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體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

落體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

  主題選定:生活中的落體現象隨處可見:丟擲一個球,它會落到地面上;向上扔出一個沙包,它也會落到地上。在一次晨間鍛鍊活動中,孩子們對這一現象十分好奇,問我:“老師,為什麼不管扔什麼東西,它都會往下落呢?”這個問題讓我一時不知從何說起。因為落體現象涉及到地心引力、物體重量、空氣浮力等原理,十分抽象和深奧,孩子不可能理解。但引導幼兒關注、探究這一現象可以引起孩子對有關問題的思索。牛頓不正是從蘋果的下落中受到了啟發,發現了萬有引力嗎?

  正如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加德納所主張的:幼兒園的課程內容應從幼兒自身的生活和社會生活中出發,重視幼兒對智慧的運用。因此,抓住這一機會,我設計了有關於落體的主題探究活動,運用觀察、討論、查詢資料、統計、實驗等多種方式,起用不同的材料,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和發揮幼兒的創造性,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解決問題、創造產品”(加德納“多元智慧論”原文)的樂趣,從而培養幼兒探究科學奧秘的興趣。

  該主題讓幼兒獲得的關鍵經驗在於:瞭解生活中常見的落體現象,掌握初步的科學探究的方法,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科學奧秘的慾望,在活動中體驗發現的樂趣。

  教育目標:

  發現物體在空中會自由下落,不同物體下落速度不同。

  嘗試改變物體下落的速度,發揮幼兒創造性,培養幼兒動手試驗和觀察的能力。

  瞭解落體現象在生活中的應用,嘗試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對生活中的落體應用現象進行新的設計。

  在多種形式的活動中,體驗探索科學奧秘、運用科學知識的樂趣。

  主題活動案例 我們試一試

  設計意圖:

  孩子們在觀察中發現,無論你往天上扔什麼物體,它都會落下來。但是同時孩子們也發現:當你往天上扔一個皮球時,皮球會迅速地落下來;可如果你扔一張報紙,不僅是扔得不高,落地的時候也很慢,“報紙是飄下來的”。為什麼不同的物體,有的落地速度非常快,有的卻慢慢地落下來呢?孩子們對此產生了疑問。

  人的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當孩子遇到一個問題,需要給予關注、處理和解決的時候,思維就開始了。而教師就是要引導幼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知識,透過“做”來學。於是,我設計了“我的發明”這個活動,鼓勵孩子們在自己的實驗、探索、觀察和比較中發現問題的答案,體驗探索科學奧秘的樂趣,培養幼兒動手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

  活動目標:

  願意在自己的親自實驗中尋找問題的答案,體驗探索科學奧秘的樂趣。

  比較不同物體的下落速度,嘗試改變物體下落的速度,培養幼兒的創造意識。

  培養幼兒初步的動手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糖紙、羽毛、報紙、小塑膠玩具、軟球、小沙包、手絹大小的布片等。

  海報紙、記錄筆。

  闊的場地。

  活動過程:

  1.遊戲:“誰扔得高?”為幼兒提供多種材料的物品,讓

  幼兒試著扔一扔,看看什麼東西能扔得高?(引出幼兒對物體下落現象的經驗回憶,知道不管什麼東西都會落到地上。)

  2.討論:比較物體下落的速度,並作好記錄。

  ⑴你剛才扔了什麼東西?它落下來的速度怎樣?

  ⑵再試一次,比較一下什麼東西落地最快。

  ⑶讓幼兒將自己實驗的結果記錄下來,和幼兒一起統計各種物體下落的情況。

  3.幼兒進行第二次探索,然後討論:物體下落的速度與什麼有關呢?

  ⑴引導幼兒使用材料相同、形狀不同的物體,觀察它們扔上去和落下來的情況是怎樣的?(得出:物體的形狀會改變下落的速度。)

  ⑵引導幼兒使用相同形狀、不同材料的物體,觀察它們扔上去和落下來的情況是怎樣的?(得出:物體的材料會影響下落的速度。)

  ⑶引導幼兒比較剛才使用的兩組材料,哪一個重,哪一個輕?(得出:物體的重量會影響下落的速度。)

  4.嘗試改變物體下落的速度。

  ⑴我們有什麼辦法讓下落的物體比原來下落的速度慢一些或快一些?

  ⑵幼兒嘗試改變物體下落的速度:如將紙折成飛機,就扔得高些,落下來的速度也快些;將玩具上放一個小手絹做成小降落傘向下落得慢些。

  5.討論:你剛才玩的什麼東西?你是怎樣改變它下落的速度的?

  6.談一談:生活中有哪些現象和我們今天的發現相似呢?(如降落傘)

  活動延伸:

  活動區中,鼓勵幼兒運用不同的材料對生活中的落體運用現象進行新的設計。

  鼓勵幼兒繼續收集有關於落體現象運用的資料,並進行統計。

  引導幼兒對改變物體下落速度的方法進行分類。(改變形狀、改變結構、改變重量等)

  活動反思:

  這一次活動是從孩子的生活中生成的,因為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孩子們在活動的過程中也就分外的投入。每一個孩子都急不可待地自己去試一試,每一個孩子都急於將自己的發現告訴別人。孩子們討論的氣氛十分熱烈,還發生了有趣的爭執:譚文馨說她的報紙捏成球以後落下來的速度要比沒有別成球的時候還要慢,許欣迪馬上否定了她的意見,說:“那是不可能的。肯定是因為別的什麼原因。”我馬上讓他們倆個重新實驗。原來,因為報紙捏成球以後拋得更高一些,所以落地的速度感覺要慢一些,實際上捏成球以後落地的速度是快一些的。孩子們透過比較統一了意見。

  認知是一個過程,並且是一個主動的`過程。

  幼兒的學習應該是主動地發現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布魯納認為,作為教師,就是要引導孩子像科學家發現真理那樣,透過自己的探索和學習,“發現”事物變化的因果關係及其內在聯絡,形成概念,獲得原理。在活動中,我始終把自己放在一個支持者、觀察者、引導者的位置上,不對孩子的發現妄加評論,不輕易否定孩子的不正確的結論,而是讓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分析,親自獲得知識,這樣的知識才是最有效的。

  教育的目的,決不能僅限於教會孩子一套特殊的認識規律或者知識結構;而且還要使孩子自信具有創造性思考問題的能力。在活動中,我鼓勵幼兒大膽地嘗試,“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在改變物體下落速度這一環節中,有的孩子給羽毛上繫了一個小塑膠玩具,羽毛下落的速度就快多了;有的孩子在手絹中包了一塊橡皮泥,手絹落得就快一些;有的孩子把毛巾團一團,毛巾散開了,他又用透明膠帶把毛巾粘起來……簡直可以說是花樣百出。正是透過自己的“發現”過程,孩子們體驗到了“發現”知識的興奮感和完成任務的自信心,從而使他們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決問題。這種興奮感和自信心對孩子的成長過程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任何教育活動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總會有著這樣或者是那樣的瑕疵。這次活動還存在著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各個環節的時間的安排要合理。在第一次探索和討論時,原來準備安排由老師引導幼兒統計和記錄,但這樣會耗費很多的時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