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自然界的奇特花草教案3篇

大班科學自然界的奇特花草教案3篇

  導語:瞭解自然界中一些具有特殊用途的植物,知道植物也能治病,能把收集到的有趣的植物資訊大膽地用語言表達出來。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大班科學自然界的奇特花草教案,歡迎閱讀。

  大班科學自然界的奇特花草教案1

  活動目標:

  1、瞭解自然界中奇特的花草植物,知道它們奇特的功能。

  2、透過觀察畫面、盆景,感知有趣的植物,並大膽地講述植物的外形特徵。

  3、產生進一步探究花草植物的願望,對花草植物有好奇心。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投影儀一臺,電視機一臺。

  2、教師準備含羞草一盆,幼兒從自己家裡帶一盆有趣的植物、圖片資料或影像資料。

  3、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出示含羞草,引起幼兒的興趣。

  (1)你認識它嗎?知道它有什麼奇特的地方?

  (2)引導幼兒看看、摸摸含羞草,觀察並說說:含羞草是怎麼變化的。

  2、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有趣的植物、奇特的植物。

  (1)出示自己收集到的奇特植物的圖片、照片或相關資料向本小組同伴介紹。

  (2)每組推選1—2名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帶來的最奇特的植物。

  3、觀察畫面,感知奇特的花草,瞭解它們特殊的功能。

  (1)幼兒自己閱讀幼兒用書感知奇特的花草,並與同伴交流。

  (2)教師用實物展示儀放大幼兒用書,講述引導幼兒看圖,並逐一介紹:

  ①會捉蟲子的花草:毛氈苔、豬籠草、瓶子草、捕蠅草。

  ②世界上最大的花:大花王;

  ③會動的花草:含羞草、向日葵;

  ④長在水裡的花草:睡蓮、王蓮、荷花;

  ⑤可以治病的花草:黃連、金銀花;

  ⑥沙漠裡的植物:仙人掌、仙人球、仙人指。

  大班科學自然界的奇特花草教案2

  活動目標:

  1、瞭解自然界中一些具有特殊用途的植物,知道植物也能治病。

  2、能把收集到的有趣的植物資訊大膽地用語言表達出來。

  3、激發幼兒的好奇心,產生進一步探究植物的慾望,萌發對大自然的親近感。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六種奇特花草,瞭解它們的藥用價值。

  教學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感興趣的、有特殊特徵有藥用價值的植物圖書等資料。

  2、植物標本、圖片若干。

  3、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教學過程:

  一、匯入

  老師先咳嗽幾聲,提問:小朋友,老師剛才怎麼啦?

  幼兒:(咳嗽)

  師:那麼咳嗽了怎麼辦呢?

  幼兒:打針吃藥、掛鹽水。

  師:小朋友,我們平時感冒咳嗽了都要去吃藥,有的還要打針。但是老師生了一些小毛病如感冒咳嗽、手上流血了、拉肚子等就不一定去看醫生、吃藥,我用民間的一些中草藥也能治好這些病。今天老師就為大家帶來了一些奇特的花草,它們是中草藥,我們一起來認一認,它是誰,好嗎?

  二、出示魚腥草,引起幼兒的興趣。

  1、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種草,你們認識它嗎?知道它有什麼奇特的.地方嗎?情你們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

  幼:是一種草,聞上去有一股味道,好像是魚的味道。

  師:這種草有一股魚腥味,我們叫它魚腥草,你們知道魚腥草有什麼用途嗎?

  2、小結:魚腥草是一種中草藥,如果我們吃了那個汁,咳嗽就會好起來的。

  三、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有趣的植物、奇特的花草。

  師:前幾天,老師帶你們到野外去挖的野菜,還有的是期天在家和爸爸媽媽到地裡採的花草,現在請你們向同伴說一說,自己知道的花草的名字叫什麼?在哪裡發現或找到的?它有什麼奇特的地方?

  幼兒拿出事先收集到的奇特的植物圖片、照片或相關資料向同伴介紹,每組選1—2名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帶來的最奇特的植物。

  1、馬蘭:手少流血了,把馬蘭頭的葉子揉一揉,敷上幾分鐘血就不出來了,有止血的作用。

  2、枸杞:我們人眼睛模糊看不清,應該多吃點枸杞,吃了眼睛明亮。

  3、馬齒莧:也叫長壽菜,它主要治拉肚子,如果我們吃了不乾淨的東西拉肚子就吃它。

  四、出示植物標本、教師介紹奇特的花草。

  1、蒲公英:葉子長長的,邊緣有鋸齒狀,開得黃花,籽像一個雪球毛茸茸的,它能抗菌消炎、對糖尿病功效很好。

  2、金錢草:葉子小小的,圓圓的,形狀像一個圓圓的硬幣,曬乾泡茶可以治膽結石。

  五、圖片連線,幼兒操作,哪些草治哪些病。

  剛才老師給你們介紹了幾種奇特的花草,它們能治哪些病,現在老師來考考你們有沒有掌握,請你們連線一種草治一種病。

  魚腥草 拉肚子 馬蘭 膽結石

  馬齒莧 眼睛 明亮 金錢草 糖尿病

  枸杞 感冒 咳嗽 蒲公英 止血

  六、作品評價,表現做得對的幼兒

  活動延伸:

  我們大自然中還有很多有用的中草藥植物。我們古代醫學家李時珍很早就寫了《本草綱目》一書,記錄了各種中草藥的用途,只要用它們放在水裡煮一下,喝點湯病就會好。大自然中還有好多奇特的花草有很大的用處,待你們長大後慢慢探索發現,為人們治病。

  教學反思:

  這堂課還是上的蠻成功的,因為我園地處農村,園內綠化面積較大,花草樹木很多,為了讓孩子瞭解園內的花花草草,老師們專門設計了一個個好看的牌子,有:小手形的,笑臉形的,在上面寫上了名字。因此,小朋友已掌握了一些花草樹木的名字,老師平時帶幼兒散步時,小朋友無意中就問:“老師這是什麼草呀?”“為什麼它沒有掛上名字呀?”而這些都是不知名的一顆兩顆花草,不是一大片,我就向孩子們一一介紹了它們的名字,其中就有馬蘭、枸杞、金錢草、蒲公英、魚腥草、馬齒莧等。春天我們就帶幼兒到戶外田埂上摘馬蘭、枸杞等野菜。夏天我們去找蒲公英,採一朵用嘴一吹飄到四面八方,小朋友們一個個像斷了線的風箏歡呼雀躍。

  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幼兒認識自然界中一些奇特的花草並能知道這些花草的奇特之處有藥用價值。根據綱要提出的科學教育指導要點及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科學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幼兒科學探究的慾望,引導他們愛學習會探索。

  整堂課以老師感冒咳嗽為匯入,喚醒了孩子的興趣。因為孩子們平時都經歷過咳嗽、拉肚子,遇到這種情況只有打針吃藥才行。他們都有親身體驗,而這些中草藥只要我們周圍找一下就能找到,無毒、無副作用。現在孩子們都是家中的小主人,他們在家裡自己的爺爺奶奶患上的疾病如:膽結石、糖尿病都是常見病。他們家中也曾吃過這些中草藥。在最後的操作連線題時,大班孩子已有初步認識漢字的興趣,透過老師的範例講解,因此他們都能正確連線。

  總之,這堂課的成功之處要讓孩子平時接觸並瞭解一些我們身邊奇特花草的名字和作用,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可以把這堂課上好。

  大班科學自然界的奇特花草教案3

  活動目標:

  1、在嘗試活動中瞭解自然界中一些具有特殊特徵的植物。

  2、知道植物跟人類的密切關係,能把收集到的有趣的資訊大膽地用語言表達出來。

  3、積極的參與科學活動,樂於探索。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收集奇特植物的圖片、照片及相關資料。

  玩過音樂遊戲《蝴蝶找花》。

  物質準備:含羞草一盆、防盜草一盆、豬籠草四盆,課件(有配音的各類花草圖片。)

  活動過程:

  一、遊戲激發孩子興趣。

  1、教師:“智慧樹節目又開始啦,我們的口號是:‘智慧樹上智慧果,智慧樹下你和我,智慧樹前做遊戲,歡樂多又多。小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智慧樹樂園。耶!’(師幼一起說)今天的節目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引起幼兒的興趣。

  2、播放有關課件,描述植物的特性。

  3、提問:你認識它們嗎?知道它們有什麼奇怪的地方?它一般生長在什麼地方?

  二、自由嘗試探索。

  1、出示含羞草、防盜草。幼兒去看一看、摸一摸,充分運用自己的感官——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感受植物的奇異特性。

  2、圍繞問題,交流發現。幼兒四人一組,以含羞草、防盜草為例,用語言講述植物的外部特徵。

  4、引導幼兒說說:含羞草是怎麼變化的?接觸防盜草有什麼感覺?

  教師小結:

  含羞草:又名感應草,輕輕觸碰這種植物的葉片會立刻緊閉下垂,呈含羞狀。

  防盜草又稱植物貓,當人及豬、羊、禽、牛、馬等動物觸碰時,接觸處就會像被電擊火燒般的奇疼怪癢。將乾草放在糧倉周圍,老鼠碰到就立即逃之夭夭,所以也有“植物貓”之稱。

  5、拓展幼兒對奇異花草的認識。

  ※出示自己收集到的奇特植物的圖片、照片或相關資料向本組同伴介紹。引導幼兒從以下幾個方面介紹:植物的名稱是什麼?它有什麼奇特的地方?生長在哪裡?

  ※每組推選1-2名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帶來的最奇特的植物。

  三、操作感受

  1、每組一盆豬籠草、瓶裝小蟲若干。

  2、要求:將瓶中的小蟲倒入捕蟲囊,感受豬籠草的奇異特性。

  3、操作指導:引導幼兒邊觀察邊用圖示記錄豬籠草的捕食過程。

  4、各小組代表介紹。

  教師小結:豬籠草象一個彩色的瓶子,瓶裡有又香又甜的蜜,蒼蠅飛來了,掉進了瓶底,瓶子很滑,蒼蠅爬不上來就被豬龍草吃掉了。

  四、遊戲:蝴蝶找花。

  播放《化蝶》音樂,在蝴蝶靜止時可以輕輕地觸碰植物葉片,用身體語言的親密接觸,進一步感受花草的奇特。(教師根據情況暫停音樂。)

  五、活動延伸。

  ※探索區放有捕蠅草、半支蓮、大花草等圖片,讓幼兒觀察交流,進一步產生對植物的興趣。

  ※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上網搜尋資料,拓展對植物的認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