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音樂上冊《西洋樂話》教案設計

九年級音樂上冊《西洋樂話》教案設計

  單元課題名稱

  西洋樂話

  單元教學內容

  1.欣賞:《G弦上的詠歎調》《哈利路亞》《第九十四(驚愕)交響曲(第二樂章)》《G大調絃樂小夜曲(第一樂章)》《歡快的農民集會》《音樂瞬間》《進行曲》《斯拉夫舞曲》《透過林間樹葉的鐘聲》《俄羅斯舞曲》。

  2.唱歌:《搖籃曲》。

  單元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歐洲巴洛克音樂、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派、現代音樂的特徵及其代表作曲家和主要作品。

  2.聽賞、學唱歐洲古典音樂,熟悉歐洲專業音樂的風格,培養審美情感。

  3.初步瞭解詠歎調、小夜曲、音樂瞬間這三種體裁形式。

  單元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欣賞歐洲300年間(從18世紀到20世紀)的音樂,初步瞭解歐洲專業創作音樂發展的基本脈絡,瞭解歐洲巴洛克音樂、古典音樂、浪漫音樂、印象音樂的特徵以及代表作曲家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

  2.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有表情地學唱、背唱《搖籃曲》。

  教學難點:

  1.聽辨音樂主題旋律。

  2.感受不同時期音樂風格的特點。

  3.解決《搖籃曲》中的音準、呼吸和咬字問題。

  單元主要教學方法

  聽唱法、講解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多媒體直觀教學法、比較法。

  重難點指導

  本單元以欣賞教學為主,由於教學內容多,教學安排要詳略得當。透過不同代表作品的賞析,使學生初步感受巴洛克→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派直至現代主義音樂的代表性作品的典型風格特點,從而初步瞭解西方音樂的發展脈絡。

  1.《哈利路亞》由於平時學生接觸宗教作品不多,需要重點指導學生感受音樂作品風格。所以藉助相關小故事感受巴洛克時期宗教作品神聖、壯觀的音樂特點,及在社會上的重要地位。

  2.《驚愕交響曲》是本單元教學重點,學生應體會古典交響樂作品的'調性轉換和嚴謹的曲式結構。

  3.浪漫主義音樂代表作曲家及作品的賞析,以瀏覽聆聽音樂為主,並借用表格問答方式,可使學生從紛雜的作品中,較清晰地掌握這一時期作品的特點和相關音樂知識。學生應感受到這一時期音樂的主要特徵:描寫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強調個人主觀感覺的表現,音樂作品優美且富於幻想性,在音樂形式上,突破了古典音樂均衡完整的形式結構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

  4.有關印象派音樂,強調學生注意感受此時期音樂的特點:模糊的輪廓,朦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調變化。同時,可藉助印象派繪畫輔助理解印象派音樂。

  5.學唱《搖籃曲》時,需先解決呼吸、音準、和咬字吐字的問題,同時,帶領學生一起回憶兒時聽著媽媽哼唱眠歌進入溫暖的夢鄉的情境,使學生更有效地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此曲。

  單元學習評價要點

  1.能否描述歐洲巴洛克音樂、古典音樂的特徵,說出其主要作曲家和重要作品。

  2.能否聽辨出幾部音樂作品的主題旋律。

  3.能否背唱歌曲《搖籃曲》,唱準歌曲中的弱起節奏和八度大跳。

  單元習題

  1.聽音樂說出作曲家姓名。

  2.聽辨主題旋律,說出作品名稱。

  3.背唱歌曲《搖籃曲》。

  4.聽辨《驚愕交響曲》《歡快的農民集會》中主和絃和屬七和絃的轉換。

  5.用口風琴吹奏《驚愕交響曲》的主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