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小小裁判員教案

大班數學小小裁判員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小小裁判員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數學小小裁判員教案1

  設計意圖:

  “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這是新《綱要》對幼兒園數學教育的要求。統計作為常用的一種數學方法,是分類、記數、比較多種數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清晰直觀的比較出多組物體的多少。對於大班幼兒而言,掌握簡單的統計方法將有助於提高邏輯性思維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學習運用統計記錄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透過創設兩個幼兒感興趣的生活情景,不斷激發幼兒的認知衝突,引導幼兒進行學習和鞏固。

  活動難點是分析歸納出最快速、清楚的記錄方法,透過自主探索——集體歸納——再次驗證的方法加以突破。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記錄統計的方法比較物品的多少,感知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2、探索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記錄,從中比較出最快速最清楚的記錄方法。

  3、嘗試商討合作式的學習,學會肯定自己和傾聽他人的意見。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錄音機、磁帶;小貓、小狗、小兔木偶;金牌一枚;畫有小貓、小狗、小兔的記錄紙和空白表格若干,記號筆人手一支。

  2、大格子圖及皮球、沙包、繩子;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起疑問

  放錄音講述投籃比賽情況,請幼兒仔細傾聽。

  你能說出誰投進的球最多嗎?

  (二)商討方法,鼓勵探索

  1、幼兒自由討論比較誰是冠軍的方法。

  2、出示表格,引導幼兒思考並講述用表格記錄的方法。

  3、幼兒再次傾聽比賽過程,並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記錄。

  4、相互交流記錄結果和記錄方法,並展示幾種有代表性質的記錄方法。

  5、分析幾種不同的記錄方法,討論比較出最方便最清楚的方法。

  6、請幼兒最為簡單清楚的記錄方法再次記錄投籃情況。

  7、放錄音,請個別孩子為冠軍獲得者頒發金牌。

  (三)合作調查、應用實踐

  1、聯絡生活,引出問題:

  (1)(出示繩子、沙包、皮球)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繩子、沙包、皮球,你們覺得比哪一種好呢?(幼兒自由發言)

  (2)這麼多人的意見都不一樣,老師怎樣知道哪種意見的人最多呢?我們用什麼辦法能比較出來?

  2、幼兒商討並實施

  引導幼兒分組合作展開調查和記錄,並將各桌的記錄結果統一到老師預設的總表上。

  (四)引導幼兒一起觀察大表格的統計結果,並帶領幼兒到戶外去參加該專案的比賽。

  特色體現:

  1、設定生活化的情鏡,將數學知識的學習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

  2、開展自主探究式的學習,層層設疑引發幼兒探究和思考。

  3、營造民主、合作的學習氛圍。

  活動反思:

  鼓勵幼兒中膽動手嘗試操作活動,提高幼兒學習的主動性。活動設計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活動開始教師透過觀察瞭解到有兩位幼兒測量不積極,因為不知道測量的方法。教師從中發現問題,為下一環節作鋪墊。讓幼兒知道透過我們的數學活動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幼兒有一定的成就感,使幼兒對數學活動產生更高的興趣。所以,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高了。

大班數學小小裁判員教案2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感知圖形面積的大小,體驗面積測量的意義。

  2、學習用多個單位量覆蓋的方法測量面積,並用數字表示測量結果。

  3、喜歡參與數學活動,並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觀點。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5、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1、課件;

  2、教師教具:操作底板、測量紙塊,數字卡片,磁鐵;

  3、幼兒操作用具:操作底板、測量紙塊、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情境匯入活動。

  1、出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位客人,他們是誰啊?(出示課件)看他們倆的表情怎麼了?(生氣)為什麼呢?原來啊,海綿寶寶和派大星在海灘上蓋了一棟新房子,在裝修的時候他們都覺得自己乾的活多,所以吵了起來。他們想請我們去給他們當裁判,比比看到底誰出的力氣多?你們願意嗎?

  2、演示操作。

  3、接下來是最後一輪比賽,第三輪比賽要比一比誰鋪的草坪大。看,這裡分別是海綿寶寶和派大星家鋪的草坪。你能看出誰鋪的草坪大嗎?待會請小裁判自己去鋪一鋪,量一量,這裡還是有很多一樣大小的方塊和數字卡片,大家來說一說要怎麼做呢?先做什麼?先用方塊鋪一鋪,鋪滿以後數一數用了多少方塊,最後把數字卡片插上去,比一比兩邊數字的大小,就能知道誰鋪的草坪大啦!

  二、分組操作。

  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師:你們身後的桌子上每人都有一副海綿寶寶和派大星鋪的草坪的圖片,待會請你們去鋪一鋪,量一量,比比看誰鋪的草坪大。請你們搬著你們的小椅子輕輕地走到後面吧!(請教師巡視指導)

  三、交流總結。

  1、集中交流

  各位小裁判都已經量好了,鋪滿海綿寶寶鋪的草坪用了多少方塊?(7塊,教師驗證)用數字幾表示?數字7。鋪滿派大星鋪的草坪用了多少方塊?(6塊,教師驗證)6塊方塊用數字幾表示?數字6。誰鋪的草坪大?為什麼?因為鋪滿海綿寶寶鋪的草坪池用了7塊方塊,鋪滿派大星鋪的草坪用了6塊方塊,7大6小,所以海綿寶寶鋪的草坪大。那小裁判們第三輪比賽誰贏了?(海綿寶寶)我們給他一個贊!

  2、小組評價

  師:三輪比賽結束了,讓我們來看一看比賽結果。第一輪比賽誰贏了?第二輪比賽誰贏了?第三輪比賽誰贏了?那這次比賽的冠軍是誰啊?我們恭喜海綿寶寶,他是一個勞動小能手。我們也給自己鼓鼓掌,今天啊你們都學會了用鋪一鋪量一量的方法比較大小,都是很棒的小裁判哦。可是如果你們想要做更多比賽的裁判,還需要多多學習努力哦!

  反思

  中班幼兒已有一定的社會經驗,鼓勵幼兒中膽動手嘗試操作活動,提高幼兒學習的主動性。活動設計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活動開始教師透過觀察瞭解到有兩位幼兒測量不積極,因為不知道測量的方法。教師從中發現問題,為下一環節作鋪墊。讓幼兒知道透過我們的數學活動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幼兒有一定的成就感,使幼兒對數學活動產生更高的興趣。所以,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高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