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 捏泥動物教案

小學美術 捏泥動物教案

  [分析]捏泥動物

  一、教 材 分 析

  捏泥動物是兒童最喜愛表現的題材內容,在他們的繪畫作品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非常有趣的動物形象。

  本課捏泥動物教學透過捏泥動物,讓學生認識瞭解製作捏泥動物立體動物的方法、步驟,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本課教學應重視學法指導和對動物造型的認識。透過揉、捏、粘接等多種方法來做自己喜歡的、熟悉的動物形象。捏泥動物同時運用粘、刻的方法進行裝飾表現出動物的特徵。本課教學內容是兒童對動物認識的加深,從平面繪畫到立體表現的過渡,教師應指導學生將個人的製作與集體的活動進行結合。可以設計一個場景,如動物運動會、森林音樂會等,調動學生的學習慾望。可以幾人一組或以小組為單位,每人做不同的動物形象,使之在學習和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保護自然的意識。

  小學美術教案二年級上冊:13課 捏泥動物

  二、教 學 目 標

  *認識、瞭解動物的基本形態,培養立體造型的能力。

  *掌握捏製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培養團結、協作的集體意識。

  三、教 學 設 計

  本課的教學,教師應引導學生透過記憶、想象,培養造型表現能力,透過活動形式來提高兒童的學習興趣,把能力的培養放到學習捏製的活動中。

  本課教學安排要考慮到環節的.設定,層次條理要清楚合理。透過記憶觀察——感受體驗——造型表現——遊戲活動——相互評價,在造型表現的活動中,激發興趣,養成從小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意識。

  本課教學是以動物為表現物件的學習活動,透過捏各種不同造型的動物形態,引發學生的興趣,在動手製作和活動中完成學習。

  教學中教師要在捏製泥動物的活動中對造型、製作的方法、步驟及粘刻手法進行適當的演示,並結合媒體,實物的觀察,使學生能透過感受,記憶和運用恰當的方法來進行表現。

  作業評價:透過活動形式,讓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談自己的認識,以及保護動物的意義。

  作業要求:運用多種方法捏一個自己喜愛的小動物,並進行適當的新增裝飾。

  四、教 學 建 議

  *教學中,教師要透過多種手段、媒體、光碟、實物提供給學生可觀察的動物形象,瞭解動物的結構、動態,以便作業的完成。

  *作業的形式可以用陶泥或彩泥來完成。

  (陳以文)

  [教案]新港小學 黃秀宇老師的教案

  教學目標: 認識與瞭解動物的基本特徵。用橡皮泥抓住動物的特徵做自己喜歡的動物,進一步掌握做泥塑過程中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培養學生的立體造型能力。激發學生愛護動物的情感與團結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 用橡皮泥做自己喜歡的動物。

  教學難點: 動物的特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認知體驗

  1 、幾位頭戴動物頭飾的學生出來進行角色表演。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好朋友,看!是誰呀,它們有什麼特徵?

  2 、教師播放課件,學生觀看有關動物的影片。教師板書課題:動物

  二、師生互動,深入體驗

  師:你們看了這些動物,最喜歡哪一種動物,它有什麼特徵?

  1 、學生分別描述一下自己喜歡的動物有哪些特徵。

  2 、教師出示用橡皮泥做的動物,板書課題:捏泥動物

  三、表現

  1 、你們知道老師是怎樣做出來的嗎?

  2 、小組合作探討製作的過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