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的教案(精選5篇)

陋室銘的教案(精選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陋室銘的教案(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陋室銘的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託物言志的寫法。

  A層:藉助註解瞭解課文大意

  B層: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C層:理解課文託物言志的寫法

  2、誦讀要求

  A層:準確流暢地朗讀課文

  B層: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C層:背誦課文

  二、教學設想:

  1、學習文質兼美的古文,不宜瑣碎地串講字詞,以破壞其美感。可透過聽說讀等多種方式,利用實物投影錄音機電腦多媒體等多種手段來促進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及深入學習。

  2、課前佈置學生預習,要求學生對照註解讀通課文內容,並根據自己對課文內容的認識畫一幅畫。

  3、安排一課時。

  三、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語設計:我國古代的名士文人常常喜歡借物來抒情言志,例如,他們借梅花來表現自己純潔堅定的品格和高雅的志趣,借竹來寫出自己堅守節操,借蓮來表現自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今天我們將共同學習一篇古代散文中的名篇,它同樣運用了託物言志的寫法。請大家翻開書P176頁。

  (二)初步感知課文

  1、問題設計:⑴、從課題可看出作者寫的物件是什麼?(陋室。)

  ⑵、“銘”是什麼?(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後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通常都是用韻的。)

  2、過渡語:我國古代的詩文有很多都是用韻的,這些文章往往讀起來琅琅上口,極具音樂美,讓我們齊聲朗讀,共同感受。

  3、全班朗讀課文。

  教師點評並過渡:若要讀出其中的情味,還要靠我們深入學習,請大家看我們的學習任務。

  4、[電腦螢幕:教學目標]

  (三)整體把握課文,檢查A層目標的達成情況

  1、問題設計:⑴、在這篇文章裡作者主要寫的是什麼?(陋室。)

  ⑵、什麼是陋室呢?(室名,簡陋的房子。)

  ⑶、是誰給它起的名字?(劉禹錫。)

  ⑷、他是何許人也?(唐朝的詩人哲學家。)

  ⑸、古代文人總喜歡給自己的房子起一些優雅的名字,如“瀟湘館”“含芳閣”等,那作者為什麼要給他自己的房子起名叫“陋室”呢?難道他的房子真的很簡陋嗎?請大家閱讀課文,將與陋室有關的內容用括號括起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如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2、讓學生朗讀描寫陋室的句子。

  3、過渡語:剛才我們朗讀了劉禹錫先生描寫他的陋室的語句,我想,每個同學的頭腦裡都會浮現出了不同的畫面,你能不能用一句話來給大家描繪一下你想象的陋室呢?描繪時可用上這樣的句式

  4、[板書:陋室的很,你看。]

  5、過渡語:陋室是什麼樣的呢?我想經過這些同學的一番描繪,大家頭腦裡的畫面更加清晰了。然而我覺得介紹陋室單靠嘴巴來說不夠形象也不夠生動,要是能看到陋室那該多好啊。幸好我們的同學已經在課前根據自己的理解,發揮自己的想象把陋室畫下來了,讓我們來欣賞欣賞。

  (四)深入品味課文,達到B層目標

  1、[投影:五幅學生的繪畫作品]

  2、分層要求:A層: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陋室銘》教案四》,來自網!

  觀察並指出畫面上的內容

  B層:描繪畫面內容並指出其繪畫所依據的課文上的語句。

  C層:指出畫面中較有創意的地方,點評繪畫者的想象是否合理

  3、針對每一幅畫,教師可提供思考的問題:

  ⑴、請仔細觀察,畫面上的東西哪些是課文裡提到的,哪些是透過想象加上去的?

  ⑵、畫中桌上放的是什麼?架上擺的是什麼?是公府文案嗎?

  ⑶、這幅畫的主色調是什麼?它給人一種什麼感覺?作者為什麼不把陋室畫在繁華的街上而是放在竹林裡?

  ⑷、這畫比較有創意的地方在哪裡?畫上的人是劉禹錫本人還是他的農民朋友?

  ⑸、畫裡的人都挺高興的,他們的身份是什麼?在幹什麼?

  4、小結並過渡:透過作者的描繪和大家的圖畫,我們可清晰地看到這麼一幅畫面:青苔使陋室的臺階生綠,碧綠的草由於光的映照透過陋室的簾籠使屋內呈現青色,這真使人悅目;室主人或邀客談笑,或窗下撫琴,或展卷讀經,可以樂而忘憂,舒胸吐臆,尋求那超凡脫世的真諦,這使他爽心。陋室有如此悅目的美景,又有許多可以暢懷的知音與爽心的雅事,這真讓人喜愛呀。

  如果你是劉禹錫先生,你將以怎樣的口吻來向別人介紹你的陋室呢?(懷得意喜愛之情)請大家聽錄音感受文章的感情。

  5、[放錄音:陋室銘]

  6、讓學生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總結提高,達到C層目標

  1、問題設計:⑴、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繪了陋室?(環境人物室中事)

  ⑵、從作者的描繪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在作者的眼裡,他的房子是“陋”還是“不陋”?(不陋。)

  ⑶、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麼?請用原文來回答。(惟吾德馨)

  ⑷、像這樣的房子在達官貴人的`眼裡是“陋”還是“不陋”?(當然“陋”。)

  ⑸、作者居於陋室卻不嫌其陋,居於陋室卻不失其雅緻的生活並能充滿感情地描繪陋室,可見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高潔傲岸安貧樂道之人。)

  ⑹、課文開頭的兩句話是什麼意思?它們與陋室有什麼關係?(用有仙之山和有龍之水與陋室類比,表明陋室也具有“名”與“靈”的性質。)

  ⑺、“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又是什麼意思?它們與陋室有什麼關係?作者這麼寫有什麼作用?(用諸葛廬和子云亭與陋室類比,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況,表明陋室的主人也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在更高境界上頌揚了“惟吾德馨”,說明陋室不陋。)

  2、總結:作者的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沒有直接表達出來,而是透過對居室的情景的描繪體現出來,這種寫法就是託物言志。我們平時寫作時也可以透過對自己的居室情景的描繪,形容其特徵,表達出你的心志和情趣。

  (六)回顧所學,背誦課文

  1、[電腦螢幕:課文板書]

  2、讓各層學生總結本堂課的學習要點。

  3、指導學生依照板書的提示背誦課文。

  4、先齊背,後抽背。

  (七)佈置作業

  陋室銘的教案2

  教學目標:

  1、理解託物言志的寫法。

  2、體會精妙新穎的構思。

  3、當堂背誦全文教學重點:透過朗讀,引導學生完成當堂背誦教學難點:指導學生對文章精妙新穎構思的分析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匯入

  1、師:提一個問題讓大家選擇一下:設有一個王公大廈,要得到它,須說若干句違背自己良心的話,做若干件傷天害理的事;設有一簡陋室,那裡綠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擁有它便在你的眼前。你要哪個?

  2、簡介作者、解題,揭示目標:銘文體的初步認識,作者介紹,找尋壓韻。

  二、初讀課文,要求大聲朗讀,讀正確、讀流利,注意停頓。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注意正音、句讀)。

  3、教師範讀。

  4、齊讀。

  三、理解課文內容,能粗譯課文。

  1、自由讀課文或默看註釋,理解句意,讀懂課文。遇到疑難,互相討論。

  時間:5分鐘。(教師巡視,解決疑難)。

  2、學生質疑,教師引導學生解決。

  3、指名粗譯課文(分組譯文,最後一句教師承包)

  4、齊讀課文,形成完整印象。師:陋室陋嗎?生:不陋。

  5、師:那麼,本文又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述陋室不陋的?試結合文章的語言加以分析。

  (1)讓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大聲朗讀,並說說為什麼喜歡?陋室銘劉禹錫

  山水比興引陋室—馨

  對偶擬人描環境——青

  襯托對仗誇朋友——雅實對比話生活——靜

  類比暗含立志向——高

  引經據典表態度——樂

  (2)小結寫法:託物言志(板書:託物言志)投影:“託物言志”是指透過描寫客觀事物,寄託、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

  (3)齊讀,體會作者高尚的情操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五、集體背誦。學生互相背誦師生競賽學生齊背

  六、總結(略)

  七、贈言和練習

  陋室銘的教案3

  教學目標:

  1、瞭解“銘”的體裁特點。

  2、誦讀全文,品味語言。

  3、體會作者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高尚品質。

  4、學習託物言志的寫作技巧。

  教學重點:

  透過朗讀,掌握銘文的特點,體會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瞭解託物言志的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是如何借陋室表達自己的節操和情趣的。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連結:

  同學們:當我們路遇挫折,意志消沉時,親人與朋友常常用“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來激勵我們要力爭上游、百折不撓。這比喻形象、寓意深刻的千古名句出自於誰的妙筆?(學生有的答出了作者:劉禹錫)今天,讓我們再來學習一篇劉禹錫的佳作《陋室銘》。

  二、走近作者: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詩人,哲學家。他生活在安史之亂以後的中唐時期,關心社會現實,憂國憂民。

  三、追溯背景:

  作者因參加政治革新運動得罪當朝權貴,被一貶再貶,半年時間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後成了一間陋室。在此背景下,他憤然提筆寫了《陋室銘》。

  四、釋“銘”解題:

  提問:同學們,你能告訴我們大家,你最喜歡的座右銘是什麼?

  這裡的銘是“警惕自己的文字”的意思。(板書“銘”)那麼,“銘”字還有什麼意思呢?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常用排比、對偶句。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劉禹錫是如何為他所居住的陋室作的“銘”。(板書“陋室”二字,完善課題,板書作者)

  五、明確目標:

  1、瞭解“銘”的體裁特點。

  2、誦讀全文,品味語言。

  3、初步體會作者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高尚品質。

  六、指導朗讀:

  (一)、聽錄音朗讀課文。請學生進一步擴充、加深預習成果。

  檢查預習:讀準下列字音:

  (二)、齊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三)、這是一篇銘文。銘文很重視音韻,這篇文章通篇押韻,節奏明快,讀起來琅琅上口,充滿了音樂美。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在課文中劃出押韻的字,想一想,這些字的韻母都是什麼?

  押韻的字有:名、靈、馨、青、丁、經、形、亭。韻母:ing

  (四)、再次齊讀課文(男、女生分開進行)

  七、翻譯古文:

  (一)、根據頁下注釋理解課文內容(先個人譯,有疑難小組解決,小組不能解決的再提出來全班來討論)。

  1、著重強調下列詞語:

  德馨:品德高尚。

  鴻儒:學識淵博的人。

  白丁:沒有學問的人。

  案牘:官府的公文

  勞:使動用法,使……勞累

  亂:使動用法,使……擾亂

  (二)、翻譯全文:(力求嚴密、準確)

  如:

  A、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

  B、孔子云:何陋之有?

  有什麼簡陋的呢?

  八、小試牛刀:

  1、解釋下列詞語:

  名:著名。馨:香氣,這裡指品德高尚。

  鴻儒:學識淵博的人。勞形:使身體勞累

  2、翻譯下面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何陋之有?

  3、練一練

  劃線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C.)

  A.有仙則名不能名其一處也

  B.惟吾德馨如蘭之馨

  C.拍案而起無案牘之勞形

  D.無案牘之勞形我們在勞動

  九、佈置作業:

  上網查閱劉禹錫的其他作品,進一步瞭解其創作特色。

  陋室銘的教案4

  一、教材分析

  (一)課文在本單元所處的位置及單元教學目標

  《陋室銘》是編排在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課文,是講讀課《短文兩篇》中的一篇,另一篇是《愛蓮說》。本教材從這一冊開始,文言文采用集中編排方式(七年級是分佈在各單元中的),這個單元課文還有借虛構的故事表現作者的社會理想的《桃花源記》,有介紹表現古人高超技藝的《核舟記》,有描述理想社會,引人深思的《大道之行也》,以及杜甫不同時期創作的三首詩《望嶽》、《春望》和《石壕吏》。

  本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是:養成自覺誦讀的習慣,熟悉一定數量的常用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初步培養文言文的語感;讓學生自主地學習,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裡地理解文言文。

  (二)本課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的確立

  根據《初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特點,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為:

  1、知識目標:背誦並翻譯課文,掌握相關文言實詞;

  2、技能目標:學習託物言志的寫法並嘗試在寫作中使用;

  3、情感目標:透過理解作者那種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引導學生正確確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課文的篇幅短小,語句讀起來琅琅上口,一方面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一方面又可達到在多次誦讀之後能基本瞭解課文大意,因而我把多形式誦讀及當堂背誦定為教學重點;短文使用託物言志的寫法,表述了作者自己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這對正在形成自己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的初二學生而言很有現實意義,因此我把如何理解短文的寓意定為教學難點。

  二、教學物件分析

  (一)學情分析:我班學生經過初一一年的學習,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對於文言文的閱讀與學習掌握了一定的步驟,而且經過以往的朗讀訓練,他們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獨特之處,容易從朗讀中獲得學習文言文的喜悅感與成就感,進而主動加入到背誦、解說、創作等學習活動中來。但由於本單元文言文首次採用集中編排方式,且所有的課文都有背誦要求,因此不斷激發學習興趣及成就感成為必要。

  (二)相應對策:教師示範背誦,形成師生競賽;透過互動板書設計,指導學生朗讀,以讀帶動對課文的理解,養成良好的誦讀文言文的習慣;用遊戲法來進行背誦競賽。

  (三)學法指導:透過教學應使學生能當堂背誦短文,能運用已有的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進行自主的學習。為此我設計的學習活動有:

  1、多形式朗讀課文,培養語感;

  2、一對一互譯課文;

  3、設計板書表現課文,理解文章寓意。

  三、教學方法的採用

  本課主要採用朗讀法、提問法、練習法等教學方法,此外還利用多媒體展示輔助教學,利用遊戲鞏固背誦,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誦讀法:“三分詩七分讀”,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學中將朗讀教學貫徹到課堂始終,教師示範朗讀,引導學生按要求聽讀,幫助學生深入體會課文情感意蘊,到交替運用輪讀、個讀、齊讀和散讀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真正學會讀書,欣賞、領悟短文的優美語言和意味,籍此落實教學目的。

  提問法:為了在課堂教學中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提高對短文整體的把握能力,我設計了若干個問題在學生反覆朗讀中適時丟擲,有利於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最後又透過互動設計板書表現出來。

  練習法:控制論告訴我們,“要實現有效控制”就必須“要有反饋”,而且反饋越及時越好。因此我設計一些課堂練習,運用練習教學法及時反饋課堂教學效果。

  多媒體及遊戲的運用主要是起到一個激發學習興趣的作用

  四、教學設計

  一、匯入

  1、教師吟詩《竹枝詞》讓學生猜猜它的作者: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頭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這首詩大家熟悉嗎?它的作者是誰呢?(劉禹錫)關於他的詩我們還學過哪些?(《秋詞》)那麼大家一起試背這首詩。

  劉禹錫他不僅詩寫得好,而且文寫得也不賴,像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文章,就是流傳千古的名篇,它就是《陋室銘》。(板課題)

  2、題解

  “陋室”好理解吧?那麼誰來告訴我什麼是“銘”?

  (看課文註解)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後來就成為了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二、作者簡介

  1、對於劉禹錫,同學們除了以上的瞭解以外,還了解他什麼呢?

  2、學生介紹。

  3、師點撥重點文學常識。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自稱為漢代中山王劉勝的後人。唐朝貞元九年進士,官至察御史。永貞元年,與柳宗元等參加王叔文集團的革新運動,失敗後被貶為朗州司馬,後又任連州、夔州、和州等刺史,官至檢禮部尚書兼太子賓客。劉禹錫不僅是一位政治改革家和哲學思想家,也是一位有著獨特成就的出色詩人。他的詩與白居易齊名,時稱“劉白”白居易稱他為“詩豪”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個別朗讀—學生評讀(重在讀準)

  2、我們在讀古文時,不僅要把它讀準來,而且更重要的要將它的節奏讀出來。師展示範讀錄音,並請學生把課文朗讀的節奏標註出來。

  3、集體朗讀,讀出節奏。

  四、整體感知

  1、下面請同學們拿出參考書、工具書以小組為單位自由讀課文併合作理清每個字詞句的意思,整體理解課文。如果疑難之處小組無法解決,就請大家作好記號待我們一起解決。(教師巡視,解決疑難。)

  2、學生質疑,師引導學生解決。

  名:著名、聞名天下靈:靈性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簡陋了。鴻儒:知識淵博的人。白丁:平民,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素琴:沒有經過任何修飾的琴,指那種自娛自樂的彈琴。絲竹:指宮廷中那種音樂,是歌舞生平的靡靡之音。何陋之有:有何之陋指沒有什麼簡陋的。(這些作好準備)

  3、讓一名學生翻譯課文。

  五、理解分析

  1、對課文內容,我們已大致有了瞭解,現在我們一起看看,課文中的“陋室”真的“陋”嗎?從課文哪句可以看出來?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2、(如何理解這句話?)在這句話中“陋室不陋”關鍵的理由是什麼?

  (這是一間簡陋的房子,只是因為我的品德高尚所以陋室就不顯得簡陋了。)

  (德馨,就是品德高尚,那有怎樣的高尚品質呢?下面若學生以歸納出了就順水推舟說:有這樣的高尚品質陋室就不陋了,但接下面3;若學生未說出來,可以說:雖然我們一下子沒有歸納出來,沒事,課文中應該有我們可以找答案的地方吧?在哪裡?(後幾句)那留著我們待會再歸納,現在先來看看,接下面)——(板書)

  3、課文一開始就沒寫“德馨”而是寫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寫這些有什麼作用?

  (以山和水做比興引出了德馨,如果把山和水看成是陋室的話,那麼仙和龍就是德馨了)——板書(山(仙)水(龍)——比興)

  4、齊讀這兩句,試背這兩句

  5、既然陋室不陋是因為德馨,那麼課文哪些句子具體描述了“德馨”呢?它是從哪幾方面來描述的呢?試分析一下(板:具體描述)

  A、“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從青的角度寫,寫出了環境之雅。這裡這種相接的句子,字數相同,意思相對,這種句式稱為駢句,修辭上又稱為對偶句。(板書:環境優雅)

  B、“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從交友的角度寫,他交的朋友多不多?(不多)從哪裡看出來?(上句)交哪些朋友?只限於學識淵博之士。這裡寫出了交往文雅(板書“交往之雅”)

  師補充:在劉禹錫寫此文時,唐朝正一天天衰弱下去,

  C、“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從情趣角度寫,寫出了情趣之雅(板書:情趣高雅)

  “我”的品德高尚,劉禹錫從環境、交往、情趣三個方面具體進行了描述。其實這篇文章在寫作時有他的寫作背景的據說當時劉禹錫被貶至安徽和州當刺史。和州知縣見他被貶而來,便橫加刁難。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門,面江而居。劉禹錫不但沒有埋怨,反而還撰寫了一幅對聯貼於房門:"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這個舉動可氣壞了知縣,於是他將劉禹錫的住所由城南調到城北,並把房屋從三間縮小到一間半。新宅臨河,楊柳依依,劉禹錫觸景生情,又寫了一幅對聯:"楊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知縣見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調到城中,而且只給他一間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時間,劉禹錫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想想這縣官實在是欺人太甚,於是便憤然提筆寫下了《陋室銘》。而劉禹錫寫此文時,唐朝正一天天衰落下去。當時朝廷宦官當道,其中牛、李兩黨互相傾軋不已,妒賢害能,任人唯親。象劉禹錫的被扁就是深受其害(展示被貶時做的詩)在這種情況下,官僚士大夫階層只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劉禹錫對此憂慮不已,但卻回天乏術,只得採取消極的辦法獨善其身,避而不與那些庸俗的官僚來往。“無絲竹之亂耳”寫出了他對於這些庸俗的官僚燈紅酒綠的生活的鄙視,而“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把自己的“陋室”寫得跟與世隔絕一樣,“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中交友的限制更加深了那一點味道,而“無案牘之勞形”則明顯的表現了與唐朝士大夫中入世的思想相背的出世的消極情緒。

  好,講了這麼多,下面我們讀這幾句,再看板書的關鍵詞試背這幾句吧。

  6、後幾句“南陽——何陋之有?”是不是具體寫陋室的?那有什麼用呢?它是不是畫蛇添足之筆呢?

  (不是,它以古代聖賢例子類比自己,表現了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最後,又引用孔子的一個典故,這裡的“何陋之有”語言發生了倒裝應該是“有何之陋”,實際上這句話的原句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意思是君子居住在裡面,房子有什麼簡陋呢?作者這裡就將君子類比自己了,那種高潔傲岸的情操朝露無疑。君子甘願住在這個簡陋的房間中且不感覺簡陋,可看出他有什麼樣的高尚品質呢?(安貧樂道)這麼說來,它不是畫蛇添足反而還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呢!)(板書:諸葛廬、子云亭、孔子何陋之有、自比言志)

  試背這兩句

  小結:課文中作者以正面描述和側面反正“有德者居之,陋室不陋”的觀點,表達了自己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五、評價

  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的情操和情趣的?談談你的看法。

  六、總結

  本文作者藉助陋室為文,寄託了自己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這種藉助一事物表達自己的思想或情感的寫法就是託物言志的寫法。在課文中作者的思想在現代社會既有它積極的地方也有消極之處,希望我們能一分為二的看待這個問題,讓精華為我所用。下面請再讓我們好好的讀讀課文吧。

  七、齊讀課文,試背課文。

  八、板書

  陋室銘

  引出主題山(仙)、水(龍)比興德馨

  具體描述環境優雅託

  交往文雅陋室不陋物

  情趣高雅言

  總結全文諸葛廬類比君子居之志

  子云亭何陋之有

  陋室銘的教案5

  教學目的與要求

  瞭解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並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分析與評價。

  教學重點

  1、瞭解與認識作者情操

  2、文言詞語的積累

  3、語言優美、音調鏗鏘的銘體文特色

  教學過程

  一、匯入

  由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與教室或自己的書房、臥室日日相處,它們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說起。

  二、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字音。

  三、生結合課下注釋,瞭解課文大意。並與自己的前後桌同學討論。

  四、幾個問題引起學生思考,進而瞭解文章內容,同時輔之以朗讀、誦讀。

  1、在讀完以後,你對全文的印象如何?學生在這裡可能有三種答案:陋、不陋、陋而不陋。如果答“陋”則以下設計2、3暫時不講,如答“不陋”與“陋而不陋”可順次展開。

  2、為什麼(陋而)不陋?這裡哪兩個字是最為關鍵的?

  3、作者的德馨體現在何處?

  如果學生一下不易答出,可提出以下問題作為提示:與他交往的人多嗎?都是哪些人?為什麼要寫這些人?

  這裡順便交代,劉禹錫曾與韓愈、柳宗元、白居易等人交好,並有大量詩文傳世,如我們非常熟悉的<<逢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4、由此可見,室主人的志趣如何?

  5、作者為何又寫了諸葛亮的草廬、揚子云作用何在?

  6、由此可見,室主人是什麼樣的人?

  7、由此可見,文章最後一句是不是“添足”?

  五、品評、討論文章寫作目的。

  1、介紹.寫作背景:劉禹錫在和縣的經歷。

  2、回憶劉禹錫的其他詩文,並回憶、品評其中思想。

  3、讀文中用典,瞭解典故意義。

  4、小結。

  六、再次誦讀全文,賞析.寫作特點

  結合註釋一中對銘的介紹,師生共同討論文中押韻、對偶、比興等方法。

  課堂討論與練習

  1、如今物質生活高度豐富,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達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2、我們在電視中常看到則廣告:“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禮不在多,貼心才行;中脈蜂靈,正在流行。”請品析此廣告,並仿寫一則。

  小結

  板書設計

  景環境清幽

  陋友交往不俗不陋

  趣情趣高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