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樹有多少棵》教案範文

《小樹有多少棵》教案範文

  篇一:《小樹有多少棵》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數學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P2—P3。

  教學目標:

  1.探索並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體驗演算法多樣化。

  2.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教學重點:

  理解並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能夠正確地進行口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同學們,今天是我們新學期的第一節課,老師希望大家都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來,在新的學期裡有新氣象,取得更大的進步,下面就讓我們進入數學王國,一起去探索其中的奧秘吧。

  一、 複習:

  1、口算:(出示課件)

  小朋友,你們喜歡吃蘋果嗎?看,這裡有這麼多又大又紅的蘋果,想吃嗎?只要你答對這些口算題就可以摘到蘋果。現在我們就來比一比,看誰摘的蘋果又多又快?

  咱們一起來看:2×3=6,5×8=40,9×2=18,3×7=21,4×6=24,8×4=32,7×7=49,6×9=54,小朋友,你摘到了幾個蘋果呢?

  2、說一說:

  看來同學們對二年級所學的乘法知識還沒忘記,那誰來說說2×3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有小朋友說它可以表示2個3相加或者3個2相加。說得真不錯!那9×2這個算式又表示什麼呢?對,它表示9個2相加或者2個9相加。下面請同學們在這些剩餘的算式中任選一題和你的同伴說一說它所表示的意義吧。

  看來同學們對之前學習的知識掌握的不錯,今天我們就在已經掌握的表內乘法的基礎上,繼續來學習乘法的知識——小樹有多少棵。

  (設計意圖:複習二年級所學的知識,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匯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植樹造林對人類的好處嗎?嗯,植樹造林可以美化環境讓我們可以呼吸到新鮮的空氣,還可以減少沙土的形成,防上沙塵暴。每年我們學校都要植樹,那麼今天我們來看一看,植樹的活動中有哪些數學問題吧。

  (設計意圖:創設學生所熟悉的植樹這一生活情境,密切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同時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圖,說一說你從這幅圖中知道了什麼?有小朋友說從這幅圖中可以看出有3捆小樹,每捆有20棵。看的很仔細!那你能根據圖上的這兩個已知條件提出數學問題嗎?

  有小朋友問小樹一共有多少棵? 同學們能透過自己思考提出這麼有價值的數學問題真是了不起,那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請小朋友們動腦筋想一想可以用什麼方法解決這個問題,想好後再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

  (設計意圖:結合具體情境,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設計這樣的環節,主要是考慮到學生已經到了三年級了,已能從圖中收集資訊,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觀察,這也是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一種策略。)

  2、交流演算法:

  現在誰來說一說你是用什麼方法計算的?老師發現有小朋友是用加法計算的:20+20+20=60(棵),那麼在算的時候你是怎麼想的呢?笑笑是這樣理解的:一捆小樹有20棵,有這樣的3捆,也就是有3個20相加,所以20+20+20=60(棵)。解釋得很清楚!這時有同學馬上發表不同意見了,他覺得這樣太麻煩了,用乘法還要簡便一些。因為每捆有20棵,一共有3捆,也就是求3個20是多少,算式是:20×3=60(棵),那你知道這裡的20,3,60分別表示什麼意思呢?對,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有3捆小樹,60表示一共有60棵樹。

  誰再來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出“20×3”的結果的?有的小朋友說因為2×3=6,所以20×3=60,一共有60棵小樹。有的小朋友說可以把20看成 2×10,這樣20×3就變成2×10×3=2×3×10=60了。還有的小朋友說先不看20的個位上的“0”,先算2×3=6,乘完後再在6的後面加一個0就可以了,所以就等於60。這確實是個好辦法,在乘的時候先用2×3=6,再在6後面添一個0,也就是60。

  (設計意圖:全班交流體現了學生演算法的多樣化,使學生更加方便選擇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達到演算法最佳化目的。)

  小結:20×3表示的意義與我們學過的表內乘法的意義是相同的,也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同學們剛才說的這些計算方法都是非常正確的,雖然運用了不同的計算方法,但得出的結論卻是一致的,都是60棵。無論你用的是哪種方法,過程都要寫完整,算式後面要寫單位名稱,最後要寫答語。你們認為哪種方法計算起來比較簡便呢?很多同學都選擇了第3種方法。像這樣在口算整十數乘一位數的題時,一般把整十數看做幾個十,再去乘一位數,結果就是多少個十;也可以先用整十數末尾“0”前面的數與一位數相乘,乘完後再在積的末尾添上1個0即可。其實只要能夠正確、快速地進行計算,用哪種方法都是可以的。

  3、試一試:

  (1)如果我這裡有這樣的4捆小樹,一共有多少棵呢?請同學們自己試著算一算吧。算出來了嗎?誰來說說你是怎樣想的?有的小朋友是這樣想的,因為每捆有20棵,求4捆有多少棵也就是求4個20是多少用乘法計算,算式為:20×4,因為2×4=8,2後面有1個0,就在末尾添上1個0,所以20×4=80,4捆小樹一共有80棵。算的非常正確。

  5捆有多少棵呢?演算法是一樣的,因為每捆有20棵,求5捆有多少棵也就是求5個20是多少,算式為:20×5,因為2×5=10,有的同學就把2後面的那個0給丟了,這就不對了我們還要在末尾添上1個0,所以20×5=100,5捆小樹一共有100棵。

  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

  同學們,老師知道很多同學夏天的時候被蚊子盯過,很不舒服,所以大家都討厭蚊子,你知道哪種昆蟲吃蚊子嗎?對了,蜻蜓吃蚊子,一隻蜻蜓每天能吃掉300只蚊子,你知道它一個星期能吃掉多少隻蚊子嗎?有的同學是這樣理解的,因為一個星期有7天,要求一個星期能吃多少隻蚊子,也就是求7個300是多少,像這樣的題用加法計算就比較麻煩了,我們一般用乘法計算,列式為:300×7。那怎樣計算呢?我們在計算300×7時,可以先算3×7=21,因為第一個乘數3後面有兩個0,所以就在乘積21的後面添上兩個0,也就是300×7=2100(只),所以它一個星期能吃掉2100只蚊子。

  小結:

  像這樣整百數乘一位數時,就可以先將整百數“0”前面的數與一位數相乘,計算出結果後,再在結果的末尾添上兩個0。整千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與整百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相同,可以先用整千數“0”前面的數與一位數相乘,計算出結果後,再在結果的末尾添上3個“0”。在這裡老師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積的末尾添0時,所添0的個數一定要與乘

  數中多位數末尾0的個數相同。小朋友,記住了嗎?

  (2)找規律:

  下面我們來看這樣3組題,你能快速的口算出來嗎?我們分為三個小組,每個小組做一組題,比一比哪個小組做的又對又快。有的同學已經迫不及待了,那趕緊開啟課本第2頁做一做吧。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第一組,3×2=6,30×2=60,300×2=600,第二組:5×4=20,50×4=200,500×4=2000,遇到這樣的題一定要仔細,最後可千萬別忘記在結果的末尾添上與整十、整百、整千數末尾相同個數的“0”哦。第三組:6×7=42,6×70=420,6×700=4200,小朋友這幾組題你都做對了嗎?現在我們觀察這幾組算式,豎列有什麼規律?用自己的話和同伴說說你的發現吧。

  透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擴大多少倍,積也隨著擴大多少倍。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發現數學規律的能力。)

  (3)看誰算得又對又快:(課本第2頁第3題)

  (4)比較大小:

  三、鞏固練習:

  現在老師想來檢查一下我們小朋友對今天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來做幾道練習題。

  1、寫算式:

  請你寫出幾個整十數乘一位數積都是180的算式,比一比看誰寫的又多又快。

  我們在做這樣的題時,先看所給數的0前面的數是哪兩個數的乘積,就在這兩個數中的任意一個數的末尾添上與所給數末尾相同個數的0即可,現在請你再寫出幾個整十數乘一位數積是240的算式吧。

  2、教材第3頁練一練第1題。

  3、教材第3頁練一練第2題。

  4、教材第3頁練一練第3題。

  5、解決問題:(出示課件)

  同學們,我們學習數學是為了應用,下面就用我們學到的數學知識去解決一個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吧。學校要給音樂興趣小組購買5把小提琴,每把小提琴2000元,王老師帶了8000元夠嗎?請小朋友動腦筋思考一下這個問題該怎樣解決呢?有小朋友說要知道王老師帶8000元夠不夠,要先計算出5把小提琴一共多少錢,再和8000元進行比較。每把小提琴

  2000元,買5把小提琴一共用了5個2000元錢,也就是2000×5=10000(元),因為10000元﹥8000元,所以王老師帶的錢不夠,那還差多少錢呢?再用10000—8000=2000(元),因此還差2000元。

  (設計意圖:設計多種多樣的練習題,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

  6、數學遊戲:

  (設計意圖:創設遊戲環節,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培養學生的思維獨立性和靈活性。)

  四、課堂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呢?一起來回憶一下吧。有小朋友說我們今天學習了整十數、整百數、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在口算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吧。

  篇二:《小樹有多少棵》教學設計及反思、點評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數學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節課《小樹有多少棵》。P2—P3

  一、教學目標與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探索並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體驗演算法多樣化。並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結合具體情況,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並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二、教材分析

  這是在學生上學期已經熟練掌握乘法口訣基礎上,新學期的第一節課,教材創設“三捆小樹”的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探索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與過去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體現了數學化的過程,充分體現了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的課標精神,更加關注了學生的知識背景及個性差異,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產生不同的計算方法,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體驗演算法的多樣化,力求使學生自己進行知識構思。

  三、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屬於市一級學校,因此教學條件較優越,具有多媒體教室、掛圖、學具等現代化教學輔助手段。三年級的學生非常熟悉和喜愛新教材,新教材圖文並茂,加上學生愛說,敢說,愛做,敢做並且喜歡與同伴合作交流,使學生學習數學始終處於一種樂於探索,積極主動的狀態,學生在計算主面能夠選擇自己喜愛的方法。

  四、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教學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植樹造林對人類的好處嗎?每年我們學校都要植樹,那麼今天我們來看一看,等待我們種的小樹有哪些數學知識。

  (設計意圖:創設學生所熟悉的植樹這一生活情境,密切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同時對學生滲透環保教育。)

  2、出示主題圖

  觀察圖後和同座說說你看到了什麼?(明確一共有幾捆小樹?每捆有幾棵?)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小樹一共有多少棵”?

  (設計意圖:結合具體情境,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設計這樣的環節,主要是考慮到學生已經到了三年級了,已具備解讀情境中所隱含意思的能力,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觀察,學會從情境中找出有效的資訊的方法,這也是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一種策略。)

  (二)探索口算方法

  1、學生獨立列出算式並解答,小組交流。

  學生列出算式20×3,然後學生嘗試計算。讓學生結合“小樹一共有多少棵”這個情境,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列出的算式含義,再說說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教師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透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討論,經歷探索多種演算法和與他人交流的過程,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

  2、全班交流

  小組代表發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樹,學生得出計算方法:

  ①20×3就是3個20相加:20+20+20=60

  ②因為2×3=6,因此20×3=60

  ③可以把20看成10×2,這樣20×3可以變成10×6=60

  對於學生的計算方法,只要正確,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

  (設計意圖:全班交流為了體現學生的演算法多樣化,使學生更加方便比較和選擇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

  3、解決問題:4捆一共有多棵?5捆呢?

  請同學們先試著解決。然後小組內交流,全班彙報。

  (設計意圖:透過知識的應用,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拓展練習:

  3×25×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學生獨立計算,反饋計算結果。

  師:上面這組算式,橫行豎列有哪些規律?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只要學生說的合理,教師應給予肯定和鼓勵。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發現數學規律的能力。)

  5、引導學生說說怎樣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

  6、數學遊戲:

  教師事先準備好卡片,以同桌為單位開展遊戲活動。

  遊戲規則:一位學生取一位數,另一位學生取整十或整百數,然後兩個學生都計算這兩個數相乘的結果,看誰算得又快又準確。

  (設計意圖:創設遊戲環節,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獨立性。)

  五、板書設計

  小樹有多少棵

  20×3=60(棵)

  20+20+20=60 2×3=6

  20×3=60

  六、教學反思:

  重視演算法多樣化是數學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本節課中,我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學生透過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討論,經歷探索多種演算法和與他人交流的過程,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在教學中,我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而不是強求統一的語言進行操練,使學生在一種自由、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習。

  由於本節課是新學期的第一節課,因此,在練習題的設計上,我比較注重計算方法的訓練,而忽略了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也沒有創設這方面的練習題,我想下節數學課在應用知識,解決問題方面應當適當加強,以更好的讓學生學數學,用數學。

  七、案例點評

  本節課教師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學生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樂趣。

  生活中的實際經驗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小樹有多少棵”這一場景教學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學校或社群每年都進行植樹活動,可以說每個學生都親自經歷過。在本節課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透過植樹這一生活場景,使學生在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氛圍中學習,同時又不失時機地進行環保教育。

  重視演算法的多樣化,是數學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本案例中得到體現。本案例教師能夠利用教材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透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討論,經歷探索多種演算法和與他人交流的過程,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透過知識的應用,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中,教師能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而不是強求統一的語言進行訓練。最後,教師透過生動活潑的數學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整十、整百或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