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詩兩首《致橡樹》《我願是急流》教案

愛情詩兩首《致橡樹》《我願是急流》教案

  愛情詩,抒發男女間愛情的詩,尤指男人對女人的詩,是詩的一種,是愛情表達的一種形式。愛情詩的定義簡單說來就是情人之間傳達愛意的詩。如果是信件,就會稱為情書。愛情詩分為古典愛情詩,現代愛情詩,當代愛情詩,接下來就由小編帶來愛情詩《致橡樹》《我願是急流》教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致 橡 樹

  教學目標

  1.透過誦讀和品味,理解詩中豐富的意象內涵,流暢而有感情地誦讀本詩。

  2.感悟詩人提倡的獨立平等、互相依存、親密無間的愛情觀,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3.培養鑑賞詩歌的濃厚興趣,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 教學重點

  1. 理解詩中豐富的意象內涵。

  2. 感悟詩人提倡的獨立平等、互相依存、親密無間的愛情觀,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教學難點

  1.理解詩中意象所象徵的傳統愛情觀。

  2.培養鑑賞詩歌的濃厚興趣,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愛情,一個亙古不變的人生話題,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盡情歌頌,留下了幾多千古絕唱:“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愛情,讓人煩惱並甜蜜著的主題,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愛情觀也在不斷髮生變化,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舒婷的心靈深處,聽聽她的心靈獨白。(板書課題、作者)

  二、討論:情為何物

  師:我們身邊有多少人在感嘆“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那麼,到底情為何物呢?在學習詩歌之前,請同學們先討論一下:“愛情是什麼?”

  學生討論發言,老師出示前人愛情語錄:

  蘇聯伊薩可夫斯基:愛情――不是一顆心去敲打另一顆心,而是兩顆心共同撞擊的火花; 蘇聯尤留里科夫:愛情不僅能給人帶來光明,而且也帶來黑暗,不僅使人們感到振奮,也使人們感到壓抑;

  英國莎士比亞:愛是一種甜蜜的痛苦。真誠的愛情永遠不是一條平坦的道路; 法安德烈?莫洛亞:偉大的愛情能使最平庸的人變得敏銳、勇於獻身、充滿信心; 法莫里哀:愛情是偉大的導師,教我們重新做人;

  蘇聯留里科夫:幸福的愛情能使一天等於一年,而使一年等於長生不老。愛情能使人變成神,使人長生不老。

  三、初讀詩歌,體會詩歌否定的幾種傳統愛情觀

  1.朗讀。

  師:那麼,愛情究竟是什麼呢?讓我們先來聽聽舒婷是怎麼說的。

  範讀。(要求:學生注意體會語氣、語調和重音,感情基調理智、冷靜。)

  齊讀。(要求:讀準字音,把握節奏。這首詩有極強的節奏感,長短句錯落有致,許多詩句兩兩對應,朗讀時有跳躍感。)

  自由朗讀。(教師板書重點字詞)

  師:請你隨著音樂輕讀,想想此詩闡述的是一種新型的愛情觀,詩歌從什麼地方開始闡述的? 明確:不,這些都還不夠。

  師:“不”,是個否定詞,它否定什麼?

  明確:否定舊的、傳統的愛情觀,有否定就得提出肯定的東西,從這裡引入嶄新的愛情觀。

  2.解讀第一層:體會作者在詩中否定了哪些世俗的愛情觀。

  (1)男生或集體朗讀第一層。

  (2)師問:詩人在這一層中運用了哪些意象來否定傳統的愛情觀?請同學們在書上劃出。 明確:凌霄花、鳥兒、泉源、險峰、日光、春雨。

  相關知識:所謂“意象”即“主觀情思與客觀物象相融合的產物。”“象”是指客觀存在的物象(包括景象、事象),“意”是指詩人的感知。“意”是“象”的觸發,“象”是“意”的載體,二者水乳交融,互為依託。

  (3)作者透過這些意象否定了哪些世俗的愛情觀?

  明確:

  一方攀附:

  A.先顯示“凌霄花”圖,問:“好看嗎?”(好看)

  B.於是它也很驕傲,炫耀自己。那麼在作者看來,它有沒有資格驕傲、炫耀?(沒有,因為它的生存方式是“攀援”,它沒有自己的主幹,它是靠別人的力量上去的。)

  C.這讓你想起怎樣的女性或婚姻關係?(“夫貴妻榮”、“攀龍附鳳”的依附關係。今天,“傍大款”者還想透過依附“高貴”的丈夫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真是可憐又可笑。現代女性絕不做“以丈夫為職業”的女人,不做靠男人發光的女人。女人不能再是月亮。 單方痴戀:

  A.放小鳥畫。

  B.這是一隻可愛的靈巧的小鳥,但是它只知道在綠蔭下跳來跳去,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卻不知道在綠蔭外面還有可以讓它展翅高翔的自由天空。

  C.這讓你想起怎樣的女性?(甘願做男性的附庸、花瓶、家庭籠中的小鳥,在男性的陰影中麻木喪志,在男性的恩寵下迷失自我的女性,這是單方地痴戀。)

  一味奉獻:

  A.放泉源、險峰、日光、春雨畫。

  B.這是一泓清泉,它給人們送來清涼,在炎熱的夏天,看到這樣一泓清泉,是會讓人心曠神怡的,但是為什麼作者連這樣的清泉也否定了?(因為它所採取的態度是“長年送來”)

  C.提示:我想給大家念幾句歌詞,選自艾敬的《外婆這樣的女人》:“女人,女人,這一生啊,為了誰而活著;女人,女人,這一生啊,為了他和他的孩子們。情竇初開時為愛牽引,瓜熟蒂落時為愛受困,人到中年時殘花敗葉,人老珠黃時為著兒孫??”外婆這一生過得怎樣?(把一生給了他和孩子們,為了別人而活,沒有一刻是為了自己活的,這就無所謂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並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所以從人格價值的維護和保持看,這種一味的奉獻不足取。雖然從道德情感方面說是高尚美好的,但從人格價值的維護和保持來看是不明智的,而且從愛情關係的維繫發展方面看也未必是明智的,如《牽手》中男女主人公的故事所透露的:夏小雪和鍾銳是大學同學,後夏為了支援鐘的事業和照顧兒子,放棄了自己的理想,成了很稱職的“賢妻良母”,但這時,鍾覺得與妻子缺少共同語言,於是感情不和,終至離婚。後小雪重新找回了自我,此時她又具有了吸引鐘的魅力,使鍾希望與她再次牽手。所以現代女性應摒棄“男性中心”的世俗偏見和“女人支撐男人,男人支撐世界”的成就替代觀,不能一味地犧牲自己而“為他人作嫁衣裳”。

  D.險峰甘願作他人的陪襯,也是愛的給予者、奉獻者形象。

  E.對於日光、春雨作者是否否定?――從字面看似乎沒有否定,其實是有否定的(從“不,這些都還不夠”看出),把它補充一下:甚至(也不止像)日光(四季射來熾熱的光焰),甚至(也不止像)春雨(遍灑你的枝葉,澆灌你的心田)。

  3.教師小結:以上三種傳統的“世俗的愛情”,都是以犧牲一方為前提的。傳統的愛情觀顯示愛的雙方的結合,並不是人的感情和價值的平等的結合,往往是權勢和財勢的結合;結合的雙方也往往是主導和從屬、統治和被統治的關係,失去了愛的本質。作者是持否定、批駁的態度的。在作者看來,愛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單方的痴戀,即使由衷的奉獻,也是不夠的。

  四、精讀第二層,瞭解詩人追求的愛情觀

  師:那麼,作者嚮往的愛情觀是什麼樣的呢?讓我們靜聽來自詩人心靈深處的真實表白吧。

  1.學生集體朗讀第二層。

  2.理解意象“木棉”。

  師:詩人在這一層裡提出了“木棉”這一形象。象徵女性陰柔之美的物象很多,如柳絲、蒲葦、水,比方有一首歌裡這樣唱道:“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從傳統意象來看,好像水更能表現出女人的陰柔之美,作者為什麼單單用木棉來象徵女性?

  學生討論後歸納明確:水雖然能表現出女人的柔美,但是水繞山走,給人的感覺總有點依賴之感,缺乏獨立性;而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橡樹站在一起,平等獨立,又不失女性的溫柔之美。

  師:詩人認為具有陽剛之氣的橡樹和具有陰柔之美的木棉應該保持著怎樣一種特殊的關係呢?

  明確:

  (1)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愛的基礎應是獨立平等。要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形象,他們二者應該是並駕齊驅,不分高低的,男女之間的愛情、婚姻應該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的。

  (2)“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裡。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

  ――既有獨立的人格,又有精神上的默契,靈犀相通,相敬如賓。

  (3)“我們分擔寒潮、風雨、霹靂。我們共享霧藹、流嵐、虹霓”中的“寒潮、風雨、霹靂”和“霧藹、流嵐、虹霓”各比喻什麼?

  ―― “寒潮、風雨、霹靂”比喻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霧藹、流嵐、虹霓”則比喻生活中的快樂與成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沒有他人,兩人互通心意,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並分擔、共享生活中的一切,才會有真正的愛情,真正的女性獨立。

  師:作為愛的雙方應以什麼樣的形象出現呢?

  ①男生齊讀:“你有的銅枝鐵幹,像刀、像劍、也像戟”。

  師點撥:銅、鐵、刀、劍、戟說明橡樹堅毅、剛強、有力,作者在這裡用了比喻修辭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漢比做刀、劍、戟,枝幹像銅、鐵,得出理想中的男子漢應具有堅毅、剛強、矯健的陽剛之美。

  ②師問:女性應以怎樣的姿態出現呢?

  女生齊讀:“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師點撥:紅碩的花朵,說明木棉的美麗、熱情、真摯,體現了一種女性的陰柔之美。即:青春秀美、充滿生機,既有美麗的外表,也要有豐富的內涵。

  後兩句,“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難以理解,聯絡自古以來中國女性的遭遇加以體會。

  師分析:中國漫漫歷史長河展現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劇,她們中一部分人意識到自己不公平的待遇,試圖反抗,卻往往以失敗而告終,另一部分人卻沒有意識到,只能像一種依附品一樣從屬於男性。現代社會依然,男女地位還不能完全平等,女性要追求平等,就要付

  出代價。女詩人作為新時代女性,她為此感到難過、沉重,因而發出了沉重的嘆息。而“英勇的火炬”突出了女性還需具備像男子漢一樣英勇、頑強、熱情的品質,能給人帶來力量、溫暖。因此,作者認為女性除了外在美還要有深刻的思想、豐富的內涵。所有這些構成了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③那麼,真正的愛情包含哪些內容呢?

  男女生分讀: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男)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女)

  彷彿永遠分離(男)

  卻又終身相依(女)

  這裡的寒潮象徵著挫折,霧靄象徵著喜悅、幸福,“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作為相愛的兩人,應分擔不幸和痛苦,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當雨過天晴、彩虹環繞,相愛的人最終是共享幸福人生的。這是詩人心中理想的愛情:獨立平等、相互依存、心心相印、甘苦與共。這種愛情才是最堅實的。

  ④詩的最後,詩人大聲表白: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男女生齊讀:“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裡: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在詩人看來,愛不僅只愛對方,還要愛他的事業,他生活的土地,簡言之,愛他所愛。這是一種昇華了的愛情,是愛情的最高境界。

  五、聯絡實際,學生談心中的愛情

  1.學生談透過學習本文,對愛情有什麼新的認識。

  注意:鼓勵學生大膽發表對愛情的認識。(深刻理解感情,深入挖掘內涵。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善於表達情感的能力)。

  師:我真的很佩服大家對詩歌敏銳的感受力,那麼請大家繼續敞開你們感受美的心靈,男女同學分別來談談你對以上幾種愛情觀的看法。

  2.教師總結:

  是啊!愛人是美妙的,被人愛也是幸福的,中學生不乏早戀現象,但同學們思想未定型,心理尚未成熟、經濟未獨立、事業未確定方向。那麼,我們不能輕率地向愛情靠攏,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們首先學習文化知識、不斷完善自己,使自己成為一棵努力向上,根基牢固的大樹,只有這樣才能熱愛生活、擁有生活,在將來才會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愛情。同時,我們還應認識到除了愛情,還有很多值得我們畢生追求的愛,父母之愛、兄妹之愛、朋友之愛、師長之愛,對理想、生活、社會甚至對未來的愛。我相信,同學們沐浴在愛的陽光裡,必定能長成參天大樹。

  我願意是急流

  教學目標

  1、感悟詩中的一組組意象群,把握各自的特點及其間的關係。理解詩人對愛情真誠無私的奉獻精神,感悟詩中美好的感情。

  2、欣賞詩歌結構整齊、反覆詠唱的藝術美。

  教學重點 揣摩詩的意象,體會詩的章法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方法 自學+點撥

  ◆自讀程式

  一、 導課

  詩品出於人品”。我想,古今中外,真正當得起“大詩人”這一稱號的,概莫能外吧。而19世紀匈牙利最偉大的愛國詩人裴多菲就是其中較為卓越的一位。魯迅先生在《摩羅詩力說》中盛讚裴多菲是“偉大的抒情詩人,匈牙利的愛國者”,他還說:“我向來是很愛裴多菲?山陀爾的人和詩的。”

  裴多菲.山陀爾(1823―1849年)生長在一個貧苦的屠戶之家。他曾在詩中自述道:“父親要我繼承父業,我卻做了詩人。結果呢?父親用刀宰牛,我用筆殺敵,其實做的還是同樣的事情。”可見,裴多菲是早就決定要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他鐘愛的詩歌事業,獻給整個匈牙利民族的解放事業了。1849年,當奧地利與沙俄聯軍入侵匈牙利,企圖顛覆尚在襁褓中的匈牙利共和國的時候,裴多菲毅然策馬驅馳,征戰疆場,以26歲的青春熱血為其壯美人生畫上了一個可歌可泣的休止符。“用筆殺敵”也成為他歌唱的一生、革命的一生的真實寫照。

  二、學生自行研討全詩,思考並討論。

  1、詩中意象可概括為幾組、幾類?

  明確:全詩五段,每段有一組意象構成。這些意象又可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急流、小河、荒林、廢墟、草屋、雲朵、破旗,都是詩人的自喻; 另一類是小魚、小鳥、常青藤、火焰、夕陽,是“愛人”的形象表現。

  2、這幾類意象各有什麼特徵?

  明確:屬於詩人自喻的意象,相對來說,比較闊大、粗獷富有男性的陽剛之氣,給人以壯美之感;比喻愛人的意象,相對來說,比較嬌小、細膩、有著女性的柔媚,給人以秀美之感。

  三、學生深入研讀全詩,思考並討論

  1、詩人用哪些詞語將這兩類意象聯絡在一起的?

  明確:“我願意”“只要”。

  2、這樣寫表現詩人什麼樣的愛情觀?

  明確:表現了詩人對愛情的奉獻精神。

  3、討論:這首詩五處運用對照的寫法,請分析每處對照,所揭示的深層含義及其作用。 明確:例如第一段中“崎嶇”和“快樂”形成第一次對照。小魚在水中“游來游去”是悠閒歡快的,而急流、小河在崎嶇的小路上跋涉是艱辛痛楚的。第二段中“勇敢地作戰”和“做巢”“鳴叫”的生活愉快而安逸,而荒林對狂風的作戰則充滿了危險。但“只要”愛人的生活的幸福,詩人甘願冒著危險挑戰狂風等。

  五處對照使詩人對愛情的真誠無私的奉獻精神得到了形象而深刻的體現,具有強烈的感人力量。

  4、一組意象已能表達詩人對愛情的態度,詩人為什麼還要選擇這麼多意象?

  明確:詩中作為比喻的自然現象包羅永珍,豐富多彩。上至廣漠的天空,下至河流山谷;大至山崖廢墟,小至一鳥一魚,意境開闊,畫面舒展。這不僅展現出詩人自由、開朗、奔放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