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卡普里島》公開課教案(附反思)

中班音樂《卡普里島》公開課教案(附反思)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樂《卡普里島》公開課教案(附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輕鬆愉悅的性質以及ABA結構,分辨樂句以及A段中句末XX 0X|X 0|的節奏型。

  2.藉助圖片及教師的引導,創編各種表演動作。

  3.體驗用身體動作表現音樂內容和用語言表現椰子果敲擊聲音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音樂磁帶。

  3.幼兒認識椰子樹並瞭解小島的概念。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形象化的語言介紹樂曲的名稱,自然匯入對樂曲的欣賞。

  教師:小朋友都跟著爸爸媽媽玩過許多地方。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參加一次音樂之旅,那就是隨著優美的音樂做一次卡普里島的旅行。請閉上眼睛,我們要“開船”了。

  (二)完整欣賞樂曲《卡普里島》。

  1.幼兒初步欣賞樂曲,感受樂曲優美輕鬆的風格。

  教師:聽完了音樂,請你們來說一說,卡普里島可能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三)邊看幼兒用書上的圖,邊再次完整欣賞樂曲。

  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遷移已有的讀圖經驗,尋找樂曲與圖之間的聯絡。

  1.教師出示幼兒用書《卡普里島》畫面:請小朋友看,這是一張卡普里島的旅遊線路圖,請你們隨著這張旅遊線路圖的指引,再遊覽一次美麗的'卡普里島。

  教師:現在我來做導遊,帶著大家按照旅遊線路圖的指引,遊覽這座美麗富饒的卡普里島。(教師指圖,帶幼兒完整欣賞樂曲兩遍)

  2.教師:如果請你們當中的一個人來做導演,帶著大家隨旅遊圖遊覽卡普里島,好不好?(個別幼兒指圖,帶領大家完整欣賞樂曲)

  3.觀察畫面,發現樂曲結構。

  教師:剛才指圖時,有些線路我指過兩遍,這是為什麼呢?說明這首曲子哪裡和哪裡是重複的?如果我們把重複的這段音樂叫A,另一段音樂叫B,這首樂曲完整的結構就是ABA。

  教師:島上的椰子樹有幾棵,就是告訴我們A段有幾句,我們一起來數數。海面上有幾條船,是告訴我們什麼呢?

  (四)嘗試在A段句末模仿敲椰子果的聲音,打出的節奏型。

  教師:島上有那麼多椰子果,用手敲敲會發出什麼聲音?

  教師選取個別幼兒模仿敲擊椰果的聲音,帶領大家一起在樂曲句末,用相應節奏型進行模仿學習。

  (五)幼兒看圖創編表演動作。

  1.教師:現在我們用身體動作來表現椰子樹和椰子果,大家一起聽著音樂來試試。

  2.教師提升個別幼兒動作並帶領幼兒集體練習。然後以同樣方法引導幼兒創編樂曲B段的動作並練習。

  (六)散點站位,聽音樂完整地做律動表演。

  1.教師:現在請小朋友找空地方來跳舞,覺得自己不需要看圖的小朋友,也可以把身體轉過去。

  2.教師:書上的圖對我們今天的學習有幫助嗎?幫助你幹什麼了?

  教學反思:

  在進入學習新課環節中,首先讓孩子們欣賞卡普里島的優美風景,讓他們初步瞭解義大利的風土人情,地理環境,從視覺上直接地激發了學生的演唱慾望,為歌曲的學習創設了良好的情景。也為目標三的完成打下鋪墊。

  音樂是聽覺藝術,聆聽在音樂中的作用說是舉足輕重的。我們都知道,當我們喜歡一首歌的時候,都是自己透過網路、錄音機等一遍又一遍地聆聽,然後歌曲的旋律將會刻在腦中,因此,聆聽是學習音樂最重要的手段。在這首歌曲的學習中,我設計“靜中聽”與“動中聽”相結合,第一遍讓學生靜靜地聽歌曲,分析歌曲的結構,然後帶著動作感受歌曲各樂段的情緒,這樣不但熟悉了歌曲的旋律,也感受了歌曲的情緒,讓他們靜動結合,在表演中感受音樂,在聆聽中體驗音樂。更為巧妙的是休止符的處理,把休止符變成一個可愛的笑臉,不但能讓學生了解休止符的作用,能及時地提醒他們在演唱時要保持歡快的情緒,這些手段都是緊緊圍繞目標一而進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