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公開課教案設計

《月光曲》公開課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月光曲》創作的經過,理解貝多芬是個同情、熱愛人民的音樂家。熟讀直至背誦第九自然段,感受音樂的美妙。

  2、理解“幽靜、駐足、傾聽、純熟、激動、安詳、陶醉”等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3、繼續練習標畫重點詞句,練習品詞品句。

  4、認字8個,寫字7個,繼續練習摘錄筆記獨立識字。

  教學重點:

  1、瞭解《月光曲》創作的經過,理解貝多芬是個同情、熱愛人民的音樂家。

  2、熟讀直至背誦第九自然段,感受音樂的美妙。

  教學難點:

  1、理解“幽靜、駐足、傾聽、純熟、激動、安詳、陶醉”等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2、瞭解《月光曲》創作的經過,理解貝多芬是個同情、熱愛人民的音樂家。

  教學準備:

  1、貝多芬的資料。

  2、奏鳴曲《月光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匯入

  瞧,你們一個個坐得多有精神呀!老師相信,今天的你們,一定是最棒的!對自己有信心嗎?

  非常好!

  俗話說:水是故鄉甜,月是故鄉明。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那皎潔的月光總能引起人們無限的情思。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就曾寫下一首和月光有關的古詩--《靜夜思》,你們能把它朗誦出來嗎?

  聽了你們的誦讀,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這樣的畫面:月光如水,輕輕地灑在床前;詩人站在窗前思念著遠方的親人。

  今天,我們也要來學習一篇和月光有關的課文--《月光曲》(教師板書,學生回答)

  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些什麼?

  二、初步感知,學習新課

  在二百多年前,德國有位音樂家叫貝多芬。他譜寫過許多著名的`樂曲,《月光曲》就是其中的一首。

  那麼,這首《月光曲》是如何創作出來的呢?請同學們開啟課本第91頁,齊讀第一自然段,並說說從第一自然段當中你知道了什麼訊息。

  學生交流有關貝多芬的資料,教師相機補充,並進行小結。

  貝多芬資料: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於萊茵河畔距法國不遠的小城-波恩。是偉大的德國作曲家、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被世人尊稱為 “樂聖”。十歲舉行首次公開演奏會,十二歲開始作曲,畢生追求“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主要作品有交響曲9部、鋼琴奏鳴曲32首、鋼琴協奏曲5部,小提琴協奏曲1部,絃樂四重奏16部。

  貝多芬曾說過:“我們的藝術應當只為貧苦的人造福。”“做到這一點,我將是多麼幸福!”那麼,他是不是真的這樣做的呢?接下來我們來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學習2-3自然段

  請同學們用喜歡的方式朗讀段落,並拿起你們的筆,寫出你們的問題。(教師提示朗讀要求:一是把音讀準;二是讀得流利;三是不斷地誦讀,直到明白為止。)

  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交流問題,教師補充說明。

  (1)故事發生在什麼時候,當時的環境怎麼樣?(結合上下文理解“幽靜”的意思)

  (2)抓住“斷斷續續”來理解:你從這個詞語中瞭解到什麼?

  (3)“斷斷續續”的琴聲吸引了貝多芬“駐足傾聽”,卻聽到了兄妹倆的對話。有沒有同學願意扮演兩個兄妹進行分角色朗讀?

  其餘學生思考:你從兩兄妹的對話中感受到什麼?

  (4)駐足傾聽的貝多芬聽到了兄妹倆的對話,心中會有什麼想法?

  (5)教師板書:聽曲

  2、學習第4-6自然段

  (1)聽了兄妹倆的對話,貝多芬是怎樣做的呢?(推開門,輕輕地走了進去)

  (2)貝多芬要做什麼?(教師板書:演奏)

  (3)他為什麼要為盲姑娘彈奏一曲呢?

  (4)盲姑娘聽完以後,心情怎樣?(激動)

  她是如何評價貝多芬的演奏的?(指導朗讀。)

  為什麼她能如此地斷定演奏者就是貝多芬本人?(彈奏純熟,感情深厚)這說明了什麼?

  (5)貝多芬聽到盲姑娘這樣說,心情起了什麼變化?(深深打動如大海的波濤)(與窮人的心意相通,對生活和音樂的熱愛,使他與兄妹間產生強烈的感情共鳴)

  於是他問盲姑娘:“您愛聽嗎?我再給您彈一首吧。”(指導學生朗讀)

  3、學習第7-10自然段

  正在這時候,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景色發生了什麼變化?(月光照進窗子來,屋子裡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的清幽。)(教師指導朗讀)

  這一切使貝多芬覺得心中充滿了溫馨和祝福,也激起了他創作的熱情。(教師板書:創作)

  那麼貝多芬創作了什麼曲子? 究竟這首曲子描繪的是怎樣的畫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找出描寫《月光曲》內容的語句。

  學生瀏覽課文查詢有關內容。

  彙報查詢結果,教師出示相應語段。

  (1)這首曲子描繪的是怎樣的畫面?(明確這首曲子描繪的是月光下大海的景色。)

  (2)你是從哪些語句知道的?(從第九、十自然段中找出有關語句: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薄雲。忽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捲起了巨浪,月亮在烏雲中穿行,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接一個朝岸邊湧過來……風停了,浪息了,月光下的大海無比安詳和美麗。)

  (3)教師出示上面兩段文字,提問:這兩段文字向我們展示了幾幅畫面?

  (4)學生自讀這兩段話後進行四人小組討論。

  (5)師生交流找出如下四個畫面:

  畫面一: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引導學生簡要概括後教師板書:月亮升起)

  畫面二: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薄雲。(教師板書:月亮升高)

  畫面三:忽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捲起了巨浪。月亮在烏雲中穿行,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接一個朝岸邊湧過來……(教師板書:風起浪湧)

  畫面四:風停了,浪息了,月光下的大海無比安詳和美麗。(教師板書:風平浪靜)

  (6)隨著樂曲的旋律,月光照耀下的海面這樣變化著。你能不能透過你的讀把這個變化表現出來呢?放開聲音,各自練一遍,把海面上的四次變化用不同的語調讀出來。開始。

  (7)學生各自讀練習讀課文。

  (8)指名學生分畫面朗讀課文,說說自己讀課文的體會,引導學生感受樂曲旋律的變化。

  ①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

  評議朗讀,體會句意。

  ②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薄雲。

  ③忽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捲起了巨浪。月亮在烏雲中穿行,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接一個朝岸邊湧過來……

  指名讀,提問:此時你感受到了什麼?(此處描寫的是波濤洶湧的海面,曲子的旋律是激昂的,所以語調應該快速而有力。“忽然”說明時間很快,所以應讀得快,“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湧來”也要讀得快,而且有勁。教師板書:激昂)

  ④風停了,浪息了,月光下的大海無比安詳和美麗。

  指名讀,說說為什麼這樣讀?

  (此時海面已經風平浪靜,樂曲將要結束,所以語調要柔和、緩慢。教師板書:舒緩)

  (9)教師:《月光曲》的旋律真是這樣的嗎?讓我們再一次去欣賞這首曲子。

  (10)配樂朗誦這兩段文字。學生小聲地練習自讀。

  (11)教師:月光下的大海千變萬化,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發生了嗎?(不是,是聯想)誰的聯想?(皮鞋匠和妹妹的聯想)

  (12)教師:你從哪兒看出這是他們的聯想?

  (13)出示句子比較:

  她彷彿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

  她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

  ①這兩個句子有什麼不同?(第一句多了一個“彷彿也看到了”,兩句話的意思不一樣。)

  ②為什麼要加上“彷彿也看到了”?(因為景象不是真實的,是妹妹的想像,同時妹妹是個盲人,她看不見。)

  ③教師與學生採用接讀的方式體會破折號的作用。

  (師)她彷彿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生)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湧的大海……(破折號後面的部分是對前面部分展開的聯想和想象)

  ④練習用“彷彿”造句。

  看著那一輪明月,我彷彿 。

  (14)全班朗讀。

  4、學習第11自然段

  這美妙的《月光曲》使兄妹倆深深地“陶醉”了,(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意思)以致於貝多芬已悄悄地離開了,他們還不知道。貝多芬為什麼不辭而別?(教師板書:譜曲)

  當兄妹倆從音樂中清醒過來後,會交談些什麼?(請兩個學生扮演兄妹進行角色會話)

  最後一個自然段的“傳說”與第一自然段的“傳說”起了什麼作用?(首尾呼應)

  全班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昇華感情

  《月光曲》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出示句子:假如貝多芬 ,他就不會創作出《月光曲》。

  ①假如貝多芬不會作曲,音樂記憶力不強,他就不會創作出《月光曲》。

  ②假如貝多芬沒有豐富的想像力,他就不會創作出《月光曲》。

  總結:從聽兄妹倆的對話,聽盲姑娘彈琴,激發了貝多芬創作靈感,非凡的音樂天賦和才能使他創作出了《月光曲》。這件事中,我們可以看出貝多芬是個偉大的藝術家。

  四、佈置作業

  1、摘錄文中的好詞佳句

  2、和同學一起朗讀第九自然段,再次感受《月光曲》,直到成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