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狀與結構》小學六年級教案

《形狀與結構》小學六年級教案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 設計和建造橋需要綜合考慮許多因素,如造橋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數量、形狀和結構等。

  過程與方法

  ● 經歷設計、製作、介紹交流的過程,體會設計的重要性。

  ● 應用形狀結構的知識及經驗設計和製作。

  情感、態度、價值觀

  ● 發展樂於動手、善於合作、不怕困難的品質。

  ● 發展尊重他人、認真傾聽、敢於發表意見的品質。

  教學準備

  為小組準備:舊報紙一張、膠帶、剪子、尺子。

  教學過程:

  一、檢查學生合作帶來的各種橋模型,請學生按照展覽要求先報名,再統一在講臺前參展。

  二、請各在座的評委檢查製作的材料是否統一,然後討論分別從幾個方面去評價這些不同形狀的橋模型?教師提出要求,板書如下:我們的橋展示評獎大會——最佳作品獎,最佳評委獎。最佳作品:描述分、比較分、承重分,總評分。單項獎:省料獎、美觀獎、實用獎、參與獎。

  三、準備怎樣介紹自己的橋?下面的內容可供參考:設計的想法是怎樣形成的,出示設計圖或設計過程。應用了哪些形狀方面的知識。應用了哪些結構方面的.知識。我們的橋哪裡受壓力,哪裡受拉力……製作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難,怎麼解決的。哪些地方限於技術,做得不夠好。哪些地方是具有明顯的優勢的。預計能承多少重量。

  板書設計:

  我們的橋展示評獎大會

  描述分、比較分、承重分,總評分最佳作品獎最佳評委獎單項獎 省料獎 美觀獎 實用獎 參與獎

  教學後記:評獎結果令人出乎意料,平時成績優秀,表現良好的學生動手能力不佳,平時不起眼的幾個同學作品出人意料得好,經過了解,家長幫忙了,但是最出色的橋是蘇婷婷製作的,而且沒有家長幫忙,獨立完成,設計簡單,牢固,而且材料非常容易找到,幾個一次性被子,一個拱形,真是令人叫好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