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音樂欣賞教案《金蛇狂舞》及教學反思[推薦閱讀]

幼兒園大班音樂欣賞教案《金蛇狂舞》及教學反思[推薦閱讀]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欣賞教案《金蛇狂舞》及教學反思[推薦閱讀],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音樂欣賞教案《金蛇狂舞》及教學反思[推薦閱讀]1

  一、教學目標

  1、透過樂曲欣賞,使學生體驗感覺民樂合奏的情緒以及風格。

  2、使學生了解人民音樂家——聶耳,熟悉他的作品,弘揚民族音樂,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

  聽賞樂曲《金蛇狂舞》,瞭解樂曲的風格特點以及熟悉它的主題節奏形式,感受打擊樂器鼓和鑼等營造熱烈氣氛的表現力。

  三、教學難點

  如何讓學生富有生趣地、自主地、輕鬆地進行欣賞並積極參與民族打擊樂器的演奏活動。

  四、教學準備

  1、打擊樂器實物,大鑼、小鑼、鈸、鼓、木魚。

  2、教學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感受身邊音樂

  1、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匯入新課。

  2、作曲者介紹。

  人民音樂家——聶耳,是我國革命音樂的開路先鋒,重溫他的作品,能感受到鮮明的民族特徵和時代精神。下面,我們來欣賞他根據民間樂曲《倒八板》整理改編的民族合奏曲《金蛇狂舞》。

  (二)走近民樂經典

  1、初聽樂曲,感知基本情緒。

  2、認識打擊樂器:鼓、大鑼、小鑼、鈸、木魚。

  3、討論鑼鼓音樂的特點及用途:

  ①渲染歡快,熱烈的氣氛,表現節日的喜慶。

  ②用於指揮,統一步伐。

  ③常用於戲曲中的伴奏。

  (三)享受探究樂趣深入欣賞樂曲主題,多媒體出示主題曲譜。

  (四)體驗成功喜悅

  1、再次欣賞《金蛇狂舞》全曲。

  2、小組活動,配合練習。

  3、動一動,走一走。和著鑼鼓音樂有序地走出教室。

幼兒園大班音樂欣賞教案《金蛇狂舞》及教學反思[推薦閱讀]2

  活動目標:

  1、能在與同伴的交流中,體驗與他人合作的快樂。

  2、能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瞭解樂曲三段體曲式結構。

  3、能透過多種形式(語言描述、動作等)大膽的表現對樂曲的感知。

  活動準備:

  錄象、錄音磁帶、錄音機、道具。

  活動建議:

  1、欣賞第一遍音樂:

  “你聽時有什麼感覺?聽時你好像看到了什麼?”

  2、進一步理解音樂:

  這首《金蛇狂舞》是們中國的音樂還是外國的音樂?為什麼?”引導幼兒聽辨樂曲中的樂器特點。

  小結:這首音樂是國明間一首很有名的樂曲,流傳了好多年,這首樂曲表現們熱烈、歡慶節日、舞龍、耍獅子的場面。

  3、分段欣賞:

  引導幼兒感受第二段的音樂表現的內容。

  如:兩隻獅子對話(透過節奏、音樂速度、樂句長短對比)越來越熱烈的對話語氣和越來越短的樂句結構。

  4、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對音樂的感知,各樂段特點進行表演。

  5、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運用多種步伐、動作表現對音樂的理解、感知。

幼兒園大班音樂欣賞教案《金蛇狂舞》及教學反思[推薦閱讀]3

  設計意圖

  端午節快要到了,大街上到處都能感受到節日的氣氛,粽子、綠豆糕、艾窩窩等特有的節日物品吸引著孩子們。一天,貝貝在班上興奮地告訴大家:“超市裡有條龍呢!”很多孩子都附和起來:“我也看到了!”“龍身上還裝有粽子呢?”就在那天的社會活動中,我和孩子們一起交流了端午節的來歷、過端午節時的習俗等內容,孩子們意猶未盡。於是,我想到了讓孩子們欣賞民樂《金蛇狂舞》,希望幼兒在藝術欣賞的`氛圍中感受民俗風情,體驗民族節日熱鬧歡快的景象。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熱鬧歡快的特點,喜歡中國民樂。

  2.分別用身體動作和聲音的長短,嘗試表現樂曲a段和b段。

  3.初步理解樂曲中的“對話”結構,感知aba結構。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教師瞭解民樂《金蛇狂舞》的背景等相關知識;幼兒已玩過“對歌”的遊戲。

  2.材料準備:樂曲《金蛇狂舞》、電腦、錄音機、故事《雙龍戲水》、圖譜、自制龍舟、龍的頭飾、紅綢、鑼、鼓等。

  3.環境準備:區角張貼劃龍船、舞獅子、舞龍、放鞭炮等喜慶活動的圖片;佈置河道的場景,有起點、終點和水草等。

  活動過程

  1.完整欣賞樂曲,充分表達感受。

  ①幼兒隨民樂《喜洋洋》舞動入場。

  ②請幼兒安靜地欣賞民樂《金蛇狂舞》,思考:有什麼感覺,為什麼,想幹什麼?

  ③請幼兒表達自己的感受,並隨音樂表現。

  2.欣賞故事,感知樂曲aba結構。

  ①教師邊操作圖譜邊講故事《雙龍戲水》。

  ②故事裡有誰?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

  ③再次欣賞樂曲,感知樂曲的結構。

  ④這個音樂有幾段?它們一樣嗎?

  3.分段傾聽,理解樂曲中的“對話”。

  ①請幼兒重點欣賞b段。

  ②它們像在幹什麼?

  ③請幼兒分組模仿“對話”表演。

  4.玩遊戲,感受樂曲的歡騰、熱烈。

  ①教師和幼兒一起扮演龍隨音樂遊戲。

  ②請幼兒自己嘗試遊戲。

  5.瞭解樂曲的相關知識。你們喜歡這首樂曲嗎?它是我們中國偉大的音樂家聶耳創作的一首民族樂曲。這首好聽的樂曲名字叫《金蛇狂舞》。

  活動延伸

  1.將樂曲中的“對話”創編成兒歌,讓幼兒合作朗誦。

  2.請幼兒隨樂曲玩舞龍燈或舞獅的遊戲,充分感受樂曲的民族韻味。

  3.觀看舞龍舞獅的錄影片,瞭解《金蛇狂舞》的真實含義。

  活動反思

  《金蛇狂舞》這首樂曲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樂曲熱鬧歡快,原曲結構較為複雜,考慮到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音樂對幼兒的可感性、可接納性,教師將樂曲中的重複部分進行了改編。環境和材料對此次活動起著極大的暗示與激勵作用。精美的教具是教師運用的重要手段,教師用中華民族特色的線描製作了兩條形象生動的龍,用兩種不同顏色的綵帶製作了圖譜——海洋,自制了色彩鮮豔的龍舟,在空地上也佈置出海洋的路線,並且同圖譜吻合,讓幼兒在符合樂曲意境的環境中,理解和感受作品。活動中,教師調動了幼兒諸多的感知通道——聽覺、視覺、運動覺等,讓幼兒在觀看教師圖譜演示、跟隨樂曲做動作等方式方法中,反覆地傾聽樂曲、感知樂曲。在歡快的樂曲聲中,幼兒划龍舟比賽的場景將活動推向了高潮,你追我趕,爭先恐後,準確地表達了他們對樂曲的理解,並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活動分別運用了集體、小組、個人等形式讓幼兒參與活動,教師也積極地參與到遊戲中,活動的氛圍輕鬆愉快。

幼兒園大班音樂欣賞教案《金蛇狂舞》及教學反思[推薦閱讀]4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感受樂曲的結構和熱烈歡騰的氣氛,用舞龍和敲鼓動作表現。

  2、在語言節奏的幫助下,隨音樂合拍做動作。

  3、在雙隊進行時,必須注意與本組幼兒合作,又注意與其他組協調。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配樂兒歌朗誦,欣賞音樂。

  (1)幼兒朗誦兒歌,教師用鋼琴輕輕地彈奏第二段音樂。

  (2)將幼兒分成兩組進行配樂朗誦。

  2、欣賞第一段音樂。

  (1)引導幼兒會議過新年舞龍燈的情景。

  (2)幼兒分兩組,自由結成一條長龍,隨音樂扭擺。

  3、完整欣賞全曲。

  (1)幼兒分兩組,隨第一段音樂做舞龍燈進行的動作。第二段音樂開始,兩組幼兒一邊互相對誦兒歌,一邊互相敲鑼打鼓。

  (2)完整欣賞音樂,跟隨音樂活動,進一步感受樂曲熱烈歡騰的情緒。

  教學反思:

  有了前面新年情境的回憶和交流做鋪墊,孩子們自然地就將樂曲聯絡到了熱鬧的敲鑼打鼓、舞龍舞獅等情緒和內容之中,對於三段體結構較易感受。在分段欣賞中,孩子們能想出排成一列長隊來模仿舞龍,也能在問題中改進動作,如前後搭住單手甩臂以防止斷開,特別是有了長綢帶道具的運用,孩子們的興致更高了,也更生動了。

  但對於第二部分的處理上與原方案有些出入,幼兒對兒歌不是很熟悉,配樂念兒歌難度較大,所以將之簡單化:將幼兒分成兩組,教師擔任指揮,幼兒看指揮打鼓。在這樣的聽音動作之後,幼兒很快就發現了輪流、對應的樂句特點,再加上模擬鼓聲、邊敲邊說“咚”的方式,幼兒對第二段音樂的感受還是比較深的。

  在最後的環節中,將幼兒分成三組,一大組表現第一、三段舞龍部分,另兩組對應著表現第二段打鼓部分,在教師的手勢指揮下,合作得還比較成功。等幼兒熟悉音樂之後,嘗試將椅子當做鼓,由幼兒敲擊節奏的話,氣氛可能會更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