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用好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教案

學好用好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教案

  導語:元素週期表裡金屬性越是左下方越強,越是右上方越弱。惰性氣體(惰性氣體為舊稱,現稱為稀有氣體)不算。各種金屬的金屬性從左到右遞減,對應金屬的簡單的,一般正價的離子氧化性從左到右遞增。

  一、熟記順序

  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記憶,可以分為三段背: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

  二、掌握規律

  金屬活動性順序主要反映瞭如下規律:

  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從微觀看,是金屬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電子變為陽離子難易的順序。在此順序中,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在水溶液中就越易失去電子變為穩定的陽離子,其活動性就越強,反之則弱。

  2.從理論上講,只有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裡的氫,排在氫後面的金屬不能置換出酸裡的氫;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屬,才能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裡置換出來。

  三、明確適用範圍

  金屬活動性順序只適用於水溶液中發生的置換反應,不適用其他情況,如不能解釋

  Fe2O3+3H2

  2Fe+3H2O

  四、學會應用

  1.判斷金屬的活動性強弱順序

  (1)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直接判斷。

  例1 下列各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一組是( )。

  (A) Cu, Fe, Zn (B)Fe,Ag,Mg(C)Na,Mg,A1 (D) Hg, Ag,Al

  解析 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逐個分析即能得到正確答案(C)。

  (2)根據化學反應關係判斷。

  例2 金屬Y能跟稀H2S04反應,而X,Z不能;將X浸入Z的鹽溶液中,在X的表面有Z析出。則X,Y,Z的金屬活動性按由強到弱的順序排列為( )。

  (A)X>Z>Y (B)Y>X>Z(C) Y>Z>X (D)Z>Y>X

  解析根據題意可知:X, Y, Z浸入稀H2SO4中,Y溶解而X,Z不溶,說明Y的活動性強於X,Z;將X浸入Z的鹽溶液中,X能置換出Z,則X的活動性強於Z。可見X、Y、Z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為Y、X、Z。正確答案為(B)。

  2.判斷由陽離子變成中性原子能力的強弱順序

  例3 在H+、Cu2+、Zn2+、Ag+四種離子的溶液中,由離子變成中性原子的能力由強到弱的順序,正確的是( )。

  (A)Ag+>Cu2+>H2+>Zn2+ (B) Cu2+>Ag+>Zn2+>H+ (C)Zn2+>H+>Cu2+>Ag+(D)H+>Zn2+>Ag+>Cu2+

  解析金屬活動性順序反映的是金屬在水溶液中失去電子的強弱順序,那麼由離子變成中性原子而得電子的能力則與之相反。故上述四種離子變成中性原子的能力由強到弱的順序是:Ag+、Cu2+、H+、Zn2+。正確答案為(A) 。

  3.判斷金屬與酸發生置換反應的可能性

  例4 下列金屬中,能與鹽酸反應的金屬是( )。

  (A)Ag (B) Fe (C)Cu (D)Hg

  解析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裡,氫前金屬能與酸發生置換反應,氫後金屬則不能,因此Ag,Cu, Hg不能與鹽酸反應,只有Fe能與鹽酸反應生成FeCl2。答案為(B)。

  4.判斷金屬與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的.可能性

  例5 在CuCl2和Mg C1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後過濾,留在濾紙上的物質是( )。

  (A)Zn (B)Cu和Mg (C) Cu (D)Zn和Cu

  解析 Zn的活動性比Cu強,但比Mg弱,故將過量Zn粉加入CuC12與MgCl2的混合溶液中,只有Cu被Zn置換出來,留在濾紙上的物質除Cu外,還有過量的Zn。答案應選(D)。

  5.判斷金屬與酸或鹽溶液反應後溶液質量變化情況

  例6 下列每組物質混合後,溶液的質量減輕的是( )。

  (A)Zn和CuS04溶液(B) Zn與AgN03溶液 (C)Zn和稀鹽酸 (D)Zn和MgC12溶液

  分析 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知,(A), (B),(C)均能發生置換反應,(D)不反應,所以(D)溶液的質量不變。(A)中的變化為:Zn+CuSO4=Cu+ZnS04, Zn不斷地與CuSO4溶液反應而消耗,且每65份Zn溶解,就同時有64份Cu析出,即“進多出少”,故反應後溶液的質量增加。

  作同樣分析,不難得出正確答案應為(B)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