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性遊戲活動教案範文

創造性遊戲活動教案範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創造性遊戲活動教案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創造性遊戲活動教案1

  活動背景:

  京劇是我國的國粹藝術,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其內涵非常豐富。然而幼兒對京劇接觸很少,因此幼兒對京劇充滿了神秘感。同時我們也發現上學期《娃娃時裝樂》的京劇表演中我班幼兒已能出神入化地表演,孩子們已對京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課後他們經常問老師:“那個人的臉上為什麼要畫成那個樣子?”“為什麼他們穿的衣服都不一樣?”等一系列問題。而且只要看到京劇表演他們就會很投入的去看,有的小朋友還會進行模仿。老師針對幼兒的情況就利用常識活動、隨機教育引導幼兒認識了生、旦、淨、醜及他們各自的特點,還組織幼兒觀看錄影,並挖掘社群資源,請愛好京劇的當地人士走進課堂為幼兒表演。

  透過耳濡目染,幼兒對京劇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他們經常在班級區角露一手,且思維很活躍,有了一定的創新意識,他們在使用遊戲材料時,能將有關特徵在自己頭腦中進行轉換、重組、演繹出適合遊戲情景的替代物特徵。為了讓幼兒更深入地瞭解京劇,我們設計了“京劇小戲迷”這一創造性遊戲。

  活動目標:

  1、透過幼兒自主的藝術遊戲活動,初步發展幼兒的創新意識。

  2、在幼兒塑造、感受美的同時,增強幼兒的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相互協作及人際交往能力。

  3、讓幼兒在遊戲中進一步感受京劇的魅力。

  4、激發幼兒熱愛國粹京劇的情感。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材料:各種適合做京劇服飾的材料如:各類紙張、顏料、膠水、雙面膠、剪刀、毛線、珠子、油畫棒等。

  2、電視機、有關京劇的VCD片。

  3、環境:寬敞的活動室,有一定的京劇氛圍。

  活動過程:

  1、激發情趣,進入情景。

  教師:我給大家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欣賞京劇的音樂)

  教師:你們知道這是什麼音樂?

  2、集體商議,確定主題。

  教師:你們喜歡京劇嗎?喜歡京劇裡的什麼?

  幼兒互相討論,有的說喜歡京劇裡的旦、醜;有的說喜歡京劇裡的各種臉譜;有的說喜歡京劇裡的服飾。

  教師小結:京劇是我國的國粹,不但中國人喜歡,連外國人都在學我們的京劇呢!咱們就來玩一個有關京劇的遊戲好嗎?

  3、幼兒自主選擇,體驗京劇的樂趣。

  在京劇聲中,幼兒有的在製作臉譜、有的製作裝飾水袖及頭飾、有的京劇欣賞、有的在穿著各種自制的京劇服飾在表演、有的還在商議。

  活動室的一角,幾個孩子自成一組,用顏料及油畫棒在紙、布、扇子等不同材料上畫各種不同形態的臉譜,還把畫的臉譜貼上到瓶上、紙管上,有的送到了京劇表演的小朋友那裡,說是要請他們表演變臉呢;四五個小朋友正在模仿VCD中小丑的表演,演得還真象那麼回事;好幾個小朋友在水袖上又是畫又是粘,又在印染;一組孩子們正穿著不同角色的京劇服飾在盡情的表演,嘴裡還在哼著調子,真有點京劇的唱腔。

  幼兒對話:

  “這個花旦穿的衣服真漂亮!”“我們也來做一件好嗎?”“看看它的式樣。”

  “這個小丑的帽子怎麼帶的?”“問問老師吧。”“還是我們自己想辦法吧!”

  4、師生互動,生成新的遊戲主題。

  京劇服飾展覽會:在幼兒做好的各種角色的服裝後,他們會感到做了這麼多漂亮的京劇服裝別人看不到太可惜了!經過小朋友的討論“京劇服裝展覽會”就產生了。

  藝術長廊:小朋友們在各種物品上畫了臉譜,他們把臉譜放在一起,越看越象“藝術長廊”,於是一個新的活動主題產生了。

  京劇小劇場:有些小朋友在京劇表演中,他想扮演某部戲中的某個角色,另一個小朋友想為他們伴奏,還有一些孩子想觀看他們表演,這樣新的主題“京劇小劇場”又產生了......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構思巧妙,情趣盎然,其內涵則體現了藝術性為遊戲的特徵,以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為遊戲的靈魂。幼兒利用各種廢舊材料,進行藝術表現藝術創造,以“京劇”為主線完成了“設想京劇的各種服飾——利用廢舊品製作——京劇表演”一系列活動環節,充分體驗到動手做、遊戲樂的愉悅。在遊戲活動中,幼兒不斷地感知、嘗試、操作,在幼兒感受美、塑造美的'同時,幼兒的想象力、動手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得到了發展和提高。

  活動中,教師給足幼兒自由的時間和空間,提供豐富的材料,順應幼兒的探索活動,真正成為了引導者、支持者、參與者,成為孩子們的合作伙伴。

  創造性遊戲活動教案2

  創造是幼兒對音樂瞭解程度的一種回饋。欣賞音樂能夠成為激發靈感的源泉,啟發意向和感受。當幼兒在進行音樂創作時,就會把內化的音樂欣賞經驗,透過創意的方式釋放出來,他們在豐富、熟練而有深度的創作中,享受了更大的樂趣。幼兒藉此機會,付出熱情的自我表達,就象一名演奏者、作曲家或指揮家一樣,令人著迷感動。

  幼師應該知道幼兒的音樂經驗越是豐富,對於創造越是大膽成熟。對於比較小的幼兒,應當強調創意的價值,讓他們做“即興曲”;稍微大一些的幼兒,可以讓他們嘗試在現有的音樂中作些改變,可以填詞也可以改編;對於更大的幼兒,可以加入其它的藝術活動並創造自己的音樂。

  (一)歌唱即興曲

  幼兒會發現自己的幼兒有時會自言自語隨意哼唱,聽不出是什麼調,什麼節奏,什麼詞,其實這種哼唱也是一種即興創作。而且幼兒喜歡聽自己的聲音,也非常喜歡模仿、回應各種聲音。所以教師應該給幼兒大量的適合欣賞的音樂,然後給幼兒機會對各種音樂做自由哼唱式的回答。

  (二)歌唱的對話

  幼兒用欣賞到的曲調或者任意即興的曲調發問,幼兒在回答時也可以用任意曲調,即使是近似旋律的說話也應允許。幼兒也可以用同音反覆發問,幼兒用同音反覆回答。

  誰想拍皮球?我想拍皮球。

  誰想唱支歌?我想唱支歌。

  (家)小寶貝穿好鞋,去鍛鍊。(孩)媽媽,我穿好了。

  (家)小寶貝穿好鞋,去鍛鍊。(孩)爸爸,我穿好了。

  (三)邊唱邊舞

  幼兒的哼唱往往和舞蹈分不開,他們更願意用身體和動作表現所欣賞的音樂。幼兒應該為幼兒選擇好相應的生動有趣的反應形式。比如:歌曲《閃爍的小星星》,在每個樂句的第一拍做一個表現小星星閃爍光芒的動作;歌曲《我是一隻小青蛙》,在每個樂句的最後一拍做一個表現小青蛙跳躍、歌唱或打鼓的動作。

  (四)即興演奏

  有的幼兒一拿到樂器,就開始隨音樂敲起來,特別認真,特別陶醉。有的幼兒從高音到低音,再從低音到高音,從黑鍵到白鍵,再從白鍵到黑鍵,每次彈的都不一樣,還有的停頓,強弱,長音,短音。這會讓我們恍然大悟,這不就是一種即興創作嗎?儘管幼兒的音樂經驗有限,很難聽出“即興曲”的旋律和節奏,但這樣的創造萌芽是不能被抹殺的。我們可以給幼兒一些自由彈奏的機會,讓幼兒自由發揮,享受創作的樂趣。

  (五)畫音樂

  拿一本有樂譜(五線譜)的曲子,把符頭用線畫起來,畫完後會看到一條音樂曲線,這就是旋律的走向與起伏,再聽一聽和我們的聽覺能不能聯絡起來。

  聽一首樂曲,讓幼兒自由地“畫音樂”。音樂要選擇比較形象的,而且幼兒要給幼兒簡單的提示。比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彼得與狼》、《動物狂歡節》等等。比如:幼兒先後播放《動物狂歡節》中《獅王進行曲》、《水族館》、《公雞和母雞》,先不告訴幼兒樂曲的名稱,要幼兒畫出音樂描述的是什麼。然後再告訴他樂曲的名字是什麼。

  教師可以向幼兒提供美術或者文學作品,讓他用自由歌唱的方式來講述他們看到的、想到的事或心情。在這種活動中,不要對幼兒的缺點進行評論,要給他提出一些建議或提供一些便於掌握的方法。如果幼兒有些膽怯,幼兒應鼓勵他們大膽地演唱,並要以熱情的態度承認他們的努力。

  (六)小小作曲家

  這種方法是讓幼兒連續複習幾首熟悉的僅由do,re,mi三個音構成的歌曲,再教會幼兒用唱名來唱這些曲調,最後給幼兒一個簡單的詞:“小蝌蚪、小蝌蚪,我們多麼喜歡你。”然後,讓幼兒用do,re,mi三個音為這首詞編個曲調。

  還可以讓幼兒說一種兩個字的動物名字。比如老虎、大象、海豚等等,用一種節奏說出來,同時拍手。再讓幼兒說出三個字的動物名字。比如啄木鳥、丹頂鶴、長頸鹿等等。幼兒用一種節奏把這個動物名字說出來。再讓幼兒說出四個字的動物名字。比如非洲大象、七星瓢蟲等等。幼兒用一種節奏把這個動物名字說出來。

  這樣,幼兒就獲得了歌詞:老虎,老虎;丹頂鶴、丹頂鶴;七星瓢蟲,七星瓢蟲。然後,教師可以讓幼兒從七個音裡任選兩個音符,作為老虎的曲調;選三個音符作為丹頂鶴的曲調;選四個音符作為七星瓢蟲的曲調。

  比如:

  老虎老虎(smsm)

  丹頂鶴丹頂鶴(ssmssm)

  七星瓢蟲七星瓢蟲(ssmdssmd)

  讓幼兒唱一唱,幼兒會很有成就感的。另外,動物的名字可以換成食品名字、玩具名字等等。比如香蕉、花生米、變形金剛等等。名字的前後面還可以加形容詞、動詞、地點等等擴大成一句話,幼兒可以把七個音符變換組合各種音調,不同的曲子就作出來了。

  大部分的音樂,是由聲音、樂器或兩者兼具者作曲而成的。作曲家利用熟悉的音樂基本元素,組合成一種創新有趣的聲音形式,讓人聆聽欣賞。無論是教師或剛剛出生的嬰兒,都擁有一套自我的方式和方法,吸收與回應音樂。

  教師應該讓幼兒可以隨時在教室內的任何地方唱歌舞蹈,進行力所能及的音樂活動。當幼兒逐漸長大以後,教師可以協助他們嘗試自己動手、動腦創造自己的音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