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關於雨水節氣的教案

幼兒園關於雨水節氣的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關於雨水節氣的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雨水節氣的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有節奏的念兒歌

  2.嘗試用動作表演兒歌

  3.進行合理創編

  活動準備

  麥苗、梨樹、小朋友、種子的圖片和下雨的圖片個一張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若當天正好在下雨)師:小朋友們聽,外面在幹什麼呀?(回答)

  (若當天沒有下雨)教師出示下雨的圖片,師:小朋友們看,這是怎麼了?(回答)嗯,下雨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兒歌,它的題目叫《春雨》,說說看叫什麼?(集體回答後請個別小朋友站起來回答)

  (二)第一遍:教師念兒歌,幼兒欣賞,結束後幼兒回答:

  1、這首兒歌的題目是什麼?

  2、請你說說在這首兒歌中,你聽到了什麼?(幼兒回答後出示圖片)

  (三)第二遍:教師念兒歌,幼兒欣賞,結束後幼兒回答:在這首兒歌中你還聽到了什麼?(幼兒回答後出示圖片)

  (四)第三遍:教師念兒歌,幼兒欣賞,結束後幼兒回答:你能根據剛剛老師唸的兒歌把你聽到的東西排一下順序嗎?(幼兒邊回答邊調整圖片的順序)

  (五)第四遍:教師與幼兒一起念兒歌,師:能幹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唸這首兒歌

  (六)第五遍:教師與幼兒一起邊念兒歌邊做動作,師:我們一起來學學動作吧,下小雨可以怎麼做啊···(讓幼兒自己說自己做,如果實在想不到,教師再提供資訊)好,現在我們一起來一邊做動作一邊念兒歌吧

  (七)創編:師:春天裡,還有誰也要發芽,誰也會開花,誰也想長大呢?小朋友除了種瓜還可以種什麼呢?請你用兒歌裡好聽的話來說一說

  活動反思:本活動是以兒歌的形式鍛鍊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幼兒在唸兒歌時有節奏感,能夠對兒歌進行合理創編附(兒歌):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種子說:“下吧,下吧,我要發芽!”

  梨樹說:“下吧,下吧,我要開花!”

  麥苗說:“下吧,下吧,我要長大!”

  小朋友說:“下吧,下吧,我要種瓜!”

  幼兒園雨水節氣的教案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看看、說說、畫畫、玩玩中,理解兒歌內容,激發幼兒大膽說話的願望。

  2、初步理解詩歌內容,並喜歡用動作表達自己對詩歌的感受。

  3、豐富詞彙:柳枝、翩翩。

  活動準備:

  1、課前帶幼兒觀察春景,積累粗淺的感性經驗。

  2、春天背景圖一幅,咪咪笑的桃花、綠綠的柳枝、黑黑的燕子、花花的蝴蝶圖片各一幅用報紙遮住一次排開貼在牆壁上。彩筆等。

  3、歌曲《下春雨了》磁帶一份。配樂詩歌朗誦《畫春天》

  活動過程:

  1、律動《下春雨了》,感受春天雨露的親切。

  師:春天到了,調皮的小雨點也來了。

  2、透過觀察圖片,初步感受詩歌的意境內容,能大膽地用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師:雨停了,現在想不想跟我一起去看春天的景色?跟我走吧!

  A、出示圖片(紅紅的桃花咪咪笑,有笑臉的桃花)。

  師:你看到了什麼?她是什麼顏色的?紅紅的桃花現在在幹什麼呢?你來學學它的樣子。他還會在幹什麼?請你來學學它的樣子。我門一起來試試。

  B、出示綠綠的柳枝彎彎腰(擬人化,柳樹手插腰)。

  師:教師帶幼兒到柳樹前,你看到了什麼?什麼顏色的柳枝?柳枝在幹什麼?你來學學柳枝彎彎腰!我們一起來學學。

  C、出示燕子高高飛

  師:呀!它是誰呀?燕子穿著什麼顏色的衣服?燕子在幹什麼?飛地高還是低啊?你會飛嗎?表演給大家看看,我們一起飛吧!

  D、出示花蝴蝶的圖片

  師:小朋友們別忘了還有我呢!是誰呀?它身上有很多種顏色我們叫它花蝴蝶。誰知道花蝴蝶有什麼本領?花蝴蝶也會飛,花蝴蝶飛呀飛,像在幹什麼?給他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翩翩舞。學習詞“翩翩舞”我們一起來學蝴蝶翩翩舞吧。(邊飛邊念翩翩舞。)

  4、兒的回答做畫,讓幼兒進一步理解並熟悉詩歌內容。

  師:春天的景色美嗎?春天春天真美好,讓我們畫張春天的畫吧!

  師:用什麼畫春天呢?好,就用這些彩筆吧,學習詞“彩筆”。

  師:剛剛在路上你看到了什麼?桃花在幹什麼?聽,錄音機寶寶看到我們的畫,想給我們念一首春天的詩歌。(紅紅的桃花咪咪笑)它是怎麼說的?(多請幾個幼兒學念,並及時鼓勵念地好的幼兒)

  師:你還看到了什麼?柳枝在幹什麼?聽,(綠綠的柳枝彎彎腰)它說了什麼?(多請幾個幼兒學念,並及時鼓勵念地好的幼兒)

  師:還有誰呢?繼續聽錄音。黑黑的燕子在幹什麼?(多請幾個幼兒說。)

  幼兒園雨水節氣的教案3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知道海面能夠吸水。

  2、積累初步的積累和比較的經驗。

  3、透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運用自己喜歡的的方式表達表現。

  4、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塊海棉,8個臉盆(四個裝水,四個空的),用於測量的尺子。

  【活動過程】

  一、玩玩海綿。

  1、捏一捏海綿有什麼感覺?把海綿放進水裡,再拿起來,你發現了什麼?(海綿會吸水)擠一擠,你又發現了什麼?(水被擠出來了)

  2、引導幼兒用海綿擠水、吸水的過程。

  二、雨水接力賽

  1、教師講述遊戲規則:和你的朋友一起用海綿把水桶裡的水運到對面的水桶裡,當老師響鈴時,大家停止運雨水,比比哪一組運的水最多。

  2、幼兒分成紅、黃、藍、綠四個小組,貼上彩色標記。遊戲開始,幼兒開始用海綿運水。

  3、鈴聲響了,教師和幼兒一同來測出哪個組運的水最多。測量方法是:教師手拿尺子,垂直插入水中測量。

  4、引導幼兒觀測尺子上的標記,哪個組的水面位於尺子的最高標記,哪個組運雨水就最多。

  5、重複遊戲兩次。

  幼兒園雨水節氣的教案4

  活動目標

  1、瞭解雨水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嘗試用各種容器收集雨水,並運用不同的'方法比較收集到的雨水的多少。

  活動準備

  幼兒收集雨水的成器、記錄紙和筆、量杯、雨具。

  活動過程

  一、看錄影,回憶上次收集雨水的快樂經歷。

  1、說說錄影裡自己和同伴們在做什麼,有哪些快樂的經歷,談論收集雨水的好處,如澆灌植物、排澇、沖洗道路,雨水經過處理也可飲用等。

  2、談論各自收集雨水的方法:用什麼盛器?在哪裡收集?

  3、思考:為什麼有的人收集的雨水多,有的人收集的少,交流各自的發現,並說說各自的推測。

  二、再次實踐探索

  1、在記錄紙上用符號表示自己準備去接雨水的容器和準備去接雨水的地點。

  2、按照自己的推測去收集雨水。

  3、聽訊號在規定的時間裡出發和集中。

  三、觀察比較

  1、集體目測比較誰收集的雨水多。

  2、將每位幼兒收集的雨水倒入量杯,觀察量杯上的刻度,並記錄在各自的記錄紙上。

  3、和上次的記錄進行比較,進一步發現可以多收集雨水的方法。

  四、交流討論。

  1、交流各自的發現。

  2、透過觀察量杯刻度,找出今天收集雨水最多的幾位幼兒,並從他們的觀察記錄中去證實,剛才大家尋找的原因是否正確。

  3、從記錄中進一步發現問題,並思考是否還有其他原因。

  活動反思

  將用各種容器收集到的雨水進行量的比較,討論如何比較水量的多少,收集來的雨水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等問題,並在以後下雨的日子裡繼續實踐探究。

最近訪問