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食鹽在水裡溶解了》教案範文

四年級科學《食鹽在水裡溶解了》教案範文

  【設計思路】

  對於學生而言,“溶解”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認識,但這種認識是無意識的。究竟什麼是“溶解”,學生是很難說清楚的。學生也可能從來沒有對溶解的現象進行過細緻的觀察和準確的描述。本課將引導學生透過對食鹽、沙、麵粉、高錳酸鉀、砂糖等物質的觀察比較,逐步在學生頭腦中建立“溶解”和“不溶解”的科學概念。

  本課的教學設計沒有按教材的陳述順序和方法進行教學。而是將“食鹽、沙、麵粉”三種物質的觀察同步進行,以利於學生在觀察時就能進行比較發現不同。這樣做可能比單獨觀察更直觀、更省時,更便於學生掌握溶液的概念。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運用了多種鼓勵性和激發學生興趣的語言,把學生的注意力緊緊的吸引到實驗上來,使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使課堂井然有序,觀察描述得比較豐富生動。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對物質溶解和不溶解現象的'觀察、描述、解釋的過程和對液體混合物進行過濾操作的活動過程。

  2、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逐步形成關於“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3、在活動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細緻的觀察習慣和態度,滲透科學的思想和方法,逐步發展科學探究的樂趣和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對觀察現象的描述和概括。

  2、難點:對不同物質的溶解和不溶解的觀察比較。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小組實驗用:食鹽、沙、麵粉、高錳酸鉀、糖、攪拌棒、杯子、自來水、抹布、鐵架臺、漏斗、濾紙、燒杯。

  【教學過程】

  1、品嚐飲料,複習引入。

  出示一杯糖水,讓學生猜一猜是什麼飲料,嘗一嘗。

  說一說:糖水是哪些物質的混合物?

  你看見這杯水中的糖了嗎?

  今天我們繼續研究把幾種物質和水的混合現象。

  2、食鹽、沙、麵粉在水中溶解了嗎?

  猜一猜:如果把食鹽、沙、麵粉放入水中,會發生什麼現象呢?

  組織學生把這三種物質同時放入水中,觀察比較:有什麼不同?看哪一個小組發現得多。

  引導學生描述實驗情況,得出結論。

  可引導:水中能看到的是什麼?什麼看不見了?

  介紹濾紙的作用,猜一猜:如果把杯中的混合物倒入裝有濾紙的漏斗中過濾,濾紙上留下什麼呢?

  指導學生進行過濾,觀察描述發生的現象。

  食鹽在水中溶解了嗎?說出科學依據。

  沙在水中溶解了嗎?說出科學依據。

  麵粉在水中溶解了嗎?說出科學依據。

  3、觀察高錳酸鉀在水中的溶解。

  猜測高錳酸鉀和糖在水中會溶解嗎?會有什麼現象發生?

  把高錳酸鉀和糖分別放入同樣多的兩杯水中,觀察描述發生的現象。

  輕輕攪拌後繼續觀察描述。

  想像糖也像高錳酸鉀那樣分散到水中去了嗎?

  4、整理我們的觀察研究結果。

  比較各種物質在水中變化的異同。

  比較各種物質在水中變化的異同。

  討論分析:物質是否在水裡溶解了,我們能觀察和區別嗎?我們是怎樣觀察和區別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