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文言文《橘逾淮為枳》教案

初中語文文言文《橘逾淮為枳》教案

  教學目標:

  掌握文言實詞,正確翻譯全文,理解類比、對比、反問在說理中的作用。

  準確把握文中楚王和晏子的人物形象,感受晏子有利有禮有節的愛國精神。

  教學重點:掌握文言實詞,正確翻譯全文,理解類比、對比、反問在說理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準確把握文中楚王和晏子的人物形象,感受晏子有利有禮有節的愛國精神。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時代背景介紹:齊景公在晉國訪問時的狂妄態度,引起了晉國的'不滿,於是派出軍隊攻打齊國幾乎兵臨城下。透過這次教訓,景公意識到單憑齊國的力量是無法與強晉抗衡的,於是他將目光放到了南方的楚國,決意與楚修好,共抗晉國。在這種情況下,具有外交才幹的晏子作為使者訪問了楚國。

  此時楚國由楚靈王執政,他目空天下,狂妄自傲,因此打算羞辱一下齊國的使節“身材矮小,其貌不揚”的晏子,於是便有了“晏子使楚”這個故事。

  2、楚王想出了一個怎樣的陰謀?晏子又是如何化解陰謀的?

  二、初讀翻譯

  1、朗讀課文、複述故事(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2、自讀課文,圈劃出不理解的字、詞、句。

  3、互助翻譯,疏通課文

  三、理解課文

  1、楚王要“辱”誰?(真的是為了辱晏子嗎?)

  “齊之習辭者”VS“習辭者”

  2、楚王為了“辱”成功,做了哪些準備?

  與左右大臣合謀

  安排演員

  選擇時機:酒酣

  3、在宴席上正式“演出”時有沒有破綻呢?

  4、“王視左右曰”,此時的楚王可能有怎樣的語氣神情?

  5、面對楚王的別有用心的刁難,面對國家尊嚴受到威脅,晏子是如何應對的?晏子運用了哪些方法技巧進行反擊?

  對比 淮南為橘VS淮北為枳

  類比

  對比 在齊不盜VS入楚則盜

  弊在楚

  5、“王笑曰”,楚王此時是一種怎樣的笑?

  6、從全文來看,體現出晏子是一個怎樣的人?晏子為什麼要“避席”?

  7、楚王是一個怎樣的人?

  8、分角色朗讀

  四、總結

  1、透過這篇文章,你獲得了哪些啟示?

  2、複習文言文知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