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在金色的沙灘上教案設計

小學語文在金色的沙灘上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流暢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體會小姑娘的美好心靈。

  3.向小姑娘學習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今天,老師提個問題,請你們敞開心扉,把真實的想法談出來。假如我們的親人、朋友託你做一件事,開始很容易,但中途遇到了困難,你是就此為止還是努力負責到底?如果你幫助了別人,他要贈送你非常喜歡的物品,你是欣然接受還是婉言謝絕?

  這節課我們要學的《在金色的沙灘上》一文中的小姑娘,就為我們做出了榜樣。這篇文章寫得很美,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然後談談自己知道了什麼?

  二、學生自己讀課文(整體感知),之後談收穫

  1.地點:海灘上;時間:夏天。

  從“小姑娘穿著連衣裙,在太陽底下”,“額頭上沁出汗珠”,“火熱的太陽”可以看出。

  2.人物有小姑娘、畫家、老爺爺三個人。

  三個人互不相識,畫家讓小姑娘看衣服和畫夾;老爺爺勸小姑娘回去,要幫助她代看畫家的東西。

  三、小組討論

  1.課文中寫了三個人,這三個人中誰是主要的?

  2.課文寫了小姑娘的什麼事?從哪能看出她的.可愛?

  課文寫了小姑娘為畫家看衣服;畫家送貝殼給小姑娘,小姑娘不收;在回家的路上,畫家故意把貝殼丟在地上要小姑娘撿,小姑娘撿起後,又還給了畫家。

  寫她的模樣的詞句:“小姑娘閃著明亮的大眼睛”。

  寫她的神情、動作的:“把剛拾到的貝殼捧給畫家看”、“小姑娘點點頭,把衣服和畫夾放在身邊”。

  寫她的語言的:“我答應了叔叔,一定等他回來”、“我不要,老師說了,不能隨便要別人的東西。我要回家吃飯了”、“叔叔,你的貝殼掉了!”。

  (透過這些描寫,覺得小姑娘非常可愛,;心靈很美。)

  四、學生質疑;教師點撥,全班交流,相機進行朗讀訓練

  ①在畫家面前,小姑娘有些什麼舉動?說明什麼?

  當畫家問她話時,她“閃著明亮的大眼睛”,從這一雙明亮的大眼睛感到小姑娘很美,很聰明。

  ②當畫家委託她看衣服時,她“點點頭,把衣服和畫夾放在身旁”。說明什麼?(樂於助人。)

  ③畫家看到小姑娘抬到的貝殼為什麼“笑了笑”?他來到這是想到礁石那檢貝殼嗎?

  (不是。畫家遊向礁石,是為了給小姑娘撿更好看的貝殼。因為他看到小姑娘喜歡貝殼,又發現小姑娘在海灘上撿的貝殼不是很好看。畫家“笑了笑”的時候,心裡可能就是這樣想。)

  ④小姑娘為什麼不聽老爺爺的勸告,依然耐心地等待畫家回來?小姑娘心裡是怎麼想的?你有何感受?

  (答應了畫家叔叔委託的事,就得負責做好,自己說的,就得堅決做到底。)

  ⑤畫家叔叔終於回來了,他把撿到的貝殼給小姑娘看,還向他介紹,讓她挑,小姑娘有沒有要?她是怎麼回答的?你體會到了什麼?

  (小姑娘為畫家看衣服,絕不是為了得到漂亮的貝殼。“燦爛奪目”的貝殼很有誘惑力,引起了小姑娘的羨慕和誇獎。由於她內心是純潔高尚的,所以不隨便接受別人的禮物,更沒想過幫助別人應得到回報。)

  ⑥畫家“感動極了”,當時心裡會想什麼?

  (小姑娘幫“我”看衣服和畫夾,花了這麼多時間,“我”送給她喜歡羨慕的貝殼,她卻不接受,這太讓人感動了,“我”得想個辦法。)

  ⑦小姑娘把落在海灘上的貝殼,一顆一顆撿起來還給畫家。畫家眼圈為什麼紅了?

  (他怎麼也沒想到小姑娘會這樣做,她的心靈是那樣純潔美好,有一顆金子般的心。)

  ⑧你想怎麼讚美小姑娘?

  五、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