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打擊樂器音樂教案(通用7篇)

有趣的打擊樂器音樂教案(通用7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趣的打擊樂器音樂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趣的打擊樂器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透過操作,運用不同方法體驗不同打擊樂器敲擊的聲音,培養幼兒對節奏樂興趣。

  2、蒐集各種材料製作打擊樂器並能大方的介紹。

  3、選擇自制的打擊樂器為音樂伴奏,感知聲音的強和弱。

  活動準備:

  1、各種紙盒、橡皮筋、各種瓶蓋、各種飲料盒子、種子、瓶子、石子、各種種子、紙片、木塊、沙等

  2、節奏卡若干

  活動重點:運用各種不同材料進行打擊樂器製作。

  活動難點:運用不同方法體驗不同打擊樂器敲擊的聲音。

  活動流程:

  匯入活動——製作活動——介紹活動——遊戲活動

  活動內容:

  一、匯入活動

  1、介紹各種幼兒蒐集的材料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我們小朋友從家裡蒐集了好多的廢舊物品,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些什麼”

  一、製作打擊樂器

  1、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材料進行製作。

  2、活動過程中發現問題教師及時給予幼兒幫助。

  3、提高多種節奏表現形式讓先做好的幼兒進行練習。

  4、討論活動:

  a、介紹自己做的打擊樂器,

  b、引導幼兒說說在製作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問題?。

  二、遊戲:我們來做演奏家

  a、幼兒合奏進行表演。

  B、相交換打擊樂器進行表演。

  有趣的打擊樂器音樂教案 篇2

  活動名稱

  認識打擊樂器

  活動目標

  1. 知道並記住打擊樂器的名稱。

  2. 知道打擊樂器的使用方法。

  3. 嘗試根據音色來分類打擊樂器。

  環境創設

  各種打擊樂器:碰鈴、串鈴、鈴鼓、三角鐵、響板、木魚、雙響筒、蛙鳴筒、沙球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打擊樂器

  1.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箱寶貝,大家想不想看看?

  2. 這裡面有什麼?我們來看一看(一一出示打擊樂器,並演示使用方法。)

  3. 我們的這些寶貝是一個大家族,他們的名字叫做打擊樂器,他們可以用來演奏打擊樂或者打節奏。

  二、學習使用方法

  1. 請每個小朋友上來,選你喜歡的樂器。

  2. 自己試一試,聽聽你的樂器發出的聲音。

  3. 聽老師打幾段節奏,小朋友用你們的小樂器來模仿一下。

  三、嘗試分類

  1. 我們聽過了自己的小樂器發出的聲音,請你們來說說你的樂器發出的聲音是什麼樣的。(教師總結:叮叮、篤篤、沙沙等)

  2. 請你們根據自己的樂器聲音排成小組。(教師指導)

  3. 每個小組的小朋友來試試,分別來給我們的歌打打節奏,還記得我們的節拍符號嗎?(播放樂曲,讓幼兒分組打節奏,分別對各種樂音有感性認識。)

  活動反思

  有趣的打擊樂器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透過蒐集各種石頭及輔助材料製作石頭打擊樂器,使幼兒體驗自制打擊樂器的快樂。

  2、透過操作,運用不同方法體驗不同石頭打擊樂器敲擊的聲音,培養幼兒對節奏的興趣。

  3、選擇自制的石頭打擊樂器為音樂伴奏,感知聲音的強和弱。

  活動準備:

  1、不同種類、不同大小的石頭。

  2、各種紙盒、空塑膠瓶子、易拉罐(可封口的)、棒子等。

  3、與音樂匹配的節奏卡一張。

  活動重點:

  運用石頭與輔助材料進行石頭打擊樂器製作。

  活動難點:

  運用不同方法體驗不同的自制的石頭打擊樂器演奏的聲音。

  活動流程:

  匯入活動--製作活動--介紹活動--演奏活動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介紹各種幼兒蒐集的石頭及輔助材料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師:"我們小朋友蒐集了好多石頭和廢舊物品,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製作石頭打擊樂器,練習演奏方法。

  1、引導幼兒嘗試用石頭及輔助材料進行石頭打擊樂器的製作。

  2、製作過程中發現問題教師及時給予幼兒幫助。

  石頭打擊樂器製作、演奏參考:

  ①兩塊石頭互相敲打

  ②將一些石頭放入紙盒中搖晃

  ③將一些石頭放入塑膠瓶中搖晃

  ④將一些石頭放入易拉罐中搖晃

  ⑤將一塊石頭或兩塊石頭(同時或交替)在紙盒(塑膠瓶、易拉罐)上敲打等。

  3、指導做好的幼兒用自制樂器練習演奏方法。

  三、討論活動:

  1、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做的石頭打擊樂器以及製作方法。

  2、請幼兒演奏自制的石頭打擊樂器,其它幼兒傾聽樂器發出的聲音,感知聲音的強和弱。

  四、石頭打擊樂演奏。(音樂自選,以節奏鮮明為宜)、幼兒合奏進行表演。

  1、互相交換石頭打擊樂器進行表演。

  活動評析:本節課氣氛好,選材新穎。師幼互動很好,真正做到了玩中學,學中樂。本節課在準備上面也比較充分。覺得如果在後面快節奏的地方把碎石頭換成兩塊石頭的話,效果也許會更好,孩子們的積極性,和節奏的效果都會比較好。

  有趣的打擊樂器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受樂曲“小看戲”的歡樂、詼諧的情緒,並透過整體模仿動作,學習分聲部打擊樂器。

  2、啟發幼兒傾聽“小鑼”的音色,教會幼兒演奏方法,並集體合奏中保持演奏速度。

  活動準備:

  打擊樂器。

  活動過程:

  一、律動、練聲。

  練聲:《數青蛙》、《只要媽媽露笑臉》、《蝴蝶找花》、《幸福拍手歌》。

  律動:《摘果子》、《笑一個吧》、《我來教你跳個舞》。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彈奏樂曲幫助幼兒回憶樂曲名稱。

  師:小朋友你們聽過這首樂曲嗎?還記得嗎?

  師:那誰知道這首樂曲的名字叫什麼嗎?(引導幼兒完整的回答樂曲的名字叫《小看戲》。)

  2、教師再次彈奏樂曲,引導全班幼兒跟隨樂曲完整的打節奏做拍手、拍肩、跺腳的動作。

  師:那請小朋友聽好音樂,整齊地打節奏!

  3、引導幼兒學習用樂器打擊樂曲。

  ①教師出示小鑼、鈸,介紹樂器名稱並讓幼兒傾聽小鑼、鈸的音色,教師示範如何拿鑼,右手用小縋敲擊鑼的中心等要領,幼兒集體做敲小鑼的模仿動作。

  師:今天朱老師還帶來了很多的樂器,請小朋友們看看。這些樂器應該怎麼用呢?

  ②幼兒分組討論。

  師:拍手時用什麼樂器來演奏?拍肩時用什麼樂器來演奏?跺腳時又該如何演奏?

  注:全體幼兒做拍手動作,教師在幼兒拍肩時,加入鑼聲,烘托詼諧情緒,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師小結:這首樂曲來自中國東北一首有名的民間樂曲,它帶給我們的是一個很歡快的樂曲。我們還要帶很飽滿的情緒進行演奏。

  4、幼兒進行合作演奏。

  ①教師哼曲子,幼兒輪流演奏。

  ②幼兒拿已準備好的打擊樂器,看教師指揮進行演奏,並注意傾聽樂器聲的歡快與風趣。

  ③交換樂器練習。

  ④請小朋友當指揮全體幼兒演奏樂曲。

  重點討論:“我們怎樣才能演奏的好聽、統一,怎樣看指揮演奏?”

  三、結束部分

  1、歌表演《幸福拍手歌》。

  2、表揚認真演奏的幼兒,使幼兒知道我們都是小演奏家了,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小結活動情況,下課!

  有趣的打擊樂器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透過蒐集各種石頭及輔助材料製作石頭打擊樂器,使幼兒體驗自制打擊樂器的快樂。

  2、透過操作,運用不同方法體驗不同石頭打擊樂器敲擊的聲音,培養幼兒對節奏樂興趣。

  3、選擇自制的石頭打擊樂器為音樂伴奏,感知聲音的強和弱。

  活動準備:

  1、不同種類、不同大小的石頭。

  2、各種紙盒、空塑膠瓶子、易拉罐(可封口的)、棒子等。

  3、與音樂匹配的節奏卡一張。

  活動重點:運用石頭與輔助材料進行石頭打擊樂器製作。

  活動難點:運用不同方法體驗不同的自制的石頭打擊樂器演奏的聲音。

  活動流程:

  匯入活動——製作活動——介紹活動——演奏活動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介紹各種幼兒蒐集的石頭及輔助材料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我們小朋友蒐集了好多石頭和廢舊物品,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製作石頭打擊樂器,練習演奏方法。

  1、引導幼兒嘗試用石頭及輔助材料進行石頭打擊樂器的製作。

  2、製作過程中發現問題教師及時給予幼兒幫助。

  石頭打擊樂器製作、演奏參考:①兩塊石頭互相敲打②將一些石頭放入紙盒中搖晃③將一些石頭放入塑膠瓶中搖晃④將一些石頭放入易拉罐中搖晃⑤將一塊石頭或兩塊石頭(同時或交替)在紙盒(塑膠瓶、易拉罐)上敲打等。

  3、指導做好的幼兒用自制樂器練習演奏方法。

  三、討論活動:

  a、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做的石頭打擊樂器以及製作方法。

  b、請幼兒演奏自制的石頭打擊樂器,其它幼兒傾聽樂器發出的聲音,感知聲音的強和弱。

  四、石頭打擊樂演奏。(音樂自選,以節奏鮮明為宜)

  a、幼兒合奏進行表演。

  B、互相交換石頭打擊樂器進行表演。

  有趣的打擊樂器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打擊樂器,並嘗試用樂器進行打擊樂的活動。

  2、初步學會看圖譜並根據圖譜進行節奏練習。

  3、樂意與同伴進行打擊樂活動。

  活動準備:

  1、節奏圖譜一張

  2、指揮棒一根

  3、下載音樂《蜜蜂做工》

  活動過程:

  一、匯入部分

  教師:“春天來了,好多花都開了,你們猜猜看,這麼多花,把誰吸引過來了呀?”

  教師:“哦,是小蜜蜂來了,它來幹什麼呀?”

  二、完整練習拍節奏

  1、教師:“你們看花園的花多美啊,我們快坐下來欣賞一下。”(出示節奏圖譜)

  2、教師:“他們有什麼不一樣”(有的是一朵,有的兩朵連在一起的)

  3、(出示小蜜蜂)“現在小蜜蜂要來教我們採蜜啦!看好。(教師進行節奏示範) 講解如何看節奏圖譜,如何根據圖譜打節拍。

  三、使用打擊樂器演奏

  1、講解所要用的打擊樂器,並引導幼兒根據樂段來使用合適的樂器。

  2、引導幼兒熟悉樂器的演奏方式,幼兒練習自己需要演奏的樂段,強調演奏時要看指揮。

  3、指揮幼兒進行完整的演奏。

  4、交換樂器進行演奏

  四、結束部分

  (一)如何演奏好擊打樂器

  首先找到樂器中的運動,其次在加強練習運動。

  例如: 拉弦類樂器中的運動是推弓和拉弓,只要不斷加強練習就一定能把它演奏好,因為它是拉弦類樂器中的基本功練習,是掌握拉弦類樂器的精華。吹奏類樂器中的運動是呼吸運動,先加強對氣息的控制力,因為它是吹奏類樂器中重要練習內容,是練習的基本功,是掌握吹奏類樂器的總司令。

  打擊樂類樂器中的運動往往一直都沒找到其中的運動,甚至被眾多人所忽視 就是把打擊類樂器中的運動只強調擊打,這就是問題所在。拉弦和吹奏類樂器運動都是兩種,一推一拉,一呼一吸,為什麼在打擊類樂器中就偏偏的一種呢?那眾人所忽視的又是什麼運動呢? 是“抬”這個運動,沒有人想過不抬怎麼打啊,所以被眾人所忽略掉。

  “抬”運動即使音樂中的速度,又是打擊類樂器中運動的“心臟”,可想而知有多重要。 所以說想演奏好打擊類樂器先找到其中的重要運動,運動就是“抬”和“落”的運動,這要掌握了這兩個運動,也就是掌握了打擊類樂器中的命脈,在不斷的刻苦練習,成功也是指日可待的。

  (二)小學音樂中的`打擊樂器有哪些

  三角鐵、板鼓、小鈸、書鼓、沙槌等。

  1、三角鐵

  三角鐵又稱“三角鈴”,是一種古老的打擊樂器,是管樂隊、管絃樂隊、交響樂隊乃至歌舞劇樂隊中必不可少的打擊樂器。常常在華彩性的樂段中加入演奏,以增強氣氛。

  2、板鼓

  板鼓,因常與拍板由一人兼奏而得名。又稱單皮(一面蒙皮)、班鼓(過去戲班專用)。是漢、納西、土家、侗、蒙古等族棰擊膜鳴樂器。流行於雲南、貴州、湖北、湖南 、廣西、廣東、內蒙古、河北等省區及全國各地。

  3、小鈸

  小鈸,又名小鑔。壯、苗、瑤、彝、傣、佤、仫佬、京、水、仡佬、漢等族互擊體鳴樂器。壯語稱斜埃。流行於全國各地。 響銅製,缽形,鈸體較小而厚,鈸面直徑12釐米~14釐米,碗徑5釐米~7釐米,碗高1.5釐米~2釐米,碗頂鑽孔系以綢布,兩面為一副。

  4、書鼓

  書鼓,是漢族傳統棰擊膜鳴樂器之一。流行於全國各地,專用於中國北方說唱音樂“大鼓書”等各種鼓書伴奏。

  5、沙槌

  搖奏體鳴樂器,亦稱沙球。起源於南美印第安人的節奏性打擊樂器。傳統沙槌用一個球形幹葫蘆,內裝一些乾硬的種子粒或碎石子,以葫蘆原有細長頸部為柄,搖動時硬粒撞擊葫蘆壁發聲。

  (三)打擊樂認識

  打擊樂器也叫“敲擊樂器”,是指敲打樂器本體而發出聲音的。其中有些是有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如雲鑼、編鐘等;其它還有一些無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如拍板、梆子、板鼓、腰鼓、鈴鼓等。若根據打擊樂器不同的發音體來區分,可分為兩類:(1)“革鳴樂器”也叫“膜鳴樂器”,就是透過敲打蒙在樂器上的皮膜或革膜而發出的樂器,如各種鼓類樂器;(2)“體鳴樂器”,就是透過敲打樂器本體而發聲的,如鍾、木魚、各種鑼、鈸、鈴等。

  大多數打擊樂器有一個確定的音,甚至連鼓的音也是確定的。但一般來說打擊樂器的分類是看一個樂器是否有一個確定的音高。定音鼓、木琴、馬林巴、顫音琴、鈴、管鍾、古鈸和鐘琴都有一定的音高。小鼓、大鼓、沙槌、響板、響棒、牛鈴、吊鈸、沙球、齒輪剮響器、勺、木魚、嗵嗵鼓、蒂姆巴爾鼓、三角、震音器、擦衣板、鞭、南梆子一般沒有確定的音高。但也有些打擊樂器手在錄唱片或演奏特別的作品前確定他們的鼓的音高。鑼有有確定音高的和沒有確定音高的良種,西方的鑼一般沒有確定的音高。吊鈸也有有確定音高的,但很少見。此外打擊樂器還分膜鳴樂器和自鳴樂器。膜鳴樂器上覆蓋著一層膜,打擊膜產生聲音,比如鼓。自鳴樂器自己就可以發聲,比如三角。鈴鼓即是膜鳴樂器也是自鳴樂器。

  中國的民族樂器中有許多特有的打擊樂器,這些打擊樂器有的今天還在使用,有的今天已經不使用了(比如編鐘)。許多這些傳統的打擊樂器是中國傳統藝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比如在中國的戲劇中的磬、鼓、鑼、鈸,或者在說書時使用的快板、響板等。在中國的傳統音樂中打擊樂器的使用比較少,打擊樂器(除木琴和編鐘外)一般也被看作是下級的樂器。在春秋和戰國的文獻中比如就有嘲笑秦國的打擊音樂的文章。

  在大部分的管絃樂曲完成的時代,打擊樂器並未受到重視,最普遍使用為定音鼓,用途僅為增強樂曲氣勢。再來是小鼓、大鼓、鈸、木琴等。不過後來樂曲逐漸走向多樣化,打擊樂器豐富的節奏性因此得到善用。在二十世紀初期管樂開始發展,各式各樣的打擊樂器慢慢被研發改良,作曲家得以利用多樣的音響效果使樂曲更加有變化。

  打擊樂團中的打擊樂器又比管樂團中的更多樣化,甚至範疇不再僅限於使用固有的樂器來產生既定的聲音,如拖鞋、砂紙、鐵錘等生活用品也常常出現在樂曲中。

  有趣的打擊樂器音樂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在初步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認真觀察,大膽嘗試,學會跳整個舞蹈,節奏正確。

  2激發幼兒探索興趣,初步培養幼兒的自學能力,自信心,並體驗成功的喜悅。3培養幼兒的感受力和節奏感。

  二,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音箱,鈴鼓、碰鈴、木魚等樂器。2知識準備:會做遊戲,會唱兒歌

  三,活動過程

  1、遊戲《去表演》

  ①響起音樂前奏,讓幼兒回憶歌曲名稱。(達爾克羅茲教育體系:幼兒音樂教育應該立足於聽)

  ②在音樂伴奏下,啟發幼兒用歡快的聲音口唱兒歌“新年好啊,新年好啊,祝賀大家新年好,我們唱歌我們跳舞,祝賀大家新年好”

  ③讓幼兒邊唱邊跳,按樂句自編各種動作。(達爾克羅茲教育體系:音樂教育從幼兒本身所具有的節奏要素入手,以聽音樂和身體運動為手段,去喚醒兒童本身的音樂才能)

  2、新授舞蹈《我真的很不錯》

  (1)匯入

  老師:“小朋友們剛才表現得很好。既然我們表現得那麼好,是不是應該表揚一下自己啊?”“我們以前都在用同一種方式來表揚自己和和其他小朋友,今天我們換另一種特別的方式,好不好?”

  (2)感受音樂

  ①讓幼兒聽聽音樂所表達的情緒是怎樣的(自信,歡快)

  ②聽音樂,瞭解音樂節奏:聽音樂做肢體動作、用樂器打節奏(達爾克羅茲教育體系:幼兒音樂教育藉助節奏來引起大腦和身體之間迅速而又規律的交流達到情感與思想、本能與控制、想象與意志之間的協調發展)肢體動作:

  提問:小朋友,我們可以用身體做怎樣的動作來表現這首歌的節奏,還有自己的感受啊?

  教師出示節奏條:與幼兒共同為節奏配肢體節奏,重點是與音樂配肢體節奏,交代幼兒根據每句歌詞的音樂用自己的喜歡的方式和動作表達。(擊掌,叉腰,跳躍??)

  請幼兒與教師一起邊唱邊表演自己創編的舞蹈,教師注意引導幼兒同伴間相互學習動作表演,以豐富幼兒的舞蹈動作。讓幼兒回憶平時自己表現好的行為,讓幼兒應用舞蹈給自己表揚鼓勵,透過這一個環節不但鞏固幼兒的舞蹈,還能激發幼兒做好事的積極性。讓幼兒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樂器節奏:

  師:“我們用身體動作表現了音樂,表達了自己,接下來,我們用另外一種方式——敲打樂器,再表演一次。”

  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看指揮演奏。每位幼兒每件樂器都演奏一次。引導幼兒注意樂器演奏聲音的諧調,演奏出優美的聲音。

  ②引導幼兒理解舞蹈內容

  (3),學習舞蹈(達爾克羅茲教育體系:主張音樂教育不僅學習用聽覺去感受音樂,同時學習用整個肌肉和心靈去感受、表現音樂的節奏疏密、旋律起伏及情緒變化的節律)

  ①老師示範表演一次舞蹈:“小朋友們,你們覺得老師剛剛跳的怎麼樣啊?想不想學啊?”“那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個舞蹈吧。”

  ②老師放慢速度邊示範邊引導幼兒觀察,讓幼兒基本掌握動作的順序。

  ③邊哼音樂,邊配語言節奏,跟著老師一起學會舞蹈的每個動作。(先學手部動作—顫膝—墊步—小步跑—配合整體動作)

  ③幼兒初步跟跳,啟發幼兒自願跟跳,老師:“小朋友們都學會了,現在我們一起跟著老師來跳一遍,及時表揚表現好的幼兒。

  (4)、遊戲(鞏固)

  讓幼兒圍成一個圈,根據老師唱出的歌詞(不一定按順序唱),做出剛學的舞蹈動作,做對的予以表揚,沒做對的向做對的小朋友模仿學習,後重做一次。遊戲結束後,做對次數最多的幼兒,有最終獎勵。

  新年好

  1115|3331|1355|432-|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賀大家新年好,2344|3231|1325|721-|我們唱歌,我們跳舞,祝賀大家新年好!

  舞蹈音樂

  我真的很不錯

  我真的很不錯,我真的很不錯,我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很不錯

  小小年紀志氣高,上學認真我最好,媽媽說我好寶寶,爸爸誇我最勤勞。想啊想啊快快長大,看吧看吧長大最好。想啊想啊快快長大,看吧看吧長大最好。我們真的很不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