課外資料對於瞭解課文的內容的重要作用,從而激發他們主動蒐集資料的興趣。)

  3、同學們,你們真是一個個成功的地理勘探家,看來,學習課文的時候,適當地蒐集一些課外資料對於瞭解課文的內容很有幫助啊!

  (六)佈置作業:

  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3、繼續蒐集有關錢塘江大潮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1、播放課件中潮來時的聲音

  教師:聽!這是什麼聲音?你聽到了什麼?(學生自由說)

  (評析:課件中播放潮來時的聲音,將學生帶入到情景之中,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調動起了學生的閱讀期待。)

  2、深入學習課文3、4段,體會錢塘江大潮

  (1)教師:潮來時的壯觀景象,課文中也有描寫,現在請你認真默讀課文3、4自然段,看看課文是怎樣把錢塘江大潮這一“天下奇觀”寫具體的?可以邊讀邊畫出你喜歡的、感受深的語句,還可以在旁邊做批註。

  (學生邊默讀,邊畫批)

  (2)小組內交流,邊讀邊想象,把你感受到的透過朗讀表現出來。

  (3)全班交流,深入體會。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以下的內容:

  ①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在滾動。頓時人聲鼎沸,有人告訴我們說:“潮來了!”我們踮著腳往東望去,江面還是風平浪靜,看不出有什麼變化。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重點體會:人聲鼎沸

  教師:怎麼沸騰的,能表演一下嗎?

  學生表演:跳著叫著,揮手喊著:潮來了,潮來了

  教師:剛才的場面可以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人聲鼎沸,人們說話的聲音就好象開了鍋的水一樣。

  (評析:讓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進入情境,入情入境地去讀書,這樣,課文中的一些詞語的意思就自然地理解了。)

  ②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

  (重點體會:橫貫江面、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同學們,這時你們的心情怎麼樣?激動,讀出這種感受,讀到這兒,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面對這麼壯觀的潮水,你還有什麼樣的心情?吃驚、驚喜

  體會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引入范仲淹的詩句: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

  (評析:透過引導學生髮揮想象來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大潮來臨時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的心情,受到感染和薰陶,自然而然地把學生帶入了文本當中,實現了與文字的深層次的對話。)

  ③比較句子

  a浪潮越來越近,猶如白色戰馬飛奔而來。

  b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飛奔而來。

  c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小組討論:體會潮來時聲音之大,形態之壯觀。)

  (評析:透過句子的對比,讓學生充分地品味課文中的精彩語言,感受課文中的精彩描寫,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體驗,並且在不斷地朗讀比較中,把課文中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從而把語言文字的訓練真正地落到實處。)

  (4)引入文字資料:錢塘江大潮來臨時,另外一位作家這樣寫到(課件出示文字資料):

  潮頭已經帶著雷鳴般的聲響鋪天蓋地的來到眼前,後浪推著前浪,前浪引著後浪,浪拍著雲,雲吞著浪,雲和浪絞成一團,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象千萬頭雪獅踏江怒吼,亂蹦亂跳,撕咬格鬥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為水煙細沫,付之流水,波濤連天,好象要和九天銀河相匯,大浪淘沙,好象要淘盡人間的汙染,潮水騰躍,好象要居高臨下,俯瞰風雲變幻的世界。

  (自己讀,並說說體會到了什麼?)

  (評析: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時刻樹立“大語文”教學觀,不要就教材而講教材,應該把視野投向更加廣闊的語文天地,適時地給學生補充一些語文學習的內容,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拓寬學生學習語文的渠道,長此以往,學生將受益終生。)

  (5)播放錄影。(快看,錢塘江大潮來了!)

  你有什麼新的感受?假如你是一個遊人,你會怎樣讚歎?

  教師:同學們,請閉上眼睛想:成千上萬的遊人來到錢塘江觀潮,這觀潮的人山人海當中有老人,有小孩,有中國人,有外國人,有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有國家的元首,有膽大的人,有膽小的人,有走遍世界的旅遊者,也有很少到外面的鄉下老奶奶,他們看到了這偉大的錢江潮,會發出怎樣的讚歎?(教師隨機採訪學生)

  (評析:錄影的播放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了錢塘江大潮的壯觀,這種視覺的衝擊會讓學生的心靈感到震撼,讓每一位學生都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師及時地抓住學生情感體驗的高峰,引導學生體會不同的人觀看錢塘江大潮之後的不同感受,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地理解進一步深化。)

  (6)教師:是啊,不論是誰,當看到了錢江潮的壯觀景象後,無不發出讚歎。請你把自己的感受送入課文之中再來讀一讀。

  (7)同學們,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寫潮來時的情景的呢?(遠—近)

  3、潮過後,還能稱作是奇觀嗎?

  (學習第五段:重點體會“漫天卷地”“風號浪吼”等詞語)

  4、那麼潮來之前又是什麼景象呢?是否也能算作是天下奇觀呢?

  (學習第二段,體會:平靜、人山人海)

  (評析:第二段和第五段略處理,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選準重點,防止面面俱到。)

  小結: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正像詩人蘇軾所說的: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

  (二)內化語言,拓展延伸

  教師:同學們,這麼壯觀的景象,我們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現在,就讓我們再來完整地感受一下錢塘江大潮吧!請大家看完之後做一次小導遊,把錢塘江大潮這一天下奇觀介紹給更多的人。(放錄影)

  1、教師:你覺得作為導遊應該怎樣介紹呢?

  2、出示小組活動建議:

  (1)可以選擇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後中的任意一部分進行介紹。

  (2)介紹時可以用課文中的語言,也可以加j=—自己的一些感受或運用資料中的知識,可以一個人介紹,也可以小組成員分工合作進行介紹。

  (3)介紹的語言要符合導遊的身份。

  3、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4、小組彙報,教師相機點撥,並組織語言,適時評價學生。

  小結:聽了你們的剛才介紹,相信一定會有更多的人前往觀潮。希望同學們下課以後,繼續關注錢塘江大潮,同時也可以關注更多的天下奇觀。

  (評析:學生再一次變換身份,作為導遊來介紹錢塘江大潮,實際上是讓學生學以致用,進一步將課文中學到的語言內化,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這對學生是一個挑戰,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學語文的興趣,孩子們在愉悅、歡快之中得到了能力上的提高。)

  附一:板書設計:

  潮來前:風平浪靜人山人海

  觀潮潮來時:齊頭並進山崩地裂(遠—近)

  潮來後:漫天卷地風號浪吼

  附二:錢塘潮的形成

  到過海邊的人,都會看到這樣的景象:有時候海水像野馬,向岸邊奔來;有時候海水又像逃兵,退到離岸很遠的地方。海水這種有規律的漲落,叫做潮汐(xī)。

  的錢塘江在每年農曆八月十八這一天潮汐。

  錢塘潮為什麼偏偏在八月十八呢?潮汐是由月亮和太陽對地球表面海水的吸引力造成的。農曆每月的初一前後和十五前後,太陽、月亮和地球排列在一條直線上,太陽和月亮的吸引力合在一起,吸引地球表面的海水,所以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潮汐比較大。特別是中秋節前後,是一年中地球離太陽最近的時候,所以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前後的秋潮是一年中的。

  錢塘江的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壯觀,這是由於杭州灣的地形特殊。錢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灣。杭州灣外寬內狹,出海處寬達一百公里,而往西到海寧縣鹽官鎮附近,只有三公里寬。潮水剛進杭州灣,水面寬闊,越往西就越受到河流兩岸地形的約束,只好湧積起來,潮頭越積越高,好像一道直立的水牆,向西推進。同時,由於潮流的作用,把長江瀉入海中的大量泥沙,不斷地帶到杭州灣來,在錢塘江口形成一個體積龐大、好象門坎(kǎn)一樣的“沙坎”。當海水推著江水向錢塘江口內湧去的時候,沙坎擋住了潮頭,就形成後浪趕前浪、一浪疊一浪的壯觀景象。

  錢塘江高達八米到九米。潮水到來的時候,洶湧澎(péng)湃(pài),像千軍萬馬。這就是舉世聞名的錢塘潮。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習21個漢字,認讀其中的9個漢字;會寫其中的12個漢字。

  結合課文內容理解詞語庫中的24個詞語,並能運用部分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為“龍”的傳人的喜悅和自豪心情。

  3、透過課文的學習讓學生了解:“龍”雖然是傳說中的動物,卻至今仍然是我們中國人引以自豪的中華民族的象徵。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字詞,理解課文內容

  在讀中體會作為“龍”的傳人的喜悅和自豪

  教學準備:

  多媒體、字詞卡

  教學時數: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瞭解“龍”,認讀生字詞

  能力目標:根據課文內容正確朗讀和理解,準確認讀生字

  情感目標:透過學習,瞭解中國與“龍”的淵源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認讀生字

  教學難點:流利朗讀中解決生字讀音

  教學關鍵:讀中理解,理解助讀

  教具:多媒體、生字卡片、地圖

  課前活動:談有關龍的話題

  匯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導讀課文

  3、指認生字,運用詞語

  鞏固知識:觀看電影中有關龍的片段

  佈置作業:熟讀課文;語系詞語庫中的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熟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學習會寫字,運用部分詞語,學習句子

  能力目標:學會運用一條主線朗讀課文的學習方法

  情感目標:透過學習,進一步瞭解中國與“龍”的淵源

  教學重點:感情讀課文,會寫字

  教學難點:根據段落內容感情讀

  教學關鍵:讀中理解,理解助讀

  教具:多媒體、田字格小黑板或卡片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欣賞歌曲《龍的傳人》

  講授新課:

  1、檢查朗讀課文情況

  2、引導感情讀課文,按照“象徵的主線”導讀課文

  3、學習句子

  4、指導會寫字

  鞏固知識:引導朗讀課文競賽

  佈置作業:

  1、練習背一背課文,寫一寫寫字本中的漢字。

  2、收集一些課外的“龍”的知識,包括成語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複述課文,積累詞句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積累詞句

  教學難點:複述課文

  教學關鍵:以趣匯入,突破難點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發表自己收集到的有關“龍”的知識或者成語

  講授新課:

  1、說明自己喜歡“龍”的原因:。

  2、引導學生複述課文

  3、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你會抓住壟的哪些特點來介紹

  4、巡視參與複述

  5、積累詞句

  鞏固知識:組織成語擂臺賽

  佈置作業:

  1、完成練習冊中的內容

  2、完成自讀課本中相應的課文朗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