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下冊《魚游到了紙上》教案設計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魚游到了紙上》教案設計

  一、教材簡析

  《魚游到了紙上》入選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單元的主題是執著的追求,講的都是人們透過努力獲得成功的故事。伽利略作為一名科學家,他甘於付出一切,甚至用生命去扞衛科學的真理;羅丹作為一名藝術家,他用全神貫注的態度去追求藝術的完美;而對於一個聾啞的青年人,他也能用對魚如痴如醉的一顆心,最終實現了“魚游到了紙上”。文章按著事情發展的順序,以青年人“特別”的舉止為線索,透過動作、神態傳神地刻畫,隨著“我”對他認識的不斷深入,一位勤奮專注、畫技高超的殘疾人形象躍然紙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來越濃。

  二、教學物件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處於二、三學段的銜接期,學生的求知慾強。他們已經有了近四年的學習經驗,有了初步的自學能力,但還應不斷加強。由於異地教學,且學生課前沒有進行任何的預習,因此必須加強初讀的'環節。

  三、教學目標

  (一)認識4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四)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四、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體會文章說明的道理,受到啟發。

  教學難點: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心裡”的關係。

  五、教學策略:

  情境教學法、讀寫結合法

  六、課前準備

  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

  七、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主要目標要求】

  一、認識5個生字“罷、徽、聾、啞”,指導書寫“徽”等字。

  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裡”的含義,體會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四、學習作者運用外貌、動作、神態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預設】:

  一、初讀,建構執著的主題

  (一)師生交流,揭題並質疑。

  (二)學生初讀課文,要求把語句讀通順,字音讀準確。

  (三)檢查學生初讀情況。相機指導難寫的生字。

  (四)學生默讀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1. 質疑是培養學生善於思考的重要手段。文題中是文章的題眼,對於理解文章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引導學生抓住文題質疑有助於學生直奔文章的重點。 2.紮實進行初讀,掃清讀音障礙,引導學生在默讀中獨立思考,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概括能力。】

  二、細讀,洞察執著的內心

  (一) 生自主學習課文,要求:

  1. 邊讀邊劃,找出文中體現青年人特別的句子,把它劃下來;

  2. 邊讀邊寫,寫出對句子理解與感受。

  (二)反饋彙報,相機指導:

  1.觀察中感受一份專注

  重點指導句子“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裡遊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1)學生讀句子,談感受並請其他同學補充。

  (2)學生透過朗讀初步明白“呆呆地”與“靜靜地”的含義

  (3)關注“老是”,引出他長期觀察的句子“他告訴我,他學畫才一年多,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透過對句子中三個時間詞的引讀,讓學生體會青年對魚的喜歡是逐層深入的,進一步體會到神態描寫的表達效果。

  【設計意圖:1.抓住“呆呆”與“靜靜”這兩個神態描寫的詞語,讓學生體會青年看魚的認真。2.學生對青年的那份認真體會得並不深,只體會在一種“喜歡”的程度,透過學習課文內容,讓學生從“一整天、每個星期天、一年”中,逐層深入體會青年對魚的痴迷與沉醉。】

  2.品讀中展現高超的畫技

  重點指導句子“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苟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緻;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彷彿金魚在紙上游動。”

  (1)學生讀句子,談感受。

  (2)教師相機點撥,讓學生理解“工筆細描”與“揮筆速寫”的意思,體會比喻句的妙用及青年的畫技高超。

  (3)學生想象青年在畫畫時的其他動作,從動作描寫中體會其品質。

  (4)朗讀“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了!”,進一步體會“魚游到了紙上”的含義。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運用體悟與內化,先讓學生透過直觀的方法區別兩種不同的技法,再讓學生聯絡文字進一步瞭解兩種技法。更重要的是學生不僅從表面瞭解這兩個動詞的含義,而且體會出它的表達效果。】

  3.讀寫中體會一種境界

  重點指導句子“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

  (1)讓學生觀察插圖,想象當時人們議論的情境,把它寫下來,注意運用神態、動作等的方法進行描寫。

  (2)全班反饋交流,並在引讀“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了!”深入體會其畫技高超。

  (3)品味“融”字,體會青年愛魚到達深層次的境界。

  【設計意圖:1.雙引號的作用是本單元“我的發現”中提出來,旨在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體會其意思。教學中以“特別”為切入點,原因之一是青年在看魚、畫魚、談魚中處處體現其特別之處;原因之二是以其作為切入點,隨著對青年特別之處體會的深入,“特別”中帶雙引號的意義也潤物無聲般地讓學生理解了。2.讀寫結合是本環節的特點。基於文章是透過側面描寫進一步烘托青年忘我投入,另外,體會文章描寫人物的方法也是重要的,因此,小練點就能體現出能力的遷移。】

  三、提升,追尋執著的根源

  (一)結合青年所做的事,讓學生談談懂得了什麼。

  (二)佈置作業:

  1. 有感情地把課文多讀幾遍

  2.把描寫聾啞青年的外貌和他看魚、畫魚的句子抄了下來

  【設計意圖:1.本環節在於讓學生在體會青年人勤奮、專注的基礎上,聯絡其活實際,暢談自身的體會,內心青年的品質。2.作業的佈置有助於積累人物描寫的好詞佳句,為單元習作做鋪墊。】

  (附板書)

  第二課時

  【主要目標要求】:

  一、會寫11個生字。

  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三、從作者的角度來了解其情感的變化,體會他細緻的觀察。

  四、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裡”之間的關係。

  【教學過程預設】:

  一、透過談話交流,幫助學生回顧上節課對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感悟。

  二、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裡”之間的關係。

  三、學習課文,從作者的角度理解課文,瞭解其情感的變化,體會他是如何進行觀察的。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五、拓展閱讀,進一步體會人物執著的追求以及描寫人物的方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