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活動:竹節咕嚕嚕

大班數學活動:竹節咕嚕嚕

  目標:

  1、藉助輔助材料進行測量,進一步瞭解遠距離可以用米來計算。

  2、產生探索科學的樂趣,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3、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快樂。

  準備:

  1、竹節每人一個。

  2、一米長的竹杆、直尺、捲尺、布條、繩子、包裝帶等。

  3、記錄本、筆、粉筆。

  4、幼兒已有一定的測量經驗。

  5、平坦寬闊的戶外場地。

  過程:

  (一)玩一玩。

  1、引導幼兒自由玩竹節。

  2、比比誰的竹節滾得遠。

  (二)量一量。

  1、幼兒滾玩竹節後,引導幼兒目測有多遠。

  2、討論可以用什麼方法來測量?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輔助材料,得出結論:它們的`長度都是一米。

  4、幼兒自選材料,感知一米長度。

  5、幼兒結伴滾竹節,進行測量。(開始測量時提醒幼兒不易滾得太遠,以便測量)。教師細心觀察幼兒的測量過程。

  6、請個別幼兒展示測量方法與過程,發現問題及時討論,共同解決。

  如:師幼重點討論出現的問題:

  (1)無論用什麼工具測量,第二棒的測量要從第一棒的結束點開始,如繩、布條等材料可以兩兩合作,一個拉頭另一個拉那頭。

  (2)幼兒在滾的起點、一米與另一米之間以及終點都可以用粉筆做上記號,以便測量後再檢查。

  (3)怎樣量得更精確?幼兒嘗試把幾個人的輔助物連線成一條直線得出測量結果。

  (三)記一記。

  1、鼓勵幼兒再次嘗試,把測量的結果記錄下來。

  2、引導幼兒遇到困難及時討論:如測量到最後,不能正好量完,多出來一點怎麼記錄?少一點怎麼記錄?討論後和幼兒一起確定。

  3、滾一滾、量一量、記一記。

  4、相互交流測量的結果。

  建議:

  1、在幼兒測量過程中,教師要看幼兒的測量方法,還要提醒幼兒做事有條理,集中注意力的習慣。

  2、平時鼓勵幼兒用多種方法進行測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