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籃幼兒園教案

搖籃幼兒園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搖籃幼兒園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搖籃幼兒園教案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和豐富的想象,激發幼兒對詩歌的興趣。

  2、在掌握詩歌的基礎上,學習仿編詩歌。

  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用詩歌的形式表現生活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節奏歡快的音樂、睡眠曲各一段。

  2、背景圖片四幅(做搖籃),各種寶寶卡片。

  3、課件。

  [活動過程]

  1、幼兒聽歡快的音樂,拍手進入活動室,然後音樂轉成搖籃曲,提問:“聽著現在的音樂,大家感覺怎樣?”(想睡覺)課件中出示小寶寶,引導幼兒討論,小寶寶也想睡覺了,誰來哄她,怎樣哄?誰是寶寶的搖籃?幼兒集體想辦法,並請個別幼兒上前演示怎樣哄寶寶睡覺。

  2、“還有一些寶寶也想睡覺了,它們是誰呢?”課件出示星寶寶、魚寶寶、花寶寶。啟發幼兒想象這些寶寶的家在哪裡?誰是它們的搖籃?誰會哄寶寶睡覺?

  3、“在小朋友的幫助下,星寶寶、魚寶寶和花寶寶都找到自己的家了,它們在家裡舒舒服服的睡著了。看著寶寶們幸福的樣子,我編了一首詩歌,這首詩歌的名字就叫搖籃,請大家欣賞一下,仔細聽聽詩歌裡說了什麼?”(課件演示)。

  4、聽完後分段啟發性提問:“你覺得寶寶舒服嗎?誰是星(魚、花、小)寶寶的搖籃,誰在哄寶寶睡覺?是怎樣哄寶寶睡覺的?為什麼是輕輕飄?變成重重的可以嗎?”並透過動作模仿,讓幼兒深入瞭解詩歌中的白雲輕輕飄、浪花輕輕翻等動詞的運用,感受詩歌中的美,並結合分段跟誦加深對詩歌的印象。

  5、結合課件完整欣賞詩歌,幼兒跟誦。

  6、請個別幼兒把自己最喜歡的一段詩歌說給大家聽。

  7、幼兒集體完整的朗誦詩歌。

  8、仿編詩歌。“大家真聰明,這麼快就把詩歌記住了,那大家想不想當回小詩人,自己編詩歌呢?”首先結合課件,引導幼兒仿編,然後幼兒自選一種寶寶的卡片,與同伴討論創編詩歌,並請個別幼兒將自己編的詩歌說給大家聽。最後請幼兒將寶寶卡片貼到相應的搖籃處(背景圖片)讓寶寶好好睡一覺。

  9、鼓勵幼兒繼續探索,自然結束活動。“小朋友,今天我們不僅幫忙把小寶寶送回了家,還過了回詩人的癮,你們高興嗎?其實,我們大自然裡還有許多的小寶寶,讓我們一起去找一找,並幫他們找到搖籃好嗎?”

搖籃幼兒園教案2

  設計意圖:

  多通道參與原則,是當今幼兒園音樂欣賞教育活動改革所提出的一項重要原則,藉助音樂欣賞《搖籃曲》來嘗試、實現這一原則。透過聽覺以外的其他感覺通道,如:唱歌、表演、繪畫等相互的運用、融合,讓幼兒更好地感受音樂,更好地表達對音樂的感覺;體會自己是活動的參與者、操縱者;感受音樂過程中所帶來的快樂及親子之情。

  活動目標:

  1. 知道搖籃曲是東北民歌。透過欣賞能聽出歌曲的內容,進行母愛教育。

  2. 透過對歌曲的感受,能說出歌曲的性質(優美、緩慢)。知道這是媽媽搖寶寶睡覺時唱的歌,要慢而輕地唱。

  活動準備:

  1. 幼兒園教育活動音樂磁帶。

  2. 設定一個娃娃睡在搖籃裡的情景。

  3. 表現歌詞內容的圖片3幅。

  4. 幼兒人手一個娃娃和一塊小毛巾。

  重點:

  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大意。

  難點:感受兩首樂曲的不同性質。

  活動過程:

  (一)感受《進行曲》

  1、幼兒聽音樂《學做解放軍》排隊、踏步走進教室坐好。

  2、 讓幼兒自己說說聽完這首曲子的感受(幼兒自由發言,老師進行及時鼓勵和表揚)。

  3、 教師小結《進行曲》的性質和特點(歡快、有力、速度稍快)。

  (二)肢體動作體驗、感受

  用寶寶哭的聲音引出《搖籃曲》。老師告訴幼兒:“剛才的《進行曲》力度太強了,把寶寶吵醒了,請小朋友幫我想一個好辦法哄寶寶不哭。”幼兒自由回答(搖一搖、抱一抱、親一親、拍一拍等)。每當幼兒想出一種辦法,尤其是與別人不同的辦法時,老師都要給予鼓勵、誇獎孩子並和其他幼兒一起用動作體驗搖一搖、抱一抱、親一親、拍一拍等,體驗後讓幼兒說說感覺(輕輕地)。

  (三)感受《搖籃曲》

  1. 老師:“小朋友們想的辦法都很好,都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老師也想了一個辦法,我想給寶寶唱首歌,可是不知道這首曲子行不行,請大家幫我聽一聽。”欣賞第一遍〈搖籃曲〉,要求幼兒仔細傾聽。

  2. 欣賞完樂曲,組織幼兒說說感受(優美、緩慢)。老師:“這首曲子真美,寶寶睡著了,我們把她放進臥室去吧。”老師邊唱邊做拍手、拍腿動作,讓幼兒感受2拍子。操作完畢,讓幼兒說說是幾拍子樂曲?(2拍子);哪一拍強?哪一拍弱?(拍手的一拍強、拍腿的一拍弱)順勢告訴幼兒2拍子強弱規律:強弱。

  (四)結合〈搖籃曲〉深入進行肢體感受組織幼兒雙手成搖籃狀,傾聽音樂、感受音樂(輕輕地、柔柔地)。

  (五)運用傾聽法,分段欣賞〈搖籃曲〉

  1. 幼兒結合第一幅圖片欣賞樂曲第一段,說說歌詞內容,老師總結後再為幼兒演唱一遍第一段歌詞(幫助幼兒加深和理解詞意)。

  2. 幼兒結合第二幅圖片欣賞樂曲第二段,說說歌詞內容,老師總結後再為幼兒演唱一遍第二段歌詞(幫助幼兒加深和理解詞意)。

  3. 幼兒結合第三幅圖片欣賞樂曲第三段,說說歌詞內容,老師總結後再為幼兒演唱一遍第三段歌詞(幫助幼兒加深和理解詞意)。

  4. 為幼兒解釋歌詞中難以理解的詞,如:“娘”。(過去的年代,把媽媽叫做“娘”)。

  5. 老師可著重講解第二段歌詞,讓幼兒說說長大後自己的願望是什麼?如何實現自己的願望?(表揚幼兒有志氣)。

  6. 老師把歌曲整體為幼兒演唱一遍。

  (六)介紹歌曲出處(是一首東北民歌,是媽媽搖寶寶時唱的歌,要慢而輕地唱)。

  (七)進行母愛教育

  1. 老師:“在我們小的時候,每天晚上是誰哄我們睡覺的?”幼兒集體回答(媽媽、爸爸)。向幼兒進行母愛教育:爸爸、媽媽很辛苦,每天要上班,下了班還要照顧我們,我們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麻煩爸爸、媽媽。

  2. 鼓勵幼兒回家用一個動作來感謝爸爸、媽媽的養育之恩,(如:親一下、抱一下、摟一下等),也可為父母捶捶背、揉揉肩等。

  活動延伸:

  幼兒每人抱一個娃娃,邊欣賞樂曲邊搖娃娃睡覺,風起了,會給娃娃蓋被子,體驗父母的辛苦。教學活動在舒緩、優美的樂曲中結束。

  (八)補充加深活動

  1) 把課中所用的材料投放在活動區內,讓幼兒自己放樂曲,自己欣賞,進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體現音樂所帶來的快樂。

  2) 以〈寶寶的搖籃〉為主題,設計幾個小欄目,讓幼兒描述、繪畫,加深親子之情。

搖籃幼兒園教案3

  目標:

  1、透過電腦課件和動作,理解詩歌的語言,並初步學會朗誦詩歌。

  2、初步感知詩歌中的比擬手法。

  3、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運用圖片和已有經驗進行詩歌仿編。

  4、喜歡並嘗試創編詩歌,並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5、樂於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準備:

  1、電腦課件。

  2、圖片。

  3、背景圖:藍天、大地、小河、單個動物圖樣:小魚、小草、月亮、小鳥等。

  過程:

  一、談話匯入:

  ——“小時候,你們的爸爸、媽媽是怎麼哄你們睡覺的?現在老師這裡還有好多寶寶也要睡覺,他們都是誰呢?讓我們來聽聽吧。”

  二、出示課件,理解詩歌內容:

  1、欣賞第一遍錄音:

  ——“詩歌的名字是什麼?搖籃裡都有哪些寶寶呢?”(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2、出示課件,欣賞第二遍詩歌:

  ——“剛才小朋友聽的可認真啦!現在,我們來看著圖再欣賞一遍吧。”

  欣賞後提問:

  ——“這些寶寶都睡在搖籃裡,他們的搖籃是什麼呀?”(根據幼兒回答出示背景圖)

  三、初步學習朗誦詩歌:

  ——“這首詩歌這麼好聽,剛才有的小朋友都忍不住跟著學了,還做好看的動作呢,你們想不想學呢?那我們邊看圖邊輕輕的說好嗎?”

  “小朋友說的真不錯,會說的小朋友聲音再大點,我們再來說一遍吧。”

  “為什麼詩歌中說‘白雲、浪花、風兒、歌兒’都是輕輕的呢?”(引申午睡的時候小朋友們也要動作輕輕的,在家裡,爸爸媽媽睡覺時也要輕輕的)。

  “小朋友真聰明,一學就會了現在,我們開始比賽了,看看誰說的最好聽,最有感情。”

  四、運用已有經驗仿編詩歌:

  1、小結:

  ——“這首詩歌真有趣,把星星比作小寶寶,把小魚比作小寶寶。你們想想還可以把什麼比作小寶寶呢?”(幼兒回答)

  “老師想把月亮比作小寶寶,還把它編到了詩歌裡。你們想聽聽嗎?”

  “藍天是搖籃,搖著月亮寶寶,風兒輕輕吹,月亮寶寶睡著了。”(邊說邊出示月亮圖片)

  “你們能把剛才想的編到詩歌裡嗎?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來動腦筋編了。”

  2、幼兒創編,教師指導鼓勵。

  五、結束活動:

  ——“小朋友們今天真是能幹,編出了這麼多好聽的詩歌,有的小朋友還想編呢,請你們回家後編給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聽好嗎?”

  教學反思

  《搖籃》是一首意境優美的詩歌,在活動中充分調動孩子的多種感官,藉助《搖籃曲》作為背景音樂、動作、語言、圖片等多種方式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美好的意境,發揮孩子的想象,能創編出較為完整的詩歌來。孩子在學習詩歌的過程中,積極主動性較高,學習效果較好,孩子也獲得了成功。透過課的反覆修改,在教學活動中也收穫了不少,為我在今後的語言教學活動中積累了不少的經驗,以下就是幾點小小的收穫:在活動中,藉助音樂、圖片、身體動作等幫助幼兒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圖片的出示,形象生動的再現了詩歌的內容,幫助幼兒從直觀的視覺上感知詩歌的美,還幫助幼兒進行詩歌內容的記憶。在幼兒進行有感情的朗誦詩歌時,配上了背景音樂《搖籃曲》,讓孩子自始至終都沉浸在那種寧靜溫馨的意境中,體驗到了詩歌帶給大家的快樂。在學習詩歌的同時,透過啟發引導,讓幼兒先尋找四段詩歌的共同之處,有效的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結構,為學習仿編詩歌做鋪墊。很多的幼兒能夠根據圖片找出詩歌的規律,自己分析出句式的特點,朗誦詩歌較為連貫,詩歌內容掌握較好。透過《搖籃》教學活動,讓我知道了在以後詩歌教學活動中,要使用多種手段讓孩子去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發展語言能力。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真正成為活動中的主人。

搖籃幼兒園教案4

  教學意圖:

  幼兒園音樂欣賞教育活動改革所提出的一項重要原則,於是藉助音樂活動《搖籃曲》。實現這一原則。讓幼兒更好地感受音樂,更好地表達對音樂的感覺;體會自己是活動的參與者、操縱者;感受音樂過程中所帶來的快樂及親子之情。運用幼兒已有的哄娃娃經驗創設了“娃娃要睡覺”的情景,讓幼兒感受到輕柔、優美的搖籃曲對娃娃的催眠作用,在反覆欣賞搖籃曲的過程中,再創編出抱娃娃的不同動作;同時也使幼兒在哄娃娃、抱娃娃的過程中,體驗關愛他人的責任感,學會將關愛他人的情感遷移到各自的娃娃身上。瞭解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愛和長輩的呵護、知道娃娃哭了、困了,媽媽有好多哄娃娃的方法——抱一抱、拍一拍、親一親等等。

  教學目標:

  1、讓幼兒在欣賞活動中感受搖籃曲的安靜、優美,培養幼兒欣賞音樂的興趣和習慣。

  2、學習表演歌曲,鼓勵幼兒創編抱娃娃的簡單動作。

  教學準備:

  1、錄音磁帶、娃娃人手一個、小床一張。

  2、設定一個娃娃睡在搖籃裡的情景。

  教學重點:

  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大意。

  教學難點:

  感受兩首樂曲的不同性質。

  教學過程:

  一、幼兒抱娃娃進活動室。

  1、師:天黑了,星星眨著眼睛出來了,月亮也升上了天,娃娃也困了,寶寶,你們有什麼辦法哄娃娃睡覺呀?

  2、幼兒討論交流,請出個別幼兒來回答。

  二、欣賞“搖籃曲”。

  1、師:你們想的辦法真好呀,可是除了這些辦法以外,我們還可以給娃娃聽音樂哄她睡覺呢,你們聽。。…。

  2、播放“搖籃曲”(第一遍),幼兒欣賞、感受。

  3、師:我的娃娃聽著音樂睡著了,你們的娃娃睡著了嗎?(睡著了)那我們一起把娃娃放到搖籃裡好嗎?

  4、師小結:娃娃睡覺的時候聽的音樂輕輕的,柔柔的,很好聽,這樣娃娃很快就能睡著了,這種音樂我們叫它“搖籃曲”。

  5、再次欣賞(第二遍),我們來聽聽搖籃曲裡唱了些什麼?

  6、師提問:你們聽到搖籃曲裡唱了些什麼?鼓勵幼兒跟著一起哼唱。幼兒學習完整演唱“搖籃曲”,引導幼兒用輕柔、優美的歌聲演唱,表現“搖籃曲”的安靜、優美。

  三、表演“搖籃曲”。

  1、師播放“娃娃哭聲”:哎呀!娃娃哭了,快把娃娃抱起來,我們一起哼著“搖籃曲”,搖著娃娃睡覺吧。

  2、師:xxx的娃娃不哭了,我們來看看她是怎麼抱娃娃睡覺的。請出不同的抱娃娃姿勢的幼兒來表演一下,鼓勵其他幼兒模仿他們的抱娃娃動作。

  3、集體完整地表演“搖籃曲”,娃娃睡著後(即歌曲結束後)提示幼兒把娃娃輕輕地放到小床上,蓋好小被子,讓娃娃安睡!

  四、複習歌曲“不要媽媽抱”。

  師:你們的娃娃還小,需要別人抱。我們小班的朋友們已經長大了,不要媽媽抱了對嗎?

  1、複習演唱歌曲。老師和幼兒一起跟著音樂自己創編簡單的動作,邊唱邊做。

  2、師:哦,我們小班的朋友們真的長大嘍!(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幼兒每人抱一個娃娃,邊欣賞樂曲邊搖娃娃睡覺,風起了,會給娃娃蓋被子,體驗父母的辛苦。教學活動在舒緩、優美的樂曲中結束。

  教學反思:

  幼兒沒有經歷就沒有經驗。可見生活已有經驗對幼兒學習的重要性。尤其象音樂欣賞型別這種對小班幼兒而言相對較抽象的內容,更應顧及到他們的已有經驗與需要。“搖籃曲”中媽媽與孩子的愛撫、關愛等正是小班幼兒特別需要、印象深刻的生活經驗。由於小班的孩子們對父母的依戀很敏感,常常會有孩子想家,想爸爸、媽媽。幼兒認知、情感等都有了一定的積累。因此在活動中老師的引導下,幼兒更能理解音樂性質、樂意表現音樂。在欣賞《搖籃曲》時,他們不僅能用安靜柔和的嗓聲演唱,而且能用動作表示對娃娃的關心:有的幼兒做拍娃娃的動作;有的幼兒做搖搖籃的動作;還有的幼兒做輕撫娃娃的動作,體現了美好的情感。這種生活經驗的自然整合,是活動順利開展的保障。積極豐富的情感是幼兒終身收益、也是他們當前非常需要滿足與發展的內容之一。

  活動中創設了哄寶寶睡覺的場景。透過遊戲,滿足幼兒各種情感的需要與發展。如讓幼兒扮演媽媽、爸爸。這樣在讓幼兒充分感受音樂性質的同時,滿足了幼兒非常想要模仿成人這類情感的需求。活動給予孩子的並非只是一首能哄寶寶睡覺的搖籃曲,更是一首讓每樣事物都入睡的舒緩、安靜、優美的搖籃曲。這才是搖籃曲欣賞的更高價值。

  不足之處:

  但在引導幼兒創編抱娃娃動作的時候,如果能再給幼兒多一點拓展的機會的話,也許孩子們創編出來的動作也就更加貼近生活了。

  一次活動的成功,並不代表了全部,要讓孩子們真正有發展,讓孩子們擁有更多“愛”的情感體驗和“美”的生活感受、藝術感受,教師有責任在天長日久的日常教學中滲透“愛的教育”,讓這種愛的教育價值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得以潛移默化的延續和昇華。

搖籃幼兒園教案5

  【活動目標】

  透過實驗和動手活動,使幼兒感知土壤裡有水、空氣、腐爛物等成分和與植物的關係。培養幼兒的觀察、比較及動手操作能力。

  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三盆土(粘土、壤土、砂土)、挖土的鏟子、衛生紙、可以種植的菜秧、一小盆水、三隻盤子、四個紙杯(其中三個杯子杯底扎些小孔,一個杯子裝水)、一隻量杯。

  【活動過程】

  幼兒提前兩天到種植園,拔出幾棵青菜和小草。看一看,植物能不能離開土?觀察前幾天拔出的青菜和小草。

  (1)青菜和小草都乾枯了。

  (2)因為它們的根離開了泥土,離開土壤就會乾枯。

  探究的問題:土壤中有什麼?

  ★用小鏟子挖泥土。

  (1)土壤裡有樹根,還有爛了的樹葉。

  (2)土壤裡有死蟲子。

  (3)土壤裡有蚯蚓、螞蟻。

  ★輕輕捏捏衛生紙包的泥土。

  (1)紙溼了。

  (2)泥土裡有水分。

  ★把泥土放入有水的杯子中。

  (1)有氣泡。

  (2)泥土中有空氣。

  說一說,植物為什麼會在土壤裡生長?

  (1)植物在土壤裡生長,是因為土壤裡有肥料。

  (2)因為土壤中有水分和空氣。

  比一比,三種土壤(粘土、砂土、壤土)有什麼不同?

  將三杯土放在三隻盤子上,用量杯分別向三杯泥土中澆同樣多的水。

  (1)砂土裡的水很快流到下面的盤子裡去了。

  (2)壤土裡的水只流了一點,其他都被土壤吸收了。

  (3)粘土裡的水都在杯口,滲不下去,下面的盤子裡沒有水。

  想一想,植物種在哪一種土壤中,根吸收到的水分和養分最充足?

  種一種,哪種土壤最適合植物安家?

  幼兒將青菜秧種在三種土壤中,引導幼兒每天觀察記錄青菜的生長情況。

  記錄青菜在三種土壤中的生長情況。

  【注意事項】

  1、幼兒取泥土包入衛生紙中時,教師注意引導幼兒選取較溼潤的土。這樣,紙溼的效果較明顯。

  2、幼兒向三杯土澆水時,水不宜多,以防水從杯口溢位流到盤中,影響觀察。

  【活動拓展】

  啟發幼兒觀察、探索仙人掌為什麼能生活在沙漠裡,瞭解不同植物對土壤條件有不同的需求。

  活動反思:

  該活動我能利用幼兒身邊的熟悉的資源——土,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實驗、探索、討論。活動中讓幼兒帶問題去進行實驗、操作,引發幼兒學習、探索的興趣。實驗的設計是讓幼兒能探索出土的性質,也便於幼兒操作,幼兒興趣很大。實驗中我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合作能力,記錄能力,以及操作習慣,並鼓勵幼兒把自己在實驗中的發現,用圖畫的方式記錄下來。而且針對幼兒觀察到現象,我能引發幼兒思考,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以得出問題的答案,土壤裡什麼?使幼兒瞭解了土壤對於植物的作用,知道植物離不開土壤。然後和幼兒開展討論,哪裡還需要土壤?知道土壤在生活中的更多作用。

  活動中,我也發現幼兒對於土壤的作用,瞭解的不是太多,這說明,在課前我還應讓幼兒做好這方面的知識準備,豐富幼兒的知識面,以利於幼兒在活動中展開熱烈討論,讓幼兒在自主學習中獲取知識,學會自己找答案,而不是教師的灌注式,以讓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思維習慣,發現身邊的科學。

  小百科: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層疏鬆的物質,由各種顆粒狀礦物質、有機物質、水分、空氣、微生物等組成,能生長植物。土壤由岩石風化而成的礦物質、動植物,微生物殘體腐解產生的有機質、土壤生物(固相物質)以及水分(液相物質)、空氣(氣相物質),氧化的腐殖質等組成。

搖籃幼兒園教案6

  活動目標

  1、 能運用圖配文的線索圖幫助幼兒理解、記憶詩歌的內容,並學認“寶寶。飄。星。白雲。吹。唱”的漢字。

  2、透過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對詩歌內容的理解,進行創編活動。

  3、能積極參加活動,大膽表述自己的認識。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教學重點、難點

  1.請幼兒說說與以往詩朗誦的不同及自己的感受。

  2。拓展幼兒思維,進行創編。

  活動準備

  1. 搖籃一個,布娃娃幾個。

  2.彩色筆,圖畫紙若干。3.搖籃曲一首。

  活動過程1、 出示搖籃,引出課題。

  ——教師出示“搖籃”問:“這是什麼?是幹什麼用的?”

  ——介紹詩歌的名字“搖籃”並集體認讀。

  2、教師有表情地朗誦一遍。

  ——詩歌裡什麼是搖籃?(幼兒回答後教師逐一將字卡出示)

  ——藍天是搖籃,搖著誰?怎麼搖的?寶寶怎麼了?(逐一出示“寶寶、星、白雲、飄”,重點幫助幼兒認讀“飄”

  3、並請幼兒用動作來表現)

  ——大海、花園、媽媽的手臂是搖籃,搖著誰?怎麼搖的?寶寶怎麼了?(逐行出示相關字卡,重點幫助幼兒認讀“翻、吹、唱”漢字,並用動作表現,加以理解)

  4、根據圖配文的線索圖,幼兒集體學唸詩歌。

  5、教師再次朗誦。(配樂)

  ——請幼兒說說與以往詩朗誦的不同及自己的感受。(幫助幼兒感受配樂詩優美的意境)

  6、幼兒進行配樂詩朗誦。

  7、拓展幼兒思維,進行創編。

  ——“除了詩歌裡說的藍天、大海、花園、媽媽的手臂是搖籃,搖著星、魚、花、小寶寶,還有什麼可以是搖籃?搖著誰呢?”8、遊戲:娃娃家裡做媽媽,讓幼兒抱著娃娃當媽媽,體會到媽媽的愛。

  8.幼兒繪畫,創編。

  教學反思:

  《搖籃》是一首很優美、很容易讓人遐想的詩歌,其語言精練,以重複性的結構形式抓住搖籃這一關鍵點,這首詩具有奇妙別緻的想象,將大海、天空、花園、媽媽的手這些美好的景色比喻成搖籃,描寫出了小寶寶們分別在不同的搖籃裡睡著了的那種寧靜、溫馨的意境。

  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性較高,學習效果較好,達到預期的活動目標。現就語言活動《搖籃》作如下反思:

  一、以圖片再現詩歌內容,讓幼兒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我根據詩歌的內容,繪製了藍天、大海、花園、媽媽的手四個大搖籃,形象生動的再現了詩歌的內容,幫助幼兒從直觀的視覺上感知詩歌的美。

  二、詩歌和音樂的有機整合。

  詩和歌本是一家,透過音樂與詩歌的有機整合,深深地感染了幼兒,在活動的開始,我和幼兒一起欣賞《搖籃曲》,讓一幼兒搖小床讓小娃娃睡覺,我帶領幼兒用手臂當搖籃隨著音樂搖娃娃進行匯入活動,讓幼兒感受音樂的意境。還有在引導小朋友有感情的朗誦詩歌時,我配上了背景輕音樂,讓孩子自始至終都沉浸在那種寧靜溫馨的意境中。

  三、視、聽、講結合。

  形象可愛,色彩鮮豔的圖片和小圖片的巧妙使用,都充分的刺激幼兒的視覺感官,讓幼兒先欣賞,然後找出相對應的搖籃和寶寶,發展了幼兒的記憶回放能力,幫組幼兒完整梳理了詩歌,自由寬鬆的語言交流環境和教師鼓勵、支援的語音激發了幼兒想說、敢說的願望,激起了幼兒朗誦的慾望,在朗誦詩歌過程中,教師富有感情的語言、表情、眼神和肢體等動作,讓幼兒不知不覺中進入到了美妙的境界中,成為提高教學效果的促進劑。

  四、不足之處。

  幼兒討論環節時間還需稍長些,沒有很好地發揮幼兒的創造想象,創編時間的把握稍短了些,使幼兒的.創編活動不夠盡興。

  在以後的教學中,要適當增加創編活動的時間,讓幼兒充分體驗創編的快樂。

搖籃幼兒園教案7

  [活動目標]:

  1、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和豐富的想象,激發幼兒對搖籃的興趣。

  2、在掌握詩歌基礎上,學習仿編搖籃。

  3、透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搖籃曲》。

  2、創編所需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匯入課題,出示搖籃,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1、出示搖籃,師問:看,這是什麼?搖籃的什麼用呢?睡在裡面有什麼感覺呢?

  2、師:睡在搖籃裡軟軟的,很舒服,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像搖籃一樣的東西,我們一起起來看看吧。

  3、欣賞課件(沒聲音的畫面),初次感知事物之間的聯絡,

  師:你們看到了什麼?你覺得什麼像搖籃呢?它搖著誰?

  二、學習詩歌,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

  1、教師配樂朗誦詩歌,幼兒欣賞。

  提問:你聽見了哪些好聽的話,用詩歌中的話來說一說。

  (要求幼兒要用詩歌中的話來說說,同時出相應的圖片,來加深對詩歌的印象,熟悉詩歌內容。)

  為什麼說藍天是星寶寶的搖籃?(為什麼說大海是魚寶寶的搖籃?花園是花寶寶的搖籃?)

  2、觀看課件,分段欣賞詩歌。

  (1)播放詩歌中第一小節,師提問:星寶寶怎樣的睡的?

  為什麼白雲要輕輕地飄?我們一起用動作來表現。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讀一讀第一小節。

  (2)播放詩歌中第二、三、四小節的課件,師提問:魚寶寶是怎樣睡著的?花寶寶是怎樣睡著的?小寶寶是怎樣睡著的?

  (3)引導幼兒說一說,浪花輕輕翻,魚寶寶睡著了;風兒輕輕吹,花寶寶睡著了;歌兒輕輕唱,小寶寶睡著了。

  3、誦讀詩歌,體會意境。

  (1)教師和幼兒一起誦讀(看著圖把這首詩歌完整地朗誦一遍)。

  (2)教師和幼兒分角色誦讀。

  (3)用好聽地聲音來讀一讀。

  師:星寶寶、魚寶寶、花寶寶和小寶寶都睡著了,不能把他們吵醒,要用什麼樣的聲音來朗誦呢?

  我們就用輕輕的、好聽的聲音來讀讀這首詩歌吧。

  三、發揮想象,仿編詩歌。

  1、藍天裡的星寶寶以外,還會有誰?

  師:那我們試試,把太陽編到好聽的詩歌中去。(插卡的形式,把原來詩歌中的白雲圖片替換為太陽,連貫地看圖朗誦整句話。)

  2、大海中除了魚寶寶,還會有誰?

  3、花園裡除了花寶寶外,還會有誰?

  把創編的內容看著圖完整地朗誦,提醒幼兒用輕輕地、好聽的聲音進行誦讀。

  [活動延伸]:

  將圖片放在語言供幼兒自己練習誦讀詩歌。

  小百科:搖籃是可搖動的嬰兒臥具。嬰兒睡在上面會很舒服。還有一種專為嬰兒睡覺的時候唱的歌,名為《搖籃曲》。通常十分輕柔,演唱者一般為女性。

搖籃幼兒園教案8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中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學習用輕柔、優美的聲音朗誦詩歌。

  2、根據詩歌的結構,嘗試遷移生活經驗,仿編詩歌。

  3、感受詩歌中寧靜、柔美的氣氛,體驗參與詩歌創編的成功感。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歌的內容,初步學習有感情地朗誦。

  正確使用動詞,根據詩歌的結構及語言情緒進行詩歌創編。

  活動準備:

  幼兒認識和觀察過詩歌中所提到的這些事物。

  搖籃曲、大圖片、小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匯入,創設意境。

  1、幼兒在等待上課的過程中,聆聽搖籃曲。提問:“聽著現在的音樂,大家感覺怎樣?”(想睡覺)

  2、出示小寶寶,引導幼兒討論。

  師:小寶寶也想睡覺了,誰來哄他?(請一幼兒上來示範)他是怎樣哄?(拍他、笑眯眯的、搖搖籃等)

  我們學著媽媽的樣子也來哄寶寶。(請幼兒演示怎樣哄寶寶睡覺。)

  怎麼小寶寶還沒睡著呀?我們給他來點音樂吧!(放緩慢音樂)

  歌兒輕輕唱小寶寶睡著了。寶寶是怎麼睡著的?(出示圖,教師邊做邊說詩歌的最後一段。)

  為什麼要輕輕唱?原來寶寶聽了輕輕的音樂才睡著的。

  我們一起看著圖來哄哄寶寶。(幼兒練習。)

  二、整體感知詩歌。

  1、師:“還有一些寶寶也想睡覺了,它們是誰呢?”(師朗誦詩歌)

  2、幼兒交流。(出示星寶寶、魚寶寶、花寶寶。)

  3、星寶寶、魚寶寶、花寶寶都想睡覺了,那誰是它們的搖籃呢?(師再次朗誦詩歌)

  4、幼兒交流。(教師出示背景圖)為什麼藍天是星寶寶的搖籃呢?……(師出示漢字)

  5、“星寶寶、花寶寶、魚寶寶和小寶寶都在自己的搖籃裡舒舒服服的睡著。看著寶寶們幸福的樣子,我想到了一首詩歌,這首詩歌的名字就叫《搖籃》,(出示題目,齊讀)請大家仔細聽一聽,詩歌裡誰在哄寶寶?怎麼哄的?(師朗誦詩歌)

  三、學習詩歌

  (一)第一段:星寶寶

  1、搖籃搖啊搖,星寶寶要睡覺,誰哄著星寶寶睡著的呢?

  (出示白雲。)瞧,誰來了?(白雲)原來是白雲啊,她是怎麼哄星寶寶的?(白雲飄啊飄)是啊,白雲輕輕飄,星寶寶睡著了。為什麼白雲要輕輕地飄啊?不能重重的嗎?(做一做白雲飄的動作,邊做邊說:白雲輕輕飄,星寶寶睡著了。)

  5、我想把星寶寶睡覺的這件事說一說,行嗎?誰也願意來說一說?(個別指名讀)

  6、集體朗誦。(邊朗誦邊表演)

  (二)第二段:花寶寶

  1、過渡:看著星寶寶睡得那麼香,花寶寶也揉揉眼睛想要睡覺了。誰是花寶寶的搖籃啊?又是誰來哄她的呢?仔細聽哦!(教師朗誦第二段詩歌)

  2、幼兒交流。

  3、分組朗誦(加動作)

  (三)第三、四段:魚寶寶、小寶寶

  1、星寶寶、花寶寶都睡了,魚寶寶也不鬧了,它也要睡覺了。誰是它的搖籃?又是誰哄它睡覺的呢?你能看著圖片來說一說嗎?(出示浪花圖)

  2、幼兒個別、分男女練習。

  3、星寶寶睡了,花寶寶睡了,魚寶寶也睡了,我們的小寶寶也要怎麼樣了?(睡覺了)這時,媽媽的手就是小寶寶的搖籃。(出示圖片)誰看著圖片來說一說?

  4、幼兒練習。

  5、寶寶睡得真香啊!你覺得這首詩歌聽上去是什麼感覺?(優美、舒服、溫馨等)

  6、我們一起把這些圖片都說一說好嗎?(完整地朗誦詩歌,配樂)

  7、小結: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搖籃,他們在這個搖籃裡睡得可香了。

  四、仿編詩歌

  1、出示創編圖片

  在我們周圍還有很多的寶寶也要睡覺了,誰是它們的搖籃?又是誰來哄這些寶寶的呢?請你們用詩歌裡的話來說一說。(幼兒討論,教師指導)

  2、交流,評價。

  3、剛才小朋友幫助很多寶寶找到了他們的搖籃。讓我們去語言區把它們記錄下來,編成一首好聽的詩歌吧!

搖籃幼兒園教案9

  活動名稱:搖籃曲(音樂欣賞)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溫柔、寧靜,學習安靜、柔和地哼唱歌曲的旋律。

  2、藉助哄娃娃的輕柔動作和溫柔的聲音等,感受理解搖籃曲的性質。

  活動準備:

  1、布娃娃(可讓幼兒自帶)每人一個,大娃娃和大搖籃各一個,把桌子佈置成小床。

  2、《舒伯特的搖籃曲》錄音磁帶、錄音機,錄好的哭聲

  3、碰鈴一副。

  活動過程:

  一、 活動匯入: (教師播放哭聲錄音,引出娃娃,講述有關情節引發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的欣賞慾望。)

  教師:你們聽什麼聲音?(哭聲)誰在哭,哦!原來是這個小娃娃,這個小娃娃在什麼裡呢?(搖籃)她躺在搖籃裡一定是困了想睡覺,沒有媽媽哄她,那我來做她的媽媽,給她唱首《搖籃曲》吧!你們和她一起安靜得聽,別吵醒了小娃娃。

  二、 幼兒欣賞教師演唱《搖籃曲》。

  1、教師清唱歌曲,邊唱邊輕搖搖籃中的娃娃,讓幼兒初步感受《搖籃曲》的特點。

  教師:聽完這首歌曲你有什麼感覺?(好聽、想睡覺、柔柔的、靜靜的)

  老師再來給你們唱一遍《搖籃曲》,你們再聽一聽是不是有這樣的感覺。

  2、教師跟隨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讓幼兒欣賞,並伴隨自然的動作。

  教師:聽著這首歌曲你們想幹什麼呀?(教師可以用動作和語言啟發、引導幼兒知道搖籃曲的特點:《搖籃曲》是為哄寶寶睡覺唱的歌曲,它聽起來溫柔、優美、安靜,很容易讓寶寶進入夢鄉。)

  三、 用哄娃娃、敲碰鈴、哼唱等方式幫助幼兒欣賞。

  1、教師引導幼兒創編哄娃娃睡覺的動作。

  師:如果讓你來哄娃娃睡覺,你想用什麼動作呢?(引導幼兒嘗試做各種哄娃娃的動作。)老師發現幼兒園有很多娃娃沒有爸爸、媽媽,誰來當他們的爸爸、媽媽呢?

  2、幼兒選擇自己的娃娃抱好,邊欣賞歌曲錄音邊用輕柔的動作哄娃娃。

  師:你們也來做爸爸、媽媽,哄自己的小娃娃睡覺吧!注意哄娃娃的動作應該怎麼樣?

  3、請配班教師用適當的力度敲碰鈴,其餘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邊哼唱,邊做哄娃娃的動作。

  師:請爸爸、媽媽一邊哄娃娃,一邊輕輕的給娃娃哼唱歌曲,讓小娃娃快快入睡好嗎?

  四、 幼兒欣賞歌曲錄音,進一步感受《搖籃曲》的特點。

  1、教師指導幼兒把娃娃放到四周的“大床”(桌子)上睡覺。

  教師:你們真是好樣的,把小娃娃都哄著了,快把他們放到小床上去睡吧!

  2、教師扮演媽媽請幼兒做孩子,一起聽《搖籃曲》的音樂自由表演。並引導幼兒用輕柔的動作舞蹈,保持寧靜的氣氛。

  教師:看到你們做爸爸、媽媽做得真好,老師也想當媽媽,那誰來當我的寶寶呢?好!就請你們把小椅子當搖籃,聽媽媽唱《搖籃曲》入睡吧!(欣賞過程中教師一邊跟錄音唱歌,一邊輕撫每個幼兒,讓幼兒透過聽、身體接觸進一步感受搖籃曲的優美、溫柔和寧靜。)

  提示:

  1、 如果教師感覺每人帶一個娃娃有困難,可以讓幼兒兩兩接伴,一人扮演媽媽(爸爸),一人扮演孩子,用小椅子當搖籃,透過親自哄拍小朋友感受歌曲的性質。

  2、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在午睡時給幼兒播放搖籃曲,讓幼兒進一步感受《搖籃曲》的特點,也增強了午睡環境的溫馨。

搖籃幼兒園教案10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溫柔、寧靜,學習安靜、柔和地哼唱歌曲的旋律。

  2.藉助哄娃娃的輕柔動作和溫柔的聲音等,感受理解搖籃曲的性質。

  活動準備

  1.課件:搖籃曲

  2.課件:哭聲

  3.布娃娃每人一個,把桌子佈置成小床。

  音樂

  活動過程

  一、匯入

  播放娃娃哭聲。

  教師:你們聽什麼聲音?(哭聲)誰在哭,哦!原來是這個小娃娃,小娃娃為什麼要哭呢?

  她一定是困了想睡覺,沒有媽媽哄她,那我來做她的媽媽,給她唱首《搖籃曲》吧!

  你們和她一起安靜得聽,別吵醒了小娃娃。

  二、幼兒欣賞教師演唱《搖籃曲》。

  1.教師清唱歌曲,邊唱邊輕搖搖籃中的娃娃,讓幼兒初步感受

  《搖籃曲》的特點。

  教師:聽完這首歌曲你有什麼感覺?

  (好聽、想睡覺、柔柔的、靜靜的)

  老師再來給你們唱一遍《搖籃曲》,你們再聽一聽是不是有這樣的感覺。

  2.教師跟隨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讓幼兒欣賞,並伴隨自然的動作。

  教師:聽著這首歌曲你們想幹什麼呀?

  (教師可以用動作和語言啟發、引導幼兒知道搖籃曲的特點:

  《搖籃曲》是為哄寶寶睡覺唱的歌曲,它聽起來溫柔、優美、安靜,很容易讓寶寶進入夢鄉。)

  三、用哄娃娃、敲碰鈴、哼唱等方式幫助幼兒欣賞。

  1.教師引導幼兒創編哄娃娃睡覺的動作。

  教師:如果讓你來哄娃娃睡覺,你想用什麼動作呢?

  (引導幼兒嘗試做各種哄娃娃的動作。)

  老師發現幼兒園有很多娃娃沒有爸爸、媽媽,誰來當他們的爸爸、媽媽呢?

  2.幼兒選擇自己的娃娃抱好,邊欣賞歌曲錄音邊用輕柔的動作哄娃娃。

  教師:你們也來做爸爸、媽媽,哄自己的小娃娃睡覺吧!注意哄娃娃的動作應該怎麼樣?

  3.教師:請爸爸、媽媽一邊哄娃娃,一邊輕輕的給娃娃哼唱歌曲,讓小娃娃快快入睡好嗎?

  四、幼兒欣賞歌曲錄音,進一步感受《搖籃曲》的特點。

  1.教師指導幼兒把娃娃放到四周的“大床”(桌子)上睡覺。

  教師:你們真是好樣的,把小娃娃都哄著了,快把他們放到小床上去睡吧!

  2.教師扮演媽媽請幼兒做孩子,一起聽《搖籃曲》的音樂自由表演。

  並引導幼兒用輕柔的動作舞蹈,保持寧靜的氣氛。

  教師:看到你們做爸爸、媽媽做得真好,老師也想當媽媽,那誰來當我的寶寶呢?

  好!就請你們把小椅子當搖籃,聽媽媽唱《搖籃曲》入睡吧!

  (欣賞過程中教師一邊跟錄音唱歌,一邊輕撫每個幼兒,讓幼兒透過聽、身體接觸進一步感受

  搖籃曲的優美、溫柔和寧靜。)

搖籃幼兒園教案11

  一、教學目的:

  透過傾聽音樂感受搖籃曲輕柔、緩慢的旋律,引導幼兒用語言說出搖籃曲的性質,並有興趣地用動作表現哄娃娃睡覺的情節。

  二、教學準備:

  創編一段舞蹈,音帶

  三、教學過程:

  (一)匯入複習歌曲:《小小的船》

  教師語言:天黑了,整個大地變得靜悄悄的,月亮姑娘來唱歌了,星星來為他伴奏,他們的歌聲讓靜靜的夜顯得更美麗。聽——(師生合唱,引導幼兒看老師的指揮手勢)

  (二)欣賞搖籃曲

  1、感受音樂的特點 教師語言:夜晚真美呀,就在這時不知從那戶人家的窗子裡傳出了一段很好聽的音樂。(完整聽賞音樂) 提問:這段音樂好聽嗎?聽了這段音樂你想到了什麼呢?

  小結:聽了這段音樂你們想到了那麼多的事,你們真是用心在聽。那你們怎麼會想到這些事的呢? 這段音樂給我們的感覺是怎麼樣的呢?(再次欣賞,講講感覺,教師哼唱加以肯定) 小結:你們說得真好,這段音樂給我門的感覺就是很柔和,很安靜的,緩慢的。

  2、感受音樂的內容 教師語言:其實音樂就像人說話,每一段音樂裡都藏著一個優美又動聽的故事,那麼這段音樂裡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起來看吧!(欣賞舞蹈和音樂) 提問:現在你們都知道這段音樂講了什麼故事呢?你是怎麼知道的?(結合動作理解:媽媽在哄寶寶睡覺,並開心安慰地跳起舞了)

  小結:這段音樂講述了媽媽在哄自己心愛的寶寶睡覺,像這樣的曲子我們叫它《搖籃曲》。

  3、幼兒表演音樂內容 教師語言:在幼兒園裡老師就是你們的媽媽,你們就是老師的好寶寶,天黑了媽媽要哄寶寶們睡覺了。 教師語言:媽媽哄你們睡覺心裡怎麼樣?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次小爸爸小媽媽哄自己的娃娃睡覺呢?(幼兒也來扮演媽媽爸爸哄娃娃睡覺) 難點:哄娃娃的動作可以引導幼兒變換動作。(幼兒個別示範 ) 表演得逼真(引導幼兒用動作體現對娃娃的寶貝)

  4、結束語:小娃娃真的睡了,讓我們輕輕地把他放到小床上,我們也該休息了

搖籃幼兒園教案1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繼續學習用一一對應指讀的方法閱讀圖夾文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2、透過閱讀活動,提高幼兒對漢字的敏感性。

  3、培養幼兒熱愛爸爸、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自制放大的圖夾文故事大掛圖一幅。

  2、幼兒操作材料“掛搖籃”。

  3、搖籃曲背景音樂磁帶一盤。

  4、“兔爸爸”“兔媽媽”“兔寶寶”“搖籃”的漢字卡片。

  活動過程:

  1、播放搖籃曲的背景音樂,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麼音樂嗎?現在老師請小朋友邊聽音樂邊看書,把書裡的故事找出來好嗎?看書的時候要注意一頁一頁地翻看。

  2、請個別幼兒看著書講故事。

  教師提問:這個故事中講了一件什麼事?(幼兒回答,教師出示放大的圖書)對,故事中講了兔媽媽生了一個兔寶寶,兔爸爸高興地說:“我給娃娃掛一個搖籃。”(教師用一一對應指讀漢字的方法閱讀第一幅圖片。)

  3、學習第二幅內容。

  教師:“兔爸爸會把搖籃掛在哪兒呢?”(幼兒回答)

  4、學習第三幅圖片

  教師小結:兔爸爸再一次失敗了,都把小鳥、小猴的尾巴當成掛搖籃的地方了,那你們再想想他會把搖籃掛在什麼地方,誰的身上去呢?(發散幼兒思維,進行創造性地講述)

  5、學習第四幅圖片

  教師:最後兔爸爸到底把搖籃掛在了什麼地方?(幼兒邊說教師邊出示圖夾文)兔寶寶再搖籃裡怎麼樣了?(兔寶寶在搖籃裡睡得多香啊!)

  6、幼兒與教師一起閱讀圖書,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7、思品教育:

  教師:兔媽媽、兔爸爸看著寶寶在搖籃裡睡著了,心裡怎樣?你們的爸爸、媽媽愛你們嗎?你愛爸爸、媽媽嗎?他們為你們做了些什麼?你們想為他們做些什麼?

  8、給故事起一個名字。

  教師:你能給故事起個名字嗎?(出示漢子卡“掛搖籃”)

搖籃幼兒園教案13

  活動目標:

  1、學會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能根據圖片、動作的提示,理解歌詞並填詞演唱。

  3、體會恬靜、優美的合唱效果給人帶來的享受。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背景圖 、音樂《搖籃》

  活動過程:

  一、律動入場。

  請小朋友隨著音樂的弦律入場。

  二、練聲《農場裡》 起立-(演唱要求)坐下--評價

  三、創設情境,談話引入。

  A,出示小娃娃:小娃娃玩累了。想睡覺,怎麼辦?

  B,怎樣來哄小娃娃睡覺?

  C,你們聽,老師是怎麼樣來哄娃娃睡覺的,噓 .......?(老師深情的哄娃娃睡覺,示範歌曲一遍)

  四、根據圖片、動作,理解歌詞A,歌曲哪些是搖籃?(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B,他們搖著哪些寶寶呢?(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C,還有誰呢?

  D,白雲浪花風兒是在幹什麼?(引導幼兒分別做飄.翻,吹的動作)

  五、完整地演唱歌曲。

  A欣賞旋律一遍,感受旋律恬靜、優美的意境。

  B用動作。圖片提示,嘗試把歌詞填入,完整地演唱這首歌曲。

  C第三遍引導幼兒用連貫、優美、輕柔的聲音演唱。

  (討論:星寶寶、魚寶寶、花寶寶都睡著了。不能把他們吵醒,要用什麼樣的聲音來演唱呢?)

  D第四遍合作演唱。兩位幼兒結伴。用手搭成搖籃。深情地演唱歌曲。

  六、分角色合唱襯詞。

  A、老師唱歌詞,幼兒哼唱襯詞。

  B、男女分角色合唱2遍。

  七、.嘗試運用已有的經驗仿編歌曲。

  A、教師示範作一幅以藍天與月亮為背景的畫,引導幼兒仿編。

  提問:"藍天除了是星星的搖籃,還可以是誰的搖籃。

  "大海又可以是誰的搖籃呢?

  八、活動延伸:

  還有哪些是搖籃,搖著誰呢?讓我們一起來畫一畫,編一編,唱一唱好嗎?

  教學反思:

  唱歌、跳舞,歌表演幼兒是非常喜歡的。對於欣賞美音樂,卻一定需要老師的精心引導和欣賞意境的刻意佈置,才能使幼兒真正學會感受到其中的含義。

  在《搖籃曲》音樂欣賞活動中,要達到的活動目標有兩個,一是嘗試用語言和動作表現《搖籃曲》柔和、寧靜的音樂特點,二是感受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濃濃愛意。

  在活動過程中,我精心匯入活動,創設睡覺意境,自然進入活動主題,以遊戲方式讓幼兒靜息,以談話的方式引導幼兒說說媽媽使寶寶快快入睡的方法,講故事、唱歌等。

  我一邊歌唱《搖籃曲》,一邊做哄寶寶入睡的動作,頭和身體也隨之輕微擺動。孩子們表現的都很好。好像真的睡著了。

  然後師幼一起表演爸爸媽媽唱《搖籃曲》哄寶寶入睡。

  然而,當我播放音樂時,卻引起了不少孩子的驚呼聲、歡笑聲,哪裡是哄寶寶睡覺啊!分明就是衝鋒號吹響了一般。

  原來,因為《搖籃曲》是美聲唱法,聲音音色飽滿,底氣十足,加上初始時音量涉嫌稍大,孩子們乍然一聽,很震撼,後來,在我的再三示意下,把音量調得稍小一些,引導孩子們再次欣賞,才慢慢達到了目標。反覆欣賞時效果就比較理想了。

  感情的表達有時美聲唱法是最豐富的。經過反覆探索,把握好音量調的高低,老師的引導、意境的創設,幼兒還是能基本達到活動目標,這次美聲唱法欣賞活動使我初步積累了有關方面的經驗和感覺。我深刻的體會到,對於此類音樂的欣賞教學我還很缺乏專業水準和經驗,尤其是教學活動中美聲唱法方面的學習更應該加強。

搖籃幼兒園教案14

  一、目標:

  1、學習會用耳朵傾聽音樂,感受“搖籃曲”3/4的節奏。

  2、知道“搖籃曲”是寶寶要睡覺,要安靜,輕輕的

  二、材料:

  布娃娃每人一個,“搖籃曲”磁帶

  三、過程:

  (一)匯入活動激發興趣:出示哇哇哇哭的娃娃,“寶寶哭了,要睡覺了,媽媽做搖動作,寶寶睡覺了”

  (二)基本部分:

  聽一聽:教師邊唱歌曲,邊搖著娃娃,歌曲輕柔,動作緩慢,寶寶聽著歌曲睡著了

  學一學:托兒抱起布娃娃,跟著老師邊搖呀搖,邊唱歌曲哄寶寶睡覺(二遍)

  玩一玩:請託兒做寶寶,邊唱邊表演搖的動作,最後雙手合掌放在臉頰旁,微微閉眼做睡著了動作。

  (三)結束:輕輕把娃娃睡到床上。

搖籃幼兒園教案15

  藍天是搖籃,

  搖著星寶寶,

  白雲輕輕飄,

  星寶寶睡著了

  大海是搖籃,

  搖著魚寶寶,

  浪花輕輕翻,

  魚寶寶睡著了。

  花園是搖籃,

  搖著花寶寶,

  風兒輕輕吹,

  花寶寶睡著了。

  媽媽的手是搖籃,

  搖著小寶寶,

  歌兒輕輕唱,

  寶寶睡著了。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

  2.透過欣賞,能口齒清楚地朗誦兒歌,使兒童體會濃濃的母愛之情。

  3.引導幼兒仿編詩歌,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畫有藍天、白雲、星星,大海、浪花、魚兒,花園、風兒、花朵,媽媽、嬰兒等大幅背景圖。

  2.製作好的藍天、星星、大海、魚兒、花園,花朵、媽媽的手、嬰兒等的貼紙若干。

  3.錄音機一臺,抒情音樂磁帶一盤。

  [設計思路]

  著名兒童文學家陳伯吹曾讚美《搖籃》是“一支美妙的搖籃曲”,“是歌也是詩”。它以悅耳動聽的音韻展現了“藍天”、“大海”、“花園”以及“媽媽的手”這一幅幅開闊兒絢麗的畫面,運用擬人、比喻等藝術手法將它們和諧地聯結在一起,形成一個溫馨、寧謐的環境,可以使孩子們陶醉在這種優美的意境中安然入睡。

  [活動流程]

  創設情境,引出課題――→完整欣賞詩歌,反覆聆聽——→朗誦詩歌,啟發設問,集體討論――→遷移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階段

  1.出示“搖籃”的背景圖,嘗試討論:圖上有哪些景物?它們都有什麼關係?

  2.教師有感情地朗誦整首詩歌。

  3.讓幼兒嘗試一下媽媽搖著搖籃哄寶寶入睡的動作。

  4.教師指圖朗誦,幼兒輕聲跟念。

  5.傾聽配樂詩朗誦《搖籃》,要求幼兒傾聽時想象詩歌的畫面,也可嘗試用身體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幼兒教案《語文教案-詩《搖籃》》。

  二、反覆聆聽作品階段

  幼兒在午睡前躺著聆聽配樂詩歌錄音,每次聽兩遍,4天左右,幼兒就能流暢背誦詩歌。

  三、交流討論、表演

  1.集體朗誦並交流討論

  a.詩歌裡講了哪些搖籃?(幼兒回答後,教帥出示背景圖)

  b.詩歌裡說的這些搖籃,分別是哪個寶寶睡覺用的呢?(幼兒回答後,師生共同貼上,把星寶寶、魚寶寶、花寶寶、小朋友寶寶分別送入各自的搖籃)

  c.提出嘗試問題,引導幼兒討論:你最喜歡誰的家?

  d.教師讓幼兒充分發表看法後發表白己的看法,同時讓幼兒知道,媽媽的手是我們每個小朋友的搖籃,每個小朋友要感謝媽媽對我們的關愛。

  2.表演遊戲

  教師放錄音,幼兒戴上自己喜歡的頭飾自由表演,透過嘗試自身的動作表演,提高幼兒對詩歌的感受力。例:當詩歌裡說“藍天是星寶寶的搖籃”時,扮演藍天的幼兒便可想像抱著星星,搖它入睡的動作,白雲輕輕飄,星寶寶睡著了。

  四、遷移階段

  1、教師出示嘗試題,引導幼兒仿編詩歌。詩歌裡說: “藍天是搖籃,搖著星寶寶,白雲輕輕飄,星寶寶睡著了”,那麼,藍天除了是星星的搖籃,還可以是誰的搖籃?大海又可以是誰的搖籃?(幼兒自由發言後,教師對幼兒的仿編詩句進行組合,並把詩歌念給小朋友欣賞) 例:

  藍天是搖籃,

  搖著月寶寶,

  白雲輕輕飄,

  月寶寶睡著了。

  大海是搖籃,

  搖著船寶寶,

  浪花輕輕翻,

  船寶寶睡著了。

  花園是搖籃,

  搖著鳥寶寶,

  風兒輕輕吹,

  鳥寶寶睡著了。

  媽媽的手是搖籃,

  搖著小寶寶,

  歌兒輕輕唱,

  寶寶睡著了。

  2、教師引導幼兒嘗試著把仿編內容畫下來,再交流仿編的詩句。

  [活動評價]

  為了便於兒童記憶吟唱,全詩採用重複的詞語、相同的句式,造成一種聲音的迴環。韻腳選用了“遙條”韻,烘托出一種甜美柔婉的氣氛,使得美好的情致與音樂的旋律自然地統一在一體。

  《綱要》中提出,要讓幼兒接觸社會,初步瞭解人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搖籃”這首詩歌,從環保的角度向幼兒展示了當今大城市中存在的問題,取材現實,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整個活動,以小猴生病為線索,把大城市的汙染以圖片的形式展現在幼兒面前,使幼兒深深感受到空氣汙染的危害性,從而一起為淨化城市出謀劃策。於是,“種樹、種花、改制摩托車”等方法應蘊而生,充分寄託了孩子們的美好設想和願望。

  有人說,環保教育對於幼兒來說較難滲入,而本活動,老師的成功在於以情激情,從而激發起幼兒真正的言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