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會公開課我的小手真能幹教案

小班社會公開課我的小手真能幹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社會公開課我的小手真能幹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願望。

  2、引導幼兒認識小手,知道用手能做許多事情,教幼兒初步保護手的方法。

  3、幫助幼兒初步獲得有關數的概念。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重點:

  知道小手能做好多的事情,並初步學會保護自己的小手

  活動準備:

  豐富的手工材料:橡皮泥、香蕉、桔子、沙拉醬、天線寶寶、水果印章等。髒的小手模型。

  活動過程:

  一、歌表演:

  《假如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引出主題。

  二、教師透過提出問題,引導幼兒觀察並相互比一比

  引導幼兒知道手的大小不同,但每人都有兩隻手,一隻左手一隻右手,每隻手上有5個手指頭,手指的名稱不同(有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手指有粗有細。

  三、師生一起唱歌曲《大拇指》。

  四、引導幼兒互相交流媽媽的手能為小朋友做哪些事情,媽媽的手能為別人做哪些事情,小朋友的小手能做哪些事情。

  如:用手拿東西吃,收拾玩具,整理圖書,畫畫等。激發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願望。

  五、出示受傷小手的圖片

  引導幼兒討論:怎樣保護手。如:冬天洗完手要擦油,出門腰帶手套;勤剪指甲,不拿刀、剪等物品做危險的事情。

  六、啟發幼兒到不同的活動區中,自由選擇喜歡的'材料進行操作活動。

  如:用橡皮泥做麵條等各種食物、用香蕉沙拉醬做水果沙拉、用水果印章的形式裝飾小手套、用小珠子傳成項鍊等活動,引導幼兒進一步體驗小手的能幹。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以“幼兒的小手”為切入點,在施教過程中,主要採用了謎語匯入法、感知操作法、經驗交流法等等,充分調動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活動開始,孩子們在愉快的表演中,讓手指充分活動,迅速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在感知操作過程中,孩子們自發地投入,去探索、去體驗,獲得了許多關於手的感性認識。在經驗交流中,得到很好的表現,透過講述手能做什麼,與孩子們共同搭建了認知的平臺。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激發了孩子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願望,這一願望在今後將不斷實現。幼兒自己透過操作多角度感知手的重要,自然而然的就懂得了要愛護自己的小手。並讓孩子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