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學數學一年級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之看誰拼的多》的教案

關於小學數學一年級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之看誰拼的多》的教案

  單元要點:

  1、 能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行和圓這些平面圖形。能夠辨認和區別這些圖形。

  2、 透過七巧板拼組圖形,能直觀感受各種圖形的特徵。

  3、 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的能力。]

  4、 初步感受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絡。

  教學內容:

  教材第4頁例3及做一做,練習一第6-8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狀以及特徵。

  2、透過學生動手拼一拼、擺一擺七巧板,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能辨認和區別這兩種物體。

  重點難點:

  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狀以及特徵。

  教法設計:

  引導觀察,動手操作,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過程:

  一、複習回顧

  1、長方形的特點。出示一個長方形?讓學生說長方形的特點。 結論?長方形有四條邊?是長長的。

  2、正方形的特點。出示一個正方形?讓學生說正方形的特點。 結論?正方形有四條邊?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交流彙報。

  1、第7頁練習一第6題。

  仔細觀察,用那個物體能畫出左邊的圖形?圈一圈。

  [使學生進一步瞭解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關係,知道平面圖形經常是某個立體圖形的.表面。]

  2、第7頁練習一第7題。

  [出示長方體,誰來說一說:長方體有幾個面?

  各個面分別是什麼圖形?

  是不是長方體的每個面大小、長短都一樣呢?]

  3、第6頁練習一第4題。

  昨天我們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圖形,拼出了自己喜歡的圖案,今天我們繼續來玩拼一拼的遊戲。

  動手。

  介紹七巧板,瞭解有關七巧板的歷史知識。

  [用手中的七巧板拼擺圖形,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活動。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圖案供參考,以激發孩子們拼擺的興趣,便於他們不斷地創新出新的圖形。]

  彙報。

  三、鞏固新知,檢測與反饋

  1、第7頁練習一第8題。

  [讓學生在頭腦中先對左側的圖形進行摺疊,再找出4對面的數字。]

  2、思考題

  [把一張長方形紙剪成大小相等的兩塊,你能想出幾種剪法?]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學生充分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園的特徵的基礎上,利用一副七巧板去拼擺自己喜歡的圖形,孩子們動手的興趣被激發了出來,他們同桌合作,不斷地拼出不同的圖案,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興致很高,學得快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