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和資訊處理工具》教案設計

《資訊和資訊處理工具》教案設計

  教學目的和要求

  1、瞭解什麼是資訊;

  2、瞭解如何描述資訊以及對資訊進行獲取、傳遞、處理的各種技術;

  3、知道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是兩種重要的資訊科技;

  4、瞭解資訊高速公路;

  教學重點與難點:資訊的各種心態及其本質含義。

  教學方法:

  1、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啟發學生對問題深入思考。

  2、電腦動畫課件教學。

  教學準備:

  1、電教室內利用電腦播放自制的教學課件。

  2、課前開啟電腦。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什麼是資訊?你知道嗎?(學生回答)

  簡單地說,資訊就是指對人麼有用的資料、訊息。(有用,即有價值。資訊具有價值)

  2、資訊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舉例啟發後,請學生自己舉例)

  只要我們留意一下週圍世界,就會發現資訊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十字路口的訊號燈…… 教室裡的板書,掛圖…… 圖書館裡的書報…… 春節聯歡晚會的現場直播……大自然也無時無刻不在向我們傳發出各種各樣的資訊……

  [可用幻燈片展示以上圖片]

  二、新課教學

  解釋:

  “ 一、資訊通常是指資料、訊息中所含的意義。”

  科學角度研究的資訊主要指:一是經過計算機技術處理的資料和資料,如文字、圖形、影像、聲音等;二是經過科學採集、儲存、複製、分類、檢測、查詢等處理後的資訊產品的集合。

  資訊是事物運動的狀態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須藉助某種符號才能表現出來,而這些符號通常人們用資料來記錄它。

  “二、資訊科技主要是指人們獲取、儲存、傳遞、處理資訊的各種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是兩種重要的資訊科技。”

  [利用電腦動態展示以下三種重要的資訊科技]

  “1、資訊的獲取”

  人腦的大部分資訊是透過視覺和感覺器觀獲得的;電腦中的資訊主要是透過諸如鍵盤、滑鼠、語音識別等電腦輸入裝置,掃描器、感測器等電子感測裝置來獲取。

  “2、資訊的傳遞”

  資訊只有透過交流才能發揮效益。

  烽火狼煙、飛馬傳書、信鴿遠飛-->報紙、電報、電話、廣播-->微波、光纜、衛星、計算機網路。

  “3、資訊的'處理”

  資訊處理是指將資訊縮小、放大、分類、編輯、分析、計算,加工成某種要求的資料形式,如繪製圖形、列印報表等。

  電子計算機是資訊處理機。

  “三、資訊社會”

  人類進入20世紀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當今資訊同物質、能源一樣重要,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三大基本資源之一,是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甚至人們把今天的社會稱為資訊社會。

  “資訊社會是以資訊生產為中心,促進政治和經濟迅速發展起來的社會。”

  資訊社會將會給每個人帶來機遇和挑戰。

  “四、資訊高速公路

  ‘資訊高速公路’是一個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為基礎,以光導纖維(也叫光纜)為幹線,集電腦、電視、電話為一體,以各種圖、文、聲、像等資訊為‘貨物’,覆蓋面廣(遍佈全球)的高速傳輸的資訊網。”

  [利用電腦展示什麼是資訊高速公路]

  全課總結

  1、什麼是資訊?

  2、資訊科技包括哪些重要的技術?

  3、為什麼有人稱現代社會為資訊社會呢?

  4、什麼是資訊高速公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