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幫手》中班結構遊戲教案

《小幫手》中班結構遊戲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幫手》中班結構遊戲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設計思路:

  前一階段圍繞“我家的人”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孩子們瞭解了爸爸媽媽的工作、爸爸媽媽小時侯的故事,特別是恰逢母親節,透過誇誇我的好媽媽,為媽媽製作禮物等活動提升了孩子愛媽媽的情感,孩子們萌發了一種想為媽媽做事的願望。同時,“預防非典”也是當前孩子們的一個熱點,他們對幼兒園、班級、家中“防非”的簡單措施有了初步瞭解,對於預防、消毒的物品也產生了興趣。結合以上兩點,我預設這次活動,以幫媽媽選購消毒、預防用品為前提,以遊戲實踐為途徑,幫助幼兒認識瞭解消毒、預防非典的物品,擴充套件防非知;同時滿足孩子為媽媽做事的願望。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瞭解消毒、預防非典的物品,擴充套件有關“防非”的知識。

  2.在購物過程中嘗試解決簡單的數量問題。

  3.滿足幼兒為媽媽做事的願望。

  4.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5.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

  1.防非物品、其他食品包裝盒。

  2.每一物品上貼上價格標籤(5以內)

  3.購物籃,自制紙幣。

  活動過程:

  (一)匯入

  “母親節”我們想了很多辦法為媽媽做事,現在“母親節”過了,我們還要為媽媽做事嗎?為什麼?

  (二)啟發遊戲

  1.以媽媽的煩惱(媽媽想買預防非典的消毒等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可是媽媽上班沒時間)啟發幼兒幫媽媽購物。

  引導:媽媽為什麼要買消毒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

  2.幼兒領錢。

  要求:每人拿5元錢(老師準備1元、2元、3元、4元面值的`紙幣)

  引導:你用什麼辦法拿到5元錢的?

  如:XXX拿了1元錢,還要拿多少錢才到5元?

  3.討論購物注意點。

  引導:買東西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1)買什麼?(預防非典的消毒用品和增加抵抗能力的食品)

  (2)怎麼買?(價錢、禮貌用語、買的東西少於或等於5元錢)

  (三)幼兒操作

  1.觀察幼兒在挑選物品時出現的問題,啟發幼兒間相互檢查。

  2.瞭解幼兒交易情況,引導幼兒瞭解所選物品價格與自己擁有錢數的關係。

  (四)交流

  1.相互檢查所購物品。

  2.說說買了什麼,有什麼用,注意什麼?(抓住有價值的話題,擴充套件討論;幫助幼兒區分食品和用品兩類)。

  (五)延伸

  我們幫媽媽買好了東西,媽媽很高興,接下來我們可以幫媽媽做什麼?

  教學反思:

  課堂環節緊湊,幼兒在輕鬆的環境下享受,由於在遊戲過程中,我講遊戲規則不到位,導致幼兒在遊戲過程有的搗亂,氣氛太過度的活躍,導致我控制不住場面。今後我要加強本班的遊戲規則的培養,是幼兒愉快、友好的分享遊戲樂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