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蹺蹺板遊戲教案(精選7篇)

小班蹺蹺板遊戲教案(精選7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蹺蹺板遊戲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蹺蹺板遊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說兒歌,感受朗誦兒歌的樂趣。

  2、初步感知高和低。

  【活動準備】

  掛圖若干個蹺蹺板模型,活動前組織幼兒玩蹺蹺板。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形式進行匯入。

  師:剛才我們去哪裡玩了?玩了什麼?你們覺得好玩嗎?

  二、教師出示大圖,引導幼兒觀察後提問:

  圖上有誰?他們在玩什麼?蹺蹺板是怎麼玩的?

  三、教師出示自制蹺蹺板,邊擺弄蹺蹺板邊示範念兒歌。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一個小的蹺蹺板,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蹺蹺板長得和我們玩的蹺蹺板一樣嗎?今天蹺蹺板也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請小朋友聽聽,蹺蹺板裡的兒歌都說了些什麼:“蹺蹺板,兩邊翹,翹一翹,翹一翹,高高低低真奇妙。”這首兒歌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蹺蹺板》,小朋友在玩蹺蹺板的時候是怎樣子的?(一邊高一邊低)

  四、學念兒歌。

  1、教師示範朗誦後提問:

  師:兒歌叫什麼名字?

  2、教師邊擺弄蹺蹺板邊和幼兒一起朗誦兒歌。

  師:現在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唸這首蹺蹺板的兒歌吧!念兒歌的時候,老師大聲念,請小朋友小聲的跟著老師念,聽聽誰的聲音最好聽。

  3、教師邊用手演示邊與幼兒一起朗誦兒歌。

  師:老師不僅帶來了模型蹺蹺板,看,老師的手也能變成蹺蹺板哦,看看老師變成的蹺蹺板會不會念兒歌呢?我們一起來幫助它好嗎?

  4、幼兒邊模仿老師的動作邊大聲念兒歌。

  師:現在也請你們把自己的小手伸直,變成蹺蹺板,用好聽的聲音一起念兒歌吧。

  五、一邊念兒歌,一邊做《蹺蹺板》遊戲。

  1、先請兩名幼兒上來做示範。

  師:請大家想想:還可以怎麼變蹺蹺板呢?(先請幼兒思考後教師再請一名幼兒上來做示範,邊做邊念兒歌)

  2、請幼兒自發找朋友,兩個為一組,集體一起邊做遊戲邊念兒歌。

  師:請小朋友們找一個好朋友,兩個兩個一起上來做蹺蹺板的遊戲吧,做遊戲的時候我們要一邊做一邊念兒歌。

  六、發給幼兒蹺蹺板模型,邊玩邊念兒歌。

  師: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很多蹺蹺板的模型,它們也想和你們一起做遊戲,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個模型,一邊玩一邊和老師念兒歌吧。

  【活動延伸】

  剛才老師教給小朋友玩蹺蹺板的遊戲,現在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出去外面玩蹺蹺板的遊戲吧。

  小班蹺蹺板遊戲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瞭解天平的主要構造;知道天平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知道槓桿尺的平衡條件;瞭解生活中的平衡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能用觀察、體驗和已有經驗對槓桿尺平衡做出假設性解釋;能透過觀察、實驗等方式認識槓桿尺的平衡原理。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善於在遊戲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關心人們運用槓桿平衡的技術成果;願意與人合作與交流。

  教學重點

  瞭解天平的主要構造;知道天平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教學難點

  學生能透過觀察、實驗等方式認識槓桿尺平衡的規律。

  教學方法

  本課主要採用閱資料法、交流法、觀察法、實驗法。

  課前準備

  1、課前讓學生玩一玩蹺蹺板

  2、支架、槓桿尺、直尺、鉤碼、記錄表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

  1、同學們,你們都喜歡哪些遊戲?(鞦韆、滑梯、蹺蹺板)

  2、在蹺蹺板遊戲中,為什麼蹺蹺板一會兒蹺上去,一會兒又落下來呢?(生自由說)

  3、同學們,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去探究吧?

  設計意圖:針對學生生活中的知識與經驗,為學生提供一種全新的感覺,引起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學生在遊戲中再次體驗“蹺蹺板”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二、新授

  活動一:感知蹺蹺板的平衡,提出問題。

  1、談話:看來,同學們對蹺蹺板都很熟悉,都很喜歡玩蹺蹺板。老師這兒有玩蹺蹺板的資料,你們想欣賞嗎?(想)

  2、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

  3、談話:同學們都發現了許多有趣的現象,也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問題,總之大家都想知道蹺蹺板保持平衡的奧妙。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引導學生自己提出要研究的問題“在什麼情況下,蹺蹺板才能平衡?”當然,對“平衡”這個詞語學生可能不太熟悉,提不出“在什麼情況下,蹺蹺板才能平衡?”這一問題,但只要學生能提出“在什麼情況下,蹺蹺板才能兩端一般高?”等問題就可以。

  4、談活:同學們提的問題真好! 想知道蹺蹺板保持平衡的秘密,我們猜一猜,到底是怎麼回事?誰能來說一說,結合我們剛才看到的資料來說。

  5、學生自由發言,結合自己的玩蹺蹺板的經驗回答。(給予學生各抒己見的機會。) 談話: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聽了同學們說出這麼多種可能,老師很高興。

  剛才,大家的討論很積極,猜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怎樣才能證明這些猜測對不對?(做實驗)

  設計意圖:為了讓學生針對性的對提出的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思維比較分散,說出來的辦法會很多,教學中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處理。培養學生積極討論、交流、善於發表自己見解的好習慣。

  活動二:探究使蹺蹺板平衡的辦法

  1、制定方案,實施探究 學生彙報交流。

  2、認識槓桿尺。

  師:請看,這是一個特殊的蹺蹺板,它叫槓桿尺,這是底座、豎杆、平衡尺,仔細觀察槓桿尺,大家有什麼發現?

  學生觀察:知道槓桿尺左右兩邊的距離相等,有等量的刻度等。

  教師演示:在槓桿尺左邊第一格掛1個鉤碼,(左邊沉下去了),問:怎樣使槓桿尺平衡?根據學生回答操作。並把槓桿尺圖畫到黑板上。

  師:剛才,我們演示的只是一種玩法,要想研究平衡的秘密,僅靠一種玩法是不行的,需要大量的玩法,你們還想怎樣玩,使槓桿尺平衡呢?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予以鼓勵。

  師:同學們使槓桿尺平衡的方法可真不少!下面讓我們按自己的想法使桌上的槓桿尺平衡,注意兩點要求:一是小組要分工,要有操作員、記錄員、彙報員、問題員,問題員可以隨時提問題,讓操作員講一講為什麼能平衡?二是平衡了的槓桿尺可以放到一邊,別亂動。

  3、進行探究實驗

  學生分組實驗,並做好記錄。小組同學使用“學樂師生”拍照,收集各組探究過程中的典型成果,在“授課”系統中展示。

  4、交流實驗情況即發現

  師:同學們找到這麼多平衡的方法,真了不起,下面讓我們以自己喜歡的方法交流一下,可以拿著平衡了的槓桿尺作介紹,可以展示你的槓桿尺圖,誰的玩法有趣,我們就把它貼在黑板上。

  貼學生記錄的圖,師引導學生把圖分成兩類:(一類:兩邊格數是相同的,兩邊掛的鉤碼一樣多;另一類:左右掛的不一樣多,距離不一樣長。)

  總結:槓桿尺平衡時,不僅與所掛鉤碼的數量有關,還與鉤碼到支點的距離有關。 設計意圖:小組交流,便於相互取長補短,給每個學生提供發言的機會,使學生能透過交流,自已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體現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讓學生自己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發現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活動三:找生活中的平衡現象

  1、在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都用到了平衡的規律,請大家看這段資料(雜技演員走鋼絲等)。 2、師生交流:你還知道生活中有哪些類似這樣的現象? 學生自由交流:人們利用平衡現象發明了秤、天平、體重計等。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同時體現教師的教學過程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而隨時調整教學思路的靈活性。

  三、練習

  1、天平是根據 平衡原理製成的。

  2、距槓桿尺中心一樣長,兩邊的鉤碼掛得 時平衡;槓桿尺左右鉤碼掛得一樣多,距離 時平衡。

  3、一般來說,一個小孩與一個大人玩蹺蹺板時,如保持平衡大人坐的位置要比小孩坐的位置距離中心

  四、總結

  總結:透過探究,我們知道了天平是根據槓桿平衡原理製成的。槓桿尺平衡時,不僅與所掛鉤碼的數量有關,還與鉤碼到支點的距離有關。

  五、作業

  仔細觀察,尋找生活中的槓桿平衡的現象。也可以利用槓桿平衡的原理做一件玩具。

  六、板書

  蹺蹺板

  槓桿尺 天平 平衡原理 物重 左右一樣

  結構:指標、遊碼、鑷子、托盤、底座、砝碼

  距離

  注意:左物右碼

  小班蹺蹺板遊戲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感知“輕”、“重”的含義,會用符號表示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係,透過觀察、操作、嘗試體驗“輕”、“重”、“最輕”、“最重”的含義。

  2.透過觀察、體驗和已有經驗能對天平平衡做出假設性解釋。

  3.在操作、想象的過程中,發展重量觀念,認識天平的平衡原理,獲得相關的活動經驗。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比較物體重量的方法。

  教學難點:滲透等量代換的思想。

  【教學準備】

  課本、天平、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1.創設情境。

  出示兩人玩蹺蹺板的生活圖片。

  討論:在蹺蹺板上你是什麼感受?

  2.引出問題。

  討論:(1)怎樣透過蹺蹺板看出小動物們誰輕誰重?

  什麼叫最輕?什麼叫最重?

  怎麼推理比較出最輕和最重?

  二、實踐操作,發展認知。

  任務一:掂一掂,比輕重

  1.播放影片:小朋友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較輕重。

  2.學生實踐:用手掂一掂比較身邊物體的輕重,說一說誰輕、誰重。

  任務二:稱一稱,比輕重

  1.出示圖片:淘氣掂不出蘋果和梨的重量。

  思考:用掂一掂的方法無法比較重量時應該怎麼做?

  2.介紹天平:介紹天平的名稱和使用方法。

  學生根據天平的圖片用語言表達出比較重量的結果。

  3.出示圖片:小鐵球和大皮球比大小和輕重。

  學生討論:皮球比較大,鐵球比較重。

  小結:比輕重,不能只看大小,大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輕,一定要實際掂一掂、稱一稱才能確定誰輕誰重。

  三、練習應用,鞏固提升。

  1.看圖比輕重。

  (1)一根香蕉和一個橙子稱重比較。

  (2)一個蘋果和兩個橘子稱重,比較一個蘋果和一個橘子的重量。

  2.根據兩幅圖片推理比較三種蔬菜中最重和最輕的。

  方法1:南瓜比蘿蔔重,蘿蔔比茄子重,南瓜最重,茄子最輕。

  方法2:茄子比蘿蔔輕,蘿蔔比南瓜輕,茄子最輕,南瓜最重。

  推理比較不同數量的鴨媽媽和小鴨的重量。

  圖1,鴨媽媽與3只小鴨一樣重。

  圖2,右邊盤子去掉一隻小鴨,鴨媽媽比2只小鴨重。

  圖3,鴨媽媽相當於3只小鴨,左盤4只小鴨比3只小鴨重,所以4只小鴨比鴨媽媽重。

  (1)1只螃蟹和2條魚一樣重,1只螃蟹和4只蝦一樣重。所以2條魚相當於4只蝦。1條魚就相當於2只蝦。螃蟹最重,蝦最輕。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師生小結:這節課學習了用掂一掂、稱一稱的方法比輕重。同學們可以用學到的知識比一比生活中的其他物品的輕重。

  小班蹺蹺板遊戲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利用已有的經驗,認識物體之間存在著輕重的差異。

  2、透過“掂一掂”等活動,進一步體驗兩個物體間的輕重。

  3、在比較物體輕重的過程中,認識測量物體輕重的工具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獲得比較輕重的活動經驗。

  難點: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具準備:

  課件,厚薄、大小不同的兩本書,蘋果和梨,天平。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輕重。

  1、師:星期天到了,小動物們都在公園裡玩耍,它們玩得可高興了,我們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什麼動物?它們在幹什麼?(出示主題圖)

  引導學生觀察:小熊和小猴在玩蹺蹺板,從這幅圖中,你知道了什麼?你是怎麼知道小熊重,小猴輕的?

  師:從這幅圖中你還能看出誰輕誰重?

  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幹,透過觀察可以看出誰輕誰重。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輕和重。(板書課題 輕 重)

  2、你還能說出你身邊的物體誰輕誰重嗎?

  二、實踐操作,發展認知。

  1、掂一掂。

  (1)讓學生觀察講桌上的一本數學書和一個文具盒,說說數學書和文具盒誰輕誰重?

  (2)為什麼同樣的書和文具盒,大家判斷的不一樣呢?有什麼辦法可以證實一下誰說的對呢?

  (4)教師把文具盒裡的文具取出來,再請2~3名同學掂一掂,說出誰輕誰重?為什麼?

  (5)你們想不想掂一掂,看看自己的文具盒和數學書誰輕誰重?

  (6)教師小結:文具盒和數學用眼睛看不能準確地判斷誰輕誰重,我們用掂一掂的方法能夠比出誰輕誰重。

  2、稱一稱

  (1)出示蘋果和梨猜一猜:誰輕誰重?

  掂一掂:誰輕誰重?

  不管是猜一猜,還是掂一掂,小朋友的答案都不同。

  怎麼辦呢?誰又能想出什麼好辦法呢?

  (2)小結討論:你們能想出哪些辦法?

  (3)出示天平秤。介紹在天平上比較輕重的方法。

  三、全課小結。

  師:經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判斷物體的輕重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掂一掂,還可以稱一稱。

  小班蹺蹺板遊戲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透過動手掂一掂、稱一稱的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到物體有輕有重,逐步加深對輕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學生體會到物體的輕重和物體的體積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絡。

  3.提高小組合作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

  透過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夠分辨什麼樣的物體輕,什麼樣的物體重。

  教學難點:

  1.透過中介物體、等量代換比較物體的輕重。

  2.運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教學過程:

  (一)看輕重:

  (1)師:我們一起做個小實驗,大家有興趣嗎?叫一位小朋友上來兩臂側平舉,老師講兩個重量不同的書包放在他的兩個手臂上

  (2)師:大家觀察這位同學,你發現了什麼?

  師: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學習輕重。(教師出示課題)

  (3)師:根據你們剛才獲得的經驗,說說哪個輕、哪個重?

  師:根據這幅圖,你能用誰比誰輕或誰比誰重說一句話嗎?

  (二)掂一掂:

  ⑴師:再來看看老師手裡的兩本書。猜猜哪個輕,哪個重?

  ⑵讓學生自由猜測。

  ⑶讓學生上來用手掂一掂,驗證剛才的猜測。你想對同學們說點什麼

  ?生:我想告訴同學們,我們用眼睛看的不一定是對的。

  ⑷教師小結:

  ⑸學生體驗活動: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較自己的數學書和課堂作業本誰輕誰重。把自己認為輕的物品舉高些,重的放低些。

  (三)稱一稱:

  (1)師:你們想不想再掂一掂?這裡有一個蘋果和一個梨子,誰來試一試?(分別請三名學生上臺來掂一掂,得到的結論不一樣)

  (2)師:現在小朋友們的意見都不一樣,究竟是什麼重,什麼輕?我們拿不準,那該怎麼辦呢?

  (3)師:老師給大家介紹個小能手,(出示並介紹天平)用它來稱一稱就知道了。 (師操作,把蘋果和梨子放在兩邊托盤裡)誰能看出來?

  (4)師:物體的輕重與大小不一定有必然聯絡,大的東西不一定就重,小的東西不一定就輕。要想判斷準確,我們需要怎麼辦啊?(稱一稱)

  (四)練一練:

  (1)第23頁第1題,引導學生明確題意,獨立完成。

  (2)第23頁第2題,學生明確題意後獨立完成。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你是怎麼知道誰輕誰重的?你發現了什麼?

  (五)小結:

  師:這節課上得開心嗎?你有什麼收穫?

  小班蹺蹺板遊戲教案 篇6

  一、實施前的設想∶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本課教材的編寫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線索,透過遊戲活動,引導學生髮現槓桿尺平衡的秘密,而且本課活動的過程基本貫穿了《課程標準》中科學探究的各個環節,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另外,經三年級上冊《科學》學習,學生對科學探究有了一定的科學知識和技能的認知基礎和感受,在“猜想與假設”“觀察與實驗”“表達與交流”等方面,延伸上冊的培養要素,有助於學生加深對科學探究的理解。因此,本課教學的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猜想能力、實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科學探究意識。結合《課程標準》中“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的要求,我採用了“觀察現象,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嘗試解釋——制定計劃,實驗探究——思考結論,表達交流——聯絡生活,應用知識——總結評價,課下製作”的教學思路,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這種思路吸納了教材的優點,同時又創新使用教材,將自由活動玩蠟燭蹺蹺板變成了導課中的觀察內容,而且將科學探究的過程適當切塊,脈絡清楚,便於教師把握教學思路。

  二、實施過程:

  (一)觀察現象,提出問題

  師(出示蠟燭蹺蹺板):同學們玩過蹺蹺板嗎?(玩過)在玩蹺蹺板時,有什麼現象發生?(師板書:蹺蹺板)

  (師課件動畫演示兩學生在玩蹺蹺板)

  生:蹺蹺板一邊高,一邊低,重的一邊把輕的一邊壓起來了。

  生:蹺蹺板兩邊不平了。

  師:對,像這樣的現象叫做不平衡,還有別的現象嗎?

  生:有時兩邊一樣高,是平的,那應該是平衡的現象吧?

  師:對。(師板書:平衡)請看這是一個蠟燭蹺蹺板,現在它是怎樣的?

  生:兩邊一樣高。

  師(點燃兩端的蠟燭):請大家仔細觀察,看誰的發現多?

  生:它的左右兩端不斷地翹起來。

  生:一邊翹起來,一邊落下去,真好玩。

  師:大家的觀察真仔細,看到這裡,你們有什麼想法?

  生:為什麼點燃蠟燭蹺蹺板後,它就不斷的起起落落呢?

  生:是什麼力量使它們不斷運動的?

  生:玩蹺蹺板時,為什麼我能把媽媽蹺起來?

  生:為什麼不同體重的人能使蹺蹺板平衡?

  生:在什麼情況下,蹺蹺板才能平衡。

  (二)猜想假設,嘗試解釋

  師:大家提得問題都很有研究價值,大家是不是都想知道蹺蹺板保持平衡的秘密?我們猜一猜,到底是怎麼回事?

  生:我想可能與兩邊的重量有關,重的一邊往下落,輕的一邊會往上升。

  生:對,左邊蠟燭油滴下後,重量就會變輕,所以左邊就升起來了,

  師:看來,兩邊的起落與兩邊的重量有關。(師板書,重量?)

  生:我認為除了重量,還可能與位置有關,我們玩蹺蹺板時,就見過小同學把大同學翹起來,只與重量有關是不對的。

  生:老師,我就曾經把大同學翹起過。

  師:看來,這種現象還與位置有關係,那麼位置是相對於哪裡說的?

  生:中心。輕的物體離中心遠了,照樣能把另一邊重的物體翹起來。(師板書:距離中心?)

  師:剛才,大家的討論很積極,猜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怎樣才能證明這些猜測對不對?

  生:做實驗。

  (三)制定計劃,實驗探究

  1、師:請看,這是一個特殊的蹺蹺板,它叫槓桿尺,這是底座、豎杆、平衡尺,仔細觀察槓桿尺,大家有什麼發現?從中間往左數是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從中間往右數是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左邊第一格和右邊第一格到中間的距離是一樣的,那麼左邊第4格和右邊第4格到中間的距離也是一樣。這是鉤碼,它可以掛到槓桿尺上。我在左邊第一格掛1個鉤碼,有什麼現象發生?(左邊沉下去了)看到這裡,你有什麼想法?你想怎樣做?其他同學的想法和他一樣嗎?好,你來試一試,如果成功了,給他點掌聲好不好(鼓掌),現在我把他的方法記錄在槓桿尺圖上,貼到黑板上。

  2、師:剛才,我們演示的只是一種玩法,要想研究平衡的秘密,僅靠一種玩法是不行的,需要大量的玩法,你們還想怎樣玩,使槓桿尺平衡呢?(學生自由發言,如實驗中要做好記錄,教師予以鼓勵)。

  3、師:同學們使槓桿尺平衡的方法可真不少!下面讓我們按自己的想法使桌上的槓桿尺平衡,注意兩點要求:一是小組要分工,要有操作員、記錄員、彙報員、問題員,問題員可以隨時提問題,讓操做員講一講為什麼能平衡?二是平衡了的槓桿尺可以放到一邊,別亂動。開始做吧。

  (師巡迴指導,督促學生做好記錄,問是怎麼想的,為什麼平衡?兩邊比較,兩邊掛一樣多鉤碼會怎樣,兩邊不一樣多時會怎樣?)

  (四)思考結論,表達交流

  1、師:同學們找到這麼多平衡的方法,真了不起,下面讓我們以自己喜歡的方法交流一下,可以拿著平衡了的槓桿尺作介紹,可以展示你的槓桿尺圖,誰的玩法有趣,我們就把它貼在黑板上。

  (學生在實物投影前介紹,教師提問“你怎麼想的?”“一邊一個還可以怎樣掛”“大家看他畫得對不對,誰畫這種玩法的圖了?”“有沒有一邊掛兩個的嗎?”“誰能給他提問題,誰來補充一下?”等,適當進行鼓勵性評價,如“你的想法真奇妙,還有別的掛法嗎?”“你的掛法還挺複雜呢?有沒有用很少的鉤碼讓它平衡的?”)

  2、師:同學們,仔細觀察這6幅平衡圖,你們有什麼發現?你們覺得哪些槓桿尺的平衡很相像?(找相同點,圖(1)、(3)、(5)是一類,因為它們兩邊格數是相同的,兩邊掛的鉤碼一樣多,對稱了;圖(2)、(4)、(6)是一類,因為左右掛得不一樣多,距離不一樣長。師生討論分析第一類:為什麼能平衡?學生的表達可以多樣化,只要合理即予以認可,如平衡的條件有:

  (1)左右格數一樣,重量相同(個數相同);

  (2)左右格數相同,掛得一樣多;

  (3)左右掛得一樣多,格數相同;

  (4)左右對稱就平衡;

  (5)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師板書:一樣多(重)一樣長(格),平衡;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平衡。)

  師:如果一樣多,不一樣長能不能平衡?(可以演示一下)

  (師生討論分析第二類為什麼能平衡?總結出掛的多的一邊離中間近,掛得少的一邊離中間遠;重的一邊離中間近,輕的一邊離中間遠。)

  (五)聯絡生活,知識應用

  1、師(出示課件):有一天,小猴子和大象比賽玩蹺蹺板,看誰蹺起來,結果大象把小猴子蹺起來,後來小猴子開動腦筋,找到了蹺起大象的方法,你們能猜出小猴子的方法嗎?(學生自由發言,如小猴子離支撐點遠一些、幾隻猴子一塊上蹺蹺板等。)

  2、師:同學們,平衡現象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你們瞭解多少?

  (學生自由交流,如人們利用平衡現象發明了秤、天平、體重計;挑水時扁擔放到肩部中間;起重機吊起重物而不倒;走鋼絲的雜技演員做動作時要保持平衡等。)

  (六)、總結評價,課下製作

  1、同學們,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覺得哪個同學表現最好?你覺得自己表現怎麼樣?除了你們小組之外,還有哪個小組表現最好,你們覺得老師今天表現怎樣?

  2、師:這節課同學們探究了有關平衡規律方面的知識,你打算用它來幹什麼?(學生交流。師出示關於平衡的小玩具,鼓勵學生在課下做一些有創意的玩具。)

  師:請同學們課下發揮你的聰明才智,動動腦,動動手,看誰製作的更好,更新穎。

  三、教學反思

  在本課教學中,引領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回憶玩蹺蹺板時的經驗,並配以蠟燭蹺蹺板的遊戲,豐富了學生的感知,為學生提出有關平衡的問題奠定了基礎,激發了學生的研究興趣。問題提出後,我沒有為學生作出相關屆時,而是把解決問題的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動手之前先動腦,積極的猜想,嘗試對觀察到的現象和提出的問題做出解釋,這樣學生的生活經驗便充分的展示與交流,得出了與平衡有關的關鍵問題:重量、位置、支撐點。找到了研究的關鍵問題後,我引導學生制訂實驗計劃,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實驗探究,找到了平衡的條件。學生的表達是多種多樣的,如口頭表達、畫圖表示、現場演示等,這是為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後透過聯絡生活交流平衡現象的應用及課堂總結結束課堂,課下讓學生製作平衡玩具,為學生的課下探究指明瞭方向。透過本課教學,我認識到:學生的科學探究離不開生活經驗,教師要精心設計有層次的探究活動,把每個探究環節落到實處,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小班蹺蹺板遊戲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能透過觀察、體驗和利用已有知識經驗對槓桿尺平衡作假設性解釋;能透過觀察、實驗等方式認識槓桿尺的平衡規律。

  2.善於在遊戲中發現、提出問題;關心人們運用槓桿平衡原理的技術成果;願意合作與交流;樂於用學到的知識改善生活。(德育目標)

  3.知道槓桿尺的平衡條件;瞭解生活中的平衡現象。

  二、教學準備:

  根據教科書給出的探究指向,動員學生課前玩一玩蹺蹺板,並準備進行探究的有關材料,如支架、槓桿尺、直尺、鉤碼、蠟燭等。根據教學設計,教師還應相應地為學生準備其他探究材料,如設計表格、製作多媒體課件等。

  三、教學流程:

  一、回憶、交流玩“蹺蹺板”時的過程及發現的有趣的現象。透過調動學生原有的經驗,進行交流,發現蹺蹺板平衡的特點。

  二、探究怎樣使槓桿尺平衡。組織學生利用槓桿尺來研究平衡現象。

  1.提出活動指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猜測一下,怎樣才能使槓桿尺保持平衡?”

  2.學生預測。

  3.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制定研究方案

  。 4.進行探究實驗。

  5.交流實驗情況及發現。

  6.總結槓桿尺平衡的規律。

  三、交流生活中的平衡現象。

  四、自由活動:玩“蠟燭蹺蹺板”,並說出其中的道理。

  五、拓展活動:我們來做個類似蹺蹺板的小玩具。

  六、拓展活動:

  1.做個類似蹺蹺板的小玩具

  2.課下調查生活中還有哪些平衡現象,下節課交流。

  教學反思:

  在本課教學中,引領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回憶玩蹺蹺板時的經驗,並配以蠟燭蹺蹺板的遊戲,豐富了學生的感知,為學生提出有關平衡的問題奠定了基礎,激發了學生的研究興趣。問題提出後,我把解決問題的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動手之前先動腦,積極地猜想,嘗試對觀察到的現象和提出的問題作出解釋,這樣學生的生活經驗得到充分的展示與交流,引出了與平衡有關的因素:重量、位置、支撐點。找到了研究的關鍵問題後,我引導學生制訂實驗計劃,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實驗探究,找到了平衡的條件。學生的表達是多種多樣的,如口頭表達、畫圖表示、現場演示等。最後透過聯絡生活交流平衡現象的應用及課堂總結結束教學,課下讓學生製作平衡玩具,為學生的課下探究指明瞭方向。透過本課教學,我認識到:學生的科學探究離不開生活經驗,教師要精心設計有層次的探究活動,把每個探究環節落到實處,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