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術陶器教案優秀範文

高中美術陶器教案優秀範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美術陶器教案優秀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美術陶器教案優秀範文1

  教學目的:

  透過欣賞中國古代陶器,讓學生了解我國製陶工藝的悠久歷史、藝術成就。學會運用正確的方法去觀賞陶器,客觀地評價古代藝術作品。培養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情趣。

  教學重點:

  1.不同文化型別陶器的造型特點。

  2.彩陶紋飾的藝術特徵。

  教學難點:

  主要是專業名詞較多同時涉及到中國古代陶器工藝史,有關歷史知識和歷史背景,除了在教學內容資料作些簡要介紹外一些專業名詞和有關的歷史文化知識。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具準備:

  教材、多媒體課件、錄象帶(L50)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常規)

  二.引入新課:

  第一講—第四講是中國工藝美術欣賞。

  工藝美術通常是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環境的造型藝術。它既是物質產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審美屬性。作為物質產品,它反映著一定時代、社會的物質生產水平;作為精神產品,它的視覺形象又體現了一定時代的審美時尚。

  工藝美術分為實用工藝美術和觀賞工藝美術兩大類。實用的工藝美術是其主流。為什麼實用物品也屬於工藝美術品呢?因為人們除了要求滿足生活的需要之外,還要求造型上的美觀。當買手錶時,不是要在同樣價格的手錶中挑選造型美觀、顏色合意的那隻嗎?誰都希望穿一身既合體舒適,又美觀大方的衣服,用漂亮的衣服打扮自己,以顯示身份、性格、修養和向上的精神面貌。人們的這種審美要求,制約著生活用品的設計與製作,必須依照適用的尺度和美的規律設計生產,使其既有實用性、又具美觀性。因此,工藝美術屬於美術門類中既特殊又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藝術,是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環境的美術。

  這種實用與審美相統一的特點,正是工藝美術的本質特點。

  中國傳統工藝品大多是歷代工匠藝人的手工製作。我們欣賞時,要結合實用功能領略其造型美、裝飾紋樣的韻律美、材料質地的肌理美和製作工藝的精緻美,並透過這些美的感受去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審美意蘊。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傳統工藝中的陶器。(出示課題)

  1.陶器的產生:

  陶瓷工藝是陶器工藝和瓷器工藝的總稱。不論中國還是外國,都是先有陶器,後有瓷器。

  人類製造陶器始於新石器時代,約有八九千年的歷史。它是人類進化過程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創造。

  這是因為,這是人類第一次利用水和火,改變了黏土的形狀,改變了黏土的性質,創造了一種新的物質產品,揭開了科學技術的第一頁。人類從實踐中認識到黏土摻水後具有可塑性,從而可能塑造一定的形狀。同時,人類在長期用火的實踐中,必然得到成型的黏土經火燒之後可變成硬塊的認識,這些都是產生陶器的先決條件。至於陶器是怎樣發明的,目前還缺乏確鑿的證據。一般的說法,可能是由於沾有黏土的籃子經過火燒之後,形成不易透水的容器,從而得到了進一步的啟發。不久之後,便開始出現了塑造成型並經燒製的陶器。特別是隨著人類農業經濟和定居生活的發展,飲水的搬運和穀物的儲藏,都需要這種新興的容器——陶器,於是它們就大量出現,成為新石器時代的重要特徵,在人類生活開闢了新的紀元。

  製陶技術有捏塑法、貼敷法和泥條盤築法等。後來又發明了輪製成形的製陶技術,藉助稱為陶車的簡單機械對陶胚進行修整,製造出造型優美的陶胚。

  另外,陶器的燒製溫度也有要求,早期陶器的燒製溫度較低,一般在600—800C左右。

  2.陶器的造型:

  陶器的造型可分為以下幾大類。

  汲水器:如《漩渦紋尖底瓶》;

  炊器:有罐、鼎、鬲等;

  飲器:杯、角、觚(gu)、(gui)等;

  食器:有碗、缽盤等;

  盛貯器:有壺、罐、甕、瓶、尊、盆、缸等。

  工藝美術的實用與審美相統一的本質特徵,在陶器中已得到了生動的體現。例如,當時的陶器中最常見的陶罐與陶缽,它們作為一種盛器,為了使其具有儘量大的容積,它們在造型上都具有鼓腹的特點。但是,陶罐與陶缽的用途不完全相同,陶罐一般用於儲水和運水,陶缽主要用於炊煮。為了適應這種不同的使用要求,陶罐都是小口、有肩,有的還有較長的頸,目的是便於運水、儲水、倒水;而陶缽則無肩、無頸、大口,這樣便於炊煮和飲食。

  3.彩陶藝術:

  中國古代的陶器,以彩陶最為。這些彩陶或是以造型優美見長,或是以紋飾豐富引人喜愛,或者是造型和紋飾都很優美。這些陶器,可以使我們清楚地看到,人類在製作這些最早的生活用器時,就已經根據美的法則在創造。在使用各種裝飾紋樣時,當時的人們已經能夠熟練地運用重複與多樣、虛與實、節奏與韻律等形式美法則。

  中國的彩陶圖案由最簡單的點、線、面組成幾何形紋樣,來代表某種被描繪的物件,也就是說用最簡潔的平面圖案來造型或示意。例如有的魚形只用一個圓點和兩條方向相反的弧線來示意。這種具有簡明的標誌性的特點,反映出中國先民善於從複雜的事物現象中抓住本質作高度的概括,並用最簡單而明確的藝術語言來表現出事物的特徵及與周圍事物的聯絡,從而提煉出標誌性很強的紋樣。

  中國的彩陶藝術不是單純地模擬自然形象,而是充分發揮創造者的想象力,以意寫形,使圖案靈活多變。譬如先民們可以將天上的飛鳥、水中的游魚和人面以意融合成象,表達出鮮明的意境,展現出氣象萬千的藝術風格。

  (介紹《人面魚紋盆》)

  彩陶的製造者很注意圖案與器形、視角的關係,力求圖案的造型和構成與器形相協調。也注意彩陶圖案在不同視角所產生的不同視覺,從而設計出圖案在器物上的部位。十分得體地顯示出民族文化的風采。

  (介紹《舞蹈紋盆》)

高中美術陶器教案優秀範文2

  教學目標

  1.透過體驗、交流製作泥碗的感受,以及比較校園中採集的土壤與黏土的不同,初步瞭解黏土顆粒小、黏性強的特點;

  2.透過實驗比較陰乾和燒製的黏土球,知道黏土經過燒製後會變得堅固,並且不會再還原成黏土;

  3.透過燒製黏土球和觀看影片,瞭解陶器的加工方式和生產過程;

  4.透過欣賞、瞭解博物館中的福泉山陶器和珍寶,感受福泉山悠久的歷史文化及古上海人的智慧,增強對家鄉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瞭解黏土的特性。

  難點:知道陶器加工方式和發展歷程。

  教學資源

  1.器材:酒精燈、火柴、培養皿、黏土球、燒烤鋼籤、溼抹布、有水的燒杯、護目鏡等。

  2.課件:自制PPT簡報。

  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主要包括認識黏土的特點,陶器的加工方式及欣賞博物館中的陶器三個部分。

  本節課設計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透過觀察新石器時代初期較為粗糙的古陶器圖片,猜測人類最初製作陶器的原料——泥土,進而透過交流課前用泥土製作土碗的感受,得出泥土製陶的缺點,提出改進的方法,引出製陶的主要原料——黏土;接著,透過比較校園中採集的土壤和黏土,發現黏土的特性:顆粒小,黏性強;然後,用燒製的方式進一步探究黏土變得堅固且不可逆的特點,同時觀看影片,初步瞭解陶器的加工方式及生產過程;最後,透過欣賞、瞭解博物館中的福泉山陶器,感受家鄉福泉山悠久的歷史文化,引發課後到青浦博物館實地考查進一步瞭解福泉山文化的興趣。

  本節課要突出的重點是:瞭解黏土的特性。方法是:首先透過觀察比較校園土壤和黏土的區別,知道黏土顆粒小、黏性強的特點;再透過觀察加熱後的黏土,知道黏土加熱後會變色、變硬且這個變化不可逆的特點。

  本節課要突破的難點是:知道陶器的加工方式和發展歷程。方法是:首先,透過製作泥碗、思考如何改進材料等活動,初步知道陶器原料選擇上的演變過程;透過比較燒製的黏土球和陰乾的黏土球,知道陶器的加工由晾乾到簡單燒製,再到燒窯的演變過程。最後透過觀看影片進一步瞭解陶器完整的加工方式和生產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特色是以家鄉福泉山古陶器發展史為線索,以陶器為載體,引導學生探究陶器的主要原料黏土的特性,並在此過程中,瞭解陶器的加工、生產及其演變的過程。此外,本課結合青浦小學自然的“愛實驗”公眾號釋出任務單,引導學生課後到青浦博物館進一步瞭解福泉山文物。

高中美術陶器教案優秀範文3

  教學目的:

  透過欣賞中國古代陶器,讓學生了解我國製陶工藝的悠久歷史、藝術成就。學會運用正確的方法去觀賞陶器,客觀地評價古代藝術作品。培養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情趣。

  教學重點:

  1.不同文化型別陶器的造型特點。

  2.彩陶紋飾的藝術特徵。

  教學難點:

  主要是專業名詞較多同時涉及到中國古代陶器工藝史,有關歷史知識和歷史背景,除了在教學內容資料作些簡要介紹外一些專業名詞和有關的歷史文化知識。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具準備:

  教材、多媒體課件、錄象帶(L50)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常規)

  二.引入新課:

  第一講—第四講是中國工藝美術欣賞。

  工藝美術通常是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環境的造型藝術。它既是物質產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審美屬性。作為物質產品,它反映著一定時代、社會的物質生產水平;作為精神產品,它的視覺形象又體現了一定時代的審美時尚。

  工藝美術分為實用工藝美術和觀賞工藝美術兩大類。實用的工藝美術是其主流。為什麼實用物品也屬於工藝美術品呢?因為人們除了要求滿足生活的需要之外,還要求造型上的美觀。當買手錶時,不是要在同樣價格的手錶中挑選造型美觀、顏色合意的那隻嗎?誰都希望穿一身既合體舒適,又美觀大方的衣服,用漂亮的衣服打扮自己,以顯示身份、性格、修養和向上的精神面貌。人們的這種審美要求,制約著生活用品的設計與製作,必須依照適用的尺度和美的規律設計生產,使其既有實用性、又具美觀性。因此,工藝美術屬於美術門類中既特殊又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藝術,是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環境的美術。

  這種實用與審美相統一的特點,正是工藝美術的本質特點。

  中國傳統工藝品大多是歷代工匠藝人的手工製作。我們欣賞時,要結合實用功能領略其造型美、裝飾紋樣的韻律美、材料質地的肌理美和製作工藝的精緻美,並透過這些美的感受去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審美意蘊。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傳統工藝中的陶器。(出示課題)

  1.陶器的產生:

  陶瓷工藝是陶器工藝和瓷器工藝的總稱。不論中國還是外國,都是先有陶器,後有瓷器。

  人類製造陶器始於新石器時代,約有八九千年的歷史。它是人類進化過程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創造。

  這是因為,這是人類第一次利用水和火,改變了黏土的形狀,改變了黏土的性質,創造了一種新的物質產品,揭開了科學技術史上的第一頁。人類從實踐中認識到黏土摻水後具有可塑性,從而可能塑造一定的形狀。同時,人類在長期用火的實踐中,必然得到成型的'黏土經火燒之後可變成硬塊的認識,這些都是產生陶器的先決條件。至於陶器是怎樣發明的,目前還缺乏確鑿的證據。一般的說法,可能是由於沾有黏土的籃子經過火燒之後,形成不易透水的容器,從而得到了進一步的啟發。不久之後,便開始出現了塑造成型並經燒製的陶器。特別是隨著人類農業經濟和定居生活的發展,飲水的搬運和穀物的儲藏,都需要這種新興的容器——陶器,於是它們就大量出現,成為新石器時代的重要特徵,在人類生活史上開闢了新的紀元。

  製陶技術有捏塑法、貼敷法和泥條盤築法等。後來又發明了輪製成形的製陶技術,藉助稱為陶車的簡單機械對陶胚進行修整,製造出造型優美的陶胚。

  另外,陶器的燒製溫度也有要求,早期陶器的燒製溫度較低,一般在600—800C左右。

  2.陶器的造型:

  陶器的造型可分為以下幾大類。

  汲水器:如《漩渦紋尖底瓶》;

  炊器:有罐、鼎、鬲等;

  飲器:杯、角、觚(gu)、(gui)等;

  食器:有碗、缽盤等;

  盛貯器:有壺、罐、甕、瓶、尊、盆、缸等。

  工藝美術的實用與審美相統一的本質特徵,在陶器中已得到了生動的體現。例如,當時的陶器中最常見的陶罐與陶缽,它們作為一種盛器,為了使其具有儘量大的容積,它們在造型上都具有鼓腹的特點。但是,陶罐與陶缽的用途不完全相同,陶罐一般用於儲水和運水,陶缽主要用於炊煮。為了適應這種不同的使用要求,陶罐都是小口、有肩,有的還有較長的頸,目的是便於運水、儲水、倒水;而陶缽則無肩、無頸、大口,這樣便於炊煮和飲食。

  3.彩陶藝術:

  中國古代的陶器,以彩陶最為著名。這些彩陶或是以造型優美見長,或是以紋飾豐富引人喜愛,或者是造型和紋飾都很優美。這些陶器,可以使我們清楚地看到,人類在製作這些最早的生活用器時,就已經根據美的法則在創造。在使用各種裝飾紋樣時,當時的人們已經能夠熟練地運用重複與多樣、虛與實、節奏與韻律等形式美法則。

  中國的彩陶圖案由最簡單的點、線、面組成幾何形紋樣,來代表某種被描繪的物件,也就是說用最簡潔的平面圖案來造型或示意。例如有的魚形只用一個圓點和兩條方向相反的弧線來示意。這種具有簡明的標誌性的特點,反映出中國先民善於從複雜的事物現象中抓住本質作高度的概括,並用最簡單而明確的藝術語言來表現出事物的特徵及與周圍事物的聯絡,從而提煉出標誌性很強的紋樣。

  中國的彩陶藝術不是單純地模擬自然形象,而是充分發揮創造者的想象力,以意寫形,使圖案靈活多變。譬如先民們可以將天上的飛鳥、水中的游魚和人面以意融合成象,表達出鮮明的意境,展現出氣象萬千的藝術風格。

  (介紹《人面魚紋盆》)

  彩陶的製造者很注意圖案與器形、視角的關係,力求圖案的造型和構成與器形相協調。也注意彩陶圖案在不同視角所產生的不同視覺,從而設計出圖案在器物上的部位。十分得體地顯示出民族文化的風采。

  (介紹《舞蹈紋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