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歌教案模板(精選7篇)

現代詩歌教案模板(精選7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現代詩歌教案模板(精選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現代詩歌教案1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初步感受詩歌中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2、能用恬靜、舒緩的語氣朗誦並仿編詩歌,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初步產生熱愛生活、喜歡幻想的美好情趣。

  活動準備:

  1、“夢”的背景圖,詩歌的各類圖片。

  2、音樂《夢幻曲》。

  活動過程:

  一、圖片匯入,感受夢的意境。

  1、教師出示背景圖。並提問:“小朋友們,你們在這張圖上都看到了什麼?”

  2、教師總結:“是呀,夜晚這麼美,小女孩抱著小熊貓在床上美美的睡著了。那我們也來聽著音樂一起來甜甜的睡一覺吧。”

  3、教師播放《夢幻曲》:“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閉上眼睛,哇,夜晚來臨了,大地變得黑暗了,小蝴蝶、小鳥、小花都睡覺了,我們也上床睡覺了,你在睡著的時候會不會做一個美妙的夢呢?你夢見了什麼?”(改為引導幼兒靜聽音樂,回憶曾經的夢。)

  4、教師:“你們有沒有做夢啊?夢到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呢?和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吧。”

  5教師:“哇,你們的夢真有趣呀!其實,小女孩剛才也偷偷的告訴我,她做了一個有趣的夢,她還把這個美夢編成了一首好聽的詩歌。(教師出示題目,引導幼兒認識。)你們想知道這個小女孩夢到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教師配樂朗誦詩歌,分析瞭解詩歌內容。

  1、教師配樂詩朗誦。

  2、教師提問:“小朋友們,在小女孩的夢裡你們都聽到了什麼?”

  3、教師:“在夢裡,我都變成了誰?又發什麼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三、教師再次朗誦詩歌,並逐個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誦讀。

  1、教師:“在夢裡,我變成小花以後,遇到了誰?(太陽)太陽為我披上了什麼?

  變成白雲以後,我遇到了誰?(風)風教會了我什麼?

  變成輕煙以後,我遇到了誰?(雨)雨做了什麼?”

  2、教師:“在夢裡的我開心麼?你們怎麼知道的?”

  四、教師引導幼兒跟隨老師朗誦詩歌,幼兒體驗詩歌中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1、教師:“我們又聽了一遍詩歌《夢》,你們的心裡有什麼樣的感覺?”

  2、教師:“你最喜歡詩歌裡哪些優美的詞語和句子?我們也可以用什麼動作表現出來呢?(引導幼兒用優美的動作來表現夢的溫柔)”

  3、引導幼兒加上動作把詩歌念一遍。

  五、教師引導幼兒創編詩歌。

  1、教師:“小朋友們,小女孩的夢美不美?你們喜歡麼?那現在老師想請你們把自己的夢也變成好聽的句子,編進這首好聽的詩歌裡。”

  2、教師:“仔細想想在你自己的夢裡,你們都變成了什麼?又遇到了誰?(引導幼兒獨立仿編)”

  3、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簡要的繪畫。

  六、師幼有感情的朗誦仿編詩歌。

  教師:“小朋友們,你的夢真美啊,讓我們一起用溫柔、甜美的聲音把我們自己夢大聲說一說。

  七、活動總結。

  教師:“希望我們小朋友們每天晚上都有一個美美的夢哦!”

  現代詩歌教案2

  活動目標:

  1、體會媽媽對孩子濃濃的愛。

  2、理解詩歌的內容,能大膽想象根據詩歌句式創編詩歌。

  3、認讀重點字詞:飄、過來、水盆、身影、裝。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小圖書人手一冊、小字卡。

  2、大圖書、大字卡。

  3、在活動室貼上各種自然物的頭飾或者圖片,引發幼兒創作的慾望。

  活動過程:

  一、遊戲活動 照鏡子。

  請幼兒人手一面鏡子,自由照鏡子。同伴間自由交流一下照鏡子的感覺。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可以當鏡子用。如:玻璃、湖水等。

  二、感知理解

  1、出示掛圖,幼兒理解根據掛圖試著講述,猜猜詩歌內容。

  2、介紹詩歌名稱,聽教師朗讀,欣賞詩歌一遍。

  3、幼兒有序取書,進行自主閱讀。

  4、講述詩歌內容。

  (1)第一節:詩歌中說什麼是鏡子?是誰的鏡子?為什麼?為什麼小魚弄碎了鏡子?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朗誦相應的詩句進行小結,並出示相應的大字卡“飄”、“過來”。

  (2)第二節學習方法同上。

  5、分析作品第三節,感受詩歌中媽媽對孩子濃濃的愛。 重點理解“愛,裝滿了鏡子”這句話。可以讓幼兒在同伴的眼睛裡找找這句的身影。

  6、教師完整朗讀詩歌,幼兒看著大圖書輕聲跟讀。

  四、遊戲:小火車。

  教師將大字卡貼上在活動室四周牆面上,教師和幼兒一起開火車。火車開到哪一張字卡前,就請幼兒拿起字卡,讀出字卡中的字、詞。

  五、創造活動

  1、幼兒選擇活動室牆面上的頭飾或圖片,自由進行創編。

  如選擇小花的頭飾,續編詩歌:“花兒開放了,她把湖水當鏡子,蜜蜂飛過來,弄碎了鏡子。”

  2、教師將幼兒續篇的詩歌記錄下來,集體朗誦,感受創造的快樂。

  六、結束活動

  交流小結,播放音樂,幼兒有序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

  活動反思:

  在讓幼兒感受詩歌時,教師沒能小結,教師能讓幼兒用連貫的語句來表達。理解詩歌的部分可以多提問,加深幼兒的印象。幼兒在遊戲活動中氣氛很活躍,教師有些難控制,在感知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示比較好,提問時教師說的也比較多,應該讓幼兒多參與到討論中,教師在分析作品時比較清晰,幼兒較容易理解,教師能透過圖片引導幼兒進行創編效果較好。

  現代詩歌教案3

  活動目標:

  1、喜歡朗誦詩歌,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和句式結構。

  2、能夠理解詩歌內容,並主動大膽地進行朗誦。

  3、能夠發揮想象力按照句型進行詩歌仿編。

  活動準備:

  自制與詩歌內容相符的多媒體課件 分組操作材料(每組三幅背景圖、小動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小謎語,看誰的小腦筋轉得最快?能猜出是什麼。“不下雨時放在家,下雨時候才用它,雨點落在它上面,就像開了朵朵花”(雨傘)你們真棒一猜就猜出來了。

  二、結合多媒體課件學習詩歌,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

  1.教師:紅紅小朋友就有一把非常漂亮的小傘,這不,她正帶著漂亮小傘和小動物一起在草地上玩呢。(播放雷雨聲音)提問:“天氣怎麼了?下雨了,紅紅有傘,那小動物該怎麼辦呢?我們讓小動物到哪去躲雨呢?(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課件,幫小動物找適合的躲雨之處)

  2.教師:“小朋友們幫小喜鵲、

  小青蛙、小螞蟻找到了傘,它們託我謝謝你們哦!其實剛才小朋友回答的問題裡藏著一首好聽的詩歌,名字叫《傘》,請你們聽聽詩歌裡說了些什麼?”

  3、結合圖片引導

  幼兒朗誦詩歌。師:這首詩歌《傘》好聽嗎?幼:好聽。師:請小朋友用你最好聽的聲音和老師一起朗誦

  三、學習仿編詩歌。

  1、師:小朋友們朗誦地非常好,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一些漂亮的圖片,你們看上面有什麼?

  幼:漂亮的鮮花

  師:你們想一想這些漂亮的鮮花是誰的傘呀?幼:蜜蜂、蝴蝶、蜻蜓......

  師:鮮花在什麼地方?幼:草地上。師:你可以用完整的話來說一遍嗎?(有較好的提問,使幼兒知道了鮮花所處的位置幫助幼兒鞏固了詩歌的結構)

  幼:草地上的鮮花是蜜蜂的傘

  類似的提問引導幼兒說出:路邊的屋簷是燕子的傘......地上的小草是蝸牛的傘......

  師:小朋友們

  說的真好,咱們把剛才說得幾句話編成一首好聽的詩歌好嗎?

  四、分組操作,仿編詩歌

  現代詩歌教案4

  活動目標:

  1、感覺詩歌中溫馨、友愛、甜蜜、和諧的情感

  2、理解詩歌內容,懂得夥伴的重要性

  3、能模仿詩歌的句式介紹自己的夥伴

  4、認讀重點字詞:夥伴、手套、孤單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對“夥伴”的含義有初步瞭解,有自己要好的夥伴

  2、材料準備

  教師用材料:教學讀本4-2,大字卡第2張;單隻手套,單隻鞋子的圖片若干。

  幼兒用材料:幼兒讀本4-2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活動匯入

  出示單隻手套,單隻鞋子的圖片,鼓勵幼兒根據它們的顏色和樣式將手套或鞋子配成一對,引出詩歌。

  教師:一樣的兩隻鞋或兩隻手套放在一起,它們就是一對好夥伴。這裡有一首詩歌,名字叫作《夥伴》,一起來欣賞吧。

  二、理解閱讀

  集體欣賞,理解詩歌內容

  1翻開教學讀本,教師有感情的朗讀一遍詩歌,幼兒欣賞。

  2閱讀詩歌第1段,引導幼兒理解詩歌中“夥伴”的內容,並隨機出示大字卡“夥伴”,帶領幼兒認讀。

  教師:詩歌裡說到了誰和誰是小夥伴?如果掉了一隻鞋子,另一隻會怎樣?

  3閱讀詩歌第2-3段,採用上述提問方式,鼓勵幼兒自由講述詩歌中手套、寶寶的夥伴,並隨機出示大字卡“手套”“孤單”,帶領幼兒認讀。

  教師:手套有夥伴嗎?寶寶有夥伴嗎?怎樣才能與別人做好夥伴呢?

  小結:每個人都離不開伙伴,我們要學會與夥伴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和睦相處,珍惜自己的夥伴。

  三、創意閱讀

  朗讀詩歌,嘗試用詩歌句式介紹自己的夥伴。

  1.幼兒人手一冊幼兒讀本,教師帶領幼兒看圖朗讀詩歌。

  2.玩遊戲“找朋友”。在班裡找到自己的好夥伴,找到手與夥伴一起用“……和……是對好夥伴”的句式說一說。

  四、結束活動

  教師和幼兒共同整理物品,自然結束活動。

  詩歌:夥伴

  鞋子和鞋子,是對好夥伴。

  丟了一隻,另一隻就沒法穿。

  手套和手套,是對好夥伴。

  掉了一隻,另一隻就很孤單。

  寶寶和寶寶,是對好夥伴。

  走了一個,另一個就會想念。

  現代詩歌教案5

  活動目標:

  1.在想想、看看、編編的過程中,理解小動物畫圓的方法,學習用明快的節奏朗誦詩歌。

  2.感受動物畫圓的趣味,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

  活動準備:PPT、幼兒操作材料每組一份:小圖片、泡沫板、圖釘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1.今天我們用身體來做“畫圓比賽”的遊戲,好嗎?比一比誰畫圓的方法不一樣。除了用手,你們還會用身體的哪些部位去畫圓?怎樣畫圓?(引導幼兒表演手腕繞圓、頭部轉圓、腰部扭圓、肩膀聳圓)

  小結:小朋友真能幹,用了很多的方法畫圓:手腕繞圓、頭部轉圓、腰部扭圓、肩膀聳圓。小動物們見了也來畫圓啦!看看,誰來啦?

  二、瞭解詩句的結構

  (一)學習小猴畫圓的詩句

  1.出示小猴圖片,教師以小猴的口吻說:我畫圓的方法很不一樣,請你們看一看吧!

  2看過PPT提問:小猴在哪裡畫圓?怎麼畫圓的?

  3.要求幼兒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小猴畫圓的詩句:“小猴空中畫圓,抓住樹枝蕩一圈。”

  4幼兒學唸詩句,並表演小猴畫圓的動作。

  (二)學習小魚畫圓的詩句

  1.師:看,還有誰也來畫圓了?PPT,請你們猜猜,小魚在哪裡畫圓?它是怎樣畫圓的呢?(引導幼兒猜測)

  2.師:你們真聰明,幫小魚想出了這麼多辦法,看,小魚是怎樣畫圓的呀?(出示PPT)

  3.教師結合圖片完整朗誦小魚畫圓的詩句:“小魚水中畫圓,吐出泡泡一串串。”誰會象老師這樣用好聽的話來說一說呢?

  4.幼兒完整地學唸詩句,並表演小魚吐泡泡的動作。

  (三)有幾個小動物畫過圓啦?它們是在哪裡、怎麼畫圓的?

  出示句式讓幼兒看著句式把前面的小魚、小猴畫圓的詩歌聯起來說一說。

  三、創編詩句,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

  (一)自主學習啄木鳥、刺蝟畫圓的詩歌

  1.小朋友說得真好聽,看看還有誰也來畫圓啦?它們會在哪兒畫?怎麼畫的呢?

  2.出示啄木鳥、刺蝟的圖片,.想一相想、說一說啄木鳥、刺蝟在哪兒、怎麼畫圓的?與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3.小朋友給啄木鳥、刺蝟想了這麼多的地方和方法畫圓,哪它們到底是怎麼畫圓的呢?看一看吧!

  4.小朋友一起按上面的句式說一說啄木鳥、刺蝟畫圓的.詩歌。

  小結:

  四、完整學習詩歌,感受動物畫圓的趣味。

  1.師:畫圓真熱鬧,把小動物畫圓的事聯起來就是一首好聽的詩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出示完整的詩歌PPT,教師完整地講述詩歌一遍)

  2、幼兒集體跟隨老師朗誦詩歌。

  3.老師和幼兒接龍游戲。(老師說前一句小朋友說後一句;交換進行)

  4.用拆圖法進行詩歌練習。

  下面考考小朋友誰的反映快,能把詩歌記住。(拆圖兩次)

  5.分角色表演。(把小朋友分成四種小動物讓他們進行說相應的詩歌)

  6.小動物們畫圓的方法有趣嗎?請你們站起來快樂地說一說吧!

  7.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有趣的詩歌,它還沒有名字呢?誰願意來給詩歌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幼兒自由講述)不錯,我們就給詩歌叫“畫圓”吧

  8.請小朋友一起把詩歌“畫圓”朗誦一下吧。可以邊說邊做動作。

  五、拓寬詩歌

  1.其它小動物聽了小朋友的詩歌覺得很好,它們也來啦。有些什麼動物呢?(讓幼兒說說小動物的名字)

  2.請小朋友選一個你喜歡的小動物,給它說一說畫圓的詩歌吧。

  3.小朋友想了很多小動物畫圓的地方、畫法,下節課我們一起編一首新的詩歌好嗎?

  詩歌:畫圓

  小猴空中畫圓,抓住樹枝蕩一圈。

  小魚水中畫圓,吐出泡泡一串串。

  啄木鳥樹上畫圓,對著樹幹啄一啄。

  刺蝟草地上畫圓,團著身體滾一圈。

  現代詩歌教案6

  一、活動目標:

  1.欣賞詩歌,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中春天優美的意境。

  2.遷移新的講述經驗,嘗試仿編詩歌。

  二、活動準備:

  自制圖書、詩歌錄音。

  三、活動過程:

  (一)匯入,引出詩歌。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本大圖書,誰知道這本書的名字叫什麼?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2.這本書裡藏著一首好聽的詩歌,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請你仔細聽春天到底是一本怎樣的書呢?

  (二)欣賞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1.幼兒第一次完整欣賞詩歌(錄音)。

  (1)春天是一本怎樣的書呢?

  (2)為什麼說春天是一本彩色的、會笑的、會唱的書呢?我們再來仔細聽一聽。

  2.教師有表情朗誦詩歌,幼兒第二次完整欣賞,理解詩歌內容。

  (1)為什麼說春天是一本彩色的書?春天裡有哪些彩色的東西?(幼兒朗誦第一段)。

  (2)春天除了是一本彩色的書,它還是一本怎樣的書?

  是的,春天是一本會笑的書,春天裡誰笑了?

  小池塘笑了,小池塘為什麼笑了?小池塘笑了,臉上有什麼?為什麼有酒窩?

  還有誰笑了?小朋友為什麼笑了?(幼兒朗誦第二段)。

  (3)春天還是一本怎樣的書?春天裡誰在唱歌?它們是怎樣唱的?(幼兒朗誦第三段)

  3.幼兒隨錄音完整朗誦詩歌。

  小朋友說得真好!你們覺得這首詩歌好聽嗎?那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來朗誦詩歌《春天》,好嗎?(教師帶領幼兒朗誦一遍詩歌。)

  (三) 仿編詩歌。

  1.春天除了是一本彩色、會笑的、會唱的書,還會是一本怎樣的書?

  2.春天到了,有哪些變化?

  3.幼兒嘗試仿編詩歌。

  4.小朋友講得真多、編得真好!那我們一起到外面找一找,春天還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好嗎?

  附:詩歌《春天》

  春天是一本彩色的書——

  黃的迎春花,

  紅的桃花,

  綠的柳葉,

  白的梨花……

  春天是一本會笑的書——

  小池塘笑了,

  酒窩圓又大,

  小朋友笑了,

  咧開小嘴巴……

  春天是一本會唱的書——

  春雷轟隆隆,

  春雨滴滴答,

  燕子唧唧唧,

  青蛙呱呱呱……

  現代詩歌教案7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初步感受詩中優美的語言與意境。

  2、學習詞:綠綠的、紅紅的、圓圓的、甜甜的。

  3、發揮想象力,初步嘗試仿編詩歌。

  4、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前與幼兒交談、瞭解幼兒做夢的情況及內容。

  2、課件。

  3、小兔子手偶。

  4、蘋果、皮球、星星、香蕉等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入場(播放入場音樂)

  師:寶貝們,今天小兔要邀請我們去她家玩,請寶貝坐上公共汽車跟著老師一起出發吧!

  師:(出示小白兔)小朋友們好!歡迎你們來我家做客,請隨便坐!(引導幼兒坐到位置後,有禮貌的跟小兔子問好。)

  2、師生談論夢

  師模仿小白兔口吻:小朋友,昨天晚上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我聽媽媽的話很早就睡著了,可是明明睡著了卻看見香香的胡蘿蔔,還看見了自己把太陽當球踢呢。這是怎麼回事呢?

  師:寶貝你能告訴小兔子這是怎麼回事嗎?那你會做夢嗎?夢見過什麼?

  二、理解詩歌內容

  1、欣賞詩歌《夢》

  師:剛才寶貝都講了自己晚上做的夢,寶貝做的夢真美、真有趣。老師也帶來了一首好聽的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夢》。我們一起來閉上眼睛靜靜地聽一聽詩歌裡有誰愛做夢?(播放課件音樂,教師完整朗誦)

  2、理解詩歌內容

  提問:寶貝,剛剛老師唸的詩歌的名字叫什麼?你聽到詩歌裡有誰愛做夢?它們都做了什麼樣的夢?播放課件,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1)小草愛做夢,夢是怎麼樣的?(綠綠的)為什麼?(學習詞:綠綠的,因為小草的顏色是綠綠的,它喜歡穿綠綠的衣服,穿上綠色的衣服很漂亮,你們喜歡綠綠的小草嗎?綠綠的小草最美了。)

  (2)小花愛做夢,夢是怎麼樣的?為什麼?(學習詞:紅紅的,因為小花的顏色是紅紅的,小花穿上紅色衣服真漂亮。)

  (3)露珠愛做夢,夢是怎麼樣的?為什麼?(學習詞:圓圓的,因為露珠的形狀是圓圓的,露珠晚上睡著的時候做的夢都是圓圓的。)

  (4)小朋友愛做夢,夢是怎麼樣的?為什麼?(學習詞:甜甜的,因為小朋友在爸爸媽媽的關心愛護下幸福的生活,做的夢也就很美很甜。)

  3、學習完整朗誦

  師:我們一起來試一試,能不能把詩歌《夢》完整朗誦。

  (引導幼兒根據播放的課件完整朗誦詩歌。)

  4、配樂朗誦詩歌。

  師:這麼優美的詩歌《夢》配上動作一定很好看,讓我們一起來表演這首優美的詩歌。(帶領幼兒邊朗誦詩歌邊表演,加深幼兒對詩歌的記憶。)

  三、嘗試創編詩歌

  1、結合課件,啟發幼兒仿編(白雲、星星、月亮…)

  師:瞧!白雲也愛做夢,它的夢會是怎麼樣的呢?誰能把這句話連起來說?(啟發幼兒仿編,把幼兒仿編的詩歌串成一首新詩並完整朗誦。)

  2、讓幼兒自由選擇圖片,嘗試創編。

  師:我們知道了小草、小花、露珠、白雲的夢是什麼樣子的,還有誰會做夢?他的夢是怎麼樣的?

  師:老師這兒有很多圖片,寶貝可以選一張自己喜歡的圖片來編一句好聽的詩歌。(創編時可以從顏色、形狀、味道等方面引導幼兒,拓展幼兒思維)

  3、詩歌展示

  師:有誰願意把編好的詩歌念給大家聽?小兔也很想聽了!

  (勵幼兒當眾展示仿編的詩歌。)

  四、結束

  教師模仿小白兔口吻:小朋友,你們編的詩歌太棒了。我的小夥伴小貓咪、小熊也想聽一聽了,你們願意念給我的小夥伴們聽嗎?那就坐上公共汽車跟我出發吧!

  隨音樂退場。(播放退場音樂)

  活動反思:

  《夢》這首詩歌句式短小、簡單適合小班幼兒,因為小班幼兒由於詞類範圍較小,正處於發展期,他們分析理解力都正在提高,可以透過這次活動了解到更多詞類。

  (1)教學狀態、教學目標、師幼互動。

  從孩子的學習狀態來看,教學目標定位的較合理。本次活動主要有三個目標(介紹活動目標)。師幼互動方面,我儘量引導孩子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給他們充分的主動性,孩子們對我的提問有積極的回應,這是我認為比較成功的地方。

  (2)課件的運用。

  活動中讓孩子欣賞教師的配樂詩朗誦,其目的是讓幼兒閉上眼睛來專心的傾聽和感受詩的意境,而課件上過多的畫面雖然有利於幼兒記憶,但也會讓孩子過多的關注畫面,影響其傾聽和感受。(反思教學中各環節課件運用中的情況)

  (3)在幼兒傾聽記憶的過程中,有的幼兒沒有記準確,把“小花“說成了“紅花”,我沒有直接否定,更正,而是讓幼兒再仔細聽一遍,自己去發現、解決問題。其目的是強調語言的嚴謹性和記憶的準確性。

  (4)在幼兒創編的環節,我的引導語剛開始無論如何也不能激發孩子的思維,孩子們不知怎麼創編,好幾個幼兒都想象不出ABB的詞來,我藉助實物圖片幫助孩子,同時也鞏固了教學目標二,學習詞彙:紅紅的、綠綠的、圓圓的。接著,孩子們的思維發散開了,創編了帽子、香蕉、眼睛、水、橘子等等,而我卻覺得活動的時間到了,應該進行下一環節了,急忙收住,結束創編,把幼兒拉入下個環節。我認為這個環節,如果我再大膽一點,放開一些,臨時調整原教案的設計,再充分的滿足孩子創編、表達、展示自己的需求,也許會更好一點。因為創作的靈感往往是一時的,如果到另一個時間和環境下,再讓幼兒去創編,也許幼兒就沒有了當時的創編興致和靈感。

  另外,在整個活動中,在朗誦詩歌上,我的語氣還不夠柔美,導致孩子在唸詩歌的時候也沒有加入優美的語氣,做為一名年輕教師,在活動的環節過渡上還不過自然,任需努力。還有幼兒在創編上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學會隨機應變,方便幼兒更好的學習。我還需要更多的努力,在積累經驗的同時我要將自己在活動中發現的錯誤慢慢改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