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雷雨天氣安全教案

大班雷雨天氣安全教案

  教學目標:

  1、 知道雷電形成的原理過程,明確雷雨天氣的危害,樹立防雷電的安全意識。

  2、 透過調查和收集資料,瞭解好掌握預防雷擊的方法好技能。

  3、 初步掌握遭遇雷擊之後的緊急治療方法和應急措施。

  教材分析:

  引言部分指出了雷電的危害,同時揭示了本課要了解的內容和重點的教學任務。主體部分共設不友好的來訪者和避開雷電防雷擊兩個主題。

  教學重點:

  雷電形成的原理過程,明確雷雨天氣的危害,樹立防雷電的安全意識。

  教學難點:

  遭遇雷擊之後的緊急治療方法和應急措施。

  教學過程:

  一、認識雷電

  1、教師為學生播放一段雷雨季節電閃雷鳴的影片資料,提問:‘這是什麼現象?經歷過這種天氣嗎?當時有什麼感受?”

  2、學生根據生活體驗交流對雷電的認識。

  3、教師引導:“雷電是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在我們生活中就經常會遇到雷雨天氣。你知道雷電是怎樣形成的`嗎?”

  4、 學生先就自己瞭解的相關知識介紹,然後教師結合教材介紹進行補充。可以利用電發生器等科學試驗器材為學生演示一下雷電產生的原理。

  二、正確認識雷電的危害

  1、 教師引言:“雷電發生時的溫度高達2000℃,大家想象一下,這樣的溫度會產生怎的危險?

  2、 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交流雷電的危害。

  3、 教師小結:“雲層能積聚大量正電荷,而地球是導體,本身積聚負電荷,從而使得雲層與雲層之間、雲層與地面之間形成很高的電勢差,幾百萬伏到幾億伏,因而產生的電流就十分強大,達到幾萬安至十幾萬安,形成高熱和強光,會造成巨大破壞,能使人立即死亡。

  如果透過樹木、建築物,巨大的熱量和空氣的振動都會使它們受到嚴重的破壞。”

  4、根據真實案例體會雷電的危害。

  (1) 瞭解教材“真實再現”的案例,教師提問:“這樣的嚴重後果你想到過嗎?當我們遇到雷雨天氣的時候,你想到會有這樣的危險發生嗎?”

  (2) 學生交流對這一事件的認識,並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談談對雷電災害的瞭解和認識。

  (3) 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多雷擊事件案例,幫助學生更全面、明確地認識雷電,重視雷電的危害。

  三、整理資料

  1、 教師指導學生將收集的資料和透過學習瞭解的雷電危害進行整理。

  2、 學生交流收穫。

  四、野外預防雷擊

  1、 教師引言:‘當我們上學、放學的時候,外出遊玩的時候遇到雷雨天氣是常有的事情,那麼如果在外遇到雷雨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2、 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了解的相關知識進行交流,教師結合教材相關資料進行補充。

  (l)避雷、避雨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2)使用雨具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3)留意自己的衣著有沒有容易導致危險的物品。

  (4)避免使用電子產品。

  (5)不進行危險活動。

  五、家庭防雷電措施

  1、 教師出示一組居家生活中的防雷電圖片,讓學生判斷其正確與否,並說明理由教師給予分析和補充。

  2、 教師啟發:“我們在雷雨天氣應該注意防雷擊,那麼在平時沒有出現雷電天氣的時候,又該怎樣預防雷電呢?”

  3、 學生交流日常生活中的防雷電措施,教師補充,如安裝避雷針等。

  六、雷擊後的救護

  1、師:“雷電的危害是巨大的,我們平時一定要加倍小心。不過如果有人不幸遭遇雷電傷害,我們千萬不要慌張,也不要猶豫不決耽誤救治的時間,學習正確的施救方式可以讓我們及時幫助遭遇雷擊的患者擺脫生命危險。”

  教師播放對遭遇雷擊者的緊急救護影片,並結合影片進行救護方法的講解。

  2、學生分組進行救護技能的訓練。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