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海拔最高的牧區》教案設計

七年級歷史上冊《海拔最高的牧區》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透過海拔最高牧區案例的學習,初步學會從地理環境、生活、生產、風土人情等方面分析牧區的特點,體會牧民如何利用不同的自然條件安排生產生活,感受多姿多彩的牧區生活。

  2.過程與方法從地圖和相關的資料中獲取有用資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並培養學生用全面聯絡的觀點看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學習,讓學生了解牧區文化與自然的和諧關係,認識到人地和諧發展的重要性,並感受牧民對草原的熱愛之情,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飽滿情懷……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從地理環境、生活、生產、風土人情等方面分析牧區特點。

  難點:從地圖和相關的資料中獲取有用資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1.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

  2.準備“青藏高原”歌曲

  教學流程:

  匯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旅遊嗎?去過什麼地方呢?哦,你們領略過我們平原的秀麗美景,今天,老師想帶著大家一起到海拔最高的牧區看看,願意同老師同行嗎?

  新課教與學:

  在去之前,那我們先了解一些關於海拔最高牧區的有關情況吧。首先是我們要知道牧區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勢情況。請同學看圖。我們再瞭解牧區的氣候,氣候由哪兩個因素組成,牧區的氣候特點請同學來說一說。(終年氣溫較低,日溫差較大)

  我們瞭解了牧區的基本情況後,你覺得要去牧區選擇什麼季節去最合適呢?哪些人不適合去高原牧區呢?那我們應選擇什麼交通工具去呢?(汽車、火車、飛機)有沒有同學知道關於青藏鐵路更多的資訊呢?(青藏鐵路在建設過程中克服了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三大難題”的困難,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總長1142KM,累計投資88.9億元,建了整五年時間。)那青藏鐵路建成以後對青藏地區的發展有什麼意義呢?好,我們準備很充分了,那我們就出發。我們從南京坐火車,走京滬線到隴海線,在到蘭青線,日過三天,火車行進在青藏線上,各位旅客請注意,前方就是我們的目的地了,放眼望去,你們看到什麼了呀?看到這個場景,我想起曾經遇到一個遊客,他說:“青藏地區看來沒有純粹意義的農民,而有純粹意義上的牧區和牧民,你們覺得呢?”(青藏地區的耕地很少,即使從事農耕的農民也會飼養少量的牲畜,他們是完全依賴畜牧業的牧民。畜牧業成了當地的支柱產業。)

  另外,在青藏牧區,除了我們剛剛看到的綿羊、山羊外,你知道還有什麼優良的畜種嗎?(犛牛、藏羚羊)好,讓我們一起去近距離的接觸它們吧。展示圖片犛牛,在這圖中你獲取的有效資訊還有哪些?展示圖片藏羚羊,藏羚羊是我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可它們之間也有逃脫不了的命運,看!遠處這場景,你最想說什麼呢?

  瞭解牧區的大致情況,讓我們走進牧民,瞭解更多我們想知道的牧民生活吧。吃(展示圖片):酥油、茶葉、糌粑、牛羊肉,被稱為西藏飲食的“四寶”,還有青稞酒和各式奶製品。在西藏,馬肉、驢肉和狗肉是從來不吃的。有些地方的藏民連魚肉都不吃。因為藏族人認為狗和馬是通人性的,是不能吃的;而驢被視為一種很不乾淨的東西,也不會食用。所以,在西藏千萬不能提起吃驢肉、狗肉等事情。穿(展示圖片):藏族同胞居住在青藏高原,那裡海拔高,晝夜溫差大。他們所穿的藏袍,袍袖寬敞,當氣溫升高時,可以方便地褪去一隻袖子,以調節體溫,同時有利於起居、出行。另外,藏袍腰肥襟大,白天當衣穿,晚上則可以當鋪蓋,和衣而眠。除此,藏胞在放牧、耕作中,遇到天氣多變而需要調節體溫時,褪下袖子就行了。而把袖子褪下來系在腰間,彎腰幹活也十分方便。由此,慢慢地形成了穿著習慣,也就是在氣溫正常時,藏胞們穿藏袍時,一般只穿一隻袖子。住(展示圖片):瞭解牧民從遊牧到定居的生活變化。行(猜猜看):根據牧區特色和條件,藏族同胞平時靠什麼而行呢?

  各位遊客,我們的旅遊接近尾聲了,前一段時間都是我說你們聽,接下來,我想聽聽你們對這次旅行的感受,談談當地的自然環境對牧區生活的影響,怎麼樣?規則:小組討論,請代表發言。

  感謝各位對本次活動的積極參與,跟大家一起度過的時間我非常愉快。歡迎各位下次再來我們牧區看看,相信我們的牧民生活會越過越好。最後我代表藏族同胞送上我們珍貴的禮物──哈達,祝福各位身體健康,生活愉快,萬事如意!再見!

  板書設計:

  地理位置                                   生產方式

  地勢地形    自然條件    (決定)

  氣候條件                                   生活方式

  教學設計體會:

  新課程要求建構的主導不是學科知識的給予,而是學生能力的發展。因此,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建立以學生為本的發展觀是教學改革的要求。針對這一要求,我在教學設計時多從學生的.視野出發,以學生自身的生活體驗出發,為學生提供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相關的知識,設定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啟用學生思維。這是本教學設計的一個特點。第二個特點是整合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從自然環境到受自然環境影響的牧區生活再到讓學生認識到人地和諧發展的重要性,條理清晰,層層遞進,符合初一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同時也體現了教材運用的靈活性。第三,注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生成資源的利用和捕捉。

  不過,在整堂課中,還有很多不足和缺點,需要各位批評指正,我自己覺得最大的缺憾是在課堂中一些問題的設計不夠嚴謹,指向性不夠明確,以致於學生“答非所問”。面對學生的“答非所問”又不能很機智地轉化,所以,本人覺得個人素養急待於提高。

  附件:

  (1)酥油是藏族食品之精華,高原人離不了它。酥油是似黃油的一種乳製品,是從牛、羊奶中提煉出的脂肪。藏區人民最喜食犛牛產的酥油。產於夏、秋兩季的犛牛酥油,色澤鮮黃,味道香甜,口感極佳,冬季的則呈淡黃色。酥油滋潤腸胃,和脾溫中,含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頗高。在食品結構較簡單的藏區,能補充人體多方面的需要。

  (2)糌粑是藏族的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糌粑是以青稞磨成粉為原料,經炒熟後,以酥油為粘合劑製作而成的。其做法是:先將酥油溶化在熱奶茶中,然後加上適量的青稞粉,攪拌成團狀後,用手捏成形狀後直接進嘴吃。青稞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突出的醫藥保健作用。青稞做成的糌粑不但是藏族人民的傳統食品,而且作為藏餐出現在拉薩的主要飯店,成為招待外賓的重要食品。

  (3)浙江:陸域面積10.18萬平方公里人口:2006年全省常住人口為4898萬人

  西藏:土地面積為122萬多平方公里,人口藏族佔全自治區總人口244萬。

  青海:面積72萬多平方公里,人口496萬

  (合計相當於19個浙江,人口只佔浙江的七分之一)

  教學反思:

  上完這堂課,我的心情無比輕鬆快樂,學生熱情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我很感動。再透過老師的及時肯定點評,學生積極想要展示自己的慾望被點燃,得到肯定和認可後,又很滿足,我覺得這堂課對我來說很有收穫。教育並不是一個獨立的領域,她必然會和社會上的很多領域相聯絡,成功的教育最終必然是為社會發展服務的,正如,我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所說:“教育為改良社會而設,為教育社會人才而設”。他所創立的“生活教育”內涵豐富,其中包括了“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麼,我們就教什麼”。我們教育的物件——學生,生活在社會之中,最終必將走入社會。那他們需要什麼呢?需要了解社會、認識社會、適應社會,需要走上社會後最有用的基礎知識和提高自己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基本能力,而這些正是新課程下教育所要完成的歷史使命。

  (一)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以講為主,學生被動地接受老師的知識,課堂裡安安靜靜,師長高高在上。而新課標要求師生互動平等和諧,當學生處在這種寬鬆、民主、愉悅的狀態時,最容易點燃學生的情感之火,有效開啟學生的心靈之窗,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求知。而且還能充分利用學生親身體驗得到的自然和社會資源,創設有興趣的場景,讓學生興趣盎然,積極鼓勵學生觀察自然與社會,引導學生多看、多聽、多想,學會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是合作、共建,是以學促教、互教互學。教師不僅傳授知識,更是與學生一起分享對課程的理解。透過師生間的交往,增長了知識,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每個學生都有得到肯定的需求和慾望,當這種需求和慾望得到滿足時,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就會明顯增強,不僅僅是主體行為的參與,更是主體情感與思維的參與;不僅僅是主動參與課堂的討論、回答、辯論、表演等活動,更是注意力、好奇心和興趣的高度集中,是思維啟用與發展的過程,所以我覺得在課堂上及時肯定,適度表揚也是可以借鑑的好方法。

  (三)這堂課透過海拔最高牧區案例的學習,初步學會從地理環境、生活、生產、風土人情等方面分析牧區的特點,體會牧民如何利用不同的自然條件安排生產生活,感受多姿多彩的牧區生活。教師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旅遊”的形式進行教學,比較貼近學生生活,其實也是一種生存能力的培養,也符合當今教育目標的要求,故花去大量時間我覺得也值,最主要的是學生有了這種意識,變書本的知識可以為自己的生活所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也不失教育的目的,更加彰顯了歷史與社會課開放性的特點。我們正在實踐著新課程,正在摸索著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那麼在我們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做社會生活的有心人,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將使每個同學在情感、智力、能力各方面都得到充分發展。這也是我們所有實踐新課程的老師們最大的心願。

  (四)長期以來,人們把課堂學習轉化為文化知識的學習,把文化知識的學習轉化為教材內容的學習,把教材內容的學習轉化為考試要點的學習。實際上,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也絕非只是教材內容的學習,師生在課堂上的交往、交流、對話和合作中不斷地生成著新的知識,如同課程專家所言:學生從同學身上、教師身上學到的東西遠比從教科書中學到的多。透過充分、大膽利用學生資源,創設情境挖掘學生的教學資源為突破口,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唱主角,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當然,如何有效、高效的用好這些資源,有待我們繼續研究和實踐。

  (五)在這堂課中還值得肯定的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直滲透著思想教育,比如在講到藏羚羊的生活環境時提到青藏鐵路給藏羚羊讓道的事實,讓學生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同時也激起學生保護珍稀動物的熱情。還有對藏族同胞的風俗習慣的理解及尊重,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讓學生了解到祖國大家庭的各民族的民族風情。

  (六)記得有位教育專家這樣說過:“要給學生一滴水,老師將是一眼活泉”。我覺得很有道理。在知識更新如此快的今天,我們能給學生的越來越覺得不夠用,只有透過各種渠道不斷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識才行。在很多時候相信學生也會激起我們的靈感或者補充我們認識上的不足。這節課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不僅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還要不斷地充實自己,讓這一眼泉水更有活力。在整堂課中,當然還有很多不足和缺點,我自己覺得最大的缺憾是在課堂中一些問題的設計不夠嚴謹,指向性不夠明確,以致於學生“答非所問”。面對學生的“答非所問”又不能很機智地轉化成有用教學資源,所以,本人覺得個人素養還急待於提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