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遊戲猜紅綠教案

幼兒園中班遊戲猜紅綠教案

  目標:

  1.透過猜色遊戲提高有意注意能力,探索記憶的規律與方法。

  2.熟悉輪流扔骰子的遊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樂趣。

  準備:

  1.同種顏色的圓形磁鐵釦若干;餅乾或月餅鐵盒圓蓋若干;三面為紅色、三面為綠色的紅綠色骰子一枚。

  2.遊戲卡片若干張,上面分別貼有按不同模式排列的紅、綠圓點,其中有的圓點排列有規律,如"紅綠紅綠……""紅紅綠綠紅紅綠綠……""紅綠綠紅綠綠……""紅紅紅綠紅紅紅綠……"等,有的圓點排列是隨機的(見圖4)。

  玩法:

  1.兩名幼兒參與遊戲,先選擇一張遊戲卡片置於鐵盒圓蓋內,然後用圓形磁鐵釦分別遮蓋住卡片上面的紅、綠圓點,這張遊戲卡片同時也被磁鐵釦固定在了鐵盒圓蓋內(見.圖5)。

  2.遊戲時,幼兒依次扔骰子,並根據骰子朝上一面所顯示的顏色,去猜鐵盒圓蓋中哪一枚磁鐵釦下面的圓點顏色有可能與骰子所示顏色相同,並將這枚磁鐵釦翻開。比如,當投到紅色骰子時,幼兒就要設法去猜哪個磁鐵釦下面的圓點有可能是紅色的。如果卡片上露出的圓點顏色與骰子所示顏色一致,則猜測成功,可以獲得這枚磁鐵釦。如果猜測錯誤,則要用這枚磁鐵釦重新蓋住圓點,讓對方繼續扔骰子,遊戲重新開始。以此類推,直至全部猜出。

  3.待幼兒熟練後,可增加遊戲難度。即在幼兒猜錯時,把磁鐵釦重新蓋住圓點,然後將鐵盒圓蓋轉一圈。

  規則:

  1.扔骰子後,兩名幼兒要根據骰子朝上一面的顏色去猜磁鐵釦下的圓點顏色,猜對者可以贏走這枚磁鐵釦。

  2.每猜一次只能翻一枚磁鐵釦,不得連續翻看。

  3.遊戲結束時,得到磁鐵釦多者為勝。更換遊戲卡片,遊戲繼續進行。

  評析:

  "猜紅綠"的亮點在於遊戲材料的巧妙選擇與應用。教師收集來餅乾或月餅鐵盒圓蓋,拿它作為遊戲底盤,與磁鐵釦和圓點卡片組合在一起,幼兒迅速被這個與磁鐵有關的遊戲材料所吸引。為了增加遊戲的趣味性,遊戲卡片上的圓點明顯小於磁鐵釦,紅、綠圓點都能完全被磁鐵釦遮蓋住,有效防止了幼兒在猜測時看到圓點邊緣顏色的可能。

  遊戲過程設計則處處體現提升幼兒智力的意圖。幼兒最初的.猜測往往是盲目的,但後來漸漸學會了有意注意與觀察。經歷幾次失敗後,幼兒逐步發現了紅、綠圓點的排列規律,從而根據排列規律推斷被遮蓋住的圓點顏色。由於圓點是封閉排列的,一旦旋轉鐵盒圓蓋,幼兒就容易受到干擾,從而增加了遊戲的難度,等等。這一遊戲對幼兒觀察、思維能力等的發展非常有價值。教師在活動中善於放手,讓幼兒自主探索,不斷積累經驗,尋找記憶方法發現顏色圓點排列規律,而不是一發現幼兒有錯誤就給予糾正或告訴答案。比如,當幼兒猜錯時,教師引導幼兒看一看、想一想,尋找圓點顏色的排列秘密。幼兒在遊戲中的表現常常出人意料,比如,在兩人遊戲中,幼兒採用的策略各不相同。有的幼兒在瞭解了圓點排列規律後,會嘗試運用機械識記的方法提高猜測的準確性,即使鐵盒圓蓋旋轉了,也能記住圓點的排列規律;有的幼兒為了增加對方猜測的難度,採取"跳著拿"磁鐵釦的方法,導致對方出現即使按圓點規律拿取也不易判斷的困難。

  "猜紅綠"遊戲的變通性很強,教師可根據本班幼兒的能力做出多種設計。首先,可以設計不同難易程度的卡片,卡片上圓點的排序可以是有規律的,也可以是無規律的,有的可以簡單點,有的可以複雜點。活動後期,教師甚至可以引導幼兒自己設計遊戲卡片。其次,鐵盒圓蓋可以多準備幾個,可以有大小之分,大圓蓋上面的圓點數量可增多,猜測難度也會隨之提高。再次,可以設計多變的遊戲規則。例如,看到紅色骰子要求猜綠色圓點,看到綠色骰子要求猜紅色圓點等。總之,遊戲設計思路可以靈活多變,以讓幼兒的學習更富創意和活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