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面積教案範文

小學三年級面積教案範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三年級面積教案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三年級面積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體會引進統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表像。

  過程與方法:透過觀察、重迭、數格子的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透過畫一畫、剪一剪、圍一圍、用一用、想一想,從實際生活中形成面積單位。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到生活處處有數學,數學與生活密切相關養成嚴謹治學的態度。

  教學重點: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教學難點:理解面積的意義

  教學流程:

  一、激趣引入

  1、遊戲引入:同學們,老師這裡有兩張紙,如果咱們要在這兩張紙的面中進行塗色比賽,看誰先塗完,誰就是冠軍。那你想選哪張紙?為什麼?

  2、師小結:紙的面有大有小。

  二、探究新知

  (一)揭示面積的概念

  1、出示實物,引導觀察

  (1)出示一本數學書和一個練習本,先用手摸一摸它們的封面,再比較一個它們的封面哪個大,哪個小。

  (2)組織學生彙報比較的結果。

  (3)你再摸一摸課桌的面和鉛筆盒的面,它們的大小有什麼不同嗎?

  2、師小結:剛才透過我們的摸和看,我們知道了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我們就把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師板書

  3、認識平面圖形的大小:現在我們知道了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那我們以前還認識過一些封閉圖形,比方說:“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出示課件)那這些圖形有大小嗎?(生彙報)

  4、師小結:對,封閉圖形也有大小,封閉圖形的大小,就叫做它們的面積。

  5、揭示面積的概念。

  物休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二)認識面積單位

  1、引導比較兩個長方形的大小:剛才,我們知道了什麼是面積,現在,你們每人小組都有兩張不同顏色的彩紙,這兩張彩紙的面積誰大誰小呢?(生彙報)

  2、師:對於這兩個長方形的大小,剛才大家有三種猜測,那麼到底哪種猜測是正確的?你有辦法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嗎?

  3、組織交流

  師:為什麼要用同樣大小的圖形呢?不一樣大的圖形行嗎?(生彙報)看來在比較兩個圖形的面積大小時,一定要用統一的面積單位進行測量。

  4、引導動手操作,實際測量

  下面請同學們用小正方形來擺一擺,這兩張紙的面積到底誰大誰小?(生彙報)

  5、揭示面積單位:

  (1)的確,為了方便,人們就統一用正方形做為面積單位,(板書:正方形)

  可是,正方形有大有小,那究竟用邊長是多長的正方形來做為面積單位呢?

  (2)生彙報,師板書:

  邊長是1釐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就是1平方釐米,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就是1平方分米。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就是1平方米。

  (3)小結:同學們,這裡的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就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面積單位。

  6、認識面積單位

  (1)下面,我們就先認識平方釐米,好嗎?

  請同學們從學具袋中找到面積是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把你找到的1平方釐米都舉起來看一看。

  (2)同學們,看一看,再想一想,在我們身邊哪些物體表面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釐米。

  (3)認識平方分米:

  你們能不能從學具袋中找出面積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呢?找找吧,把你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和同桌互相交換交換,看看,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就是1平方分米,再閉上眼睛想象一下,1平方分米有多在呢?好,睜開眼睛,你們能用手來比劃比劃嗎?

  (4)例舉生活中面積接近1平方分米的例項。

  (5)認識平方米

  ①現在我們認識了平方釐米,平方分米,那1平方米,也就是邊長1米的正方形會有多大呢?同學們,你們想看看嗎?(老師出示1平方米的紙)它的面積就是1平方米。

  ②找四名同學上臺1平方米。

  ③例舉我們的身邊哪些物體的面積是1平方米。

  7、揭示課題,並板書

  透過學習我們知道了什麼是面積,還認識了面積單位,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主要內容,板書課題。

  三、鞏固練習

  1、數學書76頁第1題

  2、數學書76頁3—4題

  四、全課總結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生彙報)

  透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的收穫可真多,只要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中,仔細觀察,勤于思考,你會發現更多的數學奧妙!

  板書設計

  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邊長      面積

  面積單位:正方形   1釐米     1平方釐米

  1分米     1平方分米

  1米1平方米

  小學三年級面積教案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32頁例4及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三十的第5~10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面積單位間的換算的推想過程,加深對面積單位的認識。培養學生的推想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面積單位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面積單位間的換算的推想過程。

  教具準備

  皮尺。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與思考

  1、讓學生說一說如何計算一個長方形的面積。

  2、做下面的題,並說一說是怎樣推想的。

  5平方分米=( )平方釐米

  13平方米=( )平方分米

  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1、教學例4。(把例題進行改編,讓學生直接測量課桌的長、寬,計算出面積,再進行單位間的換算。)

  (1)學生測量課桌的長、寬各是多少釐米?(測量結果可以保留整釐米)求桌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保留整百平方釐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2)學生列式計算,教師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判斷。

  (3)學生討論由平方釐米換算成平方分米推理過程。(100平方釐米是1平方分米,平方釐米數里面有多少個100平方釐米,就是多少平方分米。)

  2、做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習題:(學生說出推想過程)

  500平方釐米=( )平方分米

  4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三、鞏固反饋,掌握換算方法

  1、做練習三十的第5題,說一說是怎樣推想的?

  2、做練習三十的第6題,請學生說一說推算過程。

  3、做練習三十的第7題,求平均每平方米收芹菜是多少千克?已知什麼條件?還需要什麼條件?這個條件在哪兒?

  面積單位間的換算

  學生把測量後所列算式寫在黑板上。

  小學三年級面積教案3

  教學目標:

  1.透過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說一說等實踐操作活動認識面積的含義,初步學會比較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的大小。

  2.經歷嘗試、失敗、成功等過程,引導學生探究發現比較面積大小的策略和方法。

  3.在學習活動中,體會教學與生活的聯絡,鍛鍊數學思考能力,發展空間觀念,激發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的興趣。

  教學準備:

  學生每組準備例2的三幅圖形,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並給學生提供剪刀、長方形紙條、透明方格紙和硬幣等一些工具物品供學生選用。

  學生每人準備一支藍彩筆,一支紅彩筆。

  課件。

  教學過程:

  一、主動參與,探索新知,在概念對比中建構面積的意義。

  1.規範摸的動作,初步明瞭大小的意義。

  2.再次摸,體會大小。

  3.總結板書,揭示面積的意義(板書課題:面積的意義)。

  4.拓展面的意義,鞏固面積概念。

  5.自由列舉,比比物體表面的面積。

  6.閉眼摸物體,辨析周長和麵積。

  7.說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讓學生判斷是周長還是面積。

  二、比較面積大小的策略研究。

  1.由體到面,明確平面圖形的面積。

  2.畫平面圖形,體會平面圖形的面積。

  3.說一說校園平面圖的建築和各自面積的大小。

  4.比較幾個省的'面積。

  5.小組研究面積大小的比較方法。

  6.製造矛盾,讓學生解決,促使學生的思維向縱深發展。

  7.練習數方格的方法。

  三、及時總結,昇華認識,形成經驗。

  透過今天的學習,當你碰到一些物體時,會注意觀察它的什麼?

  四、聯想對比,拓展思維,形成空間觀念。

  小學三年級面積教案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學習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2、培養學生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3、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師:請同學們舉起收集的樹葉,說說它們的名稱。

  生:桑樹葉、梧桐樹葉、銀杏樹葉。

  師:看到這些樹葉大家有什麼話想說嗎?

  生:樹葉真是千姿百態。是五顏六色的。我想知道怎樣計算樹葉的面積。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怎樣計算樹葉的面積,好嗎?

  [評:讓學生了解課前所收集的樹葉的名稱,激發學習的興趣,體現數學與其他學科的緊密聯絡。為學生創設一個寬鬆、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在有趣的情境中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

  二、探究發現

  1、計算長方形面積。

  師:出示一個沒有資料的長方形,能說出它的面積嗎?能想辦法嗎?

  生:量出長、寬。用數方格的方法可以知道它的面積。

  師:(螢幕顯示),把長方形放在方格紙上,數一數長方形中有多少個這樣的面積單位。

  [評:求長方形的面積是學生已有的經驗,這一環節的設計能有效啟用學生用數方格方法求圖形面積的經驗,促使學生把這一方法遷移到新的問題情境中。]

  2、計算三角形面積。

  師:螢幕顯示一個三角形,你能說出它的面積嗎?學生互相討論,彙報。

  生:像長方形一樣把三角形放在方格紙上數一數。把三角形分開拼成一個正方形。

  師:你想得真好!把圖形分開來,再移動變成正方形。數一數有多少個這樣的面積單位!

  生:9個這樣的面積單位。先數整格的,再數半格的,兩個半格可以合成一個整格。

  師:同樣是在方格紙上數長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積,數的過程有什麼不同?

  生:長方形都是整格的,三角形有半格的。三角形中兩個半格可以合成一個整格。

  [評:求三角形的面積,學生不僅提出了數方格的辦法,而且在方格的啟發下,大膽想像,指出了先分割,再拼合的方法。這樣做便於學生感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3、計算不規則圖形面積。

  師:(螢幕出示地圖、樹葉、鑰匙等實物圖,再抽象出平面圖形。)與三角形和長方形比,你有什麼發現?

  生:都是由彎彎曲曲的線圍成的。它們都是不規則圖形。

  師:你們認為像這樣的不規則圖形應該怎樣計算它們的面積呢?請同學們以樹葉為例,小組討論。

  彙報:生:把它看作一個長方形來計算面積。

  師:怎麼看?

  生:把彎彎曲曲的線看成是直的,和長方形很像。

  生: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它的面積。

  師:如果把樹葉放在方格紙中,這個不規則圖形和剛才看到的三角形比,你又有什麼新的發現嗎?

  生:三角形中的半格正好是整格的一半,而樹葉有的佔半格多,有的比半格少。

  師:那麼怎樣用數方格的辦法來算出它的面積呢?

  生:半格多的算一格,不夠半格的算半格。

  生:我不同意,應該把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

  師:這時,我們用數方格的方法求出的面積是準確的嗎?到底哪種方法更接近呢?為什麼?

  生:半格多的算一格,不夠半格算半格,計算出的面積就會比實際面積大得多,還是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比較好。

  [評:從全是整格一有的正好半格一有的比毒半格多,有的比半格少,教師抓住不同圖形的特徵,精心為學生創設了矛盾不斷激化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觀察、討論中猜想、爭論,自主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學生在解決問題中體現了非常可貴的估算意識。]

  請學生上臺彙報計算方法,用自己發現的方法計算樹葉的面積。

  生:先把整格的框出來,然後把半格的編號並標出來。

  生:不滿半格的都按半格計算,把彎曲的部分都畫成半格,再數。

  生:整格的分別標上資料,在兩個半格中間標上一個資料。

  [評:讓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想法能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幫助學生樹立自信,獲取成功的快樂。學生在計算時創造了分類計數等有效的方法,展示的過程給大家互相學習、互相啟發提供了條件。]

  三、解決問題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生活中還看到過哪些物體的表面是不規則圖形?

  生:手的表面。還有很多樹葉的表面是不規則圖形。身體的正面。

  師:先估一估,再計算你手中的樹葉的面積。說說是怎樣估的?

  生:用剛才的樹葉比較。

  生:讓樹葉跟1平方釐米的面積單位比。

  師:把估出的面積記在心裡,再算一算樹葉的面積,看誰估的面積和計算的面積最接近。

  學生彙報計算的方法。

  生:我的樹葉兩半是一樣的,我只要算出一半的面積再乘2就可以了。

  [評:教師隨時注意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鼓勵學生大膽估算,採用多種估算方法。在計算時學生提出了利用樹葉的對稱性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難能可貴!應該給予更多鼓勵!]

  四、拓展延伸

  1、學生相互合作,選擇手、地圖和鑰匙中的一種計算出面積。

  2、小結。這節數學課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請把這節課你最感興趣的地方寫下來。

  3、回家再找一些不規則圖形算出它的面積,好嗎?

  [評:引導學生在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過程中,估計並計算手掌、鑰匙、地圖的面積,及時鞏固新學習的方法,學生的體驗是豐富而深刻的。鼓勵學生把最感興趣的地方寫出來,是很好的總結和反思,值得提倡。]

  [總評]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應該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本節課很好地實踐了這一理念。除此之外,還有必要提出三點:

  1、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為本課安排的內容容量很少:先介紹用數方格方法計算不規則圖形的面積,然後估計兩片樹葉的面積,最後嘗試計算自己手掌的面積。教師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間和餘地,在尊重教材、理解教材主要意圖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對教材內容做了補充。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了符合學生認知特點、適合學生主動探索的學習活動,有效地達成了教學目標。

  2、培養學生估算的意識和策略。計算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只要得到一個近似值即可,因而更多的時候估算就能解決問題了。據此,教師注意適時提出估算的要求,引導學生在計算時主動地估算,有效地培養了學生估算的意識。更可貴的是,學生交流估算的方法時創造性地提出了找參照物類比、利用面積單位去估計等有效的方法,估算的策略得到了發展。

  3、有效滲透數學思想方法。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展示解決問題的過程,其中有效地滲透了數學思想方法。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學生提出分割、拼合的方法把圖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計算樹葉的面積,學生提出化曲為直、分類計數的方法;估計樹葉的面積學生運用了類比的方法;有的學生髮現了樹葉的對稱性,利用了對稱特點簡化計算過程。正因為融入了數學思想方法,整個教學過程充滿了濃厚的數學情趣,學生在活動中思維得到磨礪,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步最佳化,學習的經驗得到充實,成功、自信的體驗得到強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