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上語文《口耳目》教案

人教版一年級上語文《口耳目》教案

  教案的設計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面向大多數學生,同時注意培養優秀生和提高後進生,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一年級上語文《口耳目》教案,供大家參考。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十、木、禾”三個字。認識三種筆畫“豎、撇、捺”和一個偏旁“角子頭”。

  2、培養觀察能力,激發熱愛祖國文字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認記生字,會寫“十、木、禾”3個字。

  教學難點:會寫“十、木、禾”3個字。

  教學工具

  幻燈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  入:

  1、師:在識字王國裡,小朋友認識的字可真不少,還記得這幾位老朋友的名字嗎?學生認讀。

  魚  飛  雨 風  土  雲 馬  牛  山 水  下  大 田

  2、匯入新課:現在,識字王國裡幾位有趣的新“朋友”正等著和大家見面。(出示12個生字彩圖)

  (二)、圖文結合,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觀察,各抒己見(學生物件形字的特點只須意會即可)

  2、瞭解學情:在這些新朋友中,有沒有你已經認識的?你是怎麼認識的?

  (如:在前面的課文中讀過;在電視上、書報上、廣告上、路牌上見過)

  3、小結:小朋友們既懂得觀察,又會自己識字,真不錯,這節課我們要把這些字記得更牢。

  (三)、揭示課題,教學“目”

  1、出示課題:學生試讀,教師範讀,帶讀。

  2、圖字對照,認記“目”字。

  (1)看圖讀字。

  出示生字卡片和實物圖片,學生看圖說說:圖上畫著什麼?(指導學生說完整話,並學習用數量詞“一隻”。

  藉助拼音認讀“目”,並知道“目”是“眼睛”。

  (2)比形認字。

  比一比:圖畫、圖畫右下角的古象形字和圖下的現代字“目”有什麼相象的'地方?

  (教師隨學生的發言,相機作簡筆畫輔助教學,形象直觀地展示象形字的演化)

  (3)識記生字:學生交流各自識記生字的方法。

  3、師生共同小結學習“目”的方法:看圖識字—比形認字—識記生字。

  (四)、學習生字

  小組合作,自學其餘的11個生字。教師巡視。、,點撥指導。

  (五)、彙報交流

  1、各組選擇一個字,再派出一個小老師上臺教全班小朋友學習這個字。

  2、臺上臺下之間、師生之間互相補充交流。

  3、小老師沒有教的字,教師重點指導。

  4、引導學生編順口溜記住容易忽略的筆畫。

  5、新偏旁“角子頭”的教學要隨“兔”的教學進行,並拓展:你還認識哪些帶有“角子頭”的字?

  6、學生看圖說話時,引導他們學習用“一張、一隻、一輪、一團、一個、一棵”等數量詞。

  (六)、鞏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帶拼音開火車讀,去掉拼音指名讀、齊讀。

  2、做“開火車”遊戲,複習12個生字。

  (七)、指導書寫“十”

  1、認識新筆畫“豎”。

  (1)出示 “豎”的筆畫卡片,介紹筆畫名稱。

  (2)教師示範寫,並介紹兩種寫法。

  懸針豎(像吊著的一根針)  垂露豎(尾部像吊著一滴小露珠)

  (3)學生書空。

  2、書寫“十”。

  (1)分析筆畫。

  (2)介紹筆順規則:先橫後豎。

  (3)學生觀察課本上的範字。

  (4)教師範寫,並提醒學生:注意兩筆的交接處,橫筆左右較均勻,豎筆的上部短,下部長。

  (5)學生描一個、寫一個;評議;繼續練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