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傳統節日》教案(精選5篇)

二年級《傳統節日》教案(精選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傳統節日》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傳統節日》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傳、統”等14個生字,會寫“貼、街”等9個新字,會寫“節日、春節、花燈、清明節、先人、龍舟、中秋、圓月、轉眼、全家、團圓、熱鬧”等詞語。

  2、瞭解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乞巧節、中秋節、重陽節等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習俗以及過節時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

  3、透過春節等節日,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和領會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5、培養學生珍視和熱愛生活、樂於與他人分享快樂的情感。

  教學重點:

  瞭解我國傳統節日的起源、風俗等,感受我國傳統節日深厚的文化底蘊。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熱愛之情。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傳、統”等14個生字,會寫“貼、街”等9個新字,會寫“節日、春節、花燈、清明節、先人、龍舟、中秋、圓月、轉眼、全家、團圓、熱鬧”等詞語。

  2、瞭解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乞巧節、中秋節、重陽節等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習俗以及過節時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

  一、聽關鍵詞,猜節日

  1、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過節嗎?

  2、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個有關節日的關鍵詞,就請大家來猜猜是什麼節日,在哪一天過節?

  放鞭炮,拿紅包(春節正月初一)

  祭祖、掃墓(清明4月3日—5日)

  吃粽子,賽龍舟,(端午節五月初五)

  吃月餅,賞圓月(中秋節八月十五)

  師:像這些在我們中華民族的土地上延續了幾千年的歷史,併成為中華民族象徵的節日,我們把它們叫做中國的傳統節日。板書課題:傳統節日

  師:上課前,老師請大家去收集中國傳統的節日,除了螢幕上的四個傳統節日,你還知道哪些中國的傳統節日,它們分別在哪一天過?

  師:在學生回答後再出示其餘的幾個傳統節日,問:從日期上看看,你發現了什麼?

  小結:對呀,中國的傳統節日多數都是按農曆來過的,只有清明是按公曆來過的,它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早在唐朝就有詩人寫下了《清明》這一首詩(引:清明時節……)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讀課文,自讀要求:

  (1)自讀課文,藉助拼音將生字讀熟。

  (2)圈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

  (3)把課文讀熟,不重讀,不漏字。

  (4)用橫線畫出文中提到的節日。

  2、學生自讀課文。

  3、彙報自學情況。

  (1)同桌互讀生字,檢查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

  (2)交流不認識的生字,重點指導。

  (3)指導識字:

  翹舌音:傳、舟、賞

  後鼻韻:統、巷、堂、郎、餅、賞

  乞:它與哪個字相似,它可以組哪些詞?

  4、開火車讀生字。

  三、送生字進課文,初識課文。

  1、學生齊讀課文,注意生字。

  2、師生對讀課文,看誰讀得更流利。

  3、分小組對讀課文。

  4、男女生對讀課文。

  5、找出文中所講到的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乞巧節、中秋節、重陽節。

  四、指導書寫生字。

  1、觀察生字,看看哪些生字在書寫時存在問題,給大家提示一下。

  2、重點指導:貼、街、轉、鬧

  (1)街字是左中右結構,書寫時要注意把握結構。

  (2)貼字的偏旁最後一筆是點。

  (3)轉字最後一點也是難點。

  (4)鬧是半包圍結構,裡面是“市”字。

  五、作業。

  1、抄寫生字。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讀並背誦課文。透過春節等節日,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和領會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3、培養學生珍視和熱愛生活、樂於與他人分享快樂的情感。

  一、暢談春節,匯入新課。

  2、春節的濃濃年味至今還讓我們回味無窮,你能說說春節有哪些主要活動嗎?

  3、文中介紹了春節的哪些活動呢?我們一起來讀讀。

  二、研讀課文,瞭解各種傳統節日。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乞巧節、中秋節、重陽節)

  三、品讀課文,學習彙報。

  1、瞭解春節。

  (1)春節:貼窗花、放鞭炮。

  (2)觀看春節的喜慶場面。

  (3)說說春節還有哪些活動?

  吃年夜飯、貼倒福、給壓歲錢、看春節聯歡晚會、貼春聯、走親戚。

  (4)闖年關活動

  第一關:年的故事誰來闖關?

  第二關:背一幅春聯或一首春節的詩。

  第三關:說出一首和春節有關的歌,並唱出一句。

  第四關:設計一句春節的祝福語

  2、元宵節

  (1)元宵節:看花燈

  (2)說說花燈的熱鬧場面。

  (3)體會“大街小巷人如潮”。這是一個比喻句,把人流比作潮水,說明大街小巷裡的人非常多。

  (4)指導朗讀。

  3、清明節

  (1)清明節:掃墓。

  (2)介紹掃墓這個習俗,是為了祭奠死去的先人。

  (3)同學們參加過掃墓嗎?主要準備些什麼?怎麼做?

  4、端午節

  (1)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

  (2)觀看賽龍舟的場面。

  (3)指導朗讀,讀出喜慶的語氣。

  5、乞巧節

  (1)講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

  (2)指導朗讀。

  6、中秋節

  (1)說說家裡的中秋節是怎麼過的?

  (2)吃月餅、賞月亮,歡度中秋。

  7、重陽節

  (1)講解重陽節的習俗。

  (2)教育學生學會尊敬長輩。

  四、再讀課文,感受傳統文化。

  1、學生齊讀。

  2、師生對讀。

  3、男女生對讀。

  五、拓展延伸。

  2、這些節日都有哪些主要的慶祝活動?

  六、總結全文。

  今天我們認識了許多的傳統節日,這是我們的歷史財富,希望同學們能珍視我們的財富,熱愛我們的傳統節日。

  七、作業。

  1、熟讀課文,背誦課文。

  2、抄寫你喜歡的句子。

  二年級《傳統節日》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指導學生認識“傳”“統”等11個認讀字,會寫“貼、街”等9個會寫字。能聽寫課後6個詞語。

  2、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韻味地朗讀兒歌。

  過程與方法

  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內容聯絡起來,憑藉圖畫理解詞語意思。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步瞭解一些傳統節日和民間風俗。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11個生字,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9個生字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教學難點】

  對傳統文化產生熱愛和讚美之情。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中國有一些傳統節日,小朋友們想知道嗎?板書課題:識字1(齊讀)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些傳統節日,分別都有哪些風俗習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指名讀,評價。

  3、自由讀一讀課文,划著出本課生字,指名讀,齊讀。

  4、認讀生字,讀準字音。

  5、(課件出示)填空:本課講了______種傳統節日,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拍手、齊讀小兒歌。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識記生字:

  (1)(課件出示)

  tiē jiē sǎo zhōu ài zhuǎn tuán rè nɑo

  貼街掃舟艾轉團熱鬧

  (2)認讀生字,重點認讀兒歌中的生字,自讀生字。

  (3)開火車讀、齊讀。

  (4)正音,指導:“舟、轉、熱”為翹舌音,“掃”為平舌音,“團”是前鼻音。

  (5)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它們?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住它們。如:“掃”是“扌+彐”,“轉”是“車+專”,“團”是“口+才”,“熱”是“執+灬”,“鬧”是“門+市”,“街”是“行+圭”。

  還可以用換一換的方法記住它們:如“貼”是“站”換掉“立”加“貝”。

  還可以用猜謎語的方法記住它們:“丹心一點到白頭”是“舟”,“苗頭不對”是“艾”。

  2、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課件)貼、街、掃、舟、艾、轉、團、熱、鬧

  學生看筆順圖,指導書寫生字的筆順,教師點撥筆畫較多的字。

  (2)看生字筆順表,記憶生字筆順。

  (3)教師講解筆畫名稱和筆順,擴詞。

  (4)在田字格中範寫,講解每個筆畫在其中的位置,學生按筆順說說筆畫名稱。

  學生互相交流,老師重點指導。

  “街”的中間的“圭”最後一筆是提;

  “轉”的第七筆是“撇折撇”,從上面一筆寫下來。

  “鬧”裡面是“市”字。

  另外,“貼、掃”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5)老師範寫生字,學生描紅。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樣才能把這些生字寫美觀?

  (6)展示學生作業,點評優缺點。

  (四)及時訓練、當堂達標:

  1、同學們,同學們讀完兒歌,你們認識很多我國傳統節日,請你們藉助拼音,再讀讀這些詞語,比一比,看誰能把這些字音讀準。

  (課件出示:帶拼音詞語):

  chuán tǒnɡ yuán xiāo mǎn tánɡ qǐ qiǎo

  傳統元宵滿堂乞巧

  niú lánɡ yuè bǐnɡ shǎnɡ jú xiǎo xiànɡ

  牛郎月餅賞菊小巷

  2、剛才藉助拼音,大家都能夠讀準字音,現在,老師把它們頭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還能認識它們嗎?

  (課件出示:不帶拼音的詞語)傳統、元宵、滿堂、乞巧、牛郎、月餅、賞菊、小巷

  3、同桌互讀、開火車讀、齊讀。

  第二課時

  (一)激情匯入,明確目標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繼續認識傳統節日。(板書:傳統節日)

  (二)初步看圖,讀韻文

  1、觀察書上的圖,看看圖上畫的是哪些傳統今日的活動,人們在這些節日裡做些什麼。

  2、自由讀韻文,要求:看清音節,讀準字音。

  (三)合作分享,反饋點撥

  1、出示第一幅圖,觀察說話。

  (1)小朋友,圖上畫的是什麼節日的活動?他們正在幹什麼?

  (春節 貼春聯、放鞭炮)

  (2)過春節了,人們還幹什麼?[拜年、吃餃子]

  2、出示第二幅圖,觀察說話。

  (1)圖上畫的是什麼節日?(元宵節)

  (2)人們在這個節日裡在做什麼?(看花燈)

  還有什麼主要的民俗活動?(吃元宵、放煙花、小孩子挑燈籠)

  3、出示第三幅圖,觀察說話。

  (1)圖上畫的是什麼節日?(清明節)

  (2)老師介紹清明節:二十四節氣之一,民間習慣在這天掃墓。

  (3)清明節這天,少先隊員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紀念碑前祭掃革命烈士,這就是掃墓。

  (4)除此之外,清明前後到郊外散步遊玩,就叫:踏青。

  4、出示第四幅圖,觀察說話。

  (1)人們正在幹什麼?這是什麼傳統節日?[相機出示:賽龍舟、端午節]教師介紹“端午節”。

  (2)端午節這天,人們除了喜歡賽龍舟,還喜歡吃什麼?(吃粽子)

  5、出示第五幅圖,觀察說話。

  (1)人們正在幹什麼?這是什麼傳統節日?[相機出示:乞巧 七月七]教師介紹“七月七”,講牛郎織女的故事。

  (2)師介紹“乞巧”:漢族歲時風俗,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地漢族民間的乞巧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饃饃、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麵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亦是乞巧風俗的延伸。

  6、出示第六幅圖,觀察說話:

  (1)圖上畫的是什麼節日?你知道嗎?教師介紹“中秋節”。

  (2)中秋節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裡幹什麼?[賞月、吃月餅]

  (3)同學們看圖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這就叫:“團圓”[相機出示詞卡:團圓]

  7、出示第七幅圖,觀察說話:

  (1)圖上畫的是什麼節日?你知道嗎?(重陽節)

  (2)教師介紹“重陽節”。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

  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確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四)總結提升、適當拓展。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的這些傳統節日都是比較熟悉的,我國的傳統節日還有很多,要想知道更多的節日,還可以找找相關的資料。

  部編二下《傳統節日》課文內容分析

  《傳統節日》是第三單元的第二課,是一篇語言輕快、極富韻律感,充滿濃濃節日氛圍的課文。課文按時間順序介紹了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乞巧節、中秋節和重陽節這七大中國傳統節日。這延續了數千年的中國傳統節日,積澱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是傳承優秀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課文用簡潔的語言向學生展現了七大傳統節日的習俗文化,這些習俗讓傳統節日變得莊重,又不失情趣,也更有儀式感,喚醒了人們內心對傳統節日的尊重。

  課文共八句話,前七句話每一句分別介紹了一個傳統節日的習俗。其中,春節、元宵節、清明節是春天裡的節日;端午節、乞巧節是夏天裡的節日;中秋節、重陽節是秋天裡的節日。第八句話與第一句話前後呼應,表示新的一年的春節又來了。全文語言三字一頓,七字一停,讀起來長短不一,很有韻律感,朗朗上口,學生樂讀易記。

  配合課文內容,文中安排了兩幅插圖:一幅圖是幾位小朋友歡天喜地貼窗花,一幅是幾位小夥子鑼鼓振天賽龍舟。那喜慶顏開的眉眼,那盡情揮舞的手臂,淋漓盡致地描繪了熱鬧、喜慶的節日氛圍。

  二年級《傳統節日》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會認“傳、統”等15個生字,會寫“貼、街”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瞭解傳統節日的時間順序。

  3、聯絡生活,選一兩個節日,結合生活實際談談自己過節日時的趣事。

  [教學重難點]

  1、識記生字詞,背誦課文。

  2、瞭解我國的傳統節日,能按時間順序排列。聯絡生活,選一兩個節日,說說自己是怎麼過節的。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匯入

  1、出示:春節、端午、中秋三個節日的情景圖片。

  2、同學們,你們從圖片中看到了什麼?知道圖中分別是什麼節日嗎?(學生自由討論)這些節日都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國的傳統節日還有哪些?哪位同學來說一說?(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3、學習“傳統”二字的讀音。(傳:三拼音節,翹舌音;統:後鼻音)

  二、讀兒歌,隨文識字

  1、請學生藉助拼音,自由讀兒歌。

  注意:引導學生體會節日傳遞的歡快情感,另讀清明節時,應聲音低沉,讀出緬懷之情。

  2、自讀檢查。

  (1)指名輪流讀,一人一句。教師相機正音。(2)同桌對讀,正音。

  3、出示帶生字的詞語,認讀字詞。(課件出示)

  (1)帶拼音讀詞語。打亂順序讀詞語。

  (2)去拼音讀詞語。

  (3)保留生字,讀生字。

  4、教師教學重難點字詞。

  (1)統、巷、堂、郎、餅、賞:都是後鼻音的字,其中“巷”是三拼音節。

  (2)菊:注意音節的拼寫,“ü”上兩點要去掉。

  (3)熱鬧:讀rè nao,“鬧”字聲母是“n”,兩個字連讀時,“鬧”要讀輕聲。

  5、齊讀兒歌。

  三、認識中國的傳統節日

  1、指名讀兒歌,其他學生畫出文中出現的傳統節日的名稱。

  2、文中一共介紹了幾個傳統節日?分別是什麼?(七個: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

  3、這幾個傳統節日中你最喜歡哪一個節日?為什麼呢?(學生自由回答)

  4、你知道這些傳統節日的具體時間嗎?(出示達標檢測第2題)

  重點提示:這些節日裡面除了清明節,其他節日的時間都是農曆日期,大家記住了嗎?

  四、學習傳統節日中的風俗習慣及中國的傳統文化

  1、出示:春節到,人歡笑,貼窗花,放鞭炮。

  (1)畫出句子中春節的活動。(貼窗花、放鞭炮)

  (2)春節裡還會有哪些活動?(守歲、貼對聯、拜年……)

  2、出示:元宵節,看花燈,大街小巷人如潮。

  (1)元宵節的風俗有:吃湯圓,看花燈,猜燈謎。

  (2)“人如潮”是什麼意思?(展示圖片,結合圖片理解詞語意思)

  3、出示:清明節,雨紛紛,先人墓前去祭掃。

  (1)講述清明節的習俗及“先人墓前去祭掃”所表示的含義。

  (2)補充古詩《清明》來理解這一句內容。

  4、出示:過端午,賽龍舟,粽香艾香滿堂飄。

  (1)請同學講述端午節的來歷。(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

  (2)“粽香艾香滿堂飄”,從這句話中你看出了什麼?(端午要吃粽子,插艾草)

  (3)總結:端午的習俗有賽龍舟,插艾草,吃鹹鴨蛋、粽子,喝雄黃酒……

  5、出示:七月七,來乞巧,牛郎織女會鵲橋。

  (1)播放牛郎織女的動畫片,講述七夕的來歷以及七夕節為什麼又叫乞巧節。

  (2)理解“會鵲橋”的意思。

  (3)拓展:牛郎星和織女星的知識。

  6、出示:過中秋,吃月餅,十五圓月當空照。

  (1)中秋節的習俗:吃月餅、賞月。

  (2)為什麼中秋節的時候我們要回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閤家團圓)

  (3)拓展:中秋節那天月亮為什麼是圓的?

  7、出示:重陽節,要敬老,踏秋賞菊去登高。

  (1)為什麼叫作“重陽節”?

  (2)重陽節有哪些習俗?(踏秋、賞菊、登高)

  (3)“要敬老”這句話怎麼理解?

  8、出示:轉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團圓真熱鬧。

  春節是全家團圓的節日。今天學習的這麼多傳統節日中還有哪一個節日也是全家團圓的節日?(中秋節)

  五、拓展延伸

  1、今天我們學習了這麼多的傳統節日,接下來就來開展節日故事分享會,哪位同學能給我們講講你是怎樣過節的?(任選一兩個節日來講)課後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故事寫下來。

  2、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課後同學們去搜集資料,看看每個民族自己的傳統節日都有哪些特色吧。

  六、指導寫字

  1、看圖識字學詞,認讀詞語,理解字義。

  貼窗花掃墓大街小巷龍舟團圓艾草轉眼熱鬧

  2、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結構,發現書寫規律。

  3、教師重點指導難寫字。

  街:“行”字中間加兩個“土”,注意不要寫成四橫一豎,下面的“土”最後一筆改為提。

  舟:最後三筆的順序是點、橫、點。

  轉:“車”字做部首時,最後兩筆的順序是豎、提;“專”字的筆順是橫、橫、豎折折、點。

  4、學生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的成功之處體現在以下三點:

  1、開篇就將學生帶入到傳統節日的節日氛圍中,使學習充滿了樂趣。

  2、在逐句的讀文過程中,讓學生認識了大量生字詞,並且瞭解了傳統節日的來龍去脈及相關習俗。

  3、節日故事分享會的開展將課堂引入高潮,學生的表現欲都很強,講故事為後面的寫話打下基礎。

  二年級《傳統節日》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透過對我國傳統民族節日的瞭解,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尊重傳統文化的意識。

  2.繼承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

  3.學習收集、整理、分析資料,培養問題思考和探究的習慣。學習重、難點:

  學習重難點

  重點:

  瞭解我國民族傳統節日的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及象徵意義。

  難點

  感受中國文化的傳播及其傳承與發展及文化的多元性。

  學習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老師這兒有一首詩,你知道是描寫的我國哪一個傳統節日嗎?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展示你的答案!

  二、學習春節風俗

  師:春節時我國傳統節日,各個地區在春節時都有不同的習俗,那我們淮海地區在春節時,又有哪些風俗習慣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同學們有興趣嗎?

  1、乾乾淨淨迎新年

  春節時家家戶戶都要進行大掃除,我們淮海地區跟其他地方有什麼不同呢?我們淮海地區在哪一天進行掃塵迎新年呢?它有什麼典故呢?老師這有幾張圖片,請同學們觀察一下,看我們裝點一新的農家小院是什麼樣子?

  2、紅紅火火鬧新年

  看了剛才的圖片,你在小院的大門上都看到什麼了?它好看嗎?那為什麼要貼這些東西呢?原來它有好多典故的,下面就聽老師來給大家講一講。

  (1)倒貼“福”字

  (2)貼門神

  (3)動手做一做,你能為敬老院的老人們設計幾幅春聯嗎,也讓老人們高興高興。

  3、平平安安守新年

  除夕之夜,你們家都會做些什麼呢,請大家交流交流,然後,給大家彙報彙報,看看大家有相同點嗎?(暢所欲言)

  守歲,包餃子,放爆竹,看春節晚會,打牌,聊天……同學們,你們家都是這樣過春節的嗎?

  說一說:你放過爆竹嗎?放鞭炮時很危險,都要注意些什麼呢?

  4、團團圓圓大拜年

  過年時,在大年初一你們都幹些什麼呢?拜年時你得到壓歲錢了嗎?

  關於拜年和壓歲錢,老師還有兩個典故呢,下面聽老師講一講。

  想一想:你得到了壓歲錢,,是怎樣合理地使用壓歲錢的呢?相互交流,請各小組派代表來講一講。

  三、活動與探究

  1、請結合你的經驗設計一個最佳的歡度春節方案:

  請設計一個最具創意的過節方案。

  請設計一個最實惠的過節方案。

  請設計一個最開心的過節方案。

  2、設計一張賀年卡,寄給你的家人和好朋友。

  二年級《傳統節日》教案 篇5

  設計說明

  《傳統節日》是一篇以我國傳統佳節為題材的韻文,生動地為我們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韻文既巧妙地寫出了節日的特點,又散發著濃厚的人文氣息,是學生識字的好載體。結合文字特點與學生特點,本節課的設計重點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旨在透過學生自學生字,隨文鞏固生字,使識字學文有機結合;在透過簡筆畫、多媒體等多種形式有效整合,促進學生高效識字的同時,加深對傳統節日的理解,突出學科人文性的特點;透過學生仿寫、講神話故事等形式,內化並昇華文字內涵。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製作包含各個傳統節日場面及傳說的相關圖片的多媒體課件以及字卡、詞卡。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蒐集中國的傳統節日及習俗,製作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辨猜節日,激趣匯入

  1、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過節嗎?

  2、遊戲:下面我們就做個“聽詞猜節日”的遊戲,比一比誰聽得認真,猜得準。

  貼春聯放鞭炮(春節)

  吃粽子賽龍舟(端午節)

  吃月餅賞明月(中秋節)

  3、揭題:從悠悠遠古到現代文明,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們中華民族形成了許多特有的傳統節日、獨特的民風民俗。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板書課題:傳統節日)學生齊讀課題。

  4、過渡:中國都有哪些傳統節日?過節這一天又有哪些習俗呢?讓我們一起走近中國的傳統節日。

  設計意圖:中國的傳統節日中有很多節日學生並不陌生,設計“聽詞猜節日”的遊戲環節,既拉近了學生與課堂所學知識的距離,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謂“未成曲調先有情”。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引導學生交流自主識字、讀文的方法。

  2、根據學生交流,出示自學方法。

  (1)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2)同桌交流識字方法。

  3、集體檢測。

  (1)開火車朗讀詞語:

  牛郎織女貼窗花賽龍舟艾香月餅賞菊

  祭掃乞巧

  ①相機強調“傳、舟、賞”是翹舌音;“艾”是零聲母音節。

  ②依次單擊詞語對應的圖片,學生看圖片讀詞語。

  (2)定位朗讀詞語中的會認字。

  郎貼舟艾餅賞菊祭乞巧

  (3)小組賽讀其餘會認字。

  巷宵堂傳統

  4、學生分句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正音。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預習和自學情況,有梯度地由詞到字進行檢測和訂正字音,再將生字送回課文檢測,將識字學詞落到實處。而看圖片讀詞語使學生在初步理解詞語意思的同時加深了對詞語的認識。

  三、細讀感悟,識字學文

  教學中要注意喚醒學生的情感體驗,以加深他們的理解。圖片

  (一)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提到了哪幾個傳統節日?每個傳統節日都有什麼習俗?用“____”畫出傳統節日的名字,用“ ”畫出節日的習俗。畫好後和小組同學讀一讀,說一說。

  (二)彙報交流。

  1、學生彙報文中提到的傳統節日,並說說節日在哪一天。

  2、教師相機板書節日名稱。相機學習“宵”。

  (1)學習“宵”字。

  ①學生朗讀詞語“元宵”後,交流識記方法。

  ②教師邊畫簡筆畫邊講解“宵”字的由來:金文圖片圖片圖片(宀,房屋,閣樓)圖片圖片(肖,小),造字本義:在小閣樓過夜。

  ③學生擴詞。

  (2)引導學生知道七夕又稱“乞巧節”。相機學習“乞、巧”。

  ①學生交流識記方法。

  ②教師重點結合字理教學生區分“乞”與“氣”。“乞”與“氣”同源,後分化。乞,甲骨文寫作“圖片”,金文寫作“圖片”,篆文寫作“圖片”。隸書“圖片”將篆文字形中表示呼吸的“氣”減去一橫,表示呼吸侷促,意即求人“氣短”。造字本義:低聲下氣,開口向人索要、求討。飄逸、擴散的氣流為“氣”;短氣為“乞”。

  ③學生擴詞。

  ④教師講解“乞巧節”:即七夕,源於中國,該節日來自牛郎與織女的傳說,在農曆七月初七慶祝,因為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所以,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

  3、教師小結:這些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國傳統節日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相機學習“傳、統”。

  4、這些節日裡人們都有哪些習俗呢?我們按課文介紹的先後順序,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5、先讀讀描寫節日的句子,再說說這個節日有哪些習俗。

  6、學生學習彙報。

  (1)春節到,人歡笑,貼窗花,放鞭炮。

  ①學生朗讀句子後說節日習俗。

  ②教師出示和句子對應的多幅圖片。最後出示各種窗花的圖片,圖片定格為人們在貼窗花。相機學習“貼”字。學生交流識記方法後教師講解:圖片圖片圖片(貝,錢財)圖片圖片(佔,獲得),造字本義:典當財物,以獲得現金。後來演變到現在,表示把一種東西粘在另一種東西上。

  ③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④你是怎樣過春節的?把你過春節的習俗仿照課文的樣子說一說。

  春節到,

  人歡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學生朗讀作品。

  (2)元宵節,看花燈,大街小巷人如潮。

  ①學生朗讀句子,說說元宵節的節日習俗。

  ②你參加過元宵節的活動嗎?說說你都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

  ③你還在什麼時候看到過“大街小巷人如潮”的場景?相機理解“大街小巷人如潮”。

  ④指生開火車朗讀詞語“大街小巷”後,相機識記生字“巷”。

  ⑤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指名讀,分小組讀,齊讀。

  (3)清明節,雨紛紛,先人墓前去祭掃。

  ①學生朗讀句子,說說自己知道的清明節的習俗。

  ②你知道清明節還有哪些習俗嗎?

  ③教師結合圖片講解:清明節的'習俗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增強體質。清明節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④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圖片引導學生了解這些節日並不都是歡快的,如讀和“清明節”有關的內容時,應該聲音低沉,讀出緬懷之情。

  設計意圖:此環節設計了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大問題:“課文提到了哪幾個傳統節日,每個傳統節日都有什麼習俗?”引領學生充分地與文字對話,在多元對話中進行自學。然後以“你最喜歡哪個節日就彙報哪個節日”展開學習活動,將識字與學文有機結合。教師邊畫簡筆畫邊講解生字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理解了字義,又在潛移默化中識記生字,將生字的學習情境化、趣味化,激發了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

  四、觀察指導,練習寫字

  1、課件出示“寫字小助手”,組織學生展開同桌互助學習活動。

  寫字小助手

  看一看:仔細觀察寫字表中的“貼、街、敬、轉”,將容易寫錯的筆畫圈出來,並給同桌講一講圈畫的理由。

  想一想:怎樣才能寫好圈畫的筆畫呢?和同桌討論一下。

  練一練:針對自己圈畫的書寫難點做書空練習。

  2、教師利用投影儀展示學生交流成果,並相機指導下面幾個生字的書寫要點。

  預設:

  貼:貝字旁的撇是豎撇,最後一筆是點,要收在豎中線左側,避讓“佔”。(學生書空“貼”字,重點強調右下“口”的寫法。)

  街:左中右三部分要緊湊,注意穿插避讓,左、中高,右邊低。右部第一橫和中部第一橫起筆高度大致相同。第九筆是提。(學生書空)

  敬:右邊首筆撇的收筆、末筆捺的起筆在田字格的中心,末筆捺寫得舒展。(學生書空)

  轉:左部的筆順是橫、撇折、豎、提;右部的第二橫在橫中線上,注意第三筆的寫法。(學生書空)

  3、利用生字書寫動漫演示4個會寫字的書寫筆順,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筆畫特點,嘗試完成寫字表中的練寫內容,寫好後對照範字改一改。

  4、學生自由練寫,教師巡視,予以面對面指導。

  5、投影儀展示學生書寫成果,集體進行評議:哪個地方寫得好?你又有什麼好的建議?

  設計意圖:本課指導書寫的字雖然各有特點,但是書寫難度不大。在強調注意點後重點指導“街、轉”的寫法,實現了“有側重、有提升”的教學目標。

  五、佈置作業

  1、蒐集中國傳統節日的圖片、資料,並製作詞語卡。

  2、把蒐集到的資料介紹給周圍的人聽,並選擇製作成小報。

  設計意圖:以實踐活動激發學生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興趣,並在實踐中積累、應用詞語,將課內外學習有機結合。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談話匯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開火車認讀,並口頭組詞。

  2、匯入:上節課我們詳細瞭解了我國的三個傳統節日及其習俗,我們感受到了傳統節日的豐富多彩,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誰還記得課文中對這三個節日的描寫?背一背文中的句子。

  3、過渡:這節課,我們來了解其他幾個傳統節日,看看誰讀懂了文中的介紹,誰還能對課文中的介紹進行補充。

  設計意圖:加強生字複習和課文朗讀檢測,夯實基礎知識,為新課做好鋪墊。同時給予學生言語上的激勵,喚起學生的閱讀期待。

  二、分句感悟,識字學文

  (一)指導學生朗讀第4~8句。邊讀邊想:最喜歡哪個節日?這個節日有哪些習俗?想好後先跟小組同學說一說。

  (二)彙報交流。

  1、賽讀喜歡的節日。

  2、導學:你最喜歡哪個節日就彙報哪個節日,先讀讀描寫節日的句子,再說說這個節日有哪些習俗。

  3、學生按喜歡的節日彙報。

  (1)過端午,賽龍舟,粽香艾香滿堂飄。

  ①學生朗讀句子後說節日習俗。

  ②教師出示和句子對應的賽龍舟、在屋裡包粽子和掛滿艾蒿的圖片。相機識記生字“舟、堂”。

  舟:學生自由識記後,教師邊畫圖邊講解甲骨文的字形,像船形。兩邊像船幫,中間三條線代表船頭、船艙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漢以後用“船”漸漸多起來。本義:船。(播放賽龍舟的影片,深入理解。)

  堂:學生自由識記後,引導學生將其和“棠”區分開。

  ③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2)七月七,來乞巧,牛郎織女會鵲橋。

  ①學生朗讀句子後說節日習俗。

  ②指生開火車朗讀詞語“牛郎織女”。

  ③學生自主講述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教師相機補充。

  圖片教師可出示“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圖片,使學生能夠加深記憶。

  ④相機識記生字“郎”。可以用換一換的方法識記,如:朗——郎。

  ⑤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3)過中秋,吃月餅,十五圓月當空照。

  ①學生朗讀句子後說節日習俗。

  ②指生開火車朗讀詞語“月餅”。說說你都吃過什麼餡兒的月餅。

  ③學生交流識記生字“餅”的方法後,教師進行講解。餅,篆文圖片圖片圖片(食物)圖片圖片(並,連),造字本義:粘連成塊、便於抓食的乾糧,可用麵粉、米粉、薯粉等多種食物原料做成。

  ④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4)重陽節,要敬老,踏秋賞菊去登高。

  ①學生朗讀句子後說節日習俗。

  ②教師簡介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③指導學生朗讀詞語“踏秋、賞菊、登高”。說說你在重陽節時做過其中的哪件事。

  ④重點朗讀詞語“賞菊”。相機識記生字“賞、菊”。

  學生交流識記方法後,教師引導:“賞”和我們今天學的哪個字比較相像?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區分“賞”“堂”。

  ⑤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5)轉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團圓真熱鬧。

  ①學生賽讀句子。

  ②男生讀一句,女生讀一句,邊讀邊想:你發現了什麼?

  ③引導學生按順序排列這些節日。

  ④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設計意圖:本環節將識字與學文緊密結合,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地指導學生讀文、學詞、記字。在讀一讀、記一記、說一說中將字詞教學落到實處;在講神話故事、講漢字演變中激發了學生學習漢字的願望和熱情。

  三、鞏固生字,背誦積累

  1、集中呈現生字,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再齊讀。

  2、做歸類遊戲,根據結構歸類。

  3、競賽背誦課文。

  設計意圖:透過多種形式的複習,夯實生字的識記。

  四、指導書寫,拓展延伸

  1、指導書寫。

  (1)出示剩餘的生字:舟艾熱團鬧

  ①指生朗讀並組詞。

  ②指導學生關注:

  舟:筆順是撇、撇、橫折鉤、點、橫、點。首筆撇從豎中線起筆,第二筆撇和第三筆橫折鉤均寫長,橫壓橫中線,兩點上下對稱。(學生書空)

  艾:草字頭橫平且長,撇、捺要寫得舒展。

  熱:上下寬度一致。上部“丸”筆順為撇、橫折彎鉤、點。四點底寬而扁,第一點與另外三點的方向不同。四個點間距均勻,高度一致。

  團:先外後內最後封口。“才”的豎鉤壓豎中線;最後一筆是橫。

  鬧:先外後內。“門”的點在左上格,“市”的點、豎均在豎中線上。門字框第一筆是點,最後一筆是橫折鉤。

  (2)課件出示書寫動漫,演示會寫字的筆順和書寫,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筆畫特點,嘗試完成寫字表中的練寫內容,寫好後再對照範字改一改。

  (3)學生自由練寫,教師巡視,予以面對面指導。

  (4)投影儀展示學生書寫成果,集體進行評議:哪個地方寫得好?你又有什麼好的建議?

  2、佈置作業:我國很多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找找資料,做成小報或按課文仿寫。

  圖片可指導學生蒐集傳統節日的圖片、文字。

  設計意圖:對學生進行書寫指導是教學的重點,從引導分析到指導書寫細緻到位;佈置的作業將課內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既瞭解了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又進行了小練筆、小製作,提升了學生的能力。

  教學反思

  我國的傳統節日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好記憶,是人們日常生活的精華,積澱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傳遞著我們中華民族感恩、愛國、愛老、敬老等優良傳統。過節,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說都是一件高興的事,是個讓人感興趣的話題。本節課我感到較為成功的地方是:

  1、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讀一讀、說一說中感受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的魅力。學生帶著問題自己讀課文,在小組中運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2、在教學中,我積極探究教法和學法,努力做到“四讓”:目標——讓學生明確;過程——讓學生參與;新知——讓學生髮現;內容——讓學生自選。在學法基礎上,我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充分將現代資訊科技與課堂教學有效整合,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達到了質的飛躍。

  3、在課前準備時,我搜集了大量的圖片,以及賽龍舟的影片,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看,更加直觀、形象地表現節日的快樂氣氛,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知識,滿足學生的好奇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