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爬天都峰》教案範文

小學《爬天都峰》教案範文

  【教學目標】

  1、認識文中6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1個。能正確讀寫筆陡、石級、鐵鏈、似乎、發顫、奮力、鯽魚、紀念、辮子、勇氣、決心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藉助相應的網路素材,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了困難;使學生從具體事例中懂得怎樣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4、指導學生學習並運用多讀多想、邊讀邊想的方法,讀懂課文的意思。

  【教學重點】

  理解“我”和老爺爺爬天都峰的過程。

  【教學難點】

  讀懂課文最後一段中爸爸說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初步瞭解事情的經過。

  3、運用多種方法理解文中部分生詞的意思。

  二、精讀課文,分層感悟

  1、激發興趣,藉助地圖,瞭解黃山的地理位置及主要的風景點。

  2、提問:天都峰是一座怎樣的山峰呢?

  (運用課件,引導學生邊讀邊想,抓住重點詞語“雲彩”“筆陡”“天上”“掛”等,感受天都峰的險峻峭拔,高不可攀;讀好文中的問句“我爬得上去嗎?”和感嘆句“真叫人發顫!”,體會“我”的畏難情緒。)

  3、質疑:這麼高的山峰,“我”和老爺爺是怎麼爬上去呢?

  4、分組開展自主合作學習:

  ⑴每個組員都要充分地朗讀,積極地思考,抓住“我”和老爺爺的'三次對話體會他們是怎麼互相鼓勵,從對方身上汲取力量的。

  ⑵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心得體會。

  ⑶其他組員進行補充後,由小組長綜合、總結,準備在班內交流。

  5、交流彙報:

  ⑴第一次對話,看似簡單,卻表現出說話人的複雜心情。聯絡具體語言環境,可從“也”字上體會到一老一小都從對方身上受到鼓舞,以至於最後決定“咱們一起爬吧!”朗讀時,要強調重點詞“一起”“也”,讀出彼此稱讚的語氣。

  ⑵第六節中的“奮力”“一會兒……一會兒”“爬呀爬”“終於”等詞語體現了他們登山的艱難和麵對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他們之所以激動,不僅僅是登上了天都峰,更重要的是從對方身上汲取了力量,克服了困難。要指點或啟發學生注意老爺爺說話時的表情和動作,突出重點詞,讀出興奮的心情。學生可以一邊讀一邊想象,從老爺爺角度想象他爬天都峰的情景,體會“終於”登上山頂後的喜悅。

  ⑶第三次對話中,“居然”一詞飽含深意,突出了相互鼓勵中蘊含的巨大力量。可以想象他們在登山中是怎麼用對方的言行為自己打氣的。

  5、總結全文,討論課文最後一句話的含義,教育學生學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三、內化、積累、運用

  1、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文章在對話上的特色。

  2、學習文中對話的寫法,圍繞一箇中心寫一段你熟悉的人之間的對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