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語文《刻舟求劍》教案

七年級上冊語文《刻舟求劍》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七年級上冊語文《刻舟求劍》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目標:

  1、熟讀淺近文言文,透過理解意思,理清層次,來背誦古文

  2、培養學生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事物,具有隨客觀事物變化而變化的觀念,不墨守陳規、因循守舊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上學期我們學過《成語故事兩則》,大家還記得是哪兩個成語嗎?(狐假虎威、揠苗助長)成語有何特點?(言簡意賅,以簡潔的語言告訴我們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成語故事:刻舟求劍

  二、整體把握全文大意

  1、聽錄音,聽清讀音

  2、正音

  涉 墜 遽 契 惑

  3、散讀,讀準字音

  4、齊讀

  5、再聽錄音,邊聽邊劃好停頓、重音

  6、跟讀錄音,注意停頓節奏、重音

  7、複述故事大意

  三、自讀課文,參考註釋,理解詞義

  1、掌握下列詞的意思

  涉江:渡江 其:他

  墜:落、掉 遽:急速

  契:同“鍥”,刻 是:這裡

  所成墜:落下去的地方 所契者:刻的地方

  求:尋找 行:走

  不亦――乎:不也是嗎 惑:糊塗

  2、再讀課文

  四、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課文和註釋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

  1、齊讀課文

  2、解釋字詞

  二、學生逐句朗讀,解釋意思

  有一個乘船渡江的楚國人他的`劍從船上落到水中,急忙用刀在船上刻個記號,說:“這裡是我的劍落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從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尋找劍。船已經航行了,但是劍沒有“航行”,像這樣尋找劍,不是很糊塗嗎?

  三、理清層次,弄清句子的關係

  1、哪句話告訴了我們故事的起因?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

  2、結果找到了嗎?

  沒有

  3、為什麼沒找到?文中哪句話告訴了我們原因?

  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4、文中哪句話表達了作者對這件事有何看法?

  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這是個什麼句?(反問句)

  5、按照起因、經過、結果、議論背誦全文

  四、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隨客觀事物變化而變化,不能墨守成規、因循守舊

  五、聯絡生活實際,讓學生講講與刻舟求劍相類似的事,加深理解

  六、作業

  1、背誦全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