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開學第一課教案範文(精選5篇)

幼兒園小班開學第一課教案範文(精選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開學第一課教案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1

  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的對話。

  2、體驗開開心心上幼兒園的情感。

  準備:

  故事磁帶、教學掛圖、幼兒用書《開開心心上幼兒園》教學重點學習故事中的對話

  故事表演過程:

  1、傾聽錄音瞭解故事內容幼兒第一遍傾聽後,告訴同伴故事的名稱師生共同聽故事錄音:故事裡都有誰?

  2、學說對話,進一步理解故事中的內容:

  出示背景圖和故事中的動物形象講述故事:

  小青蛙看見小鴨子、小烏龜是怎麼說的?

  小動物是怎樣上幼兒園的?幼兒自由結伴討論故事內容,教師巡迴聆聽:

  為什麼要開開心心上幼兒園?

  3、情景表演,體驗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情感:觀看大班幼兒的表演。大班幼兒帶弟弟妹妹一起表演,進一步體驗開開心心上幼兒園的情感。

  4、經驗遷移、表達感受:

  你會將自己開開心心上幼兒園的故事表演給大家看嗎?幼兒表演,教師觀察、鼓勵幼兒。

  5、小結講述幼兒表演情況。

  幼兒園小班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長大了,樂意為班級做更多的事情。

  2、能結合日常活動,共同商量適宜的值日生服務內容。

  3、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值日生的工作內容。

  活動準備

  空白值日生掛牌,紙、筆若干,小拖把,掃帚等。

  活動過程

  1、討論:升入中班後,值日生可以做哪些事情?

  教師:自從小朋友升入中班後,我們就要開始做值日生了,那你們覺得我們需要在值日的時候做哪些任務呢?

  2、結合日常生活,初步確立值日生的服務內容。

  教師:在入園、早操、上課、遊戲、吃飯這幾個階段期間,值日生可以做些什麼呢?(引導幼兒自由發言)

  引導幼兒從晨間活動入手,梳理生活中幼兒能做的事情。如:晨間輕器械的擺放,掛毛巾,餐前摺紙巾,飯後幫老師整理打掃餐桌等。

  3、設計值日生標誌。

  教師:怎樣才能讓大家知道今天誰是值日生呢?每個值日生負責做什麼事情呢?我們一起來為每天的值日生設計標誌吧!你想為負責什麼工作的值日生設計標誌?想一想可以用什麼圖案來表現?(引導幼兒透過繪畫的方式來表現值日生的工作)

  提問:如果我們為負責掛毛巾的值日生設計標誌,你想怎樣設計?

  鼓勵幼兒開動腦筋,自由發揮設計值日生標誌,並在此過程中,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幼兒解決設計中遇到的問題。

  4、評選值日生標誌。

  值日生標誌設計完成後,教師將所有幼兒的設計作品展示出來,讓每位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值日生標誌。根據討論、投票,師生共同選擇適合的標誌作為班級值日生的標誌。

  活動建議

  1、值日生可以承擔的事情主要分為兩類:餐前(後)值日和日常值日。其中,餐前(後)值日是大家一起進行的,日常值日可以做的事情包括:給植物澆水、掛毛巾、整體圖書、整理掛衣架等。

  2、確定好值日生任務標誌後,教師可以直接選用幼兒的設計或在此基礎上稍加改進,封塑後作為正式的值日生任務標誌。

  3、教師要注意留存每一位幼兒設計的值日生任務標誌,並輪流使用幼兒設計的標誌,不能挫傷幼兒的積極性,要鼓勵幼兒更加主動地創造和學習。

  幼兒園小班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3

  同學們,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安全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這安全不僅關係我們個人、更關係到我們身後的家庭、學校、整個社會、和整個國家。珍愛生命,增強安全意識,讓快樂與幸福伴隨我們的童年。今天我與大家一起交流幾個方面的安全問題。

  一、交通安全

  1、要遵守交通法規,基本常識有:上學放學走馬路兩邊,不橫穿馬路。過馬路要左顧右盼看是否有車輛經過,不跳車,不扒車。

  2、十二週歲以下的學生不準騎腳踏車,十二週歲以上的學生騎腳踏車要達到“五有”,即“有鈴”、“有剎”、“有鎖”、“有支撐”、“有反光膜”。缺一都有安全隱患。

  3、不乘坐黑車,因為黑車是“三無”車,有諸多不安全係數,出了安全問題,費用難以保證,更談不上賠償。

  4、堅決不乘坐超員車輛。每年因超員超載引發的校車安全事故佔80%。乘車時不向窗外招手探頭,乘車須抓緊扶手,車停穩後再下車,不乘坐無牌、無證的農用運輸車。

  5、注意上學和放學安全,在上學和放學時要抓緊時間,不要在路上玩耍;更不要在公路上亂穿,不在馬路中間行走,要走馬路兩旁人行道;過馬路不得翻越欄杆和隔離墩,要走人行橫道線,還要注意來往車輛;不在馬路上踢球。

  二、校園安全

  同學要遵守《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馬臨小學班級管理細則》,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具體而言

  1、進出校門一律憑證。無證件一律不準進出。

  2、禁止攜帶管制刀具、有傷害他人的一切工具進入校園,水果刀也不準帶進校園。

  3、禁止攜帶火種進入校園。

  4、禁止玩耍有危害性的玩具進入校園,如小槍、彈弓等。

  5、與同學和睦相處,不能尋釁滋事,引發矛盾。

  6、禁止攀爬高層和危險物。禁止在池塘邊、冰面上玩耍。嚴禁私自下河下塘洗澡。

  三、食品衛生安全

  要注意食品衛生安全。建議大家最好都在學校食堂就餐。謹防“病從口入,毒從口入”。

  1、講究個人衛生,常洗手、常洗頭、常洗衣服、常剪指甲,被褥要整潔並要常曬。

  2、加強體育鍛煉,按時集隊、跑步或做操,增強身體免疫能力。

  3、購買袋裝食品要看清楚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廠家及地址,不購買“三無”食品;不在街頭流動攤點購買零食,防止誤食不衛生食品、過期變質食品,造成食物中毒。不提倡吃零食,更不要吃不衛生的食品,以防因吃不衛生的食品而引發疾病。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4、講究環境衛生,

  1)、不隨地吐痰,不隨地拋包裝袋、廢紙等雜物。

  2)、要講究環境衛生,

  3)、負責的值日生每天保證室內整潔衛生,每天開門開窗,保證室內通風。

  四、用電安全

  1、不能接近、觸控電源和電器。

  2、不要用溼手,溼布觸控、擦拭電器外殼,更不能在電線上晾衣服或懸掛物體,或將電線直接掛在鐵釘上。

  3、發現絕層損壞的.電線、燈頭、開頭、插座要及時報告,請電工檢修,切勿亂動。電工對消除以上安全隱患要及時不得推脫。

  4、同學們不得在配電房、變壓器周圍逗留,更不能攀爬變壓器,不得把其他物體拋向變壓器及配電房內,不得亂動電氣裝置。

  5、萬一遇有電氣設施引起的火災,要迅速切斷電源,然後再滅火。

  6、發現有人觸電時,要先使觸電者儘快脫離電源,再採取其它搶救措施。

  五、課間活動安全

  1、禁止在校園、樓梯上追逐、打鬧、嬉戲合作危險遊戲,防止擁擠踩踏。上下樓梯靠右輕走,嚴禁在樓道走廊裡奔跑追逐、跳皮筋,嚴禁翻爬扶欄等。禁止到危險建築物周圍玩耍。

  2、不摸、不動滅火器,不觸控開啟配電箱,校內各種開關;為防止火災和意外事故,除實驗外,校內嚴禁使用明火。

  3、在學校各種勞動中注意安全,如掃地,擦窗戶,搬桌子等,預防意外事故。

  4、做操、集會、放學學生上下樓的高發時間,做到上下樓梯靠右行,千萬不可擁擠。上體育課和課外活動前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運動時不要劇烈碰撞,以免撞傷或摔傷。沒有老師的允許不準使用固定體育器械。

  5、下午放學後,禁止在學校和路上逗留。

  六、疾病安全

  1、生病要及時報告老師,以便及早治療。

  2、患傳染病的學生要積極配合學校、診所隔離治療,關心自己更要關心他人。

  七、防震安全

  1、發生地震時,應用較軟的東西,如書包先保護自己的頭部,再弓著背以最快的速度逃離教室,跑到空闊的地方,如操場。

  2、來不及逃離教室的時候,應躲藏在牆角,不得靠近窗戶,以防被玻璃割傷。

  八、居家安全:

  在家活動要注意安全。特別是父母不在的時候。

  1、活動要遠離建築工地、道路等存在安全隱患的場所。

  2、不到坑、池、塘、溝、河流、水壩、施工重地等不安全的地方玩耍;不玩火,不燃放煙花爆竹,防止意外傷害。

  3、不進入網咖、電子遊戲廳等未成年人禁止活動的場所。

  4、出門一定要告知父母長輩知道,告訴他們你和誰在什麼地方玩,要注意時間,不要很晚到家,以免父母擔心。雙休日,不要到學校玩耍。

  5、在家不要自己隨意使用一些家用電器。煤氣灶、衛生浴具等要在家長指導下正確使用,不能麻痺大意。家裡的電器及裝置發生故障時不要擅自去動。還要注意防盜。

  6、不跟隨陌生人外出遊玩,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讓陌生人隨便出入家門。不隨便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

  同學們,我們只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嚴格遵守校規校紀,時時注意安全,事事注意安全,記住家長電話號碼和急救電話(110、120、119),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就能有效地避免和預防意外傷害。

  同學們: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生命至上,安全為天;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在安全的問題上,我們必須要防範在先、警惕在前,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記著安全第一。

  最後,祝各位同學在新的學期裡快樂成長,學習進步!

  幼兒園小班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針對提問有重點地講述內容;

  2、製作姓名卡片,熟悉教室的生活環境;

  3、享受音樂律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兒歌,標示幼兒姓名的姓名卡片;

  2、各式小動物的圖案紙卡;油畫棒、剪刀、固體膠等美工材料。

  活動過程:

  (一)我們開學了,小動物們也開學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動物們開學時在做什麼呢?

  1、提問:我們一起看一看有哪些小動物在玩遊戲?

  2、小朋友選擇一樣可代表自己的小動物(若是畫面上的動物圖案都不符合幼兒的選擇,亦可讓幼兒自行創造),加入開學的行列。

  3、請幼兒說說代表自己的小動物有著什麼樣的心情呢?

  4、提問:猜一猜,你們覺得他們在做什麼呢?

  (二)教師引導幼兒圍成一圈,配合兒歌磁帶,進行《上學真開心》的帶動唱。

  1、教師以“說哈羅”的曲調,教唱兒歌歌曲《上學真開心》。

  2、教師:與幼兒討論“唱歌、跳舞、畫圖、數數、讀故事”等相關兒歌內容的肢體動作。

  (三)教師用接唱或變換不同的肢體動作,引發趣味性,並鼓勵大家多進行幾次兒歌帶動唱。

  (四)請小朋友圍坐成半圓形(教師在教室的地板貼上造型圖案,如:一張笑臉,請小朋友坐在臉上)。教師拿出準備好的小動物圖案貼紙(或者造型圖案),請幼兒選擇一種代表自己。

  1、教師:小朋友們,老師今天準備了好多可愛的動物圖案,看一看、想一想,選擇一個代表自己!

  2、教師提問:告訴教師你們要當什麼呢?為什麼呢?

  3、教師:如果都沒有可以代表自己的圖案,就可以自己設計代表自己的符號!

  (五)請幼兒將自己選擇的圖案(貼紙)剪下來,貼在老師發給你們的姓名卡片上,就完成了屬於自己的名牌卡。

  (六)請幼兒展示並介紹自己的姓名卡片。

  等大家都介紹各自的姓名卡片之後,再請幼兒自己將姓名卡片貼在自己的工作櫃上,變成自己符號。提問:這是誰的姓名卡片?什麼圖案代表自己呢?為什麼?

  (七)教師將多種角落物品放在幼兒面前,請幼兒協助整理。提問:

  1、這些玩具迷路了,請你們說一說這些玩具的家在哪兒?

  2、(在幼兒答對之後,則請這名幼兒將玩具放回原來的位置。當幼兒回座位後,教師可接著問)這個地方可以做些什麼?玩什麼遊戲呢?

  3、在角落遊戲結束後,還要記得做什麼呢?教師此時即可提醒幼兒要將玩具放回家。

  (八)字詞句教學。

  1、教師引導幼兒認識自己的名字。

  2、教師指著姓名卡片,依序念出幼兒的姓名;並提醒幼兒這就是代表幼兒的符號;並提醒幼兒這就是代表幼兒的符號,是親愛的爸爸媽媽送給孩子的。

  活動反思:

  這首兒歌上學期幼兒已經有了初步的接觸,幼兒很快就掌握了,幼兒根據兒歌的內容能夠形象的創編動作。

  幼兒園小班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5

  一、活動來源:

  小班孩子由於年齡特點,對於保護自己,珍惜生命的意識是極其缺乏的,《幼兒教育綱要》指出:要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學習和生活活動,滿足幼兒各方面發展的需要,要讓幼兒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識,學習保護自己。我班不少家長特別是爺爺奶奶反映,孩子一出幼兒園就跑開了,玩滑梯時不會謙讓,過馬路也不肯拉著大人。為了讓孩子感悟到生命的珍貴,萌發保護自己的安全意識,減少幼兒身心受到意外傷害的可能性,我班開展主題活動《安全我知道》,幼兒在主題活動中,學習一些安全常識,保護自己。

  二、主題目標:

  1、學會在室內玩耍時保護自己的方法。

  2、培養幼兒遊戲時識別安全和危險的能力。

  3、瞭解戶外活動時要注意的安全知識。

  4、幫助幼兒懂得用不正確方法玩滑梯易造成傷害

  5、幫助幼兒瞭解在陽臺上的安全知識,知道不爬陽臺,不往陽臺外扔東西等。

  三、家園共育:

  1、利用家庭生活督促、指導幼兒注意安全,加強幼兒安全意識。

  2、為孩子準備適合他們使用的小牙刷和兒童牙刷,和孩子一起早晚刷牙,餐後漱口。

  3、不帶孩子吃街頭不乾淨的食品,防止病從口入。

  4、帶孩子乘公共汽車時,提醒幼兒遵守交通規則,不把頭、手伸到車廂外面,要坐好,站穩。

  5、將家裡存在安全隱患的所有物品全部存放在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

  四、環境創設:

  1、將所有對幼兒存在安全隱患的物品入櫃存放或放在幼兒接觸不到的地方。如:消毒液、洗滌劑、水果刀、大頭針、老師的水杯等。為幼兒提供操作材料時,不要提供過小的珠子、豆子。

  2、在樓梯口地面上張貼表示上、下樓方向的小腳印(人或動物)或箭頭標記,提示幼兒。

  3、在大型器械旁邊張貼正確玩法的示意圖張貼正確玩法的示意圖,如:排隊玩滑梯、抓緊扶手攀登、繞開搖動的玩具走等等

  4、要創設多樣新穎的空間環境、問題情況,提供豐富可變的材料,多途徑、多通道地引發幼兒投入到活動中去。(如:創設《安全我知道》的主題環境牆飾、張貼安全方面的兒歌等,透過圖文並茂的方式讓幼兒瞭解如何玩才是安全的)

  五、區域活動:

  在認知區,可提供一些判斷對錯的圖片,再為幼兒準備兩個分類筐(可以和幼兒一起商量,採用他們商量好的符號分別表示對錯),引導幼兒在比辨別的基礎上,進行分類。

  六、活動安排:

  活動名稱:室內的安全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在室內玩的安全意識。

  2、學會在室內玩耍時保護自己的方法。

  活動重點:瞭解室內玩時要注意的安全常識

  活動難點:從幼兒的錄影中找出不安全的因素

  活動準備:幼兒在室內自由活動的錄象

  課前反思:

  老師事先錄好小朋友自由活動時的錄影,特別注意有不安全的因素,讓幼兒自己觀察,找出怎樣玩才安全,這樣會加深幼兒的理解。

  活動過程:

  1、課前幾分鐘幼兒不受約束,在室內自由活動。

  2、幼兒有規律的坐好。

  老師說:"小朋友剛才玩的高不高興?老師已經把小朋友玩的過程錄下來了,讓咱們一起看看錄影裡的小朋友在幹些什麼?"

  3、播放幼兒在室內玩耍且秩序很亂時的一段錄影,幼兒觀看。

  老師提問:

  這段錄影是在什麼地方錄的?

  被錄影的這幾個小朋友做的好不好?

  哪些地方做的不好?

  他這樣做會發生什麼事?

  應該怎麼做?

  從幼兒"應該怎麼做?"這個問題的回答情況引到下一個環節

  4、播放幼兒在室內有秩序、有禮貌的自由活動的一段錄影,幼兒觀看。並提醒和前一段進行比較。

  老師提問:

  看了這段錄影,你感覺怎麼樣?

  小朋友應該向哪些小朋友學習呢?

  5、討論小結室內活動時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走路要輕輕、慢慢的走,不能跑,會摔倒;

  洗手時不能把水弄到地上,會滑倒;

  上廁所要排隊,不能擁擠,會摔跤;

  玩玩具時要謙讓,不能爭搶,不能用玩具打小朋友;

  上床和下床時都要小心,要抓穩;

  小釘子,不能碰,會扎手;

  電線插頭不能動,會觸電;

  水果刀、大剪刀不能亂動,會傷手;

  使用小剪刀姿勢要正確。

  課後反思:

  透過觀看直觀的錄影,小朋友們還是發現了較多的不安全的行為,再進行錄影對比,孩子的印象更深,安全的意識也更濃,老師和幼兒一起總結的多種安全行為,可以總結成兒歌,教幼兒朗誦,加深對安全的認識,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可以照成相片,讓幼兒學習正確的行為,從而養成良好的習慣。如上下床、上廁所、排隊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