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設計範文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設計範文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跨越、海峽、桂樹、蒼白、紅潤、移植、談何容易、幸運、彼岸、臺灣、襲擊、平安無事、期待、突如其來、空曠、暫停、骨肉同胞、血脈親情”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梳理文章結構,品詞析句,感悟作者的敘述特點和表達感情的方法,內化、積累課文中的經典語言和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臺灣青年及李博士的高尚品質。

  【教學難點】

  理解“生命橋”的含義。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總體設計】

  教學分成四個實踐板塊:

  1、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交流初讀感受;

  2、細讀重點語句,提升感受,相機指導有感情朗讀,表達感受;

  3、梳理文章結構,拓展口語交際,積累內化語言;

  4、書面表達、交流,運用語言,昇華情感。第一課時基本完成前兩個板塊,初步完成教學目標1、2;(注:生字詞語只認不寫,第二課時寫字。)第二課時完成第三、四個實踐板塊,完成全部目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質疑匯入

  1、揭示課題,質疑:

  看到課題,你有什麼疑問?

  2、匯入:

  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一起走進一個真實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學習詞語,把握主要內容

  1、自由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好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螢幕出示詞語,引導學生自主提示需要注意的詞語:

  ⑴ 提示凋零、含苞、綻放,讀通句子“這個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理解這三個詞語在課文中指的是什麼。

  ⑵ 提示輾轉,都是翹舌音。訓練學生用聯絡上下文展開想象的方法理解詞語,從而讀通難讀的句子。

  ⑶ 提示暫停,訓練學生讀準生詞,把句子讀通順:“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臺灣青年的骨髓,從身軀裡涓涓流出……”

  3、把整篇課文連起來讀一遍,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訓練學生抓住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及關鍵詞語概括課文內容。

  三、再讀課文,理解感悟,指導朗讀

  1、過渡:

  課文講的就是這樣一個真實而感人的故事。這個故事最讓你感動的是什麼?

  2、引導默讀課文的第3、4、5自然段,畫出臺灣青年和李博士令人感動的做法,讀給同桌聽,抓住關鍵語句,聯絡上下文說說為什麼感動。

  3、默讀畫語句,同桌間交流。

  4、引導全班交流: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隨機引導交流以下重點語句:

  ⑴ 交流第四自然段表現臺灣青年博大愛心的語句。“在這場災難中……他的親人……期待著他的'骨髓。”

  ① 指名先朗讀畫出來的語句,再談感受。

  ② 看錄影,體會當時的臺灣是一種什麼情形,練讀“就在昨天,一場歷史7.3級的大地震襲擊了臺灣地區。此刻,大地還在餘震中搖晃。”聯絡自己談感受。

  ③ 結合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感悟、想象,走進臺灣青年的內心世界,深入體會臺灣青年博大的愛心。策略:首先教師範讀,讓學生感受到小錢的不幸,激發學生的同情心;然後情感遷移,讓學生運用文中詞語練習說話“臺灣青年心裡想著,自己的骨髓會讓小錢。”,從而感受到臺灣青年那善良的、博大的愛心。

  ④ 帶著敬佩之情朗讀第4自然段的語句。

  ⑵ 交流表現李博士高尚品質的語句:

  ① 朗讀描寫李博士的語句,說說李博士的哪些做法讓你感動?

  ② 抓住“沉著”“突如其來”“空曠”“一次又一次”“涓涓”等詞語體會李博士博大的愛心。相機指導有感情朗讀。

  ③ 出示李博士送骨髓的時刻表,體會“奔波”和“連夜”等詞語表達出的李博士的愛心,引讀第六自然段。

  5、體會生命橋的含義,版畫愛心,回扣課題。

  四、朗讀結束,佈置作業

  1、課件出示第七自然段後兩句話,師生配樂朗讀“也許,小錢和臺灣青年……傳下去。”

  2、結束語:

  同學們,如果有一天,小錢和這位臺灣青年見面了,他們會說些什麼呢?下節課你們可以在班級裡交流交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