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古詩《絕句》教案範文

大班語言古詩《絕句》教案範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語言古詩《絕句》教案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語言古詩《絕句》教案1

  活動目標:

  1、理解古詩的內容,學習有節奏地朗誦古詩,感受韻律美。

  2、理解古詩中有關字詞的含義,萌發對祖國的美好河山的喜愛。

  3、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19頁。

  2、掛圖《絕句》。

  3、語言磁帶。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學習有節奏地朗誦古詩,感受韻律美。

  活動難點:

  理解古詩中有關字詞的含義。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2、啟發幼兒講述畫面內容,學習古詩。

  (1)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啟發幼兒描述畫面內容。

  (2)在幼兒講述的基礎上,用古詩的第一句話進行概括,學習相關字詞。

  3、完整地欣賞古詩。

  (1)這四副圖連起來就變成了一首優美的詩,題目叫《絕句》,大家來欣賞一下吧。

  (2)播放錄音,幼兒欣賞,進一步學習古詩《絕句》。

  (3)引導幼兒理解古詩的內容和意境。

  4、幼兒和老師一起朗誦古詩。

  5、簡要介紹古詩的作者--杜甫。

  大班語言古詩《絕句》教案2

  活動目標:

  1、激發對美好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在給詩配畫的基礎上理解古詩的內容,學會整首吟誦。

  3、採用字圖搭配的方法理解動詞“鳴”、“上”、“含”、“泊”的含義。

  4、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5、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課件、掛圖、畫有古詩內容的小圖片、字卡:鳴、上、含、泊。

  活動過程:

  一、匯入

  1、師幼自由認識的飛禽引入。

  2、利用課件引導簡單瞭解黃鸝和白鷺:黃鸝:羽毛的顏色非常好看,經常站在樹枝上展示它動聽的歌喉。白鷺:是一種水鳥,會用嘴捉魚,當它們成群的飛上天空的時候,經常是排成一行。

  3、師幼一起或請個別朗誦這首關於黃鸝和白鷺的古詩《絕句》。

  二、展開

  1、前兩句採用幼兒給詩配畫的方式,引導幼兒理解內容。

  2、朗誦“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請幼兒根據自己對詩句的理解和想象畫出這兩句的意思,並請幼兒解釋其含義。(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白鷺排成一行飛上晴朗的藍色的天空。)

  教學反思:

  為了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關注後進生的`學習興趣,我設計了多層次的誦讀挑戰賽,放手讓他們自由選擇目標提高了他們參與的積極性,也達到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學習的目的,幼兒張揚自己的個性,讀出對詩的理解。但教學時間安排不夠合理,對詩人寫詩時的觀察順序(由近及遠又由遠及近),沒有來得及引導幼兒瞭解。

  今後在教學中,要在課堂上充分利用時間,有效合理安排每個教學環節,關注後進生每節課學情上多下功夫。我在與幼兒交流時,應更多投入情感,用自己的姿體語言和生動的語言來感染幼兒,讓師生間的交流更加自然和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