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思想品德《多姿多彩的中華服飾》優秀教案

小學思想品德《多姿多彩的中華服飾》優秀教案

  教學內容

  多姿多彩的中華服飾

  2課時

  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透過介紹祖國--些不同區域不同時代人們服飾的特點,使學生初步瞭解人們怎樣適應自然環境,利用自然環境的特點,發展生產,提高生活質量;感受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能,培養熱愛祖國的情感。

  [智育目標]:

  知道我國是絲綢的發源地,絲綢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生活實踐的產物;知道服飾與當地氣候的關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服飾在不斷變化;知道什麼是不文明的生活陋習。

  [素質發展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社會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知道我國是絲綢的發源地,絲綢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生活實踐的產物;知道服飾與當地氣候的關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服飾在不斷變化;知道什麼是不文明的生活陋習。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社會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準備:查詢資料(可以是文章、採訪記錄,故事,圖片,實物)

  1、瞭解服飾的學問。

  2、蒐集一些傳統服飾的故事和傳說。

  3、看影片資料,懂得服飾文化的差異。

  教師準備:課件

  學生活動設計

  小組討論、交流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傳說黃帝的妻子嫘祖教會了人們養蠶、繅絲、織帛的本領。從此,人們既會製衣,又會做鞋子,從上到下都裝束起來,改變了遠古時代穿樹葉、披獸皮的習慣。服飾的產生和發展,是人類文明的一個縮影。這就是衣裳的傳說,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多姿多彩的中華服飾。

  (二)衣裳的傳說

  介紹黃道婆改進紡織技術的故事。

  (三)絢麗的絲綢

  1、師:早在四千年前,勤勞智慧的我國勞動人民就懂得養蠶、繅絲,織出燦若雲霞的絲綢。當中國的絲綢運到西方,傳到古代的羅馬帝國時,那裡的人們看到五顏六色、燦爛奪目的絲綢,讚不絕口,當地的貴族都以擁有一件中國的絲綢衣裳為榮。

  2、請學生邊看圖邊介紹絲綢的生產過程。

  (四)不同地域的服飾

  1、師:同學們,讓我們來看,中華服飾多姿多彩,形式各異。但居住在同一地區的不同民族,在服裝上又有著共同之處。你們發現了嗎?同小組同學可以互相討論一下。(老師把問題打在了螢幕上,同學們可以看一下)

  同學們回答的很好。北方地區因為很冷,人們穿的衣服很厚,南方地區因為很熱,所以人們穿的衣服很薄。從北到南,人們的衣服由厚變薄,那麼你們知道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嗎?

  小結:回答的很好。(點板書)由此可見,不同地域,由於受氣溫的影響,人們的服裝都各不相同。因此居住在祖國各地的漢族也形成了一些獨具特色的服飾。大家請看(出示幻燈片)

  2、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我國哪個地區的服裝嗎?(北方)那麼你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呢?當地的人都穿著什麼呢?當我們這兒已經是春暖花開的季節時,在我國最北邊的大興安嶺還是一片冰天雪地。那裡氣候寒冷,最低溫度會達到零下五十多攝氏度。大興安嶺是我國最大的原始森林,那裡的人們靠打獵為生,所以人們為了抵禦風寒,都喜歡穿以獸皮為主的衣服。但總的來說,北方地區的人們,到了冬天,人們在衣服上的特點就是一個字:厚。同學們,北方地區,尤其是東北地區,那裡的氣候是冬天冷,夏天涼爽,因此一到夏天,我們都喜歡向北走,到那裡去度假、去避暑。

  在讓我們來看下一幅圖。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又是我國哪個地區的服裝嗎?同學們可能對她們的服飾感到有些陌生,甚至以為是我國少數民族的服飾。其實,老師也是查閱了有關資料才知道,這是我國具有傳統特色的民俗服飾。江南水鄉氣候怡人,比北方地區要暖和的多。因此,那裡的人們都喜歡穿長布衣、長布褲,頭上還圍著藍布包頭,腳上穿的是繡花圓口的布鞋,這就是江南水鄉的服飾特點,同學們,你們瞭解了嗎?

  老師這裡還有一幅更具特色的服裝呢?你們想不想看?同學們,圖片中的人物你們認識嗎?她們呀居住在我國南方福建沿海的惠安縣。所以我們稱那裡的婦女為惠安女,她們穿的服裝就叫惠安女服飾。同學們,惠安女服飾是不是很有特點,很與眾不同呢?那麼她的服飾哪部分最吸引你呢?她們帶的帽子叫斗笠,斗笠邊緣兩側還綴有塑膠花或者是絹花來作為裝飾。她們除了帶黃斗笠特別外,頭上還圍著花頭巾。那麼,你們知道她們為什麼帶斗笠、圍花頭巾嗎?(她們居住在我國南方,氣候炎熱,再加上她們常年居住在海邊,帶黃斗笠,圍花頭巾,是為了防止日曬的。)

  3、同學們,剛才我們看到的這三個不同地區的服裝都屬於我國的漢族服裝。讓我們再回到地圖上來看看,同一個時間,尤其是冬天,我國的氣候是北冷南熱,因此說,不同地域,由於氣溫的影響,人們的服飾各不相同。

  那麼你們知道嗎,即使在同一地域,一天之內,人們的服裝也是不同的。(出示幻燈)讓我們來看這樣兩句話:(你們可以小聲念一念)

  山上穿皮襖,山下圍皮襖。(青藏高原)

  早穿皮襖,午穿紗,晚上圍著火爐吃西瓜。(新疆吐魯番盆地)

  同學們那裡為什麼會流傳著這樣的話呢?同學們之間先討論一下。那麼,誰來說一下,那裡為什麼會流傳著這樣的話呢?

  山上冷,山下熱,說明山上、山下溫差很大。那麼說到山上、山下溫差大,你有沒有親身體會呢?那麼同學們,是什麼原因造成山上、山下這麼大的溫差呀?(地形)青藏高原海拔很高,堪稱世界屋脊。同一時間,山上是白雪皚皚,山下卻是樹枝茂密,一片綠色的景象,那麼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青藏高原這種特殊的地形。

  同學們,青藏高原地區聚集著我們的藏族同胞,同學們,你們知道藏族人們的服飾是什麼樣的嗎?(男藏袍,女藏裙)那麼你們知道藏服的`最大特點是什麼呢?(長袖)讓我們來看大螢幕。這就是藏袍服飾,當地人穿藏服很特殊,通常只穿一隻袖子,冷的時候兩隻袖子都穿上,熱的時候只穿一隻或兩隻都不穿,藏族人們這種特殊的穿法是以為青藏高原“長冬無夏,春去秋來”這種特殊的氣候影響的,但歸根到底,造成這種特殊氣候的原因就是因為青藏高原這種特殊的地形影響的。

  讓我們再來看下一句,那裡為什麼會流傳著這樣的話呢?(晝夜溫差大)那麼造成晝夜溫差大的原因也是因為盆地這種特殊的地形。老師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報道,印象深刻,說給你們聽聽:一位遊客去新疆旅遊,回來後就大病一場,躺在病床上,他感慨的說道:儘管他飽纜了新疆的美景,卻吃了不少的苦頭,最讓他難以忍受的就是當地的氣候,晝夜溫差很大,簡直就是冬天和夏天的區別。那麼同學們,今後有機會到新疆去,一定要注意當地的氣候,多帶些衣服去。

  同學們,透過這兩句話,我們知道了,服裝的變化不僅受氣溫的影響,還受地形的影響。

  4、那麼同學們,你還知道哪些獨具地方特色的服飾嗎?你的爸爸、媽媽帶你們去旅遊時,你有沒有看到過比較有特色的服飾呢?或者是在書上、電視上,有沒有看到過?同學們互相之間先來說說。

  好了同學們,老師來給你們說一個。你們看過星光大道嗎?那你們看,他是誰(阿寶)阿寶,來自民間的歌手,嗓音很高。那麼阿寶穿的服裝就很有地方特色。你們知道這是我國哪個地區的服裝嗎?是居住在陝北地區的服裝。當地的人們頭上都繫著白手巾,你們知道是因為什麼嗎?因為陝北地處黃土高原,風沙非常的大,因此當地的人們頭上都會繫著一條白毛巾,是為了防止風沙的。同學們,在我國還有著不少獨具特色的服飾呢?你如果感興趣,課下可以查閱一下有關這方面的資料,你會感到非常有意思的。

  (五)服飾的變化

  1、好了同學們,社會在發展著,人們的服裝在不斷的變化著。同學們請看這個短片。(看短片)

  短片看完了,從中我們知道了,不同年代,人們的服裝各不相同。

  課前,老師讓同學們蒐集家中的新老照片,誰蒐集到了?那好,就請這位同學到前面來。問:剛才的短片你認真看了嗎?那好,你就結合短片中的知識,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們家庭成員不同年代的服裝是什麼樣的。(實物投影)(學生髮言,介紹)那麼誰還想來向大家介紹介紹?

  總結:同學們介紹得真好,那麼你再來說一下,看了這些照片,你有什麼體會嗎?

  好了同學們,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穿衣從只求保暖到追求時尚,追求美,說明了社會在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

  那麼同學們,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穿著也都是不同的,請看大螢幕,你能說出他們都是從事什麼工作的嗎?(醫生、警察、清潔工、空姐)那麼你們又是從哪裡看出來的呢?(他們的服裝)也就是說職業也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穿著。

  同學們,透過這節課的學習,誰來說一下,服裝的變化都受什麼因素影響的呢?(地形、氣溫、社會發展)那麼也就是說,氣溫、地形、社會發展以及職業都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穿著。

  (六)我家的“服裝展示會”

  好了同學們,讓我們來輕鬆一下,欣賞一下現代童裝。同學們,好看嗎?那麼你們想不想也來為你們自己設計美麗的服裝呢?

  同學們,老師這裡有一些同學們設計好的服裝作品,讓我們先一起來欣賞一下。(實物投影)

  好了同學們,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比他們設計的更好,回去後,可以為你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或者你自己來設計一套服裝,下節課將你的作品拿來,我們再來一同欣賞,好了。這節課就上到這兒,下課。

  教後反思:

  通過了解我國不同地域人們的服飾特點,進一步體會祖國地域的遼闊和差異,感受我國勞動人們的勤勞、智慧和創造力,激發愛國主義的情感,體驗國家改革開放後,人民生活的巨大變化和提高,培養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情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